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天啟末年

第463章 天啟末年

看到下面眾商人士紳的臉色,田國倡自然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些什麼。

田國倡冷笑一聲道:「俗話說得不錯,依法納稅乃是我等商人之責,偷稅漏稅乃是損害國家利益之舉。

「商科成立,有著專門監督納稅之責,若是誰不交稅,反而想要鬧事抗拒者,哼哼,定罰不饒!」

商稅在明清兩代的時候,是最為難征納的。

曾有過資料,似乎是山東的某個縣城,土地稅連著人丁稅,一年可以征銀子一萬五千兩左右。

可商稅卻一年不到一千兩。

這商稅本來就征納得少,若是做的不對,稍微損害了一些商人利益,就會被扣上「與民爭利」的帽子,受到潮水一般的攻擊。

所以有關徵收商稅的事情。

馬溪國避而遠之,不怎麼參與,全權讓溫越做主。

其實他私底下,對溫越徵收商稅的事情,不以為然。

就徵收來的商稅,那些個銀子能有多少,能用來做何大事?

但對溫越來說。

這商稅是有必要徵收的。

不管到底能徵收多少上來,他要的是讓治下的商人士紳有個潛意識。

商人士紳獲得利益后,也同樣是百姓,地位並不比百姓要高到哪去。

同樣的。

溫越還要清理出舊屯堡的一些田畝。

接收了遼東之後。

許多舊屯堡的屯田還是有主的,是屬於一些軍官的。

溫越並不打算搶奪他們的田畝。

這些舊軍官擁有自己的田畝可以,但必須與新軍戶一樣按田畝的數量交納稅賦。

從溫越建設青牙堡開始,所有的軍官和軍戶,分下田地之後,都是老老實實地交納稅賦。

沒有理由,那些舊軍官之前霸佔的田畝,不交糧納稅。

讓溫越大覺欣慰的是。

麾下的軍官,被分下了田地之後。

好些個軍官不僅老老實實地納稅交糧,趙率教、張大春等人,都有意將自己名下的田產,歸入軍中田產,不需要作為額外田產。

這幾日,溫越也和馬溪國談論過有關治下田畝之事。

溫越隨意一嘴,提了下馬兵備也可清點一下永平府內士紳田畝數量,以便征納稅賦。

誰知馬溪國直接臉嚇的煞白,連連推脫,表示事情太大,需從長計議。

永平府現在歸不得溫越去管。

溫越便隨他任他。

不過等他插手入永平府後,必然會對治下的士紳田畝動手的。

……

看著田國倡又強調了必須納稅,他強硬的態度,不禁讓下方眾商人士紳想到了前些日子的殘酷鎮壓。

商人士紳本就苦的臉,這下子更是苦的不成樣子了。

目光不由看向坐在上首旁邊的馬溪國處,投以求救的目光。

馬溪國臉色沒有變化,對商人們投來的目光,似乎是看不見一樣。

這寒冬剛剛才過去一點。

溫度還沒回暖。

可不知為何,下方許多人的額頭上,都冒出了汗珠。

田國倡威脅之後,語氣又是緩了下來:「當然了,我想諸位都是明白事理之人,不會做這偷稅漏稅的違法勾當。

「而且大家來關外經營,都知道這日後是商機眾多,這連年了湧入關外的百姓數量,都有五六十萬之多,這消耗的米糧,油鹽醬醋,棉花木料等都是個巨量數目,諸位可以想想,自己能在這裡面賺上多少?

「另外青牙軍練兵,數量增加,也要大量的肉食,布匹,鐵礦煤礦等。

「與這些利益相比,商稅區區小利,算得了什麼?

「再說了,等關外屯田興盛后,幾十萬軍民所產出來的糧食,畜牧出來的牛羊豬雞鴨等,又該會有多少?

「如今這世道,米糧牛羊豬雞鴨等,就是硬通貨,這其中的商機,不用我多說,大家都能自己想到吧?

