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解決製造問題的人

十一 解決製造問題的人

魏忠賢去而復返,皇帝看了聖旨沒問題,用了印,送去內閣。

「今日有什麼重要的奏摺?」朱由檢問道。

「爺,袁崇煥不滿孫承宗督師遼東,不願奉詔。」王體乾說道。

「直娘賊,給臉不要臉,以為國朝離了他就不轉了?」朱由檢怒了。

非得把你送去遼東,然而一個顏面掃地一個腦袋掃地嗎?

深吸一口氣平息了情緒,朱由檢打開奏摺,只見啰里啰嗦一大堆,就一句「臣病體沉重,難以奉詔」有用。

其實還是不滿意皇帝的安排,或者就是對皇帝不滿。

也正常,但凡有脾氣的都看不上皇帝的所作所為吧。

皇帝也是有脾氣的,既然袁崇煥傲嬌,那就晾一晾。

「去問問孫承宗,能不能讓趙率教為宣大總督。」朱由檢說道。

「萬歲爺,只怕朝中非議。」魏忠賢不得不承認,皇帝過於剛愎了。

趙率教確實能打,功勞卓著,然而是武進士出身。

此時不比國朝之初,勛貴武將無法無天,現在可是文貴武賤,總督之類的官職都是文臣專屬。

與其等皇帝聖旨被封駁,不如提前勸一勸。

不聽不聽,王八念經!朱由檢說道:「誰有意見就撤掉,解決不了問題,還解決不了製造問題的人?

先派人去問一問孫承宗和趙率教本人的意見,再讓內閣想辦法令地方配合。

趙率教不去,就讓楊肇基去,朕就不信了,能打的武臣還比不了文臣。」

楊肇基是世襲武官,同樣能打,天啟二年,山東徐鴻儒領白蓮教造反,便是他任山東總兵平了叛亂。

如今,楊肇基已經是錦衣衛千戶,授五花封誥,左都督,大將軍,出任總督毫無問題。

「再派人去看看沈有容,若其身體尚可,召回京城,出任兵部侍郎。

朕就不信了,能打仗的不能管打仗的事情,什麼毛病!」朱由檢補充道。

沈有容同樣是個能打的,三次出海,兩次打倭寇保衛東番大島,一次打東印度公司保衛了澎湖列島,按照功勞,進兵部侍郎毫無問題。

問題還是文官反對啊。

即便中樞通過任命,恐怕地方也會各種拖後腿,說不定就把楊肇基給坑了。

魏忠賢咧了咧嘴,想勸又不知道怎麼勸。

皇帝明顯被袁崇煥激怒了,非要跟文臣慪氣呢。

雖說這是好事,但是操作起來太麻煩。

朱由檢其實沒那麼生氣。

提升武將地位很重要,卻沒那麼急迫,而且這第一個坑,總要有人去踩的。

就算楊肇基沒站住,最起碼「只有文官督撫地方」的慣例被打破,以後武將坐鎮一方就很容易。

最重要的是,不趁著閹黨把持朝政的時候提拔,恐怕以後說服中樞都要廢一大把勁。

充分利用一下九千歲的剩餘價值吧。

不論是趙率教還是楊肇基就任,只要他們打報告說幹不了了,立刻調回來總督京營,絕不會虧待的。

放下這事,朱由檢取過第二份奏摺。

「總督倉場戶部尚書蘇茂相請復放折兩月之例」,意思就是大家兩個月沒放假了,不如合一起放吧。

天啟駕崩,崇禎繼位,累成狗,確實可以放個假休息一下。

同意。

第三份,劉宇亮請辭。

「呵,東林黨,嘴皮子溜,干實事就拉胯,垃圾!」嘲諷一句,朱由檢把奏摺扔進垃圾桶,又說道:「昭告天下,東林黨人劉宇亮怯於任命,避艱畏險,毫無文人風骨,削籍,五代不得錄用。」

