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蒙鏖戰在襄陽 那摩禪師慌不擇路 郭襄俠女虛與委蛇

漢蒙鏖戰在襄陽 那摩禪師慌不擇路 郭襄俠女虛與委蛇

第四十五回:那摩禪師慌不擇路;郭襄俠女虛與委蛇

上回說到那摩禪師見郭襄聰穎異常,與眾不同,大為欣賞,趁亂在眾人面前擄走了郭襄,逃進了密林。郭襄在密林中驅使群狼去進攻那摩禪師,為擺脫那摩禪師的糾纏,依靠茂密的樹枝在林間跳躍飛行,輕鬆逃逸。

且說郭襄在林間飛行,不一會兒就看到一條官道,只見層巒重迭,流水彎環,叢林夾道,古木參天,於群山回巉之中,現出一片平疇曠野。那片曠野,岫嶼拱衛,煙雲繚繞,雖沒有桃紅柳綠,風景宜人,但是河流縈帶,映着那山林景色,也就倍覺鮮妍了。郭襄回頭一望,見那摩禪師沒有追來,不覺心頭一喜,正欲拔足狂奔,突見人影一閃,一團紅色的火焰擋在面前。郭襄暗暗叫苦,那摩禪師陰魂不散,還是追上來了!郭襄知道再逃無益,乾脆束手而立,一雙妙目圓睜,怒視着那摩禪師。

那摩禪師卻是恍若未見,依舊正身盤坐,收視返聽,雙手合十,置於胸前,

在這朗月高懸,寂靜無聲,山林沉默的當兒,忽聽得馬蹄得得,從南方自遠而來,其行甚疾。一轉眼間,便見兩匹高頭駿馬馱著兩個年輕力壯、身材魁梧的青壯漢子,直向這邊奔來。郭襄一見大喜,剛要呼救,喉嚨一緊,又被那摩禪師制住。那摩禪師提起郭襄的衣領,閃身一躍,沒入路邊的叢林之中。

兩匹駿馬飛奔過來,嘎然而止,人立起來,郭襄耳邊清晰地聽到兩人的對話——

「陸大哥,我剛才明明看見有一個人影在這裏的,怎麼一晃就不見了呢?難道我眼花了嗎?」

「是啊,我也覺得奇怪,所以放慢了速度,誰知路中間甚麼都沒有。」

那個叫陸大哥的回答道。

「該不會真的有鬼啊?」那人的聲音充滿了恐懼。

「朗朗乾坤,哪來的鬼啊,石兄弟不要自己嚇著自己。」

說完,「倉啷」一聲,拔出朴刀來,喊道:

「何方高人,敢請現身一見!」

連叫兩三聲,見無人回答,便對其同伴道:

「石兄弟,你在這兒少待,我剛才看見那個人影好像往這個方向逃走了,待我前去看個究竟。」

那個石兄弟帶着央求的口氣道:

「陸大哥,算了吧,我們還是趕路要緊,天亮之前,我們還要趕到襄陽呢。」

那個陸大哥想了想,也不欲追擊下去,便又高聲喊道:

「既然高人不願現身相見,小可也不敢冒昧,待異日有暇,再來領教。」

說完,與另一名騎手打了一聲招呼,兩人齊催快馬,馬蹄得得,兩人絕塵而去。

那摩禪師見兩人遠去,不敢再往北,便提着郭襄,逕往南而去。他不敢走官道,專揀僻靜小道疾走,郭襄只聽到耳旁呼呼風聲,兩旁樹木從身畔一掠而過。

那摩禪師帶着郭襄,努力地奔跑了一陣,天空逐漸放亮,已是卯時時分。那摩禪師將郭襄平放在身邊,正身盤坐,雙手置於胸前,十指朝天,掌根及小指第一節外沿相抵,呈開花蓮花狀,結大蓮花印。似乎那摩禪師打坐練功已成為習慣,每到子午卯酉時,萬事不管,一定得練功一般。

郭襄偷眼觀看那摩禪師練功,見其雙手結大蓮花印,狀似火焰,不禁大駭,心道:

「那摩禪師該不會是魔教中人吧?」

她曾聽見父親說過,周伯通知道他在西域的光明頂有一個明教,由於武功怪異,形跡飄忽,無惡不作,殺人如麻,為中原武林所不恥,被武林人視之為邪魔歪道,如果一旦為其所制,後果苦不堪言。

不知不覺之間,天已大亮,飛鳥出林,乳燕離巢。在霧靄朦朧中,一輪紅日高懸,花草樹木似乎動了起來,大地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郭襄見那摩禪師兀自在打坐,便掙扎著起來,席地而坐。

那摩禪師感覺到郭襄坐了起來,也雙掌朝下,緩緩往下推,似乎氣沉丹田,做收功狀。突然雙眼睜開,目湛精光,清澈深邃。郭襄心道,這個和尚的功夫有些邪門,單是看他的眼神,就讓人深不可測,詭異無比,

那摩禪師騰身而起,手舞足蹈,似在活動身體。郭襄凝神觀看,越看越心驚,那摩禪師所舞的那一套拳腳,竟是外公教自己的「碧海潮生掌」。

那摩禪師從第一招「波瀾不驚」演起,接着使出一招「推波助瀾」,然後再順手使出一招「浪打礁石」。然而打了一半,卻又突然頓住,作思考狀,似乎後面的打不下去了。接着緩緩地施出一招頗似「浪花翻滾」的招式,接着又自顧自地搖了搖頭,

郭襄不禁啞然失笑,原來那摩禪師只是看她使用過,懂得一鱗半爪而已,並沒有深窺堂奧,後面的精妙殺招「濁浪排空」、「排山倒海」等招式並沒有依勢施出來。郭襄又驚又喜,心道:我外公獨創的精妙掌法,豈是你這個惡和尚一時半刻就能領悟得到的?想吧,想爛你的光頭,想得像歐陽鋒一樣瘋瘋癲癲的,看你還能拿我怎麼辦?

