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好兒子

第348章 好兒子

第348章好兒子

隨着趙瑚兒等四位帝姬答應斡旋,隨着高俅一家被趙宋王朝交給江鴻飛君臣炮製,隨着趙桓君臣將山東、河北、河東的地圖獻給江鴻飛徹底定了此三地的歸屬,大元帝國雖然仍舊沒有同意跟趙宋王朝議和,但已經沒有了之前咄咄逼人之勢。

在趙桓君臣看來,江鴻飛應該已經原諒了趙桓之前撕毀和約的舉動。

趙桓長長地鬆了一口氣,他的注意力,也開始從大元南下伐宋,變成了另一件事——也就是,解決來自他父親趙佶的威脅。

其實,早在趙桓君臣、趙宋軍民積極備戰,準備迎接「大元帝國南下伐宋」之際,陳東就上書說:

「臣竊知上皇已幸亳社,東南蔡京、童貫、高俅等統帥數十萬大軍。臣深慮此數賊遂引上皇迤邐南渡,萬一變生,實可寒心。蓋東南之地,沃壤數千里,其監司、州縣官,率皆數賊門生,一時奸雄豪強及市井惡少,無不附之。近除發運使宋煥,是京子攸妻黨。貫昨討方寇,市恩亦眾,兼聞私養死士,自為之備。臣竊恐數賊南渡之後,假上皇之威,振臂一呼,群惡響應,離間陛下父子,事必有至難言者。望速追數賊,悉正典刑,別選忠信可委之人,扈從上皇如亳,庶全陛下父子之恩,以安宗廟。」

陳東的擔憂不能說沒有道理,他的這份奏章也說出了一部分趙桓一朝大臣的心中所憂,更說到了趙桓隱隱不安的心坎上。

不過,當時趙桓才剛剛登基,「大元帝國又要南下伐宋」,趙桓還顧不上處理這個「內憂」。

如今,「大元帝國南下伐宋」這個外患似乎解決了,趙桓君臣尤其是趙桓開始將注意力放在了趙佶這個「內憂」上。

自從趙佶南下避難,至今已有三個多月了。

趙佶到達鎮江后,做了三件出格的事:一是將東南的消息全部按下,不許送往東京汴梁城交給趙桓;二是不許童貫手上那數十萬大軍北上勤王救駕;三是將東南的錢糧全部截下,扣留在鎮江。

趙佶這麼做,其中有一部分是出自趙佶的本意,還有一部分是出自童貫等趙佶身邊的大臣之意。

趙佶斷定,江鴻飛要是南下伐宋,以宋軍如今的實力,肯定抵擋不住,所以他有心為長久抗元做準備,並讓童貫等臣早做準備。

而童貫等人,則不希望才四十多歲身體還健康的趙佶,就這麼退居二線,尤其是在他們聽說趙桓君臣有清算他們這些奸臣的意思了之後。

再者,從實際情況來說,方臘義軍、大元帝國在東南的勢力以及王慶的大楚國都還沒有被剿滅,他們自然需要軍隊錢糧繼續戰鬥。

然而,趙佶君臣的這番舉動,在趙桓君臣看來,就是趙佶想要在鎮江復辟。

這引起了趙桓君臣的極大關注和擔憂。

許多趙桓一朝的大臣都認為,童貫等奸臣在繼續蒙蔽趙佶,必須將他們除掉,將趙佶弄回東京汴梁城,不然趙宋王朝將面臨分裂的危險。

對這種說法,趙桓深信不疑。

而且,生長在皇家的趙桓,別看他對內對外都不行,但論起玩政治來,他還是很有手段的。

關鍵,隨着當皇帝的時間長了,趙桓終於知道,當皇帝的快樂,是別人所想像不到的。

也就是說,趙桓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哭着喊著不想即位的皇太子了,而是不想任何人搶奪他的皇位甚至不想任何人掣肘他的當權皇帝。

趙桓很快就決定,派遣開封府尹聶山接替宋煥擔任江、淮、荊、浙等路制置發運使,令聶山去鎮江看住趙佶以及趙佶身邊的那群奸臣,如果有機會,就將趙佶以及趙佶身邊的那群奸臣捉回來。

聶山的膽子很大,他請趙桓給他下達一份誅殺奸臣的詔書,並希望帶着開封府的使臣數十人隨行。

此事正好被吳敏給碰到了。

吳敏勸諫說:「此數人之罪固不容恕,然聶山之行,恐朝廷不當如此措置。昔肅宗欲發李林甫墓,李泌諫謂:其如明皇何?肅宗抱泌頸泣曰:思不及此。使山之所圖果成,驚動道君,此憂在陛下;所圖不成,為數人所覺,挾道君於東南復辟,陛下何以處之?」

