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萊陽金屬」衛各庄分廠

1.第1章 「萊陽金屬」衛各庄分廠

第1章「萊陽金屬」衛各庄分廠

萊陽,名稱來自於「日月出東萊之陽」,古為「昌陽」、「長廣」,又有「梨城」、「龍城」的稱號,被譽為「中國梨鄉」。

近年來,萊陽在網絡上聲名鵲起的並非特產萊陽梨,而是與其八杆子打不著的無縫鋼管。

2014年,巴勒斯坦與以色列雙方進行了火箭彈大戰。以色列方面收繳了大批哈馬斯火箭彈殘骸,這些火箭彈大部分採用自來水管——無縫鋼管製造,在尾部焊接上四個穩定翼、填充上火藥和陀輪穩定儀,就是一枚標準的哈馬斯火箭彈。

而火箭彈鋼管殘骸上所寫的「山東萊陽鋼鐵廠」GB-3091-93更是在網上迅速發酵,讓萊陽名聲大噪,以至於有人在網上戲稱:富則萊茵金屬,窮則「萊陽鋼管」。

作為眾多「鋼管產業化集群」的一員,衛遠憑藉着老爹傳下來的作坊式小工廠,成為眾多小資本家的一員。

說起衛遠老爹衛建國,在當地可是響噹噹的技術大拿。

改革開放前,華夏國營大廠補充人員的方式往往是子承父業,也就是老子退休兒子接班。衛建國18歲高中畢業后,便通過這種方式進入了萊陽當地一家國營機械廠。

就這樣,衛建國拿到了屬於自己的第一筆啟動資金,開了一家名為「為民機械修理站」的小作坊。

光景好那幾年光是工人就上百號規模,工廠門前可以稱得上人聲鼎沸、車水馬龍,拉貨的卡車能從鎮子頭排到鎮子尾。現如今廠子裏也僅剩下幾位老師傅艱難維持。

備受打擊的老衛頭再加上本身年齡大精力不濟也有了退居二線的念頭。

於是便一次性買斷了自己二十多年工齡,成為機械廠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再加上當時政策鼓勵工人自主擇業,對於選擇自主擇業的工人給予一定現金獎勵。

正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靠着國營大廠的關係,老衛頭的機械廠開始涉及到一些邊緣型的機械深加工,開始做起了零部件代工。短短几年就掙得盆滿缽滿。

「萊陽機械衛氏分廠」雖然背靠大廠能拿到一些訂單,但是應了那句老話:大河沒水,小河的水能滿到哪去?也僅僅是靠着這些訂單勉強維持機械運轉罷了。

考慮到長遠發展,雄心勃勃的老衛頭愣是通過當年在國營機械廠的關係,把自己的作坊式企業給掛靠到了國營機械廠。

與其他人抱着觀望的心態不同,衛建國意識到改革開放是大勢所趨,等不是辦法必須要想辦法自謀生路。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第三產業迅猛發展,傳統機械加工產業卻是一年不如一年。

打小就對機械有天賦的衛建國,再加上本身肯吃苦肯鑽研,短短一年便出了師。此後在國營機械廠一干就是20多年,期間獎狀證書獲得更是不計其數。

進入九十年代初期,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一時間私營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而傳統老牌國企由於生產管理的僵化逐漸變得舉步維艱,甚至一些企業工資都發不出來。

可惜天不遂人願。

靠着國營機械廠幾十年下來積累的真功夫,大到手扶拖拉機,小到鏟子鋤頭煤爐子,沒有衛建國修不好的。

再加上老衛頭奉行與人為善的處事風格,短短几個月時間,「為民服務修理站」在當地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加上當時經濟快速發展,短短3年的時間衛建國就把一家小作坊擴大成了佔地十餘畝、員工30多人的鄉村企業。

此後,「為民服務站」一躍成為「萊陽機械加工廠衛氏分廠」。

廠子的經營也交到了自己的獨子、剛剛大學畢業的衛遠手裏。話說衛遠接手廠子也抱着子承父志、做大做強再現往日輝煌的想法。

但是現實給了衛遠狠狠一棒。平日裏這貨不是忙着拉訂單就是在找訂單的路上可以說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雞早畢竟睜開眼睛好幾張嘴等着他。

都說做老闆舒服!說這句話並不適用於衛遠身上,如果誰給衛遠說這句話衛遠肯定噴的連他媽都不認識啥!做老闆舒服?來來來…你行你上這破廠勞資是一天也干不下去了!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萊陽金屬之烽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萊陽金屬之烽火
上一章下一章

1.第1章 「萊陽金屬」衛各庄分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