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王爵

第369章 王爵

蜀軍左寨。

守將孟達和李休正在談天說地。

「那位駐守在華陰的寧輯將軍段煨,當真是位豪傑,頗識時務……眼下明公剛將李傕、郭汜逼的只剩一座孤城,段煨就派遣了使者來。」李休感嘆了一聲。

「見風使舵,隨風搖擺的本事,段煨可以稱得上一流了……只是段煨身為董卓故將,明公接而納之,確乎有些不太妥當。」

孟達聞言搖了搖頭,他否定了李休的話:「明公接納段煨的歸降,不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為何?」李休擺正了身形,他問詢出了一句。

出身扶風郡的孟達分析了一句:「段煨是故太尉、新豐縣候段熲的族弟,家世非同一般,不是李傕、郭汜那種不識時務、不懂經義的涼州蠻子。」

「像故往的時候,李傕、郭汜對天子不敬,怠慢公卿,而段煨則是禮敬天子、善待公卿,這就為自己留了一條後路。」

孟達微笑了一聲:「是以如今天下之人無不念著誅殺李傕、郭汜,但對段煨這位董卓故將卻是視而不見,所以段煨能得到明公的接納,畢竟不管怎麼說,段煨都沒有大的悖逆舉動。」

「這倒也是,休聽聞段煨在華陰,非但不去劫掠百姓,反倒是安撫黎庶,勸民農桑之事,與其他的涼州諸將所作所為大不相同。」李休微微仰著頭,他道起了他的見聞。

孟達慵懶的飲下一杯水酒,他感嘆道:「段煨上則不曾惡了天子、公卿,下則於地方有愛民之德,便可見家世、見聞、氣度的重要。」

「如李傕、郭汜等輩,肆行兇惡,流毒關中,只顧一時之快,卻不圖萬世之安,而今困守孤城,命在旦夕,終不得安魂故土,只得在荒郊拋屍了。」

聞言李休冷笑道:「李傕、郭汜,一個是邊鄙之人,習於夷風,一個是盜馬之賊,不通忠義,你讓這兩個人去做長遠打算,還不如讓豚犬飛上天來的輕巧。」

「前日因,今日果,李傕、郭汜能有現在的結果,正當其宜。」

談話談到這裏,李休壓低聲音朝孟達說道:「孟君近來可曾聽到一些風聲?」

「什麼風聲?」孟達明知故問了一句,他心中大抵猜到李休要說哪一樁事,只是他不願先吐露出來,而是想聽李休講出來。

李休身形微微仰著,他雙眉一擰道:「還能是什麼事……自然是雒陽那邊傳來的風聲,傳言天子派遣了使者,拜明公為大司馬、行車騎將軍事,封南鄭縣侯。」

說完李休砸吧了兩下嘴,感嘆了一聲:「大司馬、車騎將軍、南鄭縣侯,天子出手倒也不薄。」

「是嗎,我倒是覺得不夠,就大司馬、車騎將軍、南鄭縣侯,哪裏能匹配的上明公的重德和功勛。」孟達略帶嫌棄的說道。

「明公仁德行於天下,南平蠻夷,北盪米賊,西定武都,如今引兵征討李傕、郭汜二賊,功勛之大,威名之廣,豈是區區大司馬、車騎將軍、南鄭縣侯足以嘉賞的。」

「哼。」孟達輕蔑的繼續言道:「如以往,天子陷於賊手,前有董卓,後有李郭,關東諸侯但坐觀而已,任由陛下沒於賊手……非是明公,天子如何得脫賊手,如何得歸雒陽。」

「似明公這等忠貞之士,宗室賢良,天子何以如此薄待。」

孟達比對着關東諸侯和他的明公的所作所為,他的話里話外,皆是對天子賞賜的不滿。

「嗯,以孟君之意,明公當受何賞為宜。」李休半眯着眼睛,目光近乎凝成一條實線的望着孟達。

孟達端正面色,坦然言道:「若明公誅除李傕、郭汜二賊,安集關中,撫慰父老,非王爵不足以賞也。」

「然也。」李休撫掌贊道,第一時間表達出了認同:「明公如今有大功於社稷,非王爵不足以賞也。」

「天子,忒小氣了。」

李休混不賴的道了一聲,說出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話。

同時李休沒奈何的說道:「其實要我說,明公身為宗室,有功於社稷,便是自行稱王,又有何妨,天下之人,哪個敢有異議……只是明公尊崇王室,無私無我,信義昭明,不做自立之事,卻是教人覺得可惜。」

