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興修水利,大司馬巡視農事

第97章 興修水利,大司馬巡視農事

三國:開局被賜婚?老婆竟是貂蟬正文第97章興修水利,大司馬巡視農事「麗華,待益州戰事結束,我去弘農接你回長安。」

次日,袁恪送楊麗華歸弘農。

東海徐家的徐妙雲卻沒有離開,她留在袁恪的身邊,一切是楊麗華的陰謀,她明白袁恪是個男人,她不在的時候,有徐妙雲在,也能由她來排解寂寞。

只不過,袁恪卻沒有時間來寵幸他。

接下來的時間內,袁恪坐鎮漢中,開始恢復漢中各縣的農耕事宜,他將長安,洛陽,并州等地的農耕政策也引入漢中,大力地推廣農耕。

又將新物種引入漢中。

漢中郡,地處漢中平原,地勢平緩,氣候濕潤,加之有漢水流淌其中,使得這裏的土地肥沃,適合耕種。

又是一處極為珍貴的沃土。

秦末漢初時,高祖劉邦便是以漢中根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進而將西楚霸王項羽戰敗,奪得天下。

袁恪也採用了歷史上曹操所用過的屯田制度,大力推廣農耕,種植糧食出來。

東漢末年,戰亂頻仍,軍閥混戰極大地破壞了社會經濟。

在歷史上,黃巾大亂后,各地生產凋敝,土地荒蕪,人口銳減。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一片滿目瘡痍的荒涼景象,大漢各地糧食極度匱乏,其餓死的人不知凡幾。

也因為這個,各地的諸侯都極為重視恢復農耕。

曹操為了恢復經濟,獲取糧食,便發明了屯田制。

其實不只是曹操。

不少地方割據勢力都在自己的地盤內大面積屯田。

冀州袁紹亦如是。

徐州陶謙也設立了典農校尉,負責轄區內的農耕事務。

幽州軍閥公孫瓚亦同樣在【易京】築城,大力地囤積糧食。

.......

又是半月。

漢中,南鄭城外。

袁恪在楊輝、楊松、程咬金等人的陪同下,巡視當地的農田耕地情況。

一處農田處,此時的老百姓們正在忙碌。

「楊輝,漢中境內的農耕情況具體如何了?」

袁恪問。

「主上,在您的領導下,臣大力地推廣農耕,截至目前,郡內九縣,南鄭縣、成固縣、西城縣、褒中縣、沔陽縣、安陽縣、鍚縣、上庸縣、房陵縣,都順利完成復耕了。」

楊輝彙報。

「農耕之事,關乎官民生死,不可不穿,楊輝,你為漢中太守,日後,當明白此為汝的頭等大事。」

「屯田,種糧,囤糧!」

「明白否?」

袁恪問。

「主上,臣明白了。」

之後,一行人來到了樓庄。

噠!

噠!

噠!

