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兩個好消息

第400章 兩個好消息

第400章兩個好消息

興慶宮,龍池。

李隆基和武太后坐在沉香庭里,高力士站在後面。

李隆基見高力士年邁站着有些吃力,讓高力士也坐下。

李隆基道:「這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人總會老,但總有年輕的人。」

李隆基想起了自己年輕時候的意氣風發,恍如隔世。

武太后對李隆基頗為了解,聽到李隆基的感嘆,就知道李隆基在想什麼。

李隆基這是在服老了。

當一個人內心真正服老的時候,就代表他失去了雄心壯志。

武太后道:「鮮花盛開之時,我們應欣賞其美,到其凋零之時,也不必為它傷懷。凋零成土,興許是另一種活法。」

李隆基看了一眼武太后,道:「你這話頗有些禪味。」

武太后回之一笑,沒有說話。

李隆基已經不是皇帝,和武太后相處起來,越來越像普通的夫妻,因此武太后沒有回話,他也不覺得生氣。

……

興慶宮修繕之時,朝廷文武先後上書幾十封給李琩談論如何治理南詔。

李琩綜合了其中的優秀意見。

南詔和突厥、契丹不同。

突厥是游牧民族,因此李世民討滅東突厥後,將其地的人民遷徙到了河套地區。

李世民覺得這樣做,既能增加大唐的控制人口,又能騰出一大片無人的「隔離區」。

事實證明,李世民的目的達到了一半,確實增加了大唐的人口。

至於騰出的隔離區,很快就有別的勢力補充進來,並且迅速發展壯大。

契丹是漁獵民族,漁獵是半定居狀態,管理難度介於農耕和游牧之間。

南詔則走進了農耕文明。

滇池地區、洱海地區、南寧州、朱提這些壩子,都適合種地。

因此,對於和大唐一樣得農耕文明,李琩勢必要選擇編戶齊民。

不過,李琩也沒有做得太絕對,非要對南詔全境編戶。

因為南詔境內的勢力,太多太雜,人口、土地和現在契丹不是一個量級。

基於這種情況,李琩選擇在核心地帶設州編戶,邊緣地帶羈糜,與當地大族共治。

軍事上,李琩把李晟留在南詔,讓李晟駐軍屯田。

文化上,李琩讓人去南詔開辦學校,宣講大唐的思想文化,鼓勵南詔的人到長安考科舉,同時追憶古今,從漢武帝、諸葛亮與南詔的往來開始講起,讓南詔人民認同中原王朝。

最後一招,是遷漢族過去同化。

但是遷徙人民,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事,李琩不能操之過急,只能徐徐圖之。

處理完南詔初期的事宜,已經是繼德七年。

繼德七年二月,李琩接連收到兩個好消息。

第一個好消息是何錦帶人製作出了珍妮紡紗機。

不過這個好消息背後,又引發出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珍妮紡紗機現在搞出來,算是斷代產品。

按照歷史發展,珍妮紡紗機之前,是先出現飛梭。

飛梭和珍妮紡紗機的出現,都被視為紡織業的巨大發展,但是他們中間有一點細微的區別。

飛梭是織布機,簡單的來說,就是把線織成布的玩意。

珍妮紡紗機,則是用來紡紗的,通俗來講,就是把植物纖維紡成線的機器。

歷史上,是先出現飛梭,由布帶動對線的需求,但現在,由於李琩對飛梭所知甚少,只對珍妮紡紗機有一些了解,因此先搞出了紡紗機的變革。

而且這個變革雖然先進,但也先進不到哪裏去,畢竟到了宋朝,中國已經開始學會藉助水利紡紗,離珍妮紡紗機,只有一步之遙。

現在紡紗的效率提高了,但怎麼快速織布,還是一個難題。

這個難題,李琩不知道怎麼解決。

第二個問題,就是紡紗的原料。

綜合比較下,最適合紡紗的植物纖維是棉花(蠶絲是動物纖維),但現在棉花在大唐並沒有大面積種植。

棉花最早傳入中國,可考的是在南北朝時期(尚有爭議),但大面積推廣,是在宋末元初,到明朝,朱元璋以法令的形式推廣棉花種植,才徹底讓棉花走進千家萬戶。

不過這個難題,李琩可以解決。

之前李琩在安西北庭的時候,特地調查過,那裏有棉花種植,只是大多用來觀賞。

對於西域的棉花種植,阿綺絲和何錦都知道一些。

但當時,李琩並沒有在安西北庭推廣棉花種植,因為推棉花種植這種事,需要全國一盤棋,安西北庭的產糧並不高,如果他在安西北庭推廣棉花種植,又不能從其他地方搞來糧食,那結果就是既不能向朝廷交差,又不能保證安西北庭百姓的溫飽。

