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今非昔比

第402章 今非昔比

第402章今非昔比

次日上午。

南寧汽車站。

鄧世榮微笑道:「老周,回廣州了,記得幫忙留意一下,看看哪裏有合適的鋪面出租,面積最好是三百平方左右,所處的位置要適合開火鍋店。」

周老頭拍著胸膛道:「九叔,這事交給我,我現在退休了,一天到晚正閑着沒事幹呢!等回去了,我就發動關係,幫你物色個合適的鋪面,來廣州來火鍋店,確實比較有發展前途。」

周母也笑吟吟的說道:「是啊,九叔,這事包在我們身上,到時找到了合適的鋪面,阿珠就可以到這邊來做生意,這樣他們兩個年輕人就沒有地域限制,有機會走到一起了。」

通過這次見面,他們對於鄧允珠那是相當滿意。

畢竟是那麼大一家火鍋店的老闆,在其他地方還有分店,這生意做得那真是風生水起,再加上身材相貌也不算差,高中學歷也拿得出手,這樣的條件他們怎麼可能不滿意啊?

也就第一次見面,還不適合去女方家,所以鄧世榮沒有向他們透露這五嶽廣場是他的產業,也沒帶他們到五樓去看那驚艷至極的豪宅,否則他們就不止是滿意了,而是怕高攀不上鄧家了。

因為心裏十分滿意,所以周父周母也不藏着掖着,已經在鄧世榮面前明確表達了他們的意思了。

至於鄧世榮對周海東,那同樣也是滿意的,如果不滿意的話,也不可能讓周家大老遠的從廣州趕到南寧來相親了。

因此,這門婚事,雙方父母算是滿意了,能不能成就看周海東與鄧允珠這兩個當事人的選擇了。

在上車前,周海東看着眼前這個越看越滿意的姑娘,笑容滿面的說道:「阿珠,那我就先回去了哈,回去后我再給你打電話或者給你寫信。」

鄧允珠點了點頭:「好的。」

雙方閑聊了一會,眼看時間差不多了,周老頭才告辭道:「九叔,時間也不早了,那我們就先上車了。」

鄧世榮笑道:「好,回頭我到了廣州,再找你跟老黃飲早茶。」

周母和周海東也都紛紛打招呼,然後一家三口才朝鄧世榮父女揮了揮手,坐上了返回廣州的大客車。

……

雙旺鄉政府。

林書記騎着單車出去巡視修路情況。

這一次修路,縣裏是真的出了大力了,不僅每公里撥款20000元,還讓鄉政府組織鄉民參與修建,誓要把潭蓮到老虎頭水庫這條公路修成縣道,不再是之前的鄉道。

這一段路,屬於潭蓮到青平公路中的一段。

潭蓮到青平這條鄉道,經過雙旺鄉和沙陂鎮,屬於沙土路。

從潭蓮始,零到19公里是屬於雙旺鄉的鄉道,於1958年春修建,當時縣自籌材料折款900元,於當年建成通車。

五年前的1985年,縣裏給每一條鄉道都撥款修路,以每公里2000元計,用來加寬路基,雙旺鄉這條路基便由原來的4至5米拓寬到6至8米,個別地段達10米,路面由原來的3至4米擴大到5至6米。

然而,該路的路基差,路面等級低,抗壓能力差,在縣裏屬於不入流的鄉道。

此前,看到那耶鄧氏自籌銀兩把屬於他們那耶鄧氏路段的鄉道和村道建成了國道,以林書記為首的鄉政府領導也曾打報告想讓縣裏多撥點款,不說要把這鄉道修成像那耶鄧氏那樣的國道,至少也要把路基路面再拓寬一點,有條件把它修成縣道並鋪上柏油是最好的,沒條件也可以往路面上填一些碎石,提升一下路面的抗壓能力。

可惜,縣領導以財政緊張為由,壓下了雙旺鄉政府遞交的報告。

對此,林書記等鄉領導都是理解的,畢竟縣裏鄉道那麼多,都需要縣裏撥款修建,作為縣領導,沒有特殊的理由,也不可能偏愛雙旺鄉,專門給雙旺鄉撥款修路。

原本林書記等領導都以為想要讓縣領導同意撥款是沒戲了,可萬萬沒想到峰迴路轉,年初的時候那耶鄧氏族頭的二兒子結婚竟然搞出了那麼大的場面。

不僅有諸多來自全國的科級幹部和處級幹部趕來參加婚禮,最讓林書記等鄉領導震撼的,是新娘的父親乃是省級領導。

在婚禮當天,縣裏的諸多領導也都坐車下來參加婚禮,那搖搖晃晃得極為厲害的路面,哪怕林書記沒在車上,也能想像得到當時縣裏的一眾領導有多麼的誠惶誠恐。

這不,那場盛大的婚禮過後,縣裏就火速通過了他們雙旺鄉遞交的報告,並且大手筆的以每公里20000元的造價撥款,比五年前的撥款整整提升了十倍,讓雙旺鄉務必要把這條鄉道改造成縣道。

