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榮發電器和電力情況

第728章 榮發電器和電力情況

第728章榮發電器和電力情況

榮發電器商貿城,雲中當地最繁華的商業聚集地,匯聚了整個雲中市最多的電器商店,以及整個九原最齊全的電器產品。

【後世亞利桑那州鳳凰市】

說起這個榮發電器,就不得不提起他的創始人「陳榮發」,此人出生於龍武五年,按照傳統文化,其實也才剛剛度過中年人門檻。

按照商場上的規矩來看,三十五歲的年紀,正是銳意進取,年富力強的時候,也是大多數生意人發家的開端,畢竟大多數人發家年齡,其實按照目前大漢商界的平均年齡四十一點三歲來算,三十五歲這個年紀甚至可以用「年輕有為」來形容。

如果再疊加「白手起家」這個最重要的加分項的話,那麼陳榮發就不止是年少有為這麼簡單了,甚至可以算的上當代「大漢夢」最好的廣告招牌。

如果在這上面加上移民,孤兒的身份,那麼放眼整個大漢,已經找不出第二個人可以和陳榮發競爭了。

但是陳榮發則不同,從小牢記「風暴過後就是機遇」的他,立馬開始了對整個電器市場開始調查研究。

雖然黃衡台很希望取消對鄉村地區的電力建設,但他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畢竟有時候一件事做之前還屬於他們可控範圍,一旦超出,那就不一定了。

這場會議終究以「毫無建樹」而結束,許文海的階梯收費根本就沒有任何人理會。

而在這場會議過後,自覺內部解決無望的許文海,寫下了一篇論電力階梯價格的奏摺,送進了皇宮。

【大漢帝國每年都會選一部分民間人士,從企業家到文人都有,主要表彰他們對大漢社會的貢獻,為此專門設計出了象徵帝國榮耀的帝國勳章,這種勳章主要是一朵紫荊花,至於為什麼是紫荊花,而不是作為國花的牡丹,還是因為紫荊這個名字要更加符合這些民間人士的底色,紫荊,紫荊,穿越荊棘,榮登紫殿,雖然當時有人說有些過度解釋,但經過這些年的演化,已經沒有人再說什麼了。】

「電力可分民,工,二類,居民按百分之五到十增長,工業則按同行業等比例放大,若是超了,同樣要增收起階梯費用。」

作為一個從十七歲就開始創業買罐頭冰棍的人來說,商機把握的敏感性是非常大的,在意識到電器商貿中的巨大利益之後,他果斷的利用當時月入十萬的電器賣場從銀行貸款了一百五十萬,再加上從其他生意上調配的一百多萬,總計二百七十五萬,殺進了完全一片無人區的電器綜合商貿。

「修簡單,但是後續的維護成本,可就沒有那麼簡單了,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咱們現在也是如此,當初制定計劃的時候,恨不得多找上面要錢,真到了執行的時候,又傻眼了,尤其是像咱們這種執行到一半再進行調整的,我看大漢那麼多部門,估計也只有我們了……」

最開始陳榮發是打算利用這個商店試水,抱着不虧就是賺的心態,但是沒想到,這種綜合性的電器賣場,在當時的九原幾乎可以算是「蠍子拉屎頭一份」,甚至在當時的很多人看來,去電器賣場買東西是很榮幸的事情,甚至是值得和朋友做為談資的。

「還有一點就是,電力設施的維護成本,假設城鎮地區每年的維護費是十萬,那麼鄉村地區就是二十萬到二十五萬,基本翻了一倍到一點五倍,尤其是中部地區,考慮到龍捲風的問題,我們基本避開了很多平原地區,這意味着我們的建設成本在加高,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重新完成電器業務整合的榮發電器,這次沒有像過去那樣盲目的對外擴張,而是選擇了最穩妥的「鞏固陣地」。

電力設施將成為繼道路設施之外,乃至鐵路設施之外,耗資最大的基礎設施,甚至和道路設施中高速公路計劃,堪堪比肩。

就在所有人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姓許的年輕官員,主動站出來,說了一句讓所有人都為之一震話。

【漢國目前主要是朱道這類元年前或元年內人掌權,一零后和零五后,作為社會中堅力量,至於所謂的一五后后,二零后,目前還處於學習或是工作狀態,再小的三零后,目前已經上小學了,甚至上的早的,再過一兩年都要小學畢業,升入中學了。】

