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大秦西進運動

第543章 大秦西進運動

想到就做。

始皇帝和趙郢一拍板,事情就算是徹底定了下來。

剩下的就是執行!

召集相關衙門,負責實地勘測,制定最佳的運河路線,並繪製出施工圖紙。雖然前世的時候,趙郢知道這條運河的大體走向,但具體到運河途經何處,需要經過那些村莊,途徑那幾座城池,考慮到那些地理和人文的因素,就概莫能知了。

這是一項極為具體,也極為辛苦的工作。

自然會有少府的人,和精通工程策劃的墨家子弟,前去做這些事務。

而他則召集三公九卿這些人,把自己那些設想拿出來,讓大家一起商量完善與地方富商豪族一起開挖運河的具體政策。

朝廷的根本利益不能動搖,但又必須給出足夠的甜頭,不然那些富商和地方大族,又不是傻子,沒利益可圖的事,誰會傻乎乎地出錢出力?

故而,趙郢把這個大致的設想拋出去之後,就任由這群人討論了。

對付古代的人,還得是這群古代的人尖子。

很快,就一份更加完善和具體的方案就出來了,趙郢看完之後,不由眉頭微蹙,看向李斯和馮去疾等人,語氣有些遲疑。

「這樣,是不是苛刻了些……」

「陛下寬仁,愛惜民力,天下皆知,故而,臣等討論這些方案的時候,已經充分地考慮到了這一點,很多政策,已經很是寬宏厚道了……」

李斯上前,躬身行禮,逐條地給趙郢分析著利弊和考量的原因。

「陛下,這些地方商賈豪門,畏威而不懷德,最慣得寸進尺,貪得無厭,哪裏有什麼知道滿足的時候呢?陛下就算體恤他們,給他們再多的恩惠賞賜,他們也會認為理所當然,甚至會以為朝廷好欺,想要攫取更多的利益……」

趙郢聽完,不由心中汗顏。

自己穿越這麼久,又當了這麼久的上位者,考量問題的時候,還是自覺不自覺地會受到前世一些觀念的影響,擺脫不了那些根深蒂固的思想。

忘記了,這裏還是沒有徹底擺脫奴隸制度的大秦,忽視了這時代,地方對於朝廷的敬畏。

趙郢點了點頭,贊道。

「善,果然都是老成謀國之言,就依照諸位卿家的這個方案施行吧……」

苛刻是苛刻了點,但未必就是李斯這些人錯了。

無論哪個時代,其實都一樣,如果不能從一個足夠富裕的群體上面攫取足夠的利益,那就必須向另一個足夠貧瘠的群體下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這難道說得不是諸位卿家的所思所慮嗎……」

大秦二世皇帝趙郢,站在大殿之內,俯瞰著自己的三公九卿,忍不住嘆息道。

……

大雪一直又延續了四五天。

這一下,就連趙郢都無法淡定了,特旨各郡鎮守官兵,全部動員起來,幫助駐地百姓,清掃積雪,修補房屋,疏通道路,避免出現傷亡事故。

最讓他揪心的,還是糧草的轉運。

但事實上,糧草的轉運速度,比他想像的要快了無數倍,並不是雪橇好使,而是他以為只能在河道上使用的冰床,起了大作用。

在李斯和馮去疾等人的協調指揮之下,各地官府派出官兵,提前把自己轄區所在官道上的積雪壓實,然後把壓實的積雪當冰面來使!

冰床划起來,速度並不比駿馬慢多少。

惟一需要做到的是,各地郡縣的配合,而大秦最擅長的就是這個,協同作戰,朝廷一聲領下,各地郡縣紛紛行動起來。

竟是不耽誤分毫。

押運糧草的大軍所到之處,所有的積雪路面,全部被碾壓的整齊平滑,宛若冰面。

故而,最關鍵的是,因為可以節省畜力,可以日夜兼程,反而以往更快了幾分。當然,壞處也有,那就是有點勞師動眾,陛下由所過之處的郡縣,負責整理路面,而且後期清理起來也會變得非常麻煩。

但跟眼前的好處相比,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

能夠在這麼惡劣的環境裏面,保證物質的基本暢通,在這個時代,已經是一件不可想像的奇迹。但讓趙郢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時代的百姓,比他想像的聰明多了。

