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反方向的突襲

第338章 反方向的突襲

第338章反方向的突襲

陳明的視線聚焦在了如今因為淺層蟲巢轉化而從太空中都能看出坑坑窪窪的蟲巢星球上。

此時蟲巢星球已經有很多地方都顯露出了地殼之下的深層岩石層。

但這並不意味着深層蟲巢的覆蓋面積很小。

相反,剩下的深層蟲巢遠比已經轉化成了能量結晶,又成為了蟲族巡洋艦的淺層蟲巢來的更多。

只是它們都在深邃的地下,不斷地為太空中的蟲族提供著源源不斷的能量。

所以更離譜的就在於。

陳明現在除了那支在蟲巢星球上遮天蔽日的十萬艘蟲族巡洋艦組成的巨大艦隊以外。

還能再弄出三支一樣的,甚至更加龐大的艦隊。

只是沒這個必要。

深層蟲巢本身的作用就是汲取星球的養分,提供給淺層蟲巢用於培育新的個體。

所以陳明才會讓蟲后保留深層蟲巢,還去瘋狂地擴張深層蟲巢。

讓這裏的蟲子去將整個星球都轉化為蟲族的養分。

而這些蟲巢產出的能量結晶則都會通過靈能的影響直接被送到那些啟航的蟲族戰艦上。

這還不是陳明調用他的靈能所做的事情,而是蟲后在吞噬了仙靈樹種進化過後,所掌握的更加強大的靈能協調使用的能力。

蟲后已經可以像是船靈那樣調度少量陳明的靈能效果,為蟲族提供強大無比的後勤支援。

光是這些能量結晶的存在,就已經足以讓這些艦船本身有絲分裂出一支一模一樣的蟲族艦隊來。

並且只要寄生於星球上的深層蟲巢依舊存在,星球也依舊存在,那麼這些後勤上的支援,可以說是無限的。

蟲族能夠通過徹底的吞噬一顆星球,抹殺一顆星球的生命,來製造出這樣的一支又一支恐怖的蟲族艦隊。

這就是蟲族。

這才是蟲族。

所以說當初蟲族是怎麼瀕臨滅絕的?是沒有戰艦之類的作戰手段嗎?

哦,不對。

仔細想想好像蟲族瀕臨滅絕也確實是應該的。

現在的蟲后是經過了陳明的靈能好幾次的改造,並通過進食大量生物和靈能生物發生過數次進化,甚至最後一次還吞食了一顆仙靈樹種進化到了如今的存在。

強度跟以前的蟲族絕對不在一個層面,甚至一個位面上。

特別是以前的蟲族只能吞食一部分礦物作為營養。

但現在蟲族已經可以直接吞食所有泥土岩石之類的無機物作為營養,效率也極為誇張。

現在的蟲族幾乎可以把一切都轉化為營養,這才是最恐怖的地方。

但陳明突然又想起了上一代蟲后。

它更早地就掌握了轉換機械戰艦為生物戰艦的能力。

雖然不一定有它生下的蟲后強,但它脫離了所有人的視線,誰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做什麼。

而且雖然它沒有陳明的靈能可以優化自身,但是如果蟲族單位的數量上去了之後,光靠變異和進化,或許它也有着能夠實現如此效果的可能性。

如果跑路的那隻一代蟲后真的做到了這些事情,那情況似乎會變得有些複雜。

算了,現在不是考慮這種事情的時候。

陳明把發散出去的想法收斂了一下。

至少在有了現在這個數量級,甚至在之後有需要的話還能繼續以恐怖的速度增加的蟲族巡洋艦的情況下。

陳明足夠放心一些了。

但還不夠。

陳明有了如此龐大的一支蟲族艦隊,有了和機械族正面抗衡的資格,但這並不是說就一定有着和機械族相等的戰鬥力了。

陳明之前通過械后拿到過機械族的佈防圖,知道機械族至少有兩艘主力艦和上萬艘巡洋艦,其他的艦船數不勝數。

但他也認為機械族艦隊的數量絕對不止於此。

總有一些艦隊是作為後備力量和機動艦隊來使用的。

而且在機械族星域這個即將和帝國發生戰鬥的星域裏,作為後備力量和機動艦隊的機械族數量很有可能會超過佈防的艦隊數量。

所以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他得用一些別的數據作為參考。

陳明記得一些帝國星域的戰鬥力。

像是邊緣星域的標準戰力是一艘主力艦加上三千左右的巡洋艦級別的戰力,上萬的驅逐以及更多的護衛。

伽洛星域之前就是這樣的狀況,只是因為內部腐敗的問題導致主力艦荒廢和大批巡洋艦無人維護,還有就是很多巡洋艦都是分散在整個星域不同地方的,所以看起來防備力量十分空虛。