而這些都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後續的維護成本。

巨大的業績,馬上讓陳榮發意識到了目前帝國市場中「電器紅利」有多麼豐厚。

……………

「比如一戶人家用了五百度電以內,我們就按基礎來收,如果超過五百度,咱們就增加百分之五,更往上,咱們越是遞增。」

為了整合整好大漢的電力系統,也為了完成一體式的電力建設,到目前為止,所消耗的資金,已經超過了九億華元,就這還沒有完。

也就意味着在拿到貨之後,他有三個月的準備時間,而那些被他賣出去的貨款,則成為了他現金流周轉最大的來源。

畢竟誰也不想承擔擾亂帝國經濟的後果。

但是很多經濟學家預估,再過至少二十年,大漢就將正式進入到基礎設施維護期。

而在這次失敗之後,陳榮發重整旗鼓,徹底改良了原來那種完全依賴供應商的商業模式,改為了代工模式。

「我是做企業的,我知道,有些事情,我們自己做都不行,還加盟了讓別人干,真這麼搞,不就是騙,可能別人會這麼做,但我的道德不允許我干這樣的事情!!」

許文海剛剛說完沒有多久,一位中年官員就緊跟着訓斥。

只不過當這場「利潤狂歡」結束之後,大多數人就像是撿到錢的路人,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什麼也沒有留下。

…………

按照工業部的計劃和財政的審核,真的按照原定計劃審核下來,到最後的資金很可能超過十五個億。

雖然從局部看,這個大漢電力網,放在全世界都是一種先進的電力整合調配模式。

但是一旦涉及後續維護,那就是一個大工程了,而且是每年都有,甚至一年還要幾次。

「只要按照這個方法來,我敢肯定,電力收上來的錢,絕對要比高速公路未來的過路費還要高,甚至在兩倍,乃至五倍以上!!」

只不過好事來的快,倒霉的也快,在市場化的快速競爭之下,短短兩年,已經改名為榮發電器商貿城的大賣場,已經變成了一個只剩下七家賣場的市場失敗者。

這就是「電氣化」為什麼在歷史中常被提及的主要原因,因為電力的出現,根本性的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只不過生產方式越先進,所產生的連帶效應也越大!!

這也是為什麼前幾任局長都想想提價,但最終卻沒有提起來的主要原因所在。

「黃大人,我的看法是漲價,把部分地區的電價漲起來,抵消我們後期的維護費用!!」

「工業製造企業根本無法負擔如此重的電價,如果真按照這個階梯電價來,那麼最終只有一個結果,商品漲價,外加通貨膨脹,所謂增收,到時候就不只是增收那麼簡單,而是帝國經濟災難的開始!!」

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大漢的電器市場還處於幼兒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再加上當時內閣出台的「基本地區通電法令」,陳榮發立馬就判定此時的電器行業正是下手的最好機會。

短短一年的時間,曾經的電器賣場,就成了擁有五十七家店,遍佈漢國七八個行省的超級連鎖電器賣場。

因為當時整個大漢最大的電器生產基地在漢州,在金山,而金山又是一個以出口為導向的城市,再加上當時的外貿市場確實足夠火爆,也就造成了所謂的「外出內緊」的情況。

畢竟就像某位官員說的那樣:

懟完之後,許文海立馬回過頭對黃衡台建議:

「我建議把電價從目前的按度數收費,改為階梯收費。」

有記者詢問陳榮發為什麼不選擇開放加盟,那樣光加盟費都能收到爆。

而且不只是電力如此,其實大漢很多地方,早就出現這樣的事情,只不過這些事情,都被龐大的新基建給壓制了下來。

光是一個道路問題,未來每年維護的資金就不低於兩個億,這還是保守估計,如果真的按照市場經濟來看,這筆錢很可能超過四個億,是保守預估的一倍。

哪怕到了現在,榮發電器已經在整個大漢都出名的情況下,陳榮發依舊堅持所謂的一市一店的商業直營模式,沒有選擇目前在大漢相對較為紅火的加盟模式。

這就意味着在當時將漢州的電器從九原分銷出去,是一個非常有利可圖的事情,這一點不止是當時還在搞連鎖修理廠的陳榮發看到了,九原,乃至雲中當地的很多人都看到了。

只不過當時的陳榮發一臉嚴肅的拒絕:

「目前唯一還沒有完成的就是鄉村地區,這部分地區因為道路問題,一直是個很大的麻煩。」

這就是高速瘋狂擴張導致的後果,因為沒有約束,所以沒有顧及,因為沒有顧及,所以有很大的風險,這就是商業的本質,風險和利潤永遠是相互匹配的。

陳榮發之所以建立電器商貿城,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在七年前看到了當時大漢電器市場的局限性。

一個小小的電價,看似簡單,但其實涉及到大漢帝國根本核心的經濟問題。

(加盟模式最早起源於金山這座商業氣息最濃郁的地方,目前已經成為了大商業中的主流)

而當時九原恰恰就屬於內陸,但是九原有一點是其他地方不能相比的,那就是它距離電器生產基地漢州足夠的近,在這樣的情況下,九原事實上成為了獲取電器資源最快的內陸地區之一。