除了西域有棉花傳入外,西南方向也有。

印度和孟加拉國等地,是比較早的棉花種植地,到了大唐,棉花已經傳入驃國。

李琩拿下南詔,驃國重新歸附大唐,印度也就是天竺,和大唐建立邦交關係。

李琩打通了西北西南得通道,引進棉花種植不是問題。

當然,西北和西南的棉花,不是同一種品種,具體如何種,如何培育,他可以交給司農寺和皇家科學院的人一起研究。

於是,看到珍妮紡紗機成品的當天,李琩就把推進棉花種植的敕令,送到了司農寺和皇家科學院,並密令,阿綺絲和何錦,可以作為技術諮詢人員。

李琩收到的第二個好消息,是孫待封搞出了可以出海的大船,並且給李琩推薦了兩個人。

第一個叫楊良瑤。

楊良瑤的名字,李琩聽過,但不怎麼熟悉,他只知道楊良瑤是中國第一位見諸記載的航海下西洋的外交官,然後還是個宦官。

李琩之前在宦官隊伍里找過楊良瑤,但是沒找到,也就放棄了。

但是沒想到,孫待封居然把他推薦了出來。

李琩親自接見了楊良瑤,一看到楊良瑤的模樣,李琩就知道自己為什麼沒在宦官隊伍找到他。

因為,楊良瑤現在還不是宦官。

歷史上,楊良瑤是在公元756年,唐肅宗年間,才入宮做的宦官。

但現在,李琩改變了歷史,安史之亂提前爆發,李亨也沒當上皇帝,因此楊良瑤沒當上宦官,陰差陽錯的先跟着孫待封平叛,再跟着孫待封搞船隊。

孫待封推薦的第二個人,叫賈耽。

賈耽在歷史上,是大唐中期有名的地理學家,一度做到了宰相。

在地理上的成就,賈耽完成了《海內華夷圖》及《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四十卷,其中《海內華夷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幅大型地圖,在製圖技術上,創墨朱殊文製圖法。

