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太宗遣人取西經 雙叉嶺里第一難

第355章 太宗遣人取西經 雙叉嶺里第一難

李世民跟着他們走出了皇宮,一陣恍惚后眼前就出現了一座城,城門上掛着一面大牌,上寫着幽冥地府鬼門關七個大金字。

那城上幢幡搖動,二鳳跟着張青帝他們徑入城中,順街而走。

李世民覺得陰風陣陣,張青帝輕輕一揮手。二鳳頭頂懸起了一朵太陽真火,他只覺得混身舒服,再也不畏懼那陰風陣陣了。

「你想見見你的兄弟們嗎?」張青帝問道。

李世民聞言稍作思量問道,「不會給各位添麻煩嗎?」

「自然不。」觀音說道。

這本來就是準備好的項目,如何會麻煩呢。

李世民不看,那才是真的麻煩。

稍微往前走了一陣,就見李建成與李元吉在前面。

他們看到李世民后大笑道,「世民來了!世民來了!」

「你們倆開心甚,人家來了還能離開。

你們兩個死鬼卻只能在這裏待着,再也回不去了。」張青帝開口說道。

聞言二鬼便要與李世民索命。

「張施主,你莫管的太多了!」觀音說道。

張青帝也想看看李二鳳會如何做。

李世民坦然的看着二人,開口說道,「你二人有甚臉面與我索命。

若無玄武門之事,現在在這裏的應該是我與觀音婢吧。但若是我輸了,我不會與你們兩個蟲豸一般,嗷嗷哭叫。

你們在這裏看着!看着我如何治理出一個盛世大唐!」

二鳳說得鏗鏘有力,這二鬼被罵得掩面而泣。

觀音有些無奈,這咋和劇本想的不一樣呢。她不由得看向了張青帝,這傢伙還真是大變數。

張青帝給李世民豎了個大拇指。

「此為何意?」李世民笑問道。

「厲害的意思。」張青帝答道。

張青帝的誇獎很讓李世民受用,他們繼續往前。

他們又徑行數里,忽見一座高山,陰雲垂地,黑霧迷空。

「張先生,那是什麼山?」

張青帝不怎麼來這裏,確實不認得。

「乃幽冥背陰山。」觀音開口答道。

張青帝看看山,只見形多凸凹,勢更崎嶇。峻如蜀嶺,高似廬岩。

非陽世之名山,實陰司之險地。

眼前惟見鬼妖行。

陰風颯颯,是神兵口內哨來煙;黑霧漫漫,是鬼祟暗中噴出氣。

洞中收野鬼,澗底隱邪魂。山前山後,牛頭馬面亂喧呼;半掩半藏,餓鬼窮魂時對泣。

李世民感覺若是沒有頭頂那多赤紅的火焰,他還真不敢再往前了。

「我們繼續吧。」觀音很滿意。

張青帝也不開口,他邁步往前,李世民就跟着他繼續往前。

「再往前就是十八層地獄了。」太白金星開口說道。

「哦?是哪十八層?」李世民好奇的問道。

「吊筋獄、幽枉獄、火坑獄,寂寂寥寥,煩煩惱惱,盡皆是生前作下千般業,死後通來受罪名。

酆都獄、拔舌獄、剝皮獄,哭哭啼啼,凄凄慘慘,只因不忠不孝傷天理,佛口蛇心墮此門。

磨捱獄、碓搗獄、車崩獄,皮開肉綻,嘴咨牙,乃是瞞心昧己不公道,巧語花言暗損人。

寒冰獄、脫殼獄、抽腸獄,垢面蓬頭,愁眉皺眼,都是大斗小秤欺痴蠢,致使災屯累自身。

油鍋獄、黑暗獄、刀山獄,戰戰兢兢,悲悲切切,皆因暴橫欺良善,藏頭縮頸苦伶仃。

血池獄、阿鼻獄、秤桿獄,脫皮露骨,折臂斷筋,也只為謀財害命,宰畜屠生,墮落千年難解釋,沉淪永世不翻身。」

太白金星說完,就聽得那十八層地獄里的惡鬼發出了陣陣哀嚎聲。

李世民確實被嚇到了,但他很快就恢復了正常。

泰山崩於前而不色變者,可拜上將軍。

哦,人家本來就是天策上將軍。

「這是地府的地獄,上仙可見過人間地獄?」李世民反問道。

張青帝聞言好笑,原著里那被地獄嚇得瑟瑟發抖里大概不是李二鳳吧。

太白金星與觀音對視一眼,他們沒想到這唐皇怎麼還反問上了。

「朕見過!眼前這十八層地獄確實讓人覺得恐懼,但那人間煉獄更讓人絕望。

朕不要大唐的百姓再受那煉獄之苦。

若是因此有一日,朕身陷這十八層地獄,朕也願意!」

轟!轟!