「至於安危問題,就更不用擔心了,有鎮國將軍在,有天下一等一的青牙軍在,各位不用擔心匪患,放在其他地方,可有如此安穩?」

……

在議會後的幾天。

溫越先給了一個胡蘿蔔。

將五十多個屯堡,將要打造的水車,轉包給十幾個商人。

隨著屯堡的建設,未來開墾田地所需要的水車,數量會更多,有可能都會超過上萬。

如此龐大的數量,光靠著青牙堡的木器廠去建造,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最後的辦法,就是將建造水車的事情,轉包出去。

這才能讓水車的建造速度變快。

另外,打造水車又可以帶動其他的相關產業。

比如打造水車需要大量的木料,石料,這些有的要建設伐木廠和採石場,在裡面產出,有的則要從其他地方運來。

不僅僅是這些。

溫越的軍工廠除了火藥廠、火銃廠、盔甲廠等幾個要害廠坊外。

其餘諸如武器廠,被服廠都可以轉讓出去。

溫越先讓幾個有意接手的商人,打造相應的樣品出來,然後從中選擇質量最好者,重點投單。

而由於兵器廠和被服廠的需求,大量的鐵料、棉花布匹等又被需求,再一大堆相關產業冒出。

另外,之前溫越封存了許多豪強士紳的礦業。

除了金銀等重點礦業外。

其餘諸如鐵礦、銅礦、煤礦等,溫越都將它們慢慢包給一些商人,每年徵收礦稅。

而且產出來的礦產,溫越有優先購買權,有著優惠。

當然。

礦產不像其他行業,不能全部都商人包賣包買。

財政局下的商科直接管轄。

對於這些礦業的售賣有著不少規定。

不過即便這樣,但也有商人賺的,且穩賺不賠。

因此,許多人都在搶著發出來的礦業名額。

另外。

還有許多商人,見搶不到礦業,又瞧見了青牙軍大規模蓄養牲畜的成功之法。

開始有許多商人,養殖雞鴨,包地辦起畜牧場來。

……

此後幾個月。

關外一片繁忙。

而不論是打造水車,開礦採礦,養殖畜牧,都讓相關的人才需求量一下子增加不少。

一時間。

在山海關外和永平府內,工匠的地位快速提升,雇傭的價錢越來越高。

至於畜牧人才,和獸醫人才,也是變得珍貴起來。

像什麼馬倌、牛倌、豬倌,原本地位低下的人,受到商人聘請的時候,都需要相關管家好生好言的去請。

若是價錢不合適,還得無功而返。

七月下。

京師傳來一個驚變。

天啟帝駕崩了。

駕崩的時間,比歷史上記載的晚了幾天。

而新帝為天啟帝的弟弟,朱由檢。

便是崇禎帝了。

今年的國號,依舊是天啟七年。

明年才是崇禎的國號。

這番突然的變動,讓大明上下暗潮流動不止。

許多人暗自欣喜,許多人暗自憂慮,許多人擔心受怕不止。

可不管別的地方如何。

溫越得知消息后,只是嘆息一聲,便沒有放在心上了。

他嘆息的,也只是為天啟帝年紀輕輕就駕崩,而感到惋惜。

要說,這五六年來。

天啟帝對他還是不錯的,從一開始就給了在遼東的便宜行事之權,讓他們少了許多鉗制。

去年更是讓他暫代遼東經略,掌管整個關外。

如此恩德,溫越心中有著感動。

但溫越並不認為,天啟帝乃是個明君,光是他信任魏忠賢這點,就能算得上昏庸了。

而崇禎帝么。

算不上英明,但也說不上是昏庸。

雖然有著剛愎自用、急躁多疑等性格缺陷,對明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究其原因,還是太想證明自己,太想拯救大明了。