孟達思慮深沉,他反駁道:「稱王雖宜,對明公來講也並不是什麼不得體的事情,但自立為王,確乎太過顯眼了……如今明公地不過益州、關中,且全據關中還需料理掉李傕、郭汜二賊,這般情形下稱孤道寡,恐惹人嫌忌,成為天下群雄的眾矢之的。」

「緩稱王,也未必不是件好事。」孟達微笑着道了一句。

……

蜀軍前營。

留段煨的使者段譽住了一宿后,劉璋今日便歡送段譽離去,說起來,其實他應該多留段譽住上幾日才是,以表殷勤之意。

然而作為使者的段譽有意早日回見段煨,將劉璋同意接納段煨歸降的好消息帶回華陰,是故段譽一早便辭行劉璋。

段譽駐足轅門處,他拱手向劉璋保證道:「明公安心,譽此去,將和寧輯一同趕赴而來,攜帶大眾前來襄助明公,為明公誅殺李傕、郭汜二賊效力一二。」

「卿有此心,我甚慰之。」劉璋也不推脫,他點頭應了下來,雖是攻滅李傕、郭汜二賊,多一個段煨不多,少一個段煨不少,但若是段煨能親自引兵前來助陣,那便說明段煨是真心歸降了。

政治嗎?就是將自己的朋友弄的多多,將自己的敵人弄的少少,我方愈發強盛,敵方愈發衰落,大事便可成矣。

「明公留步,譽就此告辭。」段譽進言止住了劉璋送別的腳步,他就此拱手告辭,翻身上馬,在數騎的護衛之下向東而去。

劉璋目送了一二刻后,他折返回了中軍大帳。

中軍大帳內,劉璋出言問道:「離間一事如今怎麼樣了?」

作為主謀的賈詡拱手上前:「稟明公,用於離間的書信已經被婁校尉射到了長安城頭,侯選當是已經收到了書信,而以李傕的精明,當是也得到了消息,眼下就看城內會出什麼動靜了。」

法正眼中一道精光閃過,這時候他出席進言道:「今日或可攻打長安,使離間一事坐實。」

「怎麼說?」劉璋向著法正問道,他期待着法正的計謀。

法正朗聲言道:「雖是侯選收到書信,李傕得知消息,但二者未必就會即時猜疑,乃至於交兵,我等可攻打長安,針對李傕、郭汜所守御的城牆攻打,如此可使李傕、郭汜疑心大盛、內懷不安,去憂心關中諸將是否同我們有什麼往來協定。」

「法君之言是也,明公可鑒納之。」賈詡微笑着點了點頭,同法正交往數日後,他對法正這位年輕人很是看好,現下聽聞到法正的計策,他應和了一句。

「當是如此。」劉璋從善如流,他點頭應下。

不多時,蜀軍大眾開拔,往長安城而去。

……

長安城內。

一大早,李傕、郭汜就會集關中諸將侯選、程銀、梁興等人商議軍情。

李傕先是話中有意的言道:「諸君昨夜睡的可曾安穩?」

他的這句話彷彿是問候,但話中藏有的深意,侯選、程銀、梁興等人卻是一聽就明白了,幾人互相對視了一眼,交流着各自的意見。

片刻后交流完畢,侯選出席道:「卻是不曾睡的安穩,昨夜有蜀軍襲擾,教某一夜未曾安枕。」

「哦。」李傕慌做驚詫之狀,他疑惑的問上了一句:「昨夜倒是未曾聽聞到金鼓、廝殺之聲。」

侯選搖了搖頭:「非是蜀軍大眾夜襲,而是蜀軍自城下射來一封帛書,教我麾下將校憂心了一夜,我也就跟着不得安枕。」

「帛書在何處,上言何事?」郭汜聞言立即問詢了一句,他的語氣急促又緊密,透露出他的內心極為焦躁。

李傕聽到侯選的話,他面色泛起訝異之色,不像之前的裝模作樣,這次是真正的驚訝,除了驚訝外,他便是心中升騰起了一陣惑然之意。

他沒有想到,本該是他刺破的私密之事,侯選竟是自己跳了出來,這叫李傕有種蓄意一拳,卻是打在棉花上的無力感。

侯選自懷中掏出一封帛書,遞向面色急切的郭汜言道:「便是這封帛書,那劉璋小兒竟是想挑撥我等之間的情誼,卻是不知我侯選乃是義烈之士,豈會做那等不義之事,背棄自家的盟友。」

