172.第172章 刻在DNA里的禁令

172.第172章 刻在DNA里的禁令

趁着陸令儀和蘇老太說話的功夫,蘇昭昭悄悄咪咪(劃掉)光明正大地打量着她。

陸令儀不愧是書里名動京師的美人,明明才十五歲,但一張臉已有傾國傾城之姿。

就是可惜腦子不好,前世死於男人的花言巧語,重生后竟然還相信男人的那張嘴。

想起書里陸令儀和周以溟成婚後的劇情,蘇昭昭忍不住在心底嘖嘖兩聲。

「郡主,我家大江可擔不得這聲謝,能救郡主是他的榮幸。」

蘇老太嘴上誠惶誠恐,心裏卻翻著白眼。

什麼謝不謝的就免了,別把我們一家扯進你的復仇遊戲,我們就知足了!

「老夫人,那日若不是蘇校尉出手相助,我恐怕早已落入賊人之手,蘇校尉的救命之恩,令儀莫不敢忘。」陸令儀紅着眼眶道。

「這都是大江應該做的。」蘇老太客套道。

「老夫人,我在此向您承諾,若是日後您或者是蘇家有需要,可以隨時去順王府找我,我義不容辭。」陸令儀臉色認真道。

蘇老太本想一口回絕,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爛船也有三千釘,更別說以後陸令儀還會是戰神王妃,有這個恩情在,若是日後蘇家真的有難,也有一線生機。

更何況蘇老太算是看出來了,這個陸令儀油鹽不進,她拒絕也沒用!

「多謝郡主,我記住了。為了這件事還讓您親自登門,真是我的罪過。」蘇老太多了幾分真心道。

「老夫人您客氣了,其實就算沒有蘇校尉的救命之恩,我也打算找個時間來拜訪您。」陸令儀笑道。

「拜訪我?我一個老婆子有什麼可看的?」蘇老太疑惑道。

「老夫人您可不是普通的老婆子,您培育的桃源雞和桃源豬,如今可是楚國人餐桌上的美食。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誰人不知您的大名?」陸令儀的臉上充滿了崇拜之色。

「啊,都知道我的名字啊?」蘇老太震驚道。

自從來了京城,有關蘇家的八卦傳得沸沸揚揚,但基本都是和蘇有民、蘇梅花以及蘇紹平有關,蘇老太極少聽到自己的名字。

她還以為自己不出名,失落了好一陣。

「令儀不敢欺騙老夫人。」陸令儀笑吟吟地解釋,而後話鋒一轉,疑惑道:「不過老夫人,您是如何想出來培育桃源雞的?」

蘇老太對別的沒興趣,但一聽到這話,刻在DNA里的禁令(吹噓過去創業的艱苦)就動了。

不一會兒的功夫,就把自己培育桃源雞的過程,以及蘇家的發家史說了個遍,中途還時不時回答陸令儀的疑惑。

等聽完所有的事,陸令儀把這些事和她查到的資料對比了一下,確定沒有出入后,懸在心中的巨石終於放下。

陸令儀重生在七天前,加上和蘇家沒有來往,今生的記憶里對於蘇家的事一點記憶都沒有。

那天蘇大江救過她之後,她特意讓人去查了一下,以防蘇大江是陸南風派來接近她的。

但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蘇大江本身沒有什麼好查的,可是這個蘇家卻不得了。

陸令儀清清楚楚地記得,在前世京城裏根本沒有什麼安遠侯,更別說蘇家研發的那些東西。

什麼犁地機、梅花紡織廠,這些東西在前世直到她死之前,連聽都沒有聽說過。

陸令儀懷疑蘇家有人和她一樣,都是重生回來的,這才藉著親自道謝的名義來蘇家試探。

不過好在,蘇家並非重生,只是恰好走了好運。

想着自己的復仇大計,陸令儀突然覺得蘇家是個適合拉攏的對象。

別看蘇家人的官位不入流,但以蘇大江的能力,平步青雲是早晚的事。

加上蘇家還有個讀書人蘇大河,一旦入仕,前途不可估量。

就是可惜蘇家人發家太快,要是以蘇家一年前的家境,她只需要拿出幾兩碎銀資助蘇大河科舉,就能換來他的衷心。

但如今,只能想辦法從蘇大江那邊入手。

又聊了幾句閑話家常,眼看時間不早了,陸令儀起身告辭。

臨走前和蘇老太說好,過些日子下帖子請蘇家人去順王府玩。

蘇老太笑着應下,把她送走後,立刻把下人們打發出去,只留下宋雲幾人。

看着突然變了臉色的蘇老太,宋雲嚇得瑟縮了一下脖子。

「娘,您怎麼了?」

好久沒有看見蘇老太冷著臉了,怪嚇人的。

「以後你們兩個多注意點府里,讓下人們管住嘴,別多說話。」蘇老太吩咐道。

「娘,出什麼事了?」宋雲疑惑問道。

「沒什麼事,你們按我說的做就是了。」

說完,蘇老太目光複雜地看着蘇昭昭。

剛才陸令儀問東問西的,問得多了,蘇老太也回味過來了。她哪裏是對蘇家發家的事感興趣,分明是想試探蘇家是不是有人和她一樣是重生的!

幸好蘇昭昭不是普通的孩子,而又只有她一個人能聽見蘇昭昭的心聲,不然還真可能被陸令儀察覺出來。

蘇老太在心底下了個決定,以後要捂緊蘇昭昭的事,堅決不能讓別人看出來!

此時蘇昭昭對這些事一無所知,還在吧唧吧唧地吃着綠豆糕。

一晃過去半月,距離鄭文昌去原州已經快二十天。

五天前,陸續有好消息傳來,先是瘟疫感染人數被遏制住,接着是感染瘟疫的人陸續好轉。

而今早更是有消息傳來,已經三天沒有新的感染人,最遲半月,原州的瘟疫就能消滅。

聽到這個消息,不管是朝堂還是民間都激動不已。

以前要是爆發了瘟疫,最壞的情況就是一個村、一個鎮、一個縣的人全部死完。

因為只有人都死了,沒了傳播途徑,瘟疫才會消失。

但現在原州的百姓也是幾乎都感染了,可是死亡人數卻大幅度降低,還沒有以往的十分之一。

鄭文昌在上奏的摺子裏沒有隱瞞,直接說都是歸功於鄭文秀研發出來的青霉素,還詳細地說了青霉素的藥效。

聽到青霉素堪比神葯的藥效,朝堂和民間再次沸騰起來。

不少人冒着感染瘟疫的風險,連夜朝着原州而去求葯。

與此同時,蘇大江被宣入宮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讀心奶團后,炮灰全家卷瘋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讀心奶團后,炮灰全家卷瘋了
上一章下一章

172.第172章 刻在DNA里的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