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天地變動,蜃海波濤

第二百九十二章天地變動,蜃海波濤

本源法則,浩瀚古樸,乃是這一紀元誕生之初,顯現在天地間的法則。

這一法則從未經過修改,運轉自如,卻又有些不同。

陳墨清楚古往今來的大能,永久性修改天地法則,必然有其用處。

倘若只是短時間要逆轉法則之力,他們無須耗費如此大的代價。

之所以要永久改變這一法則,必然是為了讓其順應天地變化,讓其能夠發揮更大作用。

而後來者,想要完全領悟到天地法則,就須得從本源開始。

如果說天地法則是一張白紙,陳墨先前看到的法則力量被眾多大能強者塗抹上許多線條。

他固然還能在這張白紙上加上其他線條,可那樣做他所掌握領悟的法則,無疑會帶着其餘大能的痕迹。

這樣做並不是缺點,但卻是一種阻礙。

陳墨倘若不打算突破大能境界,那麼如此做能讓他短時間內極大增強自身戰力,甚至於如果同那位大能關係極好,他可藉助那位大能的力量掌握一部分法則權柄。

如此做,實力確實比執掌境界的武者強上許多。

可日後若想再要突破自身桎梏,就幾近是天方夜譚之事。

武者若想突破至大能境界,就必須去參悟本源法則。

這法則未經他人塗抹修改,乃是天地最本源之物,陳墨參悟本源法則,就相當於參悟天地。

若是放在古天地初開之時,天地任何法則都未經修改,那時的天地生靈領悟本源法則,會比現在輕鬆許多。

而到了如今,難度雖有所上升,武者卻也有另一個好處。

陳墨當下已然清楚自己所處的長河,並非一條真正的長河,乃是天地法則具現化而成。

法則長河不斷奔涌,逆流而上便可來到此處長河盡頭,才可看見這方天地間最本源的法則。

在這處法則本源之地,並沒有時間或空間的概念,武者無論在這裏待多久,於外界而言都僅是一瞬。

故此在執掌境界,有頓悟一說,說是頓悟,實則對於武者而言,可能已過去非常久遠的時光。

而在外界看來,他們僅僅是剎那間便完成突破。

陳墨立足於本源之地,他既然要突破大能境界,早在先前便對此有過一定了解。

進入本源之地的方式,每一名武者都不同,自身面對的是一條江河,其餘武者來到此處,可能是行走在一條通天大道,又或是一望無際的荒野當中。

但無論行走的方式如何,最終他們都會來到此地。

每一名武者進入本源之地的方法都不同,他們所以都來到本源之地,卻並不身處同一片空間。

陳墨穩定心神,開始仔細參悟眼前的本源法則。

天地初開時的陰陽法則,與當下陰陽法則有太多變化不同。

但有一點並沒錯,那就是陰陽輪轉,一切始終平穩。

萬千生機之力變化湧現,陰陽輪轉,得以演化出無窮生命。

也正因有陰陽之力變化,天地間才會有生命出現。

然而再仔細參悟,陳墨便發現不同,陰陽法則逆轉所誕生的力量,與自身先前所參悟的法則有太多出入。

在外界天地陰陽法則逆轉,會誕生寂滅之力,寂滅之力會讓萬事萬物消解,不會再誕生任何可能。

這種力量好似歸墟一般,一旦武者沾染,就必須以更多的力量將其消磨乾淨。

然而在此處他領悟的陰陽法則,陰陽逆轉,卻並不贊成任何力量,而是直接消失。

徹底歸於虛無,天地間好似沒有任何存在的痕迹。

他好像根本沒有引動那些力量,僅是剎那而已,這些法則陰陽之力便歸於虛無。

這種虛無甚至不是寂滅,即使是寂滅之力,在天地間也存在擁有一部分痕迹。

即使是寂滅,本身也有着存在這個概念。

然而在此處陰陽逆轉所造成的虛無,卻連存在這個概念都不存在。

是真正意義上的徹底歸於空寂,無法在天地間留下任何痕迹。

陳墨此時終於明白,為何有大能要修改這條天地法則。

因為這條法則的破壞力,確實有些過於大。

將一切歸於虛無,這是唯有歸墟之風才能做到的事情。

且即使是歸墟之風,想要將萬事萬物歸於虛無,本身也是一件極為困難之事。

然念及此處,陳墨卻突然明白,古天地時期的大能為何要限制陰陽法則。