李二鳳身上金光閃耀,天道降下功德將其庇佑。

觀音面色難看,太白金星面無表情。

張青帝卻在一旁哈哈大笑。

「你若是真的做到了你說的,還有人敢讓你入這十八層地獄。那我一劍斬碎這地獄來救你。」張青帝最後說道。

李世民有樣學樣的對着張青帝豎起了大拇指。

觀音一時間不知該如何繼續了。

好在張青帝開口說道,「不過大戰這麼多年,死了那麼多人。

那些亡魂還是要超度的,佛門有大乘佛法可渡亡魂。你何不遣一人西去取經。」

觀音沒想到張青帝竟然會幫她。

李世民微微皺眉,張青帝繼續說道,「這一路上需經歷無數的艱辛與小國,那取經人也沒個地圖,怕是只能靠自己走了。」

聞言李世民眼睛亮了一下。

「這取經人怕是要找個像博望侯那樣的人吧。」李二鳳一點就透。

觀音與太白金星不太明白,因為他們不知道出使西域的博望侯張騫是誰。

更不知道對李世民而言,若是能得到這一路上諸國的地圖意味着什麼。

「不行,這西天取經必須是個和尚。」張青帝道。「但可以讓他畫地圖!」

「這件事朕答應了。」

派個和尚去,他能查明各國的情況那是一本萬利。

若是死在了路上,就讓他們自己超度吧。

雖然沒有達到觀音想要的效果,但至少唐皇同意讓人去西天求取真…

咋覺得這唐皇不像是為了真經呢。

算了,反正至少答應了。

觀音看了張青帝一眼,她覺得都是因為張青帝,才生出了這麼多的變數。

「朕還想再往前看看。」李世民大概明白了自己這一趟的目的。

看來是觀音想要讓朕派人西行。

那太白上仙應該是查漏補缺,他與這觀音合作,卻似乎有不信任。

至於張青帝那是真的在幫朕,自家長輩果然靠譜。

他們繼續往前,一座金橋橫亘在他們面前。

那一邊有一座銀橋,橋上行幾個忠孝賢良之輩,公平正大之人,亦有幢幡接引。

那壁廂又有一橋,寒風滾滾,血浪滔滔,號泣之聲不絕。

李世民打量了一陣后試探的問道,「這便是那奈何橋?」

「正是。」太白金星點頭道。

李世民看看橋下,看了一眼他就不願再看了。

這橋下奔流浩浩之水,險峻窄窄之路。

陰氣逼人寒透骨,腥風撲鼻味鑽心。

波翻浪滾,往來並沒渡人船;赤腳蓬頭,出入盡皆作業鬼。上無扶手欄桿,下有搶人惡怪。

「朕回去后,能替他們做些什麼?」

「唐皇若是真想為他們做些什麼,不如開一場七七四十九日的水陸大會。」觀音立刻說道。

「好。」李世民直接答應。

「該答應的都答應了,那便該回去了吧。」張青帝開口說道。

觀音點點頭,太白金星笑道,「我送唐皇回去吧。」

「張先生,朕還能再見到您嗎?」

「有緣自會相見。」張青帝笑道。

聽張青帝說完,李世民就被送了回去。

「這次的事情如此圓滿,小仙一定將此事稟告陛下。」太白金星笑着說道。

觀音冷哼一聲。

他們三個分道揚鑣。

轉眼一年後,唐僧就從長安出發,他先去了一趟法門寺,然後便直接出發前往靈山求取真經。

這些年唐僧長得更是丰神俊秀,又因他精修佛法,那模樣確實一副得道高僧的氣質。

眾僧們燈下議論佛門定旨,上西天取經的原由。

有的說水遠山高,有的說路多虎豹;有的說峻岭陡崖難度,有的說毒魔惡怪難降。

三藏拑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點頭幾度。

「法師指心點頭者,何也?」有僧不解問道。

「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我曾對佛設下洪誓大願,不由我不盡此心。這一去,定要到西天,見佛求經,使我們法輪迴轉,願聖王皇圖永固。」

第二日唐三藏就帶着兩個隨從上路了。

張青帝在長安城的勾欄里看着胡旋舞,笑着對小聖說道,「這唐長老快到雙叉嶺了吧。」

「嗯,過了雙叉嶺就快到五行山了。」小聖是真的替猴子開心。

「你與那唐長老不是好友嗎?雙叉嶺這一難沒想過去幫幫他嗎?」張青帝撒了一大把銅錢說道。

「我去合適嗎?」

「雙叉嶺這一難合適,剩下的就要再看看了。」張青帝說道。

「那我這就去。」小聖起身便往雙叉嶺而去。

另一邊唐僧三人行了數十里遠近,見一山嶺,只得撥草尋路,說不盡嵠嶇難走,又恐怕錯了路徑。

正疑思之間,忽然失足,三人連馬都跌落坑坎之中。

三藏心慌,那兩個隨從更是膽戰。

他們還沒來得及反應,只聽得一陣怪叫,「拿將來!拿將來!」

只見狂風滾滾,擁出五六十個妖邪,將三藏與兩個隨從揪了上去。

過了一陣唐僧終於見到了三位妖王。

熊山君、寅將軍、還有那特處士。

這特處士者是個野牛精,熊山君是個熊羆精,寅將軍則是個老虎精。(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西遊:休要招惹那妖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西遊:休要招惹那妖孽
上一章下一章

第355章 太宗遣人取西經 雙叉嶺里第一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