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無忌

第267章 無忌

第267章無忌

長孫無忌的兄長,長孫安業也已經因逼宮一事被判責流放南疆,如此一來長孫晟原配所生的三子,前兩者早亡,三子被流放。

家業自然只能落到長孫無忌手中,畢竟長孫無忌與秦王妃之母,是長孫晟原配病故后才迎娶的繼室,是妻非妾,上無兄長后,繼承家業乃是天經地義。

原本的長孫家,自長孫晟死後,其實就開始一蹶不振了,長孫安業是個十足的草包,前能幹出在父親死後,將幼弟幼妹趕出家門的事來,后敢參與逼宮。

而現在長孫無忌成為家族在朝的代表后,確實是讓家族在關隴中的地位上升了不少。

因為他是秦王的妻兄,在朝中,衛國公與秦王,可是被譽為是朝廷的擎天白玉柱和架海紫金梁。

衛國公李靖素來疏遠姻親故舊,下了戰場班師回朝後,便是剛剛同生共死的部將,也別想輕易叩開衛國公府的門,更別說常來常往了。

而秦王在這次班師回朝後,也是謹慎低調了許多,但秦王哪怕是看在妻子的面上,也是肯定會出面支持長孫無忌的。

因而長孫無忌,才有了主動為關隴討利的舉動,若是沒有這個底蘊,便是辦成了。也不過為他人做嫁衣。

「陛下,臣附議大理寺正之言。」

「陛下,臣等也認為此言有理,那些官吏都是前些時候朝廷為了精簡官署裁撤冗官,並不是他們有了過失。

這些官吏得蒙陛下皇恩,必然在遼東盡忠職守。」

或是這官位來路不正,或是在任期並無建樹,或是私德上有虧欠,或是曾有做過私隱非公之事…

明年年初,朝廷在洛陽開科舉取士,在長安開武舉取將,大唐甚至外藩之民,皆可參加,朕當一視同仁,委任以官職,託付與重擔。」

李建成開口道:「裁撤冗官,乃是房愛卿與杜愛卿負責,被裁撤官員雖無大罪過,但也都有被裁撤的理由。

總不能讓滿朝文武都支持,唯有皇帝一人堅決反對的尷尬局面出現。

其餘人尤其是世家出身的官員,面色都有些變化,雖然他們對自家子弟還是很有信心,但他們也知道,長此以往,他們的地位必然會遭到巨大的打擊。

如果是那樣了,要麼很快就要換一個皇帝了,要麼朝堂肯定是要迎來一波清洗了。

現在反對,不僅是得罪政敵,更是容易得罪自己人。

朕開恩科,便是給其中真有才學之人一個機會,如今不好在專施恩澤了。

前些時候,陛下恩科提拔回了二百餘官吏,現在還剩下千餘,便是十中取一,也能為朝廷帶來百餘精挑細選的官吏。

群臣都陸續表達支持,雖然被裁撤的官員之中,關隴佔據了很大的比例,但也有山東江南等地的官員。

不過還是有人表達了反對,但語氣也不堅決,他們便是皇帝提拔的心腹,他們反對只是為了讓皇帝與群臣都有個台階。

長孫無忌有些遺憾,但還是立刻表態:「陛下聖明。」

如果勤學苦讀就可憑科舉入仕為官,運氣好,兩三代人便足以形成家學,為後代兒孫積攢下學田。

便是中間一兩代讀書科舉不成,兒孫也可耕讀傳家,等待家族再出現天賦卓絕的子弟。

而不像原來,學的再好,也需投效世家才能有機會入仕為官。

但他們又能怎麼樣呢,造反?

皇帝秦王衛國公在朝,河間王英國公在外,各地折衝府還有無數能征善戰的將領以及幾十萬兵卒。

辭官歸野?

若是大家都能同心協力,共進共退,倒也確實是能夠脅迫皇帝,畢竟武將再多再悍勇絕倫,總不可能用這些莽夫治理地方。

他們能造成的破壞力,可比貪官污吏大的太多。

可問題就是,他們永遠也做不到同心協力,朝廷職位顯赫權重的永永遠遠都只是那些個,誰不想給自己人。

如果某一方退出了,其餘勢力肯定不會跟上,而是會選擇立刻獻媚陛下,將空出來的官位趕緊吞進肚中,並將他們在朝外的利益,也全部吃干榨凈。

散朝後,有不少官員同長孫無忌打招呼,話里話外表示承情,左右示好一句話,真若有事,這點情分可就連拿出來說的份量都沒有。

長孫無忌與他們客套了一番后,就走到了自己舅父高士廉的身側。

「舅父。」

高士廉邊走邊低聲道:「無忌,你還是有些冒失了,陛下怎可能還會下旨從被罷黜的官吏中選官任職,那豈不是在說裁撤冗官之事是錯的了。」

長孫無忌道:「怎麼也會有人提起試一試,不過順手而為。」

「你就不怕惹得陛下厭惡。」

「朝中貴戚私下,都認為陛下氣量狹窄,但外甥卻是知道,陛下是個大度能容人的,便是稍有不喜,只要我能做出實事,陛下就還會提拔重任。」

高士廉嘆了口氣沒說什麼,自己這個外甥,自小便是極為聰慧,博通文史頗有計謀,唯有一點不好,權欲極重。

想為官作宰沒什麼,入仕之人,九成九都想過,但也只是想想,最多有機會就努力試試,但長孫無忌卻不是,有機會就願意賭上全部,沒機會拚死也要創造出機會。

他這個年紀就為大理寺正,已經是很高的了,可卻還是要這般冒失,博一個在陛下在朝臣中露臉的機會。

至於其如此性格的緣由,所謂知子莫若父,他雖不是無忌親父只是舅父,但到底是一手撫養其長大,也是清楚的。

當年長孫安業將無忌與其妹妹趕出家門,使得他們明明出身顯貴,卻還是不得已要投靠他這個舅舅。

而他,雖然出身渤海高氏家中藏書不少,但並不算富貴,只是薄有田地並在長安有處房宅而已。

而他在前朝時官位也不高,從九品的治禮郎而已,養活自己一大家子人已經是勉強了。

后又因兵部尚書斛斯政暗助楊玄感后逃奔高句麗,他遭受牽連出貶嶺南,尚且不知還能否活着回來,只能賣掉田宅,換一所小宅,安置老母妻兒以及外甥。

…………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建成大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建成大唐
上一章下一章

第267章 無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