或者說他們並不是專門要限制陰陽法則,陰陽法則所帶來的變化,僅是他們限制寂滅法則的連帶作用。

古天地時期的大能,察覺到歸墟之風終有一日將徹底毀滅他們這一紀元。

為此他們決定限制寂滅法則,雖說不能讓其徹底消失,卻也能大大推遲這一紀元被毀滅的時間。

原本足以讓一切歸於虛無的寂滅法則,在這些大能的限制下,想要徹底寂滅天地,需要相對漫長的時間。

而修改這一法則,天地其他法則就必然有變動,陰陽法則的變動就是因此而形成。

不止於此,透過這一情況,陳墨能猜到,先前諸多紀元的強者一定也限制了寂滅法則。

不然依照寂滅法則原本的力量,歸墟本是不可能存在的地域。

唯有寂滅法則被限制,想要徹底寂滅一方紀元的時間被拉長,歸墟才能存在。

陳墨來到此處本源之地,他所修行感悟的法則,均是天地初開之時,未經任何變化的法則。

故此他引動本源天地法則之力,所演化出的寂滅法則,亦是本源法則。

陳墨仔細感知對比天地法則之間的差距,他小世界內的陰陽法則,同樣在向著本源法則蛻變。

不僅如此,陰陽真罡同樣也在變化,陳墨日後施展陰陽真罡,可讓其演化出本源法則,頃刻間陰陽逆轉,可讓萬事萬物歸於虛無,連一絲曾存在的痕迹都不會留下。

參悟本源法則,對武者力量提升並不多,但改變了武者運用力量的方式。

例如這寂滅法則,陳墨先前施展,雖說能寂滅萬物,可效率並不高。

如今則截然不同,他再運用寂滅法則所發揮出的威能,將是先前數十倍。

這種改變就好似一塊鋼鐵,拿在手中當作兵器揮擊,固然也能對人造成傷害。

可若是將其鑄造成兵器使用,那麼其殺傷力會瞬間上升許多倍。

陳墨在此處悟道修行,同樣也在藉著此地便利,嘗試完善自身秘技。

武者到達執掌境界,就可以嘗試開創自身秘技,並且以此用於對敵。

開創獨屬於自身的秘技,難度其實相對並不高。

缺點就是這門秘技,開創出來只能武者自身使用,他人根本無法學會。

而想要創出讓他人得以學習的秘技,這點難度就很高,即使是大能強者也不是人人都能辦到。

自身所掌握的力量,領悟的法則,武者運用起來自然是得心應手。

可若想將這門秘籍普適開來,讓所有人都得以修行,那麼就要耗費大量時間去逐步修改。

陳墨當下沒這個打算,他所開創的秘技,只要保證自身能夠施展即可。

陰陽法則,乃是構成天地本源的法則之一。

倘若沒有這道法則穩固天地陰陽平衡,整片天地將是混沌一片,萬事萬物幾近於不復存在。

以此開創秘技,其威能在同境界內絕對屬於拔尖。

本源之地並無時間概念,陳墨在此可放心修行悟道,完善自身秘技。

不知過了多久,他開創的秘籍終於有了雛形。

此法被他命名為陰陽寂滅法,亦可被稱之為陰陽磨盤。

此法藉助天地本源陰陽法則,逆轉時所誕生的無邊虛無之力所創。

施展此法,可演化出一片場域,將場域內所有的一切歸於寂滅虛無。

但這樣做無疑會耗費極多的力量,想要將所有東西化為虛無,陳墨就要耗費多少相應的力量。

但這法門還有另一用處,陳墨可以將其用於限制敵人,將敵人周遭的一切化為虛無。

如此一來,縱然對方有再強的力量,卻也極難施展。

且這樣做不寂滅敵人,只是將其周遭一切化為虛無,自身所耗費的力量會小很多。

此外最重要的是陰陽輪轉,可消磨天地萬物,將其化為自身資糧。

倘若有人落入這陰陽磨盤內,除非其力量強橫到能瞬間衝出,不然待在其中時間越久,實力只會越來越弱,最終徹底無法逃脫,被自身徹底煉化。

此外這陰陽之力流轉,還可為自身帶來無邊生機之力,足以澤潤造化天地萬物。

天地本源造化之道,並未像寂滅之道一樣受到限制。

陳墨掌握陰陽之道,施展造化之力,可衍生出萬千玄妙。

無垠生機之力可用於護身加持,亦可用於澤潤復甦萬物。

他所開創出的秘技,其實只是更好使用自身力量的法門。

威能強弱完全建立在自身實力上,自身實力越強,他所施展的秘技也就越強。

陳墨如今所開創出的秘籍僅是雛形,想要進一步完善,還得自身實力繼續提升方可。

他沒再多浪費時間,開始繼續參悟本源大道。