有官府的冰床在那裏當例子,很快,就有樣學樣,道路上有了冰床運送貨物的影子。

趙郢聽說之後,當即下令,大雪封路期間,凡是運送販賣糧草衣物等百姓急缺物資的商賈,可免除通行關稅,若是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可隨時向當地官府請求幫助。

同時,嚴厲打擊囤積居奇的不法行為,堅保證物價的穩定。

在這一套組合拳下,這場持續了十幾天的大雪,京畿內史、隴西郡、北地郡、上郡、九原郡和雲中郡等關中諸郡,以及漠北三郡,有驚無險,平穩度過。

除了極少數因為自己冒雪外出,凍死在野外的倒霉蛋之外,幾乎沒有百姓因為風雪和飢餓而死的,直接破了天荒。

趙郢特旨嘉獎各地官府,以及地方駐軍,讓人專門從少府調撥了一批錢糧,進行犒賞。

咳——

主要是,朝廷本身的錢糧已經捉襟見肘了,只有他這個皇帝,因為石炭生意、琉璃作坊和鐵礦的緣故,有那麼億點點余財。

趙郢覺得,自己大概是也算是大秦歷代君王中,最有錢的那個了。

因為各地都在集中精力,應對這場大雪的緣故,趙郢的政務反而比平時清閑了不少,加上車府令張蒼,已經逐漸熟悉了自己的差事,做得越發得心應手,這讓趙郢節省了不少的精力,餘下來的時間,趙郢喜歡到後宮去看自家三個寶貝孩子。

三個孩子,看上去都非常的健康,一個個眼神靈動,尤其是稍微大一點的閨女盼兒,已經會呀呀地跟自己互動,讓他心中越發喜歡。

原本虞姬還因為就自己生了一個閨女,暗自傷神,此時見趙郢對這閨女如此喜歡,心中憂慮盡去,臉上不知不覺間已經多了幾分發自內心的笑意。

反倒是始皇帝閑着沒事,竟然帶着去皇宮裏找自己喝茶的贏係和王翦等人,一起冒着風雪,特意去阿房學宮那那邊看了看自己那株奇株。

因為趙郢特意讓人在這裏做了一個琉璃房的緣故,那自幼生長在天賜島的奇株,沒有受到這場風雪的摧殘,反而在這寒冬中吐出了幾葉新綠。

這讓幾位心中擔憂了許久的老傢伙,一個個心中大定,心情都好了許多。

……

這場幾乎覆蓋了大半個秦朝疆域的大雪,一直持續到十一月初,才堪堪停下,這讓始皇帝和趙郢不由偷偷鬆了一口氣,各地官府一直懸著的心,也才放了下來。

而關於朝廷要修建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的事情,也隨着大雪的解封,正式傳開。

會稽郡。

就在虞家和其餘家族內部還沒有掰扯清楚的時候,龍家家主龍蠡已經第一時間就跑到了郡守府,找到了李由。

「若是郡守大人不嫌棄的話,小人願意帶着族人,為開挖運河盡一份綿薄之力!」

李由看着神色誠懇的龍蠡,不由笑着點了點頭。

「善!龍家主不愧是心向朝廷的忠厚之家,當今陛下昔日就曾對我說過,說龍家未來不可限量,今日觀之,果不其然。」

龍蠡心中大喜,起身拜謝。

龍蠡這邊還沒和郡守李由敲定自己家族具體需要負責那一段運河,以及一些承包的細節問題,鍾家的家主,就前腳趕後腳地到了。

當天,郡守李由留飯,親自招待了龍家和鍾家兩位家族,酒宴之上,觥籌交錯,賓主盡歡。

說起來,會稽郡這邊是群眾基礎最好的。

畢竟,大家已經從興修水利和開荒墾田當中見到了好處,這一次,自然就更容易接受了。

有了龍家和鍾家的帶頭,很快,整個會稽郡的豪門大戶就行動起來,那些當地的富商,聽說自己也能參與,頓時振奮不已,表現的比哪些豪門大戶更加的卑微熱切。

一直到第三天。

郡中大部分豪門大戶都已經主動找上門來,想要分一杯羹的時候,虞家的家主虞讓這才神色憔悴一臉疲憊地找上門來。李由不露聲色,笑容溫和地親自接見了他們,並給了他們一份並不比龍家和鍾家差多少的福利。

