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黃帝歷3774年

第一百八十二章 黃帝歷3774年

大宋仁德二十四年七月,十八歲的明心,大宋皇長子燕王殿下,娶遼王耶律宗真的嫡女耶律淑媛為妻。

婚禮盛極一時,讓人們再度想起當年,靖海侯和長公主殿下大婚時的盛況。

當晚,靖海大樓再一次放起絢麗煙花。

李墨站在觀光層,望着炫目的焰火,感慨歲月如梭。那個當年瘦小的風都能吹飛的小屁孩,到底長大了。

自己來到大宋,也整整十年了。

原本只是做個護送任務,沒想到竟然娶了三個媳婦,還生了三個兒子。

現在的大宋,越來越像李墨記憶中的國度。而李墨自己,也越來越像大宋本地人了。

明心大婚後,李墨琢磨近來無事,手頭點值也攢了不少。打算找個時間,給自己升個級,看看有沒有什麼新變化。

安頓事務時,才意識到,自己雖然整天做撒手掌柜,可實際上,旗下事務卻越來越多,攤子鋪的越來越大。

大家都知道皇家銀行在全大宋遍地開花,每個州府,甚至個別大的縣城都有分號。

卻根本不知道,這個銀行在李墨而言,反而根本不賺錢,截止到目前,都還處於賠補運營。

而真正賺錢的產業,全部都在海外其他地區。

事情還沒處理完,八賢王找上了門。

老頭開門見山,要把監國金鐧傳給李墨。

李墨對這種事,向來避之唯恐不及,怎麼可能接受。何況監國這種事,那是老趙家的家務,輪到誰也不可能讓一個女婿來做啊。

老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聲稱太祖一脈如今已經完全退出政壇,以後能混個溫飽就不錯了,再讓他們攪和國事,是對大宋不負責任。

而他最看中的人選,其實是明心。可是明心年紀尚小,經歷也不足。

關鍵是皇帝身體大好,活的正精神。儘管除了明心還有幾個兒子,可是將來選繼位還不能確定。萬一明心將來坐上龍椅,這對金鐧就得換一支人來掌管。

可是老頭覺得,自己肯定是活不到那一天了,只能委託李墨代為轉交。

如果將來皇位不是明心坐,那麼他就是下一任監國親王。如果他做了皇帝,那到時就讓李曉來做監國親王。要是李墨不願意自己兒子插手皇家內務,就隨便挑一個老趙家子孫,傳下去便是。

一通忽悠,請李墨看在他老之將至的份上,幫忙代管幾年,好讓他多活着幾年,享受幾年好日子。

話說到這份上,李墨也只好答應。

在趙禎和幾個重臣的見證下,李墨接過了那對金鐧,並暫代監國之職。

李墨心裏明白,這是老頭想把自己綁在老趙家的車上,多幫他們老趙家照看幾年。

不過沒關係,反正他現在也想通了。已經不再執著於離去,一切順其自然吧。既然留在這裏,幫自家親戚照看點家業,不過是順手的事。

幾天後,李墨飛赴澳洲基地。升級之前,又想到那對金鐧,記得當初在大相國寺初見時,老頭輕輕一拂就收進了袖中,可見這對鐧也是法器無疑。

當時沒覺得有什麼特別,畢竟自己都能煉製、開光。可是現在想想,這對鐧能夠大小變化,本身就不太尋常。

好奇之下,將金鐧從錦匣中取出察看。

金鐧入手,將神識探入,系統跳出提示。

【分解】【融合】【載入】

這玩意果然是個有故事的!

想了想,李墨還是沒有對它下手。畢竟是替別人保管的,就這麼給分解了,萬一出個什麼事就難看了。

然後李墨突然意識到,既然大宋有這種好東西,那麼別的地方必然也有類似的東西!

大宋的東西不能動,別家的可沒這個限制啊。

這麼一想,李墨暫時也不升級了。萬一升級之後,冒出個什麼新變化,或者直接把自己傳送離開,不是要錯過好東西?

那這趟大宋之旅,就是純虧損啊!

隨後,李墨讓星期五在全球範圍,搜索相關信息,尋找所有疑似有神跡或者傳說的物品。

為了掩護自己搜刮寶物的行為,李墨加大了對大宋擴張步伐的支持。

回到汴梁后,就與皇帝溝通,提到編纂一部華夏文明的編年史。

編書著史,向來是朝廷和文人士子最熱衷的大事。

李墨只是提了個概念,參考後世一些著名考據派學者的觀點,用一些簡明扼要的證據,將黃帝稱制那一年確定了下來。

驗證之後,大宋仁德二十四年,被定為黃帝歷3774年。

幾天後,皇帝在朝堂上宣佈,大宋準備編纂一部,涵蓋整個華夏文明史的煌煌巨著。

此消息傳開,大宋的文人再度爆發空前激情,靖海大樓的圖書館終於實至名歸,有了用武之地。

在編史的空餘,順便還將存世的各種孤本、殘篇進行收錄。捎帶着匯篇一部《四庫全書》。

同年底,奮戰了數年的五條蜀道,終於全部貫通。

有了穿山而過的隧道,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徹底成為歷史。

那些原本從各國抓捕來的戰俘們,在完成這幾處偉大工程之後。就地轉變,從戰俘成為護道工人。就沿着他們自己修築的那幾條道,分段安置,安家落戶。

次年春,大宋成立皇家科學院。將各州、縣官學,升級為中高級學堂。對教材和課業,進行全面升級換代。

同時宣佈,從這年起,將逐步廢除科舉制度。

此後的官吏選拔,將會從各級學府中,篩選優秀畢業生,經過考核后,充任各級官吏。

也是在這一年,大宋禁軍的退役官兵,實施轉業安置。除了部分人員被安置到各大工廠,繼續做安保相關的工作外。大多數轉業官兵,都被發往原籍,就近承擔基層治安員。

這一貌似不經意的安置,悄然將皇權滲透到整個大宋的最末端。讓大宋就此告別「皇權不下鄉」的管理斷層,正式進入中央集權時期。

這一舉動,使大宋朝廷的政令,可以直達鄉間地頭。也讓以前那種家法大於國法的扭曲狀態,成為過去。

而這個變化,帶給李墨的,則是又一筆大額功德進帳。

【功德值+2003】

竟然比滅夏、平遼加起來還要多。

難怪說民生無小事,果然如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墨跡諸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墨跡諸天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二章 黃帝歷377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