但依舊因為李琩改變了歷史,賈耽前面一直沒有得到進入仕途。

直到繼德二年,公元755年,李琩開恩科,讓天下通一藝者都來長安考試,賈耽才得以進入李琩的視野。

當時,河北只有三個人上榜,其中一個,就是賈耽。

孫待封知道李琩想出海,因此給李琩推薦這兩個人。

現在船有了,人有了,只要再備一樣東西,就可以籌備遠洋航行。

這個東西是指南針。

大唐堪輿活動盛行,為了尋找比磁勺更方便的指向器,指南鐵魚和蝌蚪形鐵質指向器及水浮磁針應運而生。

到開元年間,堪輿家丘延瀚已經搞出了,後世堪輿家推崇為堪輿術三針中的正針。

指南針的雛形已現,只要略加改進,就可以使用。

於是李琩一邊讓人改進指南針,一邊讓人籌備出海事宜。

繼德七年八月,推棉花種植和籌備出海的事,正在進行中,夏季的兩稅,也收了上來,朝廷國庫充盈,劉晏等主動提出,請李琩巡視天下。

李琩在長安呆了近八年,一步遠門沒出過,因此得到大臣們同意,完全不拒絕,一口答應下來。

李琩帶上后妃們、高仙芝、李嗣業等人一道出巡,把劉晏、封常清、張光晟留在長安,同時讓李佑在長安協助理政。

李佑現在已經近十六歲。

第一站,李琩和楊玉環一起去了洛陽。

楊玉環投奔叔叔楊玄璬后,隨楊玄璬在洛陽生活過一段時間,後來楊玄璬調去劍南,他們在洛陽的房子也就賣出去了。

不過雖然房子賣了出去,楊玉環還是想去看看以前住的地方,李琩便和她換了便服,帶着護衛一起前去。

楊玄璬出身弘農楊氏,但畢竟是遠房,而且楊汪被李世民所殺后,他們這一房也逐漸失落。

因此,楊玉環之前在洛陽的住處,並不在洛陽城中間,而在城邊上的集賢坊。

李琩和楊玉環來到集賢坊外,看到人來人往,不由都覺得有些好奇。

李琩拉住一個書生問道:「先生,這集賢坊並不是繁華中心,為何有這麼多人?」

書生見李琩不知道緣由,頗為鄙夷,但見李琩穿着華貴,是非富即貴之人,便轉了態度,道:「兄台是外地人吧?」

李琩道:「是吧。」

書生道:「這集賢坊是當今楊皇后曾居住過的地方,大家自然要來瞻仰。」

李琩道:「楊皇后又不住這兒,來了也看不到人。」

「這你就不懂了,楊皇后是聖人的結髮娘子,與聖人歷經磨難,才走到今天這一步。傳聞楊皇后才貌雙絕,知書達禮,賢惠非常,乃是當朝第一奇女子。大家自然都想看看,什麼樣的風水,才能養出這樣的人物。」書生說到這裏,注意到李琩身邊的楊玉環,神色一怔,道:「樣貌描述,倒是和尊夫人有些像。」

李琩看了一眼楊玉環,微微一笑。

書生壓低了聲音,接着道:「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

「什麼原因?」李琩同樣壓低了聲音。

書生道:「當今聖人專寵楊皇后,有人預言,以後會出現二聖臨朝。你想想,如果楊皇后臨朝,那楊皇后住過的地方不就是無價寶地嗎?現在這集賢坊裏面房子的價格,比洛陽皇宮周邊還貴。」

李琩道:「你覺得會二聖臨朝嗎?」

「不會。」書生非常自信,「聖人身強體壯,楊皇后自持,太子也日漸長大,楊皇后不會臨朝,也不必臨朝。」

李琩道:「那為什麼集賢坊的房價還這麼貴。」

書生道:「在下不信,自有別人信。有人來瞻仰貴地,就有人看到生意。集賢坊周邊一向不繁榮,如今有這麼一個寶地,就有人藉機宣傳,聖人病重,太子孱弱,楊皇後會隨時臨朝。在下因為在長安認得幾個人,知道這是謠言,但並非所有人都能鑒別謠言。」

「原來如此。」李琩恍然大悟。

書生露出神秘的笑容,道:「現在聖人到了洛陽,聖人病重的謠言不攻自破,買集賢坊周邊土地和房子的人,錢全砸進去了。」

聽到這兒,李琩總算明白劉晏等人為什麼主動提出讓他巡視。

他要是再不出來走一圈,搞不好天下人就要傳他死了。

武則天給大唐人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以至於他寵楊玉環,別人就會下意識的將楊玉環和武則天聯繫起來,別有用心者,也會藉機生事。

旁邊一個粗布麻衣的老農道:「楊皇后臨朝與否,關係不大,不管誰當皇帝,只要能讓百姓安穩過日子,就是好皇帝。」

李琩回過神來,問道:「老伯以為,當今聖人如何?」

老農嘆息一聲,道:「新的稅法推行以後,官府向我們收的稅少了,但並沒有重新分田地,沒有田地,心裏總覺得不踏實。」

李琩道:「日子和以前比如何?」

老農道:「比以前是好很多。以前田裏的收成,交完稅只剩下一半。修河運官糧,要自帶口糧出徭役,有時候官府徵得着急,我們田裏的莊稼沒收,就讓去運官糧。唉,這麼做,我們來年不借貸,就要餓死人,借了貸,又還不上,只能賣兒賣女。」

說到此處,老農幽幽一聲嘆息,似乎想起了什麼不好的往事。

老農沉默了半晌,接道:「現在根據家裏的田畝徵稅,四十稅一,剩下的糧食多,修河運官糧,官府也不強征,而是用錢僱人。若天時不好,遭了災,官府也會發糧賑災。這樣的日子,二十幾年前出現過,只盼這次不是曇花一現。」

李琩問道:「今年稻穀收成如何?」

另一人接話道:「我家裏去年種了早稻,收成比之前要好,只是早稻味道不好,吃起來硬,香味不足,今年便少種了一些。」

這人說的早稻,就是占城稻。

李琩問道:「少種一些夠吃嗎?」

「夠吃才少種。」這人回道,「家裏有餘糧,就吃點好稻,沒有餘糧就多種早稻。」

李琩點點頭。

他一開始就預料過,百姓並不會因為占城稻收得多,就種得多,當生活穩定后,百姓也需要吃點好的。

這也是他為什麼要成立皇家研究院的原因之一。

稻穀的培育,如果只是交給民間來慢慢發展,那將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如果由朝廷出錢,讓專業的人專門研究,培育的進程就會成倍加快。

而且,這還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開拓。

古代重經驗,基本沒有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李琩成立皇家科學院,影響的不只是他研究的項目本身,更是開拓一種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和方法。

朝廷支持,思維拓展,便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中原大地將會爆發大規模的技術革命。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400章 兩個好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