虞家族老虞頌面有得色,趾高氣昂地掃視着周圍那些會稽郡的家主富商,族長虞讓知道,這都是當今陛下的臉面,神色慚愧,很是恭敬地拜謝而出。

看着虞讓離去的背影,李由不由微微搖了搖頭。

虞讓此人見識倒是有些,但魄力和威望不足,根本不足以擔負起統治整個家族的重任,導致原本可以憑藉着淑妃的關係趁機崛起的虞姬,只能泯然眾矣,也算是一把好牌當得稀爛的典型了。

有時候做事,真的很講求一個從眾的心理。

故而,這場開挖運河的大工程,出現了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竟然是從會稽郡一路往北蔓延,其順利的程度,連始皇帝和李斯等人,都不由嘖嘖稱奇。

消息傳到趙郢耳朵里之後,趙郢不由笑着點了點頭,顧看左右,贊道。

「會稽龍氏一族,其當興乎?」

當即下詔,特詔龍蠡長子厚,入阿房學宮求學,次子彰入禁衛軍,為皇帝親衛,侍奉左右。就連鍾家,都被恩賜一子,進入了禁衛軍。

一時間,會稽郡士氣大振。

人人擦拳磨掌,想要成為下一個龍家和鍾家。反倒是虞家,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族老虞頌更是在一次醉酒之後,拍案大罵。

「當今陛下,何其涼薄,怎麼能忍心如此苛待我虞家?我虞家才是真正的皇室宗親,他怎麼能胳膊肘往外拐,哪有寧可提醒龍家和鍾家那等投機取巧的小人,也不提攜自己親眷的道理……」

如今已經在少府任職的虞田,聽到這個消息之後,親自跑到皇宮裏,向趙郢跪謝致歉。

趙郢笑着擺了擺手。

「此事,與卿家何干,不過是一些無知之輩,無能狂吠罷了,您不用放在心上……」

無論虞家作何感想,又有什麼情緒,都只不過是滔滔大勢之下,一點微不足道的浪花,很快就消失不見。

而大運河的修整,也從天氣最為暖和的會稽郡開始正式修起。

而時間,一晃眼,就來到了始皇帝二十八年的一月二十七日。

咸陽城積雪褪去,街頭的柳樹已經有了一層若有若無的綠意,多了幾分柔和的色彩,跟往年相比,街頭的百姓,雖然依然衣着破舊,但眼中多了一分叫做希望的光亮。

他們從未想過,有朝一日,竟然能這樣度過一個可怕的嚴冬。

就是在這樣的氣氛里。

項羽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

趙婉生產了!

皇后王南,親自前往道賀,大秦二世皇帝趙郢,派遣車府令張蒼以及執戟郎英布,代表自己前往,並親賜佳名為匡。意長大之後,可匡扶大秦社稷。

項梁和項羽親自入宮拜謝。

大秦始皇帝二十八年春,二月初六。

在咸陽城蝸居了半年之久的項羽再也按捺不住,等不得自家兒子滿月,就和彭越一起,聯袂入宮,向趙郢請辭,想要趁著這個季節,帶兵西進。

趙郢答應了下來。

這個消息傳出之後,咸陽城中,不少年輕子弟,紛紛請託家中長輩,向趙郢請命,想要跟隨項羽西去,建功立業。就連阿房學宮的一些學子,以及逗留在咸陽,準備參加明年科舉的年輕士子,也都紛紛上門,想要追隨項羽和彭越西進,撈取一份功勞。

一些原本就準備派遣家中年輕子弟,代表家族,西進拓邊,並趁機把那些在家族中鬧騰,想要家族徹底落實朝廷的推恩令,分割家族資產的不安分子打發出去的世家豪門,也紛紛改變了想法,給調撥了一部分家族精銳私兵。

始皇帝銷天下之兵,但這玩意兒,天高皇帝遠的,哪能真的管控得住。

當然,這些人也不至於就光明正大地穿着盔甲,拿着弓弩,招搖過市,但是朝廷也很有默契,對這些尊奉朝廷號召,帶着族人西進的隊伍,並不檢查,甚至還頗為友好地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如果這個時代,能有衛星地圖的話,從高空俯瞰,定然如萬川歸流,蔚為壯觀。

相較於始皇帝時的強行遷徙,這次自發前往的活動,被後世歷史,稱之為西域大開發。(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上一章下一章

第543章 大秦西進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