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變動

第八十章 變動

農曆新年到來,舊的一年過去,新的一年到來。

同時專門的統計機構也開始了對於去年國內智能手機發展的統計。

去年的一年,國內的智能手機的發展可以說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華興在去年一年的時間之內,在線下市場的影響力開始逐步放大。

華興也開始在國內的三四線城市大量的開設旗艦門店。

旗艦門店不僅負責銷售產品,同時也支持對產品的售後保修。

現在國內的旗艦的門店數量已經來到了一千兩百家,其中國內的一線城市的門店數量基本上在五家以上。

二線城市至少有三家門店。

三四線城市至少有兩家門店。

靠着優秀的服務質量,華興在線下市場得到了大多數消費者的支持和認可。

而今年的公司打算在接下來的時間之內,將門店逐步的開設到縣級以下的城市爭取每一個縣城都能夠擁有一家門店。

當然這些門店將會暫時的取消直營的方式,以加盟的方式促使門店更快的開啟,同時也讓公司在線下市場能夠擁有着更為廣大的基本盤。

新的一年到來,國內的專門機構對於國內手機的出貨量進行了統計。

在去年一年的時間之內,華興手機在市場上的出貨量直接達到了2765萬台。

隨着這個數據出現網友也產生了疑惑,畢竟專門機構在前年統計下的華興手機的出貨量為4778萬台。

但是很快網友們卻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事情。

華興手機的出貨量下面的第二個品牌就是興耀手機。

顯然,這一次的專門機構在數據統計的時候將兩個品牌的數據進行分別統計。

雖然兩個品牌屬於同一家公司,但是兩者品牌之間還是有着不同的區分和定位。

興耀手機在去年的出貨量上面達到了3185萬台。

華興手機這一次的出貨量的統計包括了產品的海外數據,同時華興手機也為運營商提供了產品,也為公司產品帶來了非常多的出貨量。

從細分統計數據來看,華興手機在國內的出貨量為2442萬台,其中運營商的產品華興手機Z17的出貨量為750萬台。

這樣算下來華興和興耀兩個品牌在去年的國內出貨量達到了5617萬台。

這個出貨量已經達到了國內市場出貨量將近一半的市場。

從去年的數據之中也能夠看得出一些的端倪。

去年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第二的依舊是綠加手機,公司手機的出貨量達到了2278萬台,相比於前年的2135萬台有所增長。

第三的則是藍微手機,去年的出貨量達到了2102萬台也正式的突破了兩千萬台的大關。

排名第四的果子手機增長的非常迅速,依靠果子手機9系列產品的優勢,去年的出貨量達到了1440萬台,對比於前年的1321萬台有所增長。

但是排名第五的金品手機,卻從三年前國內老二的位置直接掉到了Other。

公司去年的產品出貨量預估也就只有312萬台,相比於三年前的1500萬台,前年的1045萬台,去年的成績可以說是慘不忍睹來形容。

去年的國內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的總數達到了1.26億台,相比於前年的1.34億台來說還是縮水了很多。

華興和興耀兩大品牌以目前47.8%的出貨量佔據了國內市場領頭羊的位置。

同時大品牌佔有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93%的份額,其中小品牌只剩下不到7%的市場份額。

大品牌的佔有率從前年的83.5%和大前年的77.2%直接上升到了93%,這也足以證明國內的智能手機市場也開始逐步的成熟。

大品牌對於市場的掌控也越來越強。

而今年開年一件事卻震驚了整個智能手機市場。

作為曾經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之中最為強悍的金品手機,其公司的董事長劉雄因為參與了某些不法的事情最終導致公司資金鏈斷裂。