說完,又把奏摺撿了起來扔給魏忠賢,補充道:「附在一起,免得有人說三道四。」

確實被噁心到了。

當初皇帝隨口一說,魏忠賢隨意吩咐,下面辦事的也沒太較真,給劉宇亮找了個安順州通判的空缺。

安順州治所普定衛已經收復,然而境內叛亂未定,隨時可能被攻打,因此屬官多缺。

怕死嘛,不用不好意思說。

劉宇亮理由很老套:「身體不佳」。

狗屁。

考中進士入翰林院,劉宇亮徹底放飛自我,不是擊劍就是交友,再不翻書。

翰林啊,下則坐鎮一方,上則入閣,職位如何全看人脈關係,又沒有業績壓力,當然是怎麼爽怎麼來。

這樣的翰林,毛用沒有。

皇帝不只要搞劉宇亮,還要搞東林黨。

往臭了搞。

噁心人誰不會?

「賢啊,東林黨不是自詡天下正道之首嘛,讓世人看清他們的真面目,再搞起來就簡單了。

你看你啊,以前以力服人,結果大家都不服,等這份聖旨遍布天下,不,先別急,派御醫給他檢查身體,公開檢查,再公布聖旨,到時候你看劉宇亮下場。」朱由檢說道。

「爺果真是燭照萬里……」魏忠賢只恨自己讀書少,實在是不知道怎麼誇皇帝了。

有理有據有節,東林黨再怎麼巧舌如簧也難辯駁,必被劉宇亮連累。

相比他們以前的強硬污衊,真是高了不止一層。

「以後想搞人,要找到確鑿錯誤,最好是關於道德方面的,百發百中,人無完人,不要怕找不到,這才是鬥爭的真諦。」朱由檢繼續指點,反正九千歲快涼了。

「老奴得萬歲指點,醍醐灌頂,正是白活了六十年。」魏忠賢感慨萬千。

人之患,在於好為人師,老魏當然要捧起來,好滿足皇帝的虛榮心。

果然,皇帝面帶得色,拿起下一份奏摺:「西虜犯寧夏鎮塑堡洪廣營,總兵吳盡忠拒卻之。」

好壞參半,甚至完全是壞消息。

明人稱女真為建虜或東虜,蒙古各部落則統稱為西虜。

奏摺上說吳盡忠擋住了,可能是西虜搶夠了自行退走的,而且這個可能很大。

據實上奏的話,吳盡忠肯定挨罰,地方官同樣不能免。

「去,把吳盡忠履歷調來。」朱由檢吩咐一句,又抱怨道:「待朕的京營練成,非得御駕親征,將西虜殺個雞犬不留!」

「爺,京營重建,非一日之功,須得從長計議。」魏忠賢勸了一句。

還是那句話,大明經不起第二次土木堡了,實際上也組不出土木堡的陣容。

沒錢沒糧沒兵,送起來比土木堡更快。

九千歲想繼續權勢滔天,就得想辦法打消皇帝的不切實際的想法,然而皇帝又是個好武剛愎的,怎麼勸?

似乎死循環了。

九千歲感覺壓力很大。

撂挑子是不可能的,哪怕猝死在崗位上都不會。

前腳下課,後腳進班房,不,能進班房都是格外開恩,十有八九是全族盡誅。

這又不是後世,自己進去家裡人出去,

就在九千歲糾結不已的時候,輔臣李國普求見。

內閣四臣都是依附於魏忠賢,不依附也不可能入閣,前三個黃立極、施鳳來、張瑞圖唯九千歲馬首是瞻,李國普倒是頗為正直。

這不是假話,在東林黨掌握輿論的情況下得到「忠厚」的評價,可見李國普秉性。

一方面是性格如此,另一方面是李國普與魏忠賢同鄉,關係更加親密,可以稍微任性些。

進來行禮完,李國普看了眼房內的魏忠賢、王體乾,欲言又止。

「廠臣乃是朕心腹,事無不可言。」朱由檢說道。

「臣請赦袁可立……」

「不行!」朱由檢粗暴打斷了李國普。

其他能打的不好調回來,不把袁可立綁回來,讓誰接管兵部並且暫管京營?