趙桓聽言,猛然醒悟,急忙問道:「那該如何應對?」

吳敏回答說:「罷山之行,顯責童貫之屬。陛下降詔蔡攸,委令勸道君去此數人者,早迴鑾輿,可以不勞而事定矣。」

趙桓接受了吳敏的建議,沒讓聶山南下,而是派人去策反蔡攸,讓蔡攸勸趙佶回東京汴梁城。

其實——

對於趙桓君臣對他的猜疑,趙佶已經知道了。

對此,趙佶感到很委屈。

趙佶自覺在傳位給趙桓一事上,他已經做得非常徹底了,甚至是毫無保留。

至於截留東南的錢糧、兵馬,那也是事出有因。

趙佶不想引起趙桓的誤會,他特意給趙桓上了一道奏章,解釋了他這麼干,只是因為不想資敵,想要為趙宋王朝留下一戰之力,保全趙宋王朝的江山社稷。

趙佶希望通過他的解釋,能夠得到趙桓的諒解,然後父子齊心協力保住趙宋王朝的江山社稷,而不是在趙宋王朝都已經這樣了的情況下還在父子傾軋內鬥。

而且,趙佶主動表示,他願意帶着所有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回到東京汴梁城,避免趙宋王朝分裂。

當然,趙佶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因為,最近這段時間,方臘利用趙宋王朝內部的混亂,組織了一次大反擊,將杭州的部分所屬州縣又給奪了回去。

見此,趙佶以及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無不意識到,東南這裏也不安全。

很快,趙佶就率領趙宋王朝的不少皇室和宗室踏上返回東京汴梁城的歸途。

其實——

趙佶也知道,趙桓生性薄情寡義,跟他這個父親並不親近。

這麼說吧,如果當時趙佶不是被江鴻飛要南下伐宋給嚇住了,以及對他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全盤否定了,他是不會草草傳位給趙桓的。

再結合趙桓登基以後的表現,趙佶越發地後悔將皇位傳給趙桓了。

可事已至此,趙佶也只能將錯就錯,希望趙桓能像趙宋王朝的臣民所期待的那樣,是一個漢武帝、唐太宗那樣的千古聖君,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

而不論是作為父親,還是作為趙宋王朝原來的皇帝,趙佶都真心希望趙桓能彌補上他原來所犯的錯誤,重振趙宋王朝。

但是,面對趙佶釋放出來的善意,趙桓卻始終都不給予積極的回應。

這讓趙佶不禁對趙桓能不能理解他之前的所作所為,能否不計前嫌,能否父慈子孝,很是沒底,甚至有些忐忑不安。

所以,在回京的途中,趙佶總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當行進到南京時,他乾脆徹底停下不走了。

隨後,趙佶給趙桓寫信,讓趙桓派吳敏來南京一趟。

趙桓君臣不明白趙佶葫蘆里賣什麼葯?

最後還是吳敏猜到了趙佶的心思,上奏說:「道君欲教臣去一趟,無他,欲知朝廷之事耳。臣願前往奉迎,如蒙道君賜對,臣具條陳述陛下心意,以釋兩宮之疑,決無他慮。」

趙桓准奏。

吳敏轉天南下前往南京面見趙佶。

見面后,趙佶向吳敏詳細了解了趙宋朝廷的情況,並向吳敏解釋了他在鎮江的所作所為的出發點。

趙佶甚至試探吳敏,說他就留在南京不回東京汴梁城了好不好?

吳敏力勸趙佶不要留在南京,說趙桓日夜思慕趙佶,希望趙佶早迴鑾輿,欲贍養之。

吳敏又表示,趙佶若不回東京汴梁城,本就勢如累卵的趙宋王朝,很可能會分崩離析,進而滅亡。

為了趙宋王朝不因為他們父子相互猜忌而分崩離析,趙佶最後還是決定回東京汴梁城養老。

趙佶告訴吳敏回朝準備,他隨後就帶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回去。

很快,吳敏就回到東京汴梁城,將趙佶願意回來養老的事,跟趙桓君臣說了。

當日,趙宋王朝的一眾宰執在延和殿開會,商討迎奉趙佶的儀式。

吳敏與耿南仲之間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耿南仲建議,應將趙佶左右內侍全都除去,出榜宮門,敢留者斬。同時,先遣人搜索趙佶的車架,然後派大軍護衛車駕進見趙桓。