再加上公司本身就欠了許多供應商的尾款這讓整個金品公司陷入了即將破產的境地。

金品公司的內部也開始逐步分化瓦解。

首先公司的高管開始紛紛的辭職,畢竟現在的金品公司已經沒有希望了。

有些公司的高管甚至是看着公司起高樓,最後看着公司樓塌了。

在高管紛紛離職的情況之下,公司的部分員工由於收不到工資直接請求勞動仲裁。

金品公司也正式的走向了末路。

同時金品公司也開始被國內的智能手機品牌紛紛的瓜分。

當然也有金品公司離職的高管開始正式的自主創意,希望依靠着自己曾經在供應鏈方面的話語權,逐步的走向了正途。

華興投資公司內部。

林雲看着眼前的中年人,臉上也露出了一抹古怪的神色。

「林總,你好,我叫常成,曾經擔任過金品公司手機硬件部的負責人,現在我打算成立一家主打年輕用戶群體的科技公司,但是奈何在資金方面還有些問題……」

看着眼前這位中年人,林雲實在沒有想到,對方竟然會向自己來拉投資。

對方想要成立科技公司,大概還是智能手機領域的公司。

自己手中已經擁有了華興,在選擇去投資其他的科技公司那不是有些愚蠢。

最終林雲也只能蜿蜒的拒絕了對方,同時也邀請對方加入到自家的華興公司。

雙方最終的談判以失敗告終。

但是常成並沒有選擇放棄,半個月之後的林雲可是得到了常成的新消息。

常成在一周之內成功的拉到了投資,並且在拿到投資之後直接前往了南亞。

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林雲也差不多知道了常成的想法,這傢伙恐怕是要在南亞市場引起腥風血雨。

林雲突然覺得可以考慮讓自家的興耀品牌嘗試着前往南亞進行市場擴張。

能夠賺到錢,是一件好事!

若是賺不到錢,或者是某些原因導致整個公司資金被凍結,對於林雲也是一件好事。

畢竟若是在南亞市場的整體的手機產品出貨量增多的話,那麼林雲深厚的供應鏈企業便可以藉此機會賺到更多的錢。

即便賺不到錢也能夠獲得敗家積分。

林云為了能夠讓公司的發展更加的順利,在開年便召開了公司的第一場會議確定今年公司的發展方向。

今年的公司業務部要將目光從國內轉移到海外,畢竟今年的國內市場的發展已經基本上是成型了。

想要使得公司的業務做大做強的話,那麼就必須要將目光轉向海外。

華興在歐洲市場已經完全的打開了局面,而接下來則是需要將目光轉移到更多的海外市場,同時穩固在歐洲市場所取得的地位。

興耀作為一個年輕的品牌,同時也是作為公司現在主打的一個品牌,林雲將其目光望向了更為廣闊的南亞,非洲,拉美等地區。

這些區域需要一款使用體驗超棒,價格又非常合適的產品。

興耀品牌若是能夠進入這些海外市場的話必然會如魚得水。

同時華興在這些地區都擁有着相對的通訊業務公司,這也是興耀品牌能夠真正進入這些市場的前提。

「公司接下來可以大量的招人了,金品最近不是有很多技術人員和高管離職嗎?我們可以去聯繫聯繫他們,爭取將其拉攏到我們公司!」

「另外,我們業務部要考慮和高校進行深層次的合作,讓更多的高效的人才能夠加入到我們華興……」

除了公司的業務發展,對於公司的人才招募林雲也是非常的看重。

隨着公司的越做越大,所需要的人才也越來越多。

特別是公司的產品線的規劃越來越多,系統的優化和維護也需要更多的程序員和工程師。

雷鳥公司,作為曾經國內移動電源的領導者,在去年一年的時間之內,整體的營業額縮減了將近70%,利潤縮減了80%。

現在的國內移動電源市場基本上已經完全的被華興的充電寶弄得元氣大傷,曾經的移動電源的龍頭企業也逐步的開始進入了末路。

王仁,雷鳥公司的總經理,現在應該說是前總經理。

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王仁再累了公司擔任了差不多將近五年的經理職務。

只不過在今年的開年,王仁就收到了董事會所發來的郵件。

為公司工作五年的王仁,因為業績無法滿足董事會的要求,最終被董事會辭去了經理的位置。

繼任王仁經理的位置的人,正是給王仁提供採用劣質鋰電池控制成本降低售價的副總經理張航。

「王哥!」

王仁離開公司也引起了公司內部員工的傷感,畢竟王仁平日裏對待公司的員工還是非常的和善,為人做事以比較正派。

張航也默默的看着王仁,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這一口氣不僅僅是為王仁嘆息,更是為自己而嘆息。

現在移動電源市場是什麼情況,張航可是清楚的很,若是自己不做出成績出來的話,到時候有可能也會被董事會給清退。

現在的總經理這個職務雖然看起來非常的風光,但是對於張航來說那可是真正的燙手山芋。

面對華興那價格,現在雷鳥怎麼去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國科技從敗家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國科技從敗家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十章 變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