「陛下。」李國普跪下,捧著剛剛送出去的聖旨,道:「袁可立勞苦功高,譽滿天下,如此草率地逮捕入京,只怕天下非議,影響陛下聲譽。

內閣認為,為陛下計,還是赦免袁可立為好。」

「李閣老,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魏忠賢陰測測地說道,臉色很難看。

封駁聖旨,打的皇帝的臉嗎?是他九千歲的臉!

「廠臣,豈有不讓內閣大學士說話的道理!」朱由檢深吸一口氣,示意李國普繼續。

李國普說道:「袁可立隱居家鄉歸德,便是消息往來一趟亦要五六日,絕無可能為蓄謀兵變之指使。

其人清正廉明,門生故舊遍布天下,貿然逮捕論罪,天下必定嘩然。

嫌犯尚未抓捕歸案,人證物證俱無,此非陷害,何為陷害?」

朱由檢說道:「廠臣,持朕旨意,抓捕黃道周和劉理順,未免天下人說朕是非不分,勿要動刑,好生照顧,招供與否不重要,等待當眾對質便是。」

「奴婢領旨。」魏忠賢狠狠地瞪了李國普一眼,覺得這傢伙不能要了。

直娘賊,老子引你為心腹,關鍵時刻卻來背刺,文人的德行,真他娘的噁心!

魏忠賢打定注意,以後啥都不幹,就干李國普,往死里干。

魏忠賢及其黨羽離開,朱由檢屏退左右,問道:「李國普,你可是要背出閹黨?」

李國普愣了一下,旋即回道:「臣不知閹黨,只知皇上,為國效力,秉公而行,如此而已。」

「你是個聰明人啊,跟黃立極一樣。」朱由檢感慨道。

作為魏閹附逆,黃立極第一個跳出來勸進,又選定了「崇禎」這個年號,此乃擁立第一功。

以後清算閹黨,黃立極只能告老還鄉,而不能革職查辦,否則世人都會說皇帝「刻薄寡恩」。

現在,朱由檢不知道李國普到底是秉持公心還是在投機,思考片刻后,決定開誠布公。

他是皇帝,天下最粗最大腿,聰明人就該抱上來。

九千歲?

九千歲罩得住他一時,還能罩得住一世?甚至身後名與全族,只有皇帝才能罩得住。

「李國普,你以為,朕當眾處斬魏忠賢,袁可立會有什麼想法?」

「啊?」李國普懵了,忍不住抬頭看向皇帝。

認真臉,不是在開玩笑。

「陛下……」內心極度驚訝,李國普一時無言。

朱由檢說道:「內閣之中,賢者唯你而已,但是你要做好心理準備,必被非議,畢竟你的閹黨標籤去不掉。

朕希望伱秉持公心,持正而行,如此,君臣有始有終,不失為一段佳話。」

「臣定然鞠躬儘力,死而後已。」李國普投的很乾脆。

根本沒什麼好糾結的。

這天下姓朱!

當今是正統。

就算告密,讓魏忠賢殊死一搏,且不說能不能成功,就算成功了,他也落不得好。

以孫承宗在遼東的聲望,振臂一呼,十萬大軍回京,九千歲拿頭頂?

勤王既成,清算逆黨,不誅九族都是法外開恩。

跟隨皇帝就沒什麼風險。

有羽林衛、御馬監,出其不意,魏忠賢根本沒有掙扎的餘地。

「行了,退下吧,確保袁可立安全進京,清理京營尚需魏忠賢,勿要露出端倪。」朱由檢說道。

「臣告退。」李國普後退而出。

風一吹,渾身冰涼。

闊怕。

都以為皇帝昏庸無道,卻不想都是演啊,不知不覺,魏忠賢就快完了。

也就不會讀心術,否則朱由檢會告訴他,朕就是這樣的人,根本不需要演。

…………

袁崇煥:其實不是不想奉詔出仕,實在是囊中羞澀沒有路費啊,若是讀者老爺賞些推薦票什麼的,馬上到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搶救大明,從安排魏忠賢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搶救大明,從安排魏忠賢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十一 解決製造問題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