而和崇禎這種皇帝打交道。

溫越就不能無法和天啟帝那樣你融我洽。

對崇禎帝,是需要敬而遠之了。

而今明兩年。

崇禎繼位后,要對著閹黨下手。

這個時間,正是不斷壯大自己,最後讓他不敢朝自己動手的時候。

……

八月上。

民政局李昌荼拿出了一個有關關外未來數年的治理方案。

經過幕府討論后,上報溫越。

溫越看過後,覺得可行,便批准實行。

於是,很快。

將軍府貼出一紙告示。

專門成立了一家官糧商鋪,以市場價朝百姓們收購餘糧。

若是出現了糧荒情況。

官府將會平價出售糧食,用來解決糧食的價格。

而且,將軍府還發出告示,規定各軍戶存糧不得超過一年,違者要受到處罰,這是以免軍戶囤糧導致物價不穩。

同樣,為了防止有人惡意搶糧。

民政局又打算推行一種票據,只有持有這種票據,才能向官店購買糧食。

鎮國將軍將這種票據稱為「糧票」。

至於糧票如何分配,民政局和幕府之間還在商議。

其實,推出這種糧票的想法,全部都來自於溫越。

溫越偶爾提了一句后,李昌荼就覺得實行糧票制非常可行。

可以防止商人囤積居奇,哄抬物價。

根據糧票得來的靈感。

李昌荼又想到了其他諸如布票、豆票、肉票等票據。

建立這些票據並不是無病呻吟,彰顯民政局的控制力所為。

如今世道越來越亂。

為了防止治下通貨膨脹,囤積居奇,或是治下出現了糧食歉收的情況。

使用票據制,則非常有利於治下的穩定。

就如前些時日。

那些商人集體罷市,若是當時關外有了官服售賣的店鋪,軍戶手上又有著票據的時候,完全不用擔心商人罷市。

當然。

如今的關外,其實並不缺糧。

去年,溫越大戰回歸,帶來了許多的糧食,後面又消耗了錢財買了不少米糧。

年中,年前的時候,又收穫了兩批之前屯田的糧食。

而現在物價高漲不下,主要是本地軍戶搶購米糧,又不願出售所導致的。

如果軍戶們願意出售家中的囤糧,物價就會下降。

也不怪軍戶們會囤積糧食。

他們生活在邊關地區,又是天災,又是兵禍的。

以前沒有糧食餓肚子就算了。

現在有了錢,不囤積點糧食,那就是說不過去了。

得知鎮國將軍下發的告示后。

他們一方面是相信溫越,擁護溫越。

一方面也覺得溫越說得對,糧食存多了,就會變陳,發霉,也是白白浪費糧食。

而鎮國將軍哨設立了官方店鋪后,又實行糧票制。

以後再次出現飢荒,大傢伙也不用擔心。

鎮國將軍絕對不會讓大家餓著的。

所以,告令發出后。

青牙堡的物價持續降低。

而其他城市的物價久居不下,那是真的缺糧缺貨。

大明北地連連乾旱,又是兵災,糧食產量每年減少。

而適合耕種糧食的江南等地,又因為商業化,種植桑麻棉花,甚至煙草。

最後導致他們自己的糧食都不夠,出現了糧荒,又如何談得上支援北邊?

所以想要根本解決除青牙堡以外的其他地方,物價居高,貨物不足的情況。

或許要等著幾年後。

關外的屯堡全部建設完畢,境內的農業畜牧業全部興盛后,才能變好。

幕府商議的結果,現在的做法。

便是大量向外面購買米糧。

存在庫房內的銀子還剩不少。

意識到銀子將要逐漸無用的人,還是很少。

現在溫越的銀子還能花出去。

自然的。

溫越開設官方糧店的辦法,為了穩定物價,減少百姓損失,不免又損害了一些糧商的利益。

糧商獲利的最簡單的手法。

就是在收購糧食的時候價格定著很低。

在糧荒的時候,米糧又賣出去很高。

等著向他們徵收糧稅商稅的時候。

糧商們手上的糧食價值又不高了,征上來的稅收很少。

反正,對於商人來說,賺錢漏稅有著種種辦法。

特別是明末糧商,大多為大地主,大士紳。

有能力掌握著龐大的資源。

在出現災荒的時候,囤積米糧,搶購賑災糧食。

然後哄抬米糧,讓百姓買不起糧米,不得已賣田變賣家產。

而商人們再趁著這個時候,低價收購百姓們賣出的家產田地,實現土地兼并。

對於這些大商人,大地主。

除了明初時候,朝廷還能管管外。

到了如今的明末時期。

朝廷根本管不上一點。

官商勾結,許多大商人身後有著強大的背景,動商人的利益,就是動自己的利益。

所以,溫越很看不起明末的商人。

他們所起到的正面作用,完全是抵不過他們起到的負面作用。

因此,古代重農抑商的政策,並不是憑空出現的。

任何一個有明智的君主,都會打擊商人的地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最強釘子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最強釘子戶
上一章下一章

第463章 天啟末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