此處雖沒有時間的概念,無論在這裏停留多久,都只是一瞬。

但哪怕是執掌境界的強者,參悟本源大道,仍要耗費許多心力。

待到心力耗盡之時,陳墨就不得不退出這一狀態

下次再想進入此處參悟法則大道,就不是那麼容易。

故此要抓住機會,在此處完全領悟本源陰陽法則,如此自身便可突破至執掌境三重天。

再加上已具備雛形的秘技,大能境界便離自己不遠。

陳墨心神融於一體,仔細參悟本源之法。

天地初開的陰陽法則,宛若一幅畫卷,在他面前徐徐展開。

這幅畫卷純粹,尚未有人在其間落筆。

陳墨小世界內的法則,隨着他的參悟同樣在變化。

明悟本源法則,陳墨便入執掌三重境界。

隨着徹底參悟透徹本源陰陽法則,陳墨仍沒有離開本源之地,他心力尚未耗盡,還能在此處停留些時間。

陳墨開始進一步嘗試改變本源法則,大能境界的武者,足以逆轉法則之力,讓其為自身所用。

而如若自身能逆轉陰陽法則,甚至可以完成從無到有的變化。

更可以讓陰陽法則演化無邊混沌之力,陰陽逆轉,乾坤顛倒,皆在自身一念之間。

最為重要的是大能境界的武者指掌一道之力,哪怕並不刻意施展,舉手投足間,也攜帶大道真意。

大道真意,無物不傷,無堅不摧。

到了這一境界的強者,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與其他武者拉開差距。

如果他們不願意,其餘武者縱然拼盡全力,也極難傷到他們。

且即使結成陣法,面對這等強者時,也僅能自保而無法傷到他們。

能對抗大能者,唯有另一位大能。

放在古天地時期,一位大能便是一方勢力的定海神針,只要他仍存在,那麼無論其餘強者折損多少,這方勢力都不能算得上是衰落。

想要成就大能境界,當然也不會如此容易,即使陳墨能在本源之地悟道修行,可直到他心力耗盡之時,他仍未能完全掌握逆轉陰陽法則。

陳墨對此並不意外,大能境界倘若真的那麼好成就,天地間的大能數量就不會這麼少。

隨着心神緩緩脫離本源之地,陳墨取出千劫劍丹,這丹藥是當初陰千明前輩所贈予,有凝心神定本意之效。

此時用於恢復自身心神,自然是最好不過。

除卻這枚丹藥外,還有一件白玉靈所贈的白玉如意,這白玉如意,同樣能幫助自身溫養心神。

陳墨吞服丹藥,手持白玉如意,恢復自身心力。

不僅如此,他一心三用,取出先前所得的各類資源,例如先前所得的蜃靈,積攢在儲物戒指的各類丹藥。

當然,這些寶物自然是遠遠不夠,陳墨略作思忖,又取出萬劍葫蘆與業火羅盤

這兩件至寶內,自然也蘊含着難以想像的力量,陳墨打算直接將其煉化。

這樣做一定意義上有些暴殄天物,這件至寶將會自此消失。

但為了應對接下來的意外,自己必須做出取捨。

何況隨着自身實力達到成長,甚至更進一步以後達到大能境界,這萬劍葫蘆的作用也會大大削弱。

下定決心,小世界內陰陽磨盤運轉,開始將萬劍葫蘆消磨,化為修行資糧。

陳墨又引導這些力量不斷湧入蛻凡珠內,萬劍葫蘆被消磨殆盡,他又取出業火羅盤丟入其中。

隨着這一件至寶消失,蛻凡珠再度充能圓滿。

然就在此時,天地間一股難以想像的變動襲來,陳墨能清晰感應到這股力量。

拒海關外,無垠蜃海之水正在暴動咆哮,它們無比憤怒,想要撕開這座關卡。

陳墨沒有浪費時間多過關注,果斷激發蛻凡珠之力為自身帶來蛻變,他要直接衝擊大能之境。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詭異世界,我以肉身鎮萬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詭異世界,我以肉身鎮萬物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二章天地變動,蜃海波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