很顯然,耿南仲想將趙佶囚禁起來,以防趙佶奪趙桓的權。

吳敏反對,他認為,趙桓應該以孝待趙佶,而不是如此示之以疑,他還說,耿南仲當以堯舜之道輔佐趙桓,而不是以陰謀之道挑撥趙佶與趙桓父子之間的關係,他甚至很不客氣地說耿南仲為人暗而多疑,不該作為宰執。

耿南仲大怒,拂袖而去。

幾日後,趙佶一行如期回到了汴梁城外。

趙桓親率趙宋王朝的文武百官出城奉迎趙佶還朝。

為了避免誤會,趙佶特意脫下了龍袍,戴上玉並桃冠,著銷金紅道袍,向世人表明了,他不再是一個皇帝,而是一個出了家的道士,趙宋王朝的皇帝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宋欽宗趙桓。

而趙桓對趙佶畢恭畢敬,儼然一個孝子的模樣。

這父慈子孝的一幕,感動了很多人,趙佶更是心情舒暢,不再懷疑趙桓。

在趙桓的陪伴下,趙佶回到了龍德宮。

接下來,在趙佶和趙桓的命令下,趙宋王朝的所有皇室和宗室全都陸陸續續地回到了東京汴梁城。

龍德宮是趙佶從小長大的地方,這裏也是趙佶為他自己準備的養老的地方。

趙佶滿以為,他退休以後,能幸福地在龍德宮中頤養天年。

可讓趙佶萬萬沒想到的是,等到最後一批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回到東京汴梁城后,趙桓突然將趙佶身邊的內侍全部貶黜,甚至誅殺,斬草除根,一個不留。

與此同時,趙桓又將他的親信宦官派去主管龍德宮。

趙桓對外人說,這是為了更好的照顧趙佶。

可明眼人全都看出來了,趙桓這是為了牢牢地控制住趙佶。

很明顯,趙桓到底還是採納了耿南仲的建議,準備像李世民軟禁李淵、李亨軟禁李隆基那樣,將趙佶一直軟禁到死。

對此,趙佶很傷心,也極為後悔將皇位傳給趙桓這個好兒子。

可已經徹底將皇位傳給趙桓又自投羅網回到東京汴梁城了的趙佶,除了認命以外,又能怎麼樣?

為了讓他自己過得稍微好一點、稍微有尊嚴一點,趙佶只能放下架子,經常賞賜給看守他的人一些財物。

趙桓得知此事了之後,令人查封了趙佶的所有財物,還將接受過趙佶賞賜的人全都重重治罪。

可以說,趙佶徹底被心狠手辣的趙桓給軟禁起來,插翅難飛,甚至與外界隔絕了聯繫。

趙佶也曾想過自救,他聽說江鴻飛一直都沒有接受趙桓的求和,派人去對趙桓說,江鴻飛肯定會南下伐宋,東京汴梁城並不安全,勸趙桓要麼遷都金陵,要麼遷都長安,不然趙桓留在東京汴梁城治國,他去金陵或長安幫趙桓治兵,父子齊心協力,保住趙宋王朝的江山社稷。

可趙桓費盡了心機才將趙佶給誆騙回來,怎麼可能讓這個心腹大患再離開他的視線?

不久之後,趙佶過了他的第四十二個生日。

趙桓為了向世人展示他的孝道,特意率領文武百官來給趙佶拜壽。

趙佶希望藉此機會化解他們父子之間的猜忌,緩解他們父子之間冰冷的關係。

所以,趙佶讓人拿來一壺御酒,從一個酒壺裏倒出來了兩杯酒,自己先喝了一杯,然後才拿起另外一杯敬趙桓。

見此,耿南仲立即來到趙桓身邊,隨即在趙桓的耳邊小聲說道:「小心酒中有毒。」

趙桓聽言,連猶豫都沒猶豫,放下酒杯就走。

見趙桓竟然如此對待自己這個將皇位禪讓給他的親生父親,趙佶哭着回到了龍德宮中。

有人看到這一幕,竊竊私語,說趙桓不孝至極也。

趙桓聽到了這樣的風聲后,下令置黃榜於龍德宮前,榜上說:「捕膽敢離間兩宮之人,賞靈錢三千緡,白身補承信郎。」

見趙桓要追究此事,再也沒有人敢為趙佶鳴不平了。

從此以後,趙佶和趙桓的關係徹底降到了冰點,甚至有老死不相往來之勢……

……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仙俠版水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仙俠版水滸
上一章下一章

第348章 好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