有了縣裏的大力支持,林書記等鄉領導也積極發動村民參與修路,各村的村民都紛紛響應,畢竟想要富先修路的標語早就已經在全國各地流行開來了,大家都認識到了修路對於發展的重要性。

林書記騎着單車巡視了一遍,才滿意的回到了鄉政府,等雙旺鄉的鄉道升級成縣道,相信雙旺鄉會迎來大發展的,他作為鄉里的一把手,能在任期內做出這樣的成績,那是值得吹噓一輩子的。

當然,他心裏比誰都清楚,雙旺鄉要是真能發展起來,那耶鄧氏的族頭九叔,起碼佔了八成的功勞。

……

轉眼,就到了卜小石和嚴淑文結婚的大喜日子。

婚禮,自然是在包山村辦。

對於博白這邊的農村人來說,哪怕是到了後世,結婚的時候都有很多人選擇在農村老家辦酒,而這個年代就更加不用說,一百個農村人起碼有九十九個是在農村老家辦酒。

嚴淑文家在桂林,雖然是在同一個省,但桂林距離玉林足足有好幾百公里,肯定不能在結婚當天才去迎接新娘,還得用跟鄧允衡那樣的辦法,提前把新娘接到博白的賓館安頓下來,等第二天再接回老家辦酒。

在小外甥帶人去桂林接親的時候,鄧世榮作為媒人也跟着去了。

接親的過程就不多說了,反正一切順利。

回到博白富豪賓館安頓下來的時候,鄧世榮心裏冒出來一個想法,那就是雙旺,也該擁有一家像樣的賓館了。

說起雙旺的賓館,別說是現在這個年代了,就是到了二十一世紀初期,整個雙旺都沒有一家像樣的賓館,直到2010年以後雙旺才首次迎來大發展,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裏,搞起了幾家像模像樣的酒店。

這個年代的雙旺,就只有一家招待所,只有幾個房間的那種,而且居住條件相當差,這也是之前鄧允衡接親和現在卜小石接親沒有直接接回雙旺,而是接回到縣城的主要原因。

不過,鄧世榮也知道,這個年代要是在雙旺建賓館,那肯定是要虧本的,因為完全沒有外來人口,本地人有誰閑着蛋疼不住家裏而是花錢去住賓館啊,那不是有病嗎?

雖然他不缺錢,但虧本的生意還是不要做的好,想想還是過多兩年再說吧!

……

次日。

浩浩蕩蕩的車隊從縣城出發,朝包山村趕去。

打頭的自然是鄧世榮家提供的四輛桑塔納轎車,跟在後面的則是卜中石提供的十幾輛大貨車,排面那也是相當的奈斯。

博白這邊有父母不送嫁的規矩,但桂林那邊沒有這樣的規矩,所以嚴淑文結婚,嚴父嚴母都給女兒送嫁來了。

此時,嚴父嚴母坐在其中一輛桑塔納轎車上,心中對於女兒這次的風光出嫁,也是相當的滿意。

畢竟這個年代,能用桑塔納轎車來接親,就是在大城市都不多見,更別說是在鄉下這種地方了。

從博白到潭蓮是鋪了柏油的縣道,雖然道路也是彎彎曲曲的,但道路平整走起來還是非常順暢。

而到了潭蓮路口,進入雙旺鄉境域,就變成坑坑窪窪的鄉道了,雖說現在這條鄉道正在修建當中,但想要把鄉道修成縣道也是需要時間的,短時間內也只是拓寬了一部分路基,距離修建完成還早著呢!

是以,車在進入鄉道后,就搖晃得厲害了,把嚴父嚴母搖得那叫一個頭昏眼花。

他們所在的城市乃是桂林,而桂林從宋代開始就是廣西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就是到了近代才被南寧重新奪回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地位。

之所以說重新奪回,是因為南寧早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是廣西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中心了,只不過這個時間並不長,影響力遠不如桂林而已。

桂林作為廣西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中心,它的發展自然不是玉林這等落後城市可比的。

其他的先不說,就說這道路吧,嚴父嚴母在桂林就沒見過比現在走的這條鄉道更破更爛的道路。

在這種破地方,竟然出現了鄧世榮這樣的千萬富翁,嚴父嚴母都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一路搖搖晃晃,等接親的車隊回到包山村,已經是上午十一點左右了。

