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乾隆蓋過章的筆筒

第96章乾隆蓋過章的筆筒

「嘶...好恐怖,這就是傳說中的華夏頂奢?果然恐怖如斯!」

「主播說的購買力其實屬於最低檔次的演演算法,事實上來講,那時候有一千兩銀子,肯定要比現在有二十萬塊錢要強的多!」

「肯定不能這麼對比,古代一千兩銀子能在小城市活的很滋潤了!」

「樓上說的對,有一千兩那可是大戶人家的標準了,古代主要衣食住行都便宜,我看的某本小說里,常峙節給妻子和自己訂製了好幾套衣服才花了六兩五錢銀子,西門慶幫他在縣城裏買前後兩進四間房的院子才花了三十五兩!」

「好傢夥,古代的房子和衣服這麼便宜的嘛?」

「便宜不便宜不知道,反正前面那位看的肯定不是啥正經書!」

「樓上不要平白侮人清白,讀書人的事哪有什麼正不正經的,這叫漲學問!」

「啊對對對,漲學問,您這學問漲的肯定很正經!」

...

眼看着直播間的畫風又要偏,劉耀祖馬上開口將話題重新拽了回來:「兄弟們說的都對,古代的銀子其實不太好直接換算,有太多方面的東西不對等,但可以肯定的說,這筆筒在乾隆年間絕對屬於最頂級的文房奢侈品之一!」

「那肯定的,幾十萬買一個筆筒,可比現在幾十萬買個包厲害多了,畢竟買包還能背出去裝嗶呢!」

「也不能這麼說,有些奢侈品未必非得拎出去讓人看到,就像不少人花幾萬、十幾萬買個手辦藏桌里一樣!」

「我不關心什麼奢不奢的,我現在挺想知道這筆筒到底能值多少錢,有沒有可能氣死那群混賬!」

「對啊,咱們應該關注點在這筆筒到底值多少錢上面才對!」

劉耀祖:「王哥,大家都想知道這件筆筒的價格,你給估個價唄!」

看到直播間的風向被轉移到正題上,劉耀祖轉頭朝王斌發問。

王斌皺着眉頭思考了半分鐘,幽幽的開口:「其實這種文房頂奢,在古代價格挺讓人望而生畏,但流傳至今其實反倒是比較划算了,因為沒漲太多!」

「根據前幾年出現的類似拍品價格估算,這件周芷岩制牡丹圖筆筒的價格在三十五到四十萬之間,最終成交價應該不會超過五十萬!」

王斌把這價格說出來之後,直播間里陷入了短暫的平靜。

似乎大家都對這個價格有些提不起興緻了!

「唔...怎麼說呢,好像突然對這個價格有些莫名的失望啊!」

「是啊,在乾隆那時候的價格感覺都比現在的價格要高!」

「不是吧,你們是真不拿錢當錢了?這可是五十萬!」

「沒辦法,誰讓咱們劉總一出手幾乎都是上百萬的大漏呢,這筆筒的技術含量倒是挺高,可這價格有點對不住技術啊!」

劉耀祖一攤手:「兄弟們說的是,這也是一種可悲之處,咱們的傳統文化被拋棄、打壓的太狠了,導致這些本該是大眾化的藏品反而成了小眾化的東西,能有這個價格已經是因為周大師足夠有名了!」

同為手藝人,劉耀祖對此感覺十分的心痛卻又無可奈何。

像他們這種手藝,最起碼還能傳承下去,雖然不復往日的輝煌,至少也還能湊合勉強餬口。

可有些手藝,在現代社會連餬口都難,近一二十年在市場化的經濟效應下,連很多老手藝人也乾脆都放棄了祖傳的手藝,幾乎處於瀕臨失傳的局面!

正在他心生感慨之時,突然聽到身旁的王斌一聲驚呼:「啊,這,這怎麼可能?」

「怎麼了,王哥?!」

劉耀祖還以為出了什麼事,回頭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是王斌的目光,盯上了另外那件筆筒。

只見王斌小心翼翼的捧著另外一件筆筒,仔細的觀摩著,嘴裏不斷發出驚呼:「三松,果然是三松的手筆,沒想到今天竟然一下看到兩件嘉定朱氏風格的竹雕筆筒!」

「主播,這三松又是哪個?」

「應該又是一位竹雕大師吧,看王主管這激動的樣子,好像比那位周大師更厲害?」

劉耀祖:「那倒不至於,單純論技術來講,朱三松比周芷岩略遜一籌,朱三松是嘉定派,也就是所謂的朱氏竹雕風格的集大成者,而周芷岩是在朱氏風格大成之上又拓寬了新的風格,一個是將家學發揚光大,一個有點開宗立派的意思,只不過周氏技法最終還是沒完全自成一脈,否則周芷岩的名聲在竹雕界應該能達到獨樹一幟的地步!」

一旁的王斌此時也回過神來,點頭道:「阿祖你說的沒錯,只論技術,周芷岩的確更高一籌,但朱三松的技法更顯古樸,所以清初的幾位帝王都對其作品愛不釋手!」

說着話,王斌將筆筒轉了半圈,將其中一面對準鏡頭。

「你們看這幾行字!」

隨着王斌的話,眾人的目光都鎖定在了筆筒上的那幾行小字之上。

劉耀祖剛才將其拿出來之後,也沒仔細觀看,因為他是先從周芷岩的牡丹圖筆筒開始講解的,所以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牡丹圖筆筒上。

此時仔細看去,才發現這筆筒上除了朱三松的落款:三松二字之外,另一面的空白之處還雕刻着幾行小字。

「近陳棐幾平而妥列貯霜毫靜以便子臣永璇敬書,這是啥意思?」

「有沒有一種可能,咱得給人家先分下段?」

「行了,人家能這麼快認出上面的字已經很厲害了,要不你來分下段?!」

直播間里的人都有些迷糊,不明白這些字到底是什麼含義。

幸好此時王斌再次開口說到:「近陳棐幾平而妥,列貯霜毫靜以便,子臣、永璇敬書!」

「這是乾隆的一首《題竹根筆筒》詩中的兩句,最後的永璇指的是乾隆的第八個兒子,和碩儀親王、愛新覺羅·永璇!」

「因此可以得知,這件竹雕筆筒,應該是永璇進獻給乾隆的貢品,而後被乾隆珍藏、把玩過的御用精品!」

「尤其是你們看這底部,雖然有些模糊了,但大體能看出原本應該是一個硃紅色的乾字!」

「正常的竹雕筆筒底部肯定不會有什麼落款,就算有也會是雕刻上去,而不會是什麼印章痕迹,所以這個乾字應該是乾隆把玩這件筆筒之時,不知怎麼心血來潮,用自己的印章往上面蓋了一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直播地攤撿漏,開局百萬利潤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直播地攤撿漏,開局百萬利潤
上一章下一章

第96章乾隆蓋過章的筆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