「許文海,你在胡說什麼,這電價關乎整個帝國的工業,民生,豈是你上下嘴唇一搭就能搞定。」

其中討論的主題就是,電力維護成本以及是否有必要將所有鄉村地區地盤納入到電力系統里來。

主位上的電力總局局長黃衡台在介紹萬完目前的情況后開口:

「按照當初制定的計劃,鄉村地區肯定是要普及電力的,但問題就是目前的維護成本。」

陳榮發就是典型的大漢中堅零五后,從發家時候的罐頭買賣到後來成立汽車修理廠,再到現在建立整個九原,乃至周圍幾個地區最大的電器大賣場,他走的每一步都讓人拍案叫絕,哪怕是那些不喜歡他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這小子有點本事。

群雄剛剛進場,甚至還後知後覺,機會還有一大把。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未來大漢的經濟肯定比現在大很多,但只要一想起龐大的維護費用,是個人都會頭大,更何況是電力總局內那些已經遇見未來後果的高層官員。

畢竟目前的情況,實際全是他們自己作出來的,包括那些天馬行空的電力技術投資,乃至所謂的「大漢電力網」,其實都是他們一時衝動下的產物。

「至於所謂居民階梯電價過高,帝國何有一月數千度電度的居民,又何有同行業兩倍三倍的企業!!」

最起碼雲中市本地人看來,陳榮發如果被授予爵位和「帝國勳章」,都是理所應當的,至於沒有授予,那就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黑幕,而且所有人都認為的那種。

「目前我們的電力修建在主要城市,乃至百分之八十的次要城市,都已基本建設完畢,原來說的那些電力標準也已經普及……」

靠着這種三個月賬期,以及穩定現金流的方式,他做到了當時整個大漢電器市場,最快的開店速度,一個月內開了十四家一千平米以上的超級賣場。

這其中耗費的人力物力,雖然並沒有原來建設的那麼多,但是不要忘了,原來是一次性建造的,並不涉及後續成本,但現在則不一樣,現在是沒有每年都有,雖然不多,但是它頻繁啊!!

但是當時有一件事困擾了陳榮發很久,那就是藉助修理廠的經驗,直接辦廠購買技術授權,自己生產,還是走原來修理廠推銷機油的路線,搞大賣場??

這些都是很嚴肅的問題,半點也馬虎不得!!

最終陳榮發聰明的選擇了繞開未來競爭最激烈的電器製造行業,轉而成立了一家最初名叫「電器賣場」的綜合性店鋪。

「你知不知道咱們這玩意和鹽糖基礎物資是一樣的,就算漲價都是要被限制死的,哪裏能說漲就漲,你說的輕鬆了,到時候提出來辦不了,我們電力局的威信何在,以後還能幹什麼??」

靠着干連鎖店的經驗,以及充足的資金,乃至第一家打下的口碑,陳榮發和漢州多家電器廠簽訂了三個月的賬期。

但是放在今天,它就是不折不扣的「吞金巨獸」。

而這就是大基建之後的必然結果,只要大漢帝國的基建越大,未來維護的費用就越高。

也就是說,榮發電器開始真正的做自己的品牌了,而不是原來那種四處都是別的品牌,但是管理不一的情況。

「諸位,建是肯定是要建的,但請建造之前,一定要考慮成本問題,今天建是爽了,以後可就難了!!」

只不過讓許文海驚訝的是,當他提出階梯收費標準后,場上則是一邊倒的反對,其中最大的理由就是「工業」。

黃衡台語氣複雜,坐在他下手位的那些電力總局官員也大多數慚愧的低下了頭。

「所謂電高,不過是靡費罷了,更有偷電盜電之嫌……」

在當時,雖然家用電器已經進入一個快速普及的時代,但也有諸多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價格」。

想要把一道電纜修到山上,雖然有些麻煩,但並非不可以做到,甚至如果山上的路稍微好一點,修的其實並不會比山下慢很多。

大漢工業部下屬電力總局內,正在召開一場有關電力基礎設施的會議。

而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本土電器全面漲價,再疊加當時大漢遭遇十年一遇的高溫天氣,電器產品中的電風扇價格,更是上漲到天際。

所謂外出內緊,其實說白了就是受到海外訂單的火爆,外部需求一段時間內遠遠的蓋過了內部需求,從而導致了當時市場上的電器產品主要流向了海外,而不是更加重要的本土市場。

而對面的許文海則是兩手一攤:

「我又沒有說要全面漲價,而是部分漲價,全面漲價的後果,我比你搞清楚,成大人!!」

尤其是在內陸地區,因為交通上的成本,以及運輸時間的劣勢,導致大會那內陸的很多地方,其實一直處於缺貨的狀態。

「故而若想解決電力日後維護問題,階梯電價,卻是唯一可行辦法!!」

劉鵬看着手中奏摺,將其甩給了對面的劉宇。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美洲日不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美洲日不落
上一章下一章

第728章 榮發電器和電力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