侯選的話光明正大、義氣橫生,任誰聽了,都要說上一句:『好一個義薄雲天的漢子。』

只是郭汜對侯選的話充耳不聞,他像是搶奪一般從侯選的手上拿過帛書,放眼看了上去。

「稚然……」然而郭汜還沒看上兩眼,就發覺帛書上的文辭有些講究,不是他這個粗鄙的武夫所能通曉的,是的,他看不懂這封帛書上的文字,所以他轉向了李傕。

李傕心中直直的嘆了一聲,他對郭汜過於操切的行為覺得不妥,不管是追問侯選、還是從侯選手上拿過帛書,都未免顯得急躁過頭了,不免教人看淺,而現在拿到帛書的郭汜,竟是讀不懂帛書上的文字,更是教人嗤笑。

『憨貨。』當着眾人的面,李傕也不好責罵郭汜一句,他只好在心頭道了一聲,接着他從郭汜的手上接過帛書,細細的看了起來。

帛書上的內容,大抵沒有超出李傕的推測,上面是招誘侯選、程銀、梁興這些關中將領的話,並明言,若是誅殺他和郭汜二人,可受重賞的文字。

面對獻上蜀軍帛書的侯選,一派義氣的侯選,李傕心中是高興的,他最擔心的就是侯選、程銀、梁興這些關中將領被劉璋招誘而去,同他反目成仇、交兵長安,如今見着侯選獻上帛書,便知侯選、程銀、梁興這些關中將領還是願意站在他這一邊。

這是一件好事,大大的好事,對李傕來說,但這件好事,有一個疑點,那便是蜀軍的帛書上塗抹甚多,修改不少,這未免太令人生疑了。

畢竟堂堂的益州牧,麾下的書吏,竟是需要塗抹修改才能給出一封文書,這是什麼咄咄怪事。

因而面對坦誠獻上蜀軍帛書的侯選,李傕疑心不減,反倒是大盛了起來,不過他掩藏的很好,面上沒有犯疑的情緒流露,而只是對侯選坦誠獻上帛書的欣喜。

李傕大笑了兩聲,而後他似是袒露真情,上前握住侯選的手說道:「不意侯將軍竟是如此的義氣,真是教某心中感切……某擔保,若是能退的蜀兵,當以扶風一郡酬謝侯將軍。」

「李將軍,不必如此,劉璋小兒妄圖使出這等離間奸計,意圖使我等生隙,我等自然不能如劉璋小兒的意。」侯選亦是懇切的說道。

一時間,互握雙手的李傕、侯選,激情對視下,彷彿親兄弟一般。

這幅和睦的場景,令郭汜不住的點頭,守城之戰,最怕的是人心不齊,內中生憂,而今他們無有內憂,長安城自是不會被攻破。

不同於郭汜,程銀卻是鬆了一口氣,昨夜侯選在得到蜀軍帛書後,邀請他和梁興做了商議,當時梁興斷定,這封蜀軍帛書的消息,必然為李傕、郭汜所知,畢竟李傕為人狡黠,難保不會在他們軍中安插間細。

是以智謀為長的梁興做了謀畫,打算藉著這封帛書,取信於李傕、郭汜,然後圖之便較為輕易了。

而眼下正如梁興所料,李傕軍議一開場就是意味深長的一句,明顯是知道了蜀軍書帛的事情,這不免讓程銀對梁興心生敬佩,若不是梁興料敵於先,猜中了李傕、郭汜知曉蜀軍帛書的事情,他們今日只怕難以善了。

畢竟若是他們藏匿起了帛書,接着李傕再續而盤問,一再追問,他們無法應對,事情的發展就很難說了。

而如今他們幾人藉著侯選坦坦蕩蕩的獻上帛書,李傕、郭汜對他們必然是信任無比,就算做不到深信,也會對他們放心下來,接下來他們不管做什麼都好說了。

侯選、程銀、梁興已然商定,有心藉著李傕、郭汜的首級,在那位劉益州處換取一場富貴。(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季漢劉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三國:季漢劉璋
上一章下一章

第369章 王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