「哎,這新娘子真不錯,看起來好漂亮啊!」

「是啊,二柱家這三個兒媳婦真是一個比一個漂亮。」

「有錢了,多漂亮的媳婦都能娶得到,以二柱家現在的經濟條件,能娶到這樣的兒媳婦,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是啊,有錢就是好,聽說新娘子還是大城市的呢!」

「要是幾年前,有誰說咱們包山村有人能娶到大城市的姑娘,那是打死我都不會相信的,可現在真是一點都不意外。」

「現在二柱家真的不得了了……」

「……」

隨着新郎把新娘接回來,整個包山村都開始議論紛紛。

原本卜二柱在村裏,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員,可隨着他妻弟的強勢崛起,帶動他們家也跟着崛起,短短几年的時間,就讓他們家成為村裏最耀眼的存在,也是名副其實的村首富。

如今的卜二柱,已經是村裏威望最高的人了,沒有之一。

在新郎新娘忙着祭拜祖宗的時候,鄧世榮則陪着嚴父嚴母在客廳喝茶。

姐夫家的房子,是這兩年新建起來的三層小洋樓,裝修雖然沒有鄧世榮家那些房子那麼講究,但也是極為豪華,哪怕是擱在大城市都是極為漂亮的房子,擱在農村就更加不用說了,早已經成了包山村人人嚮往的房子標桿了。

鄧世榮開口道:「親戚,我們的鄉道正在修建,一路上辛苦了哈!」

「不辛苦。」

嚴父擺了擺手,說道:「親戚,我發現你們玉林這邊的山,跟我們桂林那邊的山都差不多,都是一些矮山,連一座高一點的山都沒有,最大的區別就是你們這邊的山比起我們那裏的山要密集得多。」

鄧世榮笑道:「這完全沒得比,我們這裏的山都是普普通通沒有什麼特色的山,而你們桂林的山水那是天下聞名的,看着就如同畫卷似的,美不勝收。」

嚴父嘆道:「山水再漂亮也沒用,長達幾百年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中心,還不是說丟就丟。」

鄧世榮安慰道:「親戚不必遺憾,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長河當中,別說只是省會了,就連一國的首都,還不是說搬就搬,比如西安、洛陽、南京、開封等城市,在古代那都是大名鼎鼎的京城啊!」

嚴父點頭道:「這倒也是,相比起丟失省會城市的地位,那些丟失了首都的城市,確實更加心痛。」

鄧世榮道:「不管是首都還是省會城市,都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才最終確定下來的,就拿咱們廣西的首府來說,當時之所以選擇南寧而不是桂林,也是有許多原因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南寧的戰略地位是要比桂林強很多,所以教員才最終拍板把南寧定為廣西的首府。」

嚴父感慨道:「這個我也明白,教員的戰略千古無雙,他老人家把南寧定為廣西的首府,自然是有着我們不清楚的深意,只是我們桂林當了廣西那麼多年的老大哥,這忽然失去了這個地位,心裏難免有些難過。」

鄧世榮笑道:「這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要是桂林繼續成為廣西的首府,那在現代化的發展中,恐怕就要破壞桂林那天下聞名的山水了。相比起這首府的地位,我認為保全桂林的山水更加重要,這是大自然的饋贈,我們不能辜負了。」

嚴父哈哈笑道:「親戚你這看問題的角度是真的厲害。」

……

等新郎新娘祭拜完祖宗,接下來雙方父母、新郎新娘以及鄧世榮這個媒人,都登台發表了幾句講話。

講話內容都比較簡單,然後婚宴就正式開始了。

今天的酒席一共擺了36桌,場面搞得還是相當大的,飯菜也是極為豐盛。

從中午開席一直折騰到下午兩點多鐘,婚宴才算結束。

等其他客人都離開后,嚴淑文才笑眯眯的對鄧世榮說道:「舅舅,我桂林的服裝店,打算留給我爸媽去經營,我跟小石哥打算改行做點別的生意,還希望舅舅伱指點一下,看看我們做什麼生意好?」

這番話,也算是嚴淑文在向婆家表態了。

畢竟她要是繼續回桂林去經營她的那一家服裝店的話,那卜小石作為丈夫肯定也要跟着去桂林發展,這對於博白人來說,就相當於是上舍(入贅)了。

這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自然沒什麼,但對於卜家這樣的家庭來說,就有些不太好了。

鄧世榮聽着非常滿意,便笑着問道:「你們想要從事哪個行業,有想法沒有?」

嚴淑文回答道:「舅舅,小石哥沒有做生意的經驗,我也只有開服裝店的經驗,其他的行業都有不怎麼了解,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好的想法。」