一入村后,袁恪一行人方才發現這個村子的老百姓們剛好在吃飯。

也是,剛剛他們忙完農活。

在午時,剛好能休息。

袁恪挨家挨戶地詢問了各家的情形,詢問他們有沒有收到種糧補貼,同時,也詢問他們生活有什麼困難。

之後,他許諾解決問題。

其中,最大的問題,便是農田灌溉。

巴蜀有個都江堰,但漢中卻少有這樣的水利灌溉工程。

「楊輝,漢中郡的農官是何人?」

袁恪問。

「回主上的話,農官為宇文朔。」

「也是個士族!」

楊輝說道。

「你派人將他帶來,本侯在漢水河畔的馬王廟村見他。」

袁恪說道。

「是!」

一行人便大步來到了馬王廟村。

也沒過多久,宇文朔便風塵僕僕地來了。

「臣宇文朔拜見大司馬!」

此人是個文質彬彬的讀書人,年方四旬,應該是個文化人。

「好了,起來吧。」

袁恪說道。

「謝大司馬!」

宇文朔說道。

「不知大司馬招下官前來,有何吩咐?」

他問。

「剛剛巡視農耕之事,本侯發現本地的老百姓議及農田灌溉之事,特喚汝來,詢問此事。」

「你先來講講。」

「為何漢水便在眼前,不將其水引入百姓家的農田內,用來灌溉良田乎?」

「是不是有什麼困難?」

袁恪問。

「回主上的話,您有所不知,其實漢中郡如今有一百多處引水堰,尤其是漢中三堰最為出名。」

「漢中三堰乃:山河堰,五門堰,楊鎮堰。」

「只是如今,這些引水堰因為年久失修,所以,不少地方都毀廢了。」

「但是山河堰還是能灌溉的。」

宇文朔立馬拱手彙報。

「哦?年久失修?為何不修繕?漢中沃土千里,乃是不亞於巴蜀的產糧之地,農田灌溉,直接影響着糧食的收成?」

「宇文朔,可是你們農官衙門將修繕的錢銀都給貪墨了?」

袁恪質問。

「大司馬,臣冤枉啊。」

「臣也想貪墨,但自臣擔任這個農官以來,從未見過什麼修繕的錢銀款項,而且據臣所知,不只孝靈皇帝,自宣帝之後,朝廷便沒有再給漢中農官衙門撥付過修繕引水堰的錢銀了。」

「也因此讓這些引水堰失去了作用。」

宇文朔立馬如實稟報起來。

「什麼?」

「怎會如此?」

袁恪問。

「大司馬,一來,朝廷不重視,二為,修繕引水堰的錢銀數目很大。」

宇文朔解釋。

「你先來說說,若是修繕這些河渠的話,需要多少錢銀?」

袁恪問。

「大司馬,臣算過,漢中郡共有引水堰122處,大大小小的水渠約為一千處,要將這些初步修繕好的話,大約需要三百萬兩白銀。」

「如果要全都修繕好的話,大約需要八百萬兩。」

「歷時五載!」

宇文朔輕聲說道。

「蛾,三百萬兩白銀?這個數字的確不是小數目。」

袁恪理解歷任大漢皇帝為何不修繕漢中的水利工程了。

東漢朝廷中後期,財政緊政,皇帝奢靡浪費,朝廷根本沒有多餘的銀款來修繕這些水利工程。

「大司馬所言正是。」

「這些錢銀的確數量很大。」

「不過,臣計算過的,能分批治理,前期只要有一百萬兩白銀,再加上地方徭役的話,也能在兩月內暫時恢復農田灌溉。但不能起到防洪作用。」

「臣斗膽請大司馬為天下計,為漢中百姓計,撥款修繕這些水利工程。只要將修繕好的話,至少能提高三層的糧食收成。」

「這些糧食收成,換成錢銀的話,那遠遠不只一百萬兩白銀。」

宇文朔說着向袁恪行禮。

「楊輝,周騰,李肅,你們都是漢中郡的高層,你們來說說你們的意思吧?」

「這些水利設施有必要修繕嗎?」

袁恪將這個皮球拋向了楊輝等人。

「大司馬,修繕這些水利,的確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但郡府沒有錢銀,也是事實。」

「有錢的話,我們也願意修繕。」

周騰這個郡丞抬手說道。

「是啊,大司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李肅也是哭窮。

「楊輝,你作為太守,你是什麼意思?」

袁恪問。

「主上,臣亦贊同興修水利,修繕引水堰,以此灌溉農田,提高糧食產量。」

楊輝抬手說道。

「至於錢銀來源,臣以官府的名義,向漢中郡內的各大富商進行借取,將來有了錢銀再還給他們。」

「好!」

「這個辦法極好。」

「楊輝,此事便由你來親自督促負責,也能將修繕水渠的工程酌情分包給這些商人。」

「你告訴這些商人,朝廷不會忘記他們的功勛。」

「宇文朔負責統籌修繕,將來工程有了任何質量問題,本侯抄你的家,滅你的九族。」

「明白嗎?」

袁恪發號施令。

「臣領命!」

宇文朔說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開局被賜婚?老婆竟是貂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開局被賜婚?老婆竟是貂蟬
上一章下一章

第97章 興修水利,大司馬巡視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