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查辦袁崇煥

第1章:查辦袁崇煥

崇禎二年十二月初二。

大雪紛飛,故明京師一片的銀裝素裹。

三進三出的大院外熙熙攘攘,身着青紅華麗錦服的各級官差不停進進出出,與對門的落寞形成了鮮明對比,匾額上書四個大字——北鎮撫司。

門前值守的兩名錦衣衛校尉望向對門,言語間透露著譏諷。

「都晌午了,南司的人連坐堂的都沒來幾個,真是羨慕啊!」

另外那校尉打趣起來。

「那你怎麼不請求上官,把你調到南司去呢?」

「據說如今南司的指揮使,可是寧遠伯李成梁的重孫子啊!」

一名總旗走過,聽到兩人對話,卻是駐足望向院落之中。

他的眼神中帶着輕蔑,言語間也似唏噓。

「不過是靠他李氏一族在遼東的功勛蔭封了個指揮使罷了,哪有真本事。」

「李帥一生用兵,深諳兵法,奇正相輔,悍勇有貔虎之威,狡計有梟狐之謀,揮軍入朝,打得那些東瀛矮猴子們抱頭鼠竄!」

「若問遼軍,哪有人敢不服?」

「可是誰又能想到,這李家如今是黃鼠狼下崽兒,一窩不如一窩了!」

「我看到他李順祖這一代,遼東李氏是後繼無人了!」

總旗雖官位不大,卻畢竟比校尉高多了,官大一級還能壓死人,何況高了好幾級。

兩校尉只得賠笑,不再敢多說什麼。

那總旗正說着,忽聽街角傳來一陣蹄聲,旋轉頭看去。

一行人鮮衣怒馬,自街上猝然揚鞭掠過,行人無不驚躲。

為首一名宦官身着大紅蟒袍,於北鎮撫司外勒馬而停,斜視不言,一臉倨傲。

許久,方才微抬眼眸,對遲遲迎出的錦衣衛千戶說道。

「袁崇煥付託不效,專恃欺隱。」

「陛下現已明察,嚴旨北鎮撫司速往刑部僉簽,切實查辦!」

這番話說的輕描淡寫,卻直接使得門前的這名總旗瞪大了眼睛,那兩名校尉更是渾身都在發抖,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消息傳入北鎮撫司,立刻炸開了鍋。

北鎮撫司還只是第一站,或許這個炸彈,很快會波及到整個京城。

......

接到聖旨后,北鎮撫司內外一片忙碌,旗校們進進出出,有人高喊呼喝,調撥下屬,有人翻身上馬,疾馳而走,頃刻亂作一團。

僅隔着一條街的南鎮撫司,卻依舊是那樣的安靜。

李順祖悠悠轉醒,但下一刻,炸裂般的劇痛傳來。

無數信息湧入腦海,怎麼都停不下來。

李順祖只覺得腦袋如同要炸了一般,不由得怒目圓睜,揮起雙拳,狠狠砸向自己的腦殼。

一下,兩下......

不知過了多久,李順祖這才感覺好些,鬆了口氣。

這時李順祖才發現,屋內的幾個人都看鬼一般看着自己。

而李順祖自己,現在也是一臉的懵逼。

現在這種情況,最好什麼都先別說。

見桌上有杯水,李順祖救命稻草般的拿起小口喝起來,尷尬感這才漸漸消散。

戰術喝水還是比較有用處的,屋內的幾個人見狀也都自行其事去了。

李順祖一邊喝水,一邊開始回憶腦海中湧入的那些信息。

穿越了?

不會吧!

被魂附的這位,是寧遠伯李成梁的重孫,名將李如松的直系長孫。

便宜老爹叫李世忠,雖然憑藉李家功勛蔭封了一個遼東副總兵,但上任沒幾個月就英年早逝了,所以在歷史上並不出名。

但要說前兩位大哥,在明末那都是鼎鼎大名了。

李成梁先後鎮遼四十載,因功加封寧遠伯,與同時代的戚繼光並稱為南戚北李。

邊帥武功之盛,二百年來未有,這話說的就是他。

李如松也不簡單,萬曆三大征他指揮打了兩個,抗倭援朝把小日子打得哭爹喊娘,和同時代的麻貴並稱東李西麻。

但李順祖覺得很扯。

雖說後世的自己也姓李,老家在吉林邊陲,據爺爺所說,和明末的遼東李氏有些藕斷絲連的關係,但由於爺爺去世的早,具體是哪一支,李順祖也不清楚。

不帶這麼玩的啊,穿越到自己祖宗身上?

李順祖忽然記起一個電影,聯想到一個非常恐怖的後果。

要是自己娶了一個和歷史上不同的媳婦,或者做了一件和歷史上不同結果的事,會不會蝴蝶效應影響了後世,然後連家都沒了?

到時候父母消失,連自己也會消失?