鄧世榮點了點頭,說道:「那我給你們提供幾個選擇吧,第一個就是投資搞挖掘機。」

嚴淑文驚訝道:「搞挖掘機?」

鄧世榮道:「現在國家正在快速發展,全國各地都在大興土木,而挖掘機可以說是現代化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買幾台挖掘機回來,保證能大賺特賺。」

前世那耶村也有不少人是搞這個的,自己弄一台挖掘機自己開,只要有工做,挖掘機的質量好不容易壞的話,那一年下來賺個幾十萬還是沒問題的。

如果能搞幾台挖掘機,那年入百萬不是夢。

當然,這個不是人人都能賺的,如果接不到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或者買到質量不好的挖掘機,隔三差五的不是這裏出問題就是那裏出問題,那別說是賺錢了,就是虧本都有可能。

但是,這說的是前世那種競爭超級大的年代,而現在是90年代初,說句不誇張的,只要把挖掘機買回來,那完全就是閉着眼睛賺錢,根本就沒有競爭對手。

因為這個年代的工地太多了,而搞挖掘機的人又太少,大家都有干不完的活,還競爭個屁啊!

卜小石聞言有些心動的說道:「舅舅,這挖掘機買回來了,到哪裏去接活啊?」

「隨便哪座城市都有大把活干,不愁接不到活,先搞幾台試試水,等在這一行混出經驗了,人脈關係也有了,再擴大挖掘機團隊,等發展到手底下有幾十上百台挖掘機的時候,你們就能做到日進斗金了。」

說到這裏,鄧世榮話音一轉:「不過,這年代不管是在哪個行業混飯吃,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的,等你們發展壯大了,肯定會被某些流氓混混給盯上。

所以,當前最好的選擇還是南寧,因為在南寧你舅舅我還是罩得住的。」

這話可不是說說而已,90年代可以說是極其混亂的一個時期,基本每一座城市都會出現一些黑暗勢力,他們除了收保護費以外,還會以強硬的手段去壟斷某些行業。

就拿充煤氣這個行業來打比方,那些黑暗勢力會劃定他們的勢力範圍,在這個勢力範圍內不管是家庭用氣,還是飯店等行業用氣,都只能在他們公司充煤氣,你要是找其他公司充氣,這些黑暗勢力不會把你怎麼樣,他們只會毆打送煤氣的人。

總之,其他煤氣公司的送氣人員只要敢進入他們劃定的勢力範圍,必定會挨打。

久而久之,就沒有哪個送氣員敢往這片區域送煤氣。

這種競爭,是真的無解,讓那些正規的煤氣公司簡直是苦不堪言。

選擇報警也解決不了問題,結果除了認栽之外,是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

煤氣這個行業如此,其他賺錢的行業也不例外,自己小外甥要是搞挖掘機,如果只是三兩台小打小鬧,那自然沒有問題,可一旦發展壯大,擁有幾十甚至上百台挖掘機,那就不一樣了。

到時很可能就會引起那些黑暗勢力的注意,這顯然不是什麼好事。

不過,如果是在南寧,那自然沒問題,鄧世榮完全罩得住。

畢竟,無論是官方的人脈關係,還是自身的實力,都是非常牛逼的,只要稍微把自身的實力亮出來,除非牽涉到的利益實在太大了,否則沒有哪一方黑暗勢力願意招惹這樣的存在。

卜小石聽得連連點頭,自家舅舅在南寧的實力,那是毋庸置疑的,他接着問道:「舅舅,除了這挖掘機,還有什麼生意適合我們做的?」

鄧世榮微微一笑,說道:「除了挖掘機以外,我覺得搞美髮店也有前途,現在大城市都開始流行染髮,這玩意成本不高,利潤非常可觀,只要搞一家規模大的美髮店,以現在的潮流不愁沒有生意,賺錢那是必然的。」

嚴淑文聽到這個眼中不由得一亮,相比起搞挖掘機,她更加傾向於搞美髮店:「舅舅,這美髮店的規模要搞多大?」

鄧世榮道:「搞個一兩百平方的店面,再請十個八個懂染髮的美髮師回來,還有長相標緻的洗頭小妹也請十幾個回來,把它打造成南寧最大的美髮店,這生意一定差不到哪裏去。」

嚴淑文眉開眼笑道:「謝謝舅舅指點,我覺得這美髮店挺適合我的。」

鄧世榮道:「你們想要搞美髮店的話,那就到廣州深圳等走在時尚前沿的城市去看看,相信是有收穫的。」

「好的,謝謝舅舅。」

……

PS:感謝各位親戚的打賞和月票,書每天連載更新,難免會出現卡文或寫得不夠好的地方,如今將近一百五十萬字了,追訂還是相當的奈斯,真的非常感謝各位親戚的支持與包容,抱拳!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回1980年去享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重回1980年去享福
上一章下一章

第402章 今非昔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