郭襄感覺到自己現在奇貨可居,心裏又多了一份坦然。

那摩禪師苦思良久,突然使出一招「浪遏飛舟」來。只見他雙掌飛舞,凌空虛擊,左右翻滾,十指連發,「啵啵」之聲不絕於耳,霎時間,草木傾折,灰塵滿天。郭襄見之,心下不禁大駭,這一招「浪遏飛舟」,竟然將外公的「彈指神通」融在一起,難道這個惡和尚也曾經偷學過桃花島的武功?郭襄正自驚疑間,陡見腰間吃痛,不覺「啊」的一聲,叫了出來。那摩禪師又用凌空點穴的方法,解了郭襄的穴道。

那摩禪師騰空而起,猶如鷹鶽翱翔,雙腳連踢,竟似「碧海潮生掌」中的「魚躍浪尖」。

郭襄看了一會兒,頓時瞭然會意,「一法通,萬法通。」這幾招「碧海潮生掌」是這個惡和尚根據自己所使武功路數自創的!可見這個惡和尚還沒有真正領略到海的魅力,所使的「碧海潮生掌」難免有一些束手束腳,沒有外公使出的那麼磅礴大氣,精妙絕倫,變化多端。饒是如此,那摩禪師也打得自成一體,別具一格,郭襄也從那摩禪師的拳腳中領悟到了一些「碧海潮生掌」的使勁竅門。

突然,一股掌風驟至,那摩禪師的雙掌已迫近面門,竟似突施殺招。郭襄大吃一驚,以為那摩禪師也變成了歐陽鋒,練武成狂,陡然發難。命在俄頃,求生的本能讓郭襄不假思索,雙掌交叉上舉,使出班八思「龍象功」中的「天王托塔」。郭襄突然覺得掌力一松,那摩禪師卸去了掌力,凌空一個翻滾,從背後襲來。

危急之中,郭襄拔出玉簫,反手一撥,陡見那摩禪師的掌力消失得無影無蹤。郭襄心思洞明,知道那摩禪師的掌勢凌厲,運用得卻是恰到好處,並不是真正想要傷害自己,而是誘使自己使出看家本領。

郭襄「哼」了一聲,心道,想要套出本姑娘的「碧海潮生掌」,門都沒有!

那摩禪師右腳立地,一個盤旋,從郭襄的右側攻來。郭襄臨急之中使出少林寺「易筋經」中的「韋陀獻杵」,這一招正是那摩禪師在擂台上比武所使的招數。

那摩禪師神情變得古怪,使出一招「凌空飛渡」,郭襄不假思索,依勢使出「浪遏飛舟」,雙指連彈,與那摩禪師剛才所使有異曲同工之妙。那摩禪師哈哈大笑,一招緊是一招,郭襄暗叫不妙,自己不小心使出了「碧海潮生掌」,給他得意萬分。見來掌凌厲,於是拍出「降龍十八掌」中的「見龍在田」一掌,只是凝勁未發。

那摩禪師不只是計,疾步繞過,伸掌拍向郭襄的左肩。郭襄未加阻攔,悶哼一聲,倒退幾步,一跤跌倒。

那摩禪師怔在那裏,百思不得其解。郭襄暗暗好笑,坐在地上,揮舞著雙手,說道:

「不打了,不打了——」

郭襄只覺得自己腸胃翻滾,步履虛浮,冷汗直冒。才知道自己一個晚上沒有進一點食物,腸胃空虛,四肢無力。不禁捧著胸口,「哎喲」一聲,喊起痛來。

那摩禪師見郭襄不似作偽,心下恍然。自己久練辟穀之功,一碗水、一顆紅棗就能捱過兩三天,這個嬌俏弱小的女孩,這麼久沒有吃東西,自然難熬。

郭襄見那摩禪師彷徨無計,不禁暗笑,伸出雙手,左手平舉,嘴唇微張,右手往裏連舀,做了一個吃飯的手勢。

那摩禪師點了點頭,明白了郭襄手勢的含義。郭襄見他首肯,左手按住胸口,右手遙指遠處的炊煙,學着啞姑說話,「嗚哇」有聲。郭襄知道這個惡和尚反正也聽不懂自己的說話,多說一句,純屬浪費口舌,所以將他當啞巴,和他乾脆打起了手語。

郭襄站起身來,撥腳欲行,見那摩禪師不加阻攔,頓時加快了腳步。兩人走了約有里許,見那摩禪師不急不徐地跟在自己的身後,知道自己反正甩不開他,便放下心來,雙手長甩,腳步蹦跳,少女的天真爛漫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這一老一少,一前一後,迤邐前行,往炊煙方向走去。

正是:受制於人不急躁,巧與周旋心坦然。欲知郭襄能否逃離那摩禪師的魔掌,請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末群英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宋末群英傳
上一章下一章

漢蒙鏖戰在襄陽 那摩禪師慌不擇路 郭襄俠女虛與委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