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桃園結義,婉拒恩師徵召

第三十二章 桃園結義,婉拒恩師徵召

劉備帶著簡雍、牽招和田豐往范陽回,簡雍不禁佩服劉備,覺得他這張嘴不次於自己,真是能說啊,硬生生的把田豐給說服了。

從一開始初見時的清高自傲,到後來策名委質,士為知己者死,劉備的話說動了田豐,讓田豐心甘情願追隨。

牽招也是對劉備徹底服了,田豐的名號他當然聽過,聞名冀州,自棄官回家后,州郡長官多次徵辟不應,這次好了,讓劉備硬硬的靠一張嘴說服了。劉備真是個人才,牽招心想。

得到了田豐,劉備的陣營中就有一流的謀士了,這對自己開始的發展之路非常重要,自己當然做不到算無遺策,有一智囊相助,查漏補缺,可省自己太大的功夫了。

田豫回來了,帶著母親,還有一個身材高大的壯漢,名叫鮮於輔,劉備看著這大漢就猛。

劉備和他仔細交談后發現這鮮於輔還真有點東西,真他娘的是個人才,和表面的粗獷不一樣,豪放的外表下有顆細膩的心。

這下子劉備直接起飛,可以說是人才濟濟,創業初期就有這麼多豪傑為伍,真是天可憐見。

光和三年春,劉備帶著劉德然和關羽從家中離開,關羽由於是逃亡的狀態,幾年一直無法回家,劉備就帶著他一起回家過年。

軍營中的眾將士們也都放假回家過新年去了,帶著充足的月錢回家和親人團聚,自從跟隨劉備之後,每人都能過上了衣食富足的日子,家中生活環境也得到了改善。

劉備帶著關羽去找了一個人,找了與兩人羈絆一生的人,張飛。

帶著關羽前往張家的莊園,張家和劉備現在聯繫密切,生意上相互往來,張飛在家中時常是修習武藝,見到劉備前來也是感到意外,劉備已經一年沒有來過。

三人年歲相差無幾,關羽和張飛性格都屬於直率的人,相談較為投緣,三人從早相談到晚,張飛對關羽怒殺豪強一事極其感興趣,對關羽行為讚不絕口。

對於這性情豪爽的張飛,關羽也是與他談的十分投機。三人一番交談相見恨晚。

兩人見天色已晚準備拜別,張飛拉著兩人不讓走,硬是挽留兩人一天,到第二日,張飛提出想跟著兩人去軍營當中,張飛的父親對此也沒有意見,現在劉備已經是縣丞了,張飛與劉備關係密切,跟著他只有好處。

臨行前,張飛看著自家院內的,院后是桃園,桃園內花正盛開。

張飛開口向兩人說道:「兩位哥哥,我家桃園中桃花正盛,不如我兄弟三人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

劉備一怔,我擦,桃園三結義!

關羽略一沉思說著:「我本是獲罪逃亡之人,蒙兄長相助收留,方有一立足之地。」

劉備看著二人,一時間不知道要說什麼。

「關某雖一介武夫,也頗知忠義二字,正所謂擇木之禽,得其良木,擇主之臣,得遇明主,關某平生之願足矣。」

「劉兄漢室宗親,更有文武之才,俺張飛不與俗人為伍,只願與兩位哥哥,共謀大計!」

「從今往後,關某之命,即是劉兄之命,關某之軀,即為劉兄之軀,但憑驅使,絕無二心。」

劉備聽到這話已眼含淚花。

「某誓與兄患難與共,終身相伴,生死相隨。有渝此言,天人共戮之!」

「大哥!「兩人齊齊叫道。

「二弟!三弟!」

三人將手搭在一起,眼含淚光。

張飛命人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結拜以祭天地。

三人焚香再拜:「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我劉玄,今生劉備,與關羽張飛拜為結義兄弟了,今生,我必要護你們二人周全。

劉備默默想著。

既然已結拜,三人便同行去了軍營當中,將張飛也安置下,自此劉備便有這兄弟二人相伴。

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兩年。

光和四年,劉備年滿二十行冠禮,劉母言其父留下表字:「玄德。」

自此後,世人將聞劉備劉玄德之名。

卻說劉備如今已足足訓練了四千人馬,而自己的工匠作坊,則是已經聚了千人,規模龐大,白天金屬敲打之聲響徹,那邊軍陣訓練之聲遙相呼應,在一眾豪傑名士相助下,陣營里一片欣欣向榮。

現在已經在范陽足足任職了兩年,在職期間遍走縣城各地,深入百姓家中了解情況,對於窮苦之人施助,名望超過了縣令,劉備卻沒有因此而驕傲自大,依舊保持謙遜的姿態。

與老師盧植互傳書信,盧植在朝中任侍中,秩比兩千石,為天子近臣。

盧植有意將玄德引薦至朝堂之中,向劉備修書數封,言語中要徵召劉備入朝。

對於自己老師的舉薦之意,劉備雖然感謝,但委婉的拒絕了老師的徵召,說明了自己不想入朝為官。

在一地為官才是最好,能夠招兵買馬發展自己的產業。

劉備向盧植大致講述了自己在范陽縣中接濟窮苦百姓的諸多事情,向盧植表示自己在地方做可以達成救濟百姓的志向。

盧植看過來信十分欣慰,自己的弟子是真的在實現自己救濟天下的理想,自己雖在洛陽,也聽聞了一些故鄉之事,對自己的弟子所作所行都有了解,愈發的覺得劉備是個能成大事之人。

遇到一些自己的好友便向他們講述自己弟子的事迹,久而久之,蔡邕,李巡,太常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這些與盧植相熟之人都聽聞了劉備的名號。

楊賜出身弘農楊氏,父輩皆為三公,且以忠正而聞名,又精通儒學,因而有許多門生,擁有很高的名望。楊賜位列九卿,是楊彪之父。楊賜經常提攜精通儒學的門生入朝為仕,孔融便受到過楊賜的徵召,成為司徒掾屬。

劉備雖未曾與這些人接觸,但通過自己的老師盧植,已經在這些人中有了些名望。

盧植明白劉備的志向,也不再讓他入朝,或許自己的弟子在一郡一縣之地才更能對百姓有益,當今天子聽信讒言,宦官常侍左右,自己這些大臣的正直之言都聽不進去,何苦讓玄德掉進泥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熟讀三國的我竟成了劉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熟讀三國的我竟成了劉備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桃園結義,婉拒恩師徵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