李順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這個,第一個想法由此而生。

首先需要詳細了解一下這一代的李氏家族,到底哪一支是自己的祖上。

其次做事一定要謹慎,先盡量和歷史上一樣,千萬別一個高興,把自己玩沒了。

保住小命,比什麼都重要。

穿越都有了,蝴蝶效應人直接消失也不算離譜了吧?

在記憶中,李順祖得知了這位老祖宗二十一年全部的往事。

其實沒什麼好知道的,平庸都算不上,只能說是一個鹹魚,歷史上的李順祖除了李氏長子的身份以外,什麼都不是。

二十一歲,戚繼光已經到登州衛上任,留下「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千古名句,李成梁已經組建遼東鐵騎,在遼東屢建新功。

李如松在同樣的年紀,也是武進士及第,被萬曆皇帝諭旨封為神機營主將。

這貨卻因為祖上的戰功恩蔭了一個錦衣衛正三品的南鎮撫司指揮使,直接選擇當一條鹹魚。

其實這官位已經超越同時代絕大部分人了,在錦衣衛系統中算那一小撮高官,放在綉春刀電影里,一句話就能能決定沈煉三兄弟的生死。

擱在整個大明,正三品這個品級也不算低。

問題是,錦衣衛的系統很複雜,光南鎮撫司,指揮使就不止一個。

除了李順祖這個因為祖上戰功恩蔭空降下來的,現在還有一個本地的南司指揮使,人家才是管事的。

李順祖從記憶中了解到,自己的原身老祖宗,是真的不爭世事。

自從前兩年空降下來,就是整天當個鹹魚,除了吃就是睡,從來不會缺席任何需要他坐堂的時候,但也從來不會帶隊出去辦差,更不會主動說話提意見。

久而久之,不只北司的人看不起他,就連南司內部也都是笑話他。

說起來也是,畢竟祖上的大名實在如雷貫耳,光芒太過耀眼,身為如今李氏的直系長子,想超越上面那兩位也實在難,還不如想開了完全當條鹹魚。

如果沒有特別情況,李順祖也確實想貫徹老祖宗的道路,當一個快樂的紈絝子弟。

但問題是,這不是大宋也不是大唐,而是明末。

大明已經是千瘡百孔、大廈將傾,沒幾年了。

如今已經是崇禎二年,是乙巳之變的年頭,皇太極正帶后金軍入關到處搶劫殺人,同時間的陝西也民變四起,各地飢荒、旱災、蝗災此起彼伏。

再有個十五年,大明就會徹底打出寄寄,然後就是清軍入關,大順和清妖爭天下。

有人問南明,那是個什麼東西?

沒聽說過!

清妖一旦入關,自己這條李氏鹹魚還有多少活路就很難說了。

畢竟祖上那二位,都是靠打女真起家的,清妖的祖宗奴爾哈赤以前是給自己爺爺李成梁倒尿盆的。

想起歷史上李成梁的直系子孫不是遠遁海外,就是隱姓埋名、戰死沙場,下場都不怎麼樣,怕不是自己也得剃了金錢鼠尾,然後給清妖倒個尿盆?

那日子簡直沒法過啊!

這些結果,無一不讓李順祖渾身起雞皮疙瘩。

正想着,門外傳來一陣蹄聲。

沒過多久,便是一陣雞飛狗跳的忙碌聲。

緊接着「砰」的一聲巨響,南鎮撫司的大門就這麼被人踹開了。

一名鷹鼻鷂眼,身着大黃錦服,腳踏黑靴的指揮使雙手叉腰,對眾人頤指氣使。

「弟兄們,來活兒了!」

「薊遼督師袁崇煥私通建虜,陛下嚴旨北司查辦,我南司負責督辦!」

「汪百戶、鄭百戶,帶着你們的人回去換錦服,跟我去廣渠門的關寧軍大營!」

看眾人似乎對換錦服頗為拖沓、不滿,那指揮使也知道不能犯了眾怒,畢竟坐到高位,這點腦子還是有的。

他不敢說太狠的話,眼珠一轉,打着哈哈勸慰起來。

「上頭怕袁崇煥手下那群關寧兵鬧事,因此有嚴令,讓全部到場的錦衣衛不得着便衣,我們南司是如此,北司也不得例外,快去都換上錦服!」

眾人一聽北司的大爺們也都要換,心裏這才都好受不少,於是紛紛起身,雜七雜八的走了出去。

「是!」

「知道了...」

那指揮使滿意的點了點頭,為自己此番見機行事的機警而竊喜。

隨後他環視堂內,眉頭頓時深深擰起。

這礙眼的傢伙怎麼還在這?

此時的李順祖,正雙腿翹在桌案上,手中拿着一杯水有一口沒一口的喝着,時不時又抬起頭凝視房梁若有所思,根本沒有對他行禮或是去換錦服的意思。

這傢伙是哪根筋搭錯了,見到本官,連基本的禮節都沒有。

是不是欠管教了,以至不過一個恩蔭的閑職,也敢如此放肆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從遼東將門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明:從遼東將門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查辦袁崇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