現在就好多了。

白泉的分部接手了原本的軍隊,一艘攻勢級和一艘軍團級兩艘主力艦時刻在這裏待命。

大量的巡洋艦在經過了維護或是重建后編入軍隊,基本上已經超過了邊緣星域標準戰鬥力不少。

但相比於繁華星域還是不行,繁華星域的艦隊戰鬥力,在邊緣星域的標準基礎上簡單粗暴地翻個十倍就行。

十倍。

邊緣和繁華之間,就是有着這麼巨大的差距。

這是星域本身的發展程度決定的,越繁華的地方艦船研究也就越先進,艦船工廠的數量也就越多,製造出來艦船的質量也就越好,這是無可避免的。

也正是因為這種受限於經濟與環境條件的邊境戰鬥力相比於境內低的問題,所以帝國才會有一個星域聯合戰區制度。

這種強制要求繁華星域為邊緣星域提供艦船支持的,利好邊緣星域的制度。

當然這個現在不重要。

重要的是陳明可以根據這些數量,推測機械族的艦船數量

根據不同星域的戰鬥艦船大致數量、機械族星域的大小,以及他所了解的機械族的發展程度,

陳明先給他推測的機械族星域戰爭力量取了一個邊緣星域和繁華星域的戰鬥力的中間值。

也就是六艘主力艦與兩萬的巡洋艦為主力,剩下的驅逐艦的飛船數量再翻個十倍左右,護衛艦在驅逐艦的基礎上應該是二到五倍。

然後,再在這個基礎上把主力艦和巡洋艦這種戰爭中的主力飛船的數量乘1.5到2。

這應該才是真實的數量。

十艘左右的主力艦,三萬五千艘左右的巡洋艦,以及二十萬艘驅逐和四十到一百萬左右的護衛。

這才是一個星域的機械族在即將面臨戰爭的時候最有可能的艦隊數量。

當然主力艦的數量因為陳明不確定外來的那個機械族星域的增援數量的原因,所以簡單粗暴的加了四艘。

其他的應該大差不差。

和一整個帝國相比機械族星域估算出來的戰鬥力並不算什麼,但戰爭不是比大小就可以了。

尤其是帝國主動發起的對外戰爭。

機械族星域的規模足夠讓帝國去認真對待了。

贏可以說是必贏的,但贏的過過程中的損失也必須考慮。

什麼戰略縱深,什麼外界支援,什麼頂尖武器都處於戰爭指揮官的考慮之中,都很麻煩。

連帝國都覺得麻煩,陳明當然不可能輕鬆解決。

不過對於陳明來說,中小型飛船倒也不算什麼。

數量再多的中小型飛船又怎麼樣?在巡洋艦面前都是送菜罷了。

而機械族的巡洋艦的話。

同等級的飛船里陳明還真找不到幾艘能和蟲族的巡洋艦抗衡的飛船,機械族的飛船肯定不行。

更別所巡洋艦的數量有着數倍的差距,只要陳明想的話,這個差距還可以擴張到數十倍。

所以唯一值得讓陳明考慮的麻煩,也就是機械族的主力艦,和主力艦所擁有的主力級武器了。

主力艦始終是個巨大的麻煩。

因為巡洋艦和主力艦之間存在着斷崖式的實力差距。

哪怕只有一艘主力艦,光靠巡洋艦的數量堆積就算能贏損失也會無比慘重。

更別說機械族還不是傻子,不可能讓主力艦去單走的。

而如果機械族的主力艦不分散開去的話,那光靠巡洋艦是絕對不可能堆死的。

當然陳明不至於那麼浪費。

他有這樣數量的巡洋艦有的是不同的作戰方式的選擇,根本沒有必要一定說得和機械族正面交戰。

具體的計劃,他心裏也已經有了一個想法的雛形。

從原本的械后弄出來的規劃修改而來的計劃。

不過在具體執行之前,他要先利用這麼多蟲族巡洋艦,先幫開拓艦隊撤走再說。

避免在陳明和機械族戰鬥的途中被機械族發現臨時據點位置,然後機械族又狗急跳牆選擇自爆。

陳明感覺真給機械族機會的話,機械族是絕對不會介意把所有的巡洋和主力都躍遷到陳明的開拓據點這邊跟他爆了的。

所以它必須得先保障好自身。

在數量龐大的艦隊和無數任勞任怨並且只會聽從命令的工蟲的幫助下,物資的遷移和打包並不需要太多時間。

本來需要幾天準備的工作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之內便徹底完成。

兩個殖民地的一切都被打包送上了飛船之中。

接下來為了避免戰爭波及,這些蟲族和餘輝的飛船將會連續進行三次躍遷。

從原本的第四次極限距離躍遷的位置直接抵達本該是第七次極限躍遷才會抵達的位置。

距離陳明當初挑選路線的時候的目的地也還有七次躍遷。

進程過半。

帝國去相位巨獸肆虐的地方僅僅三次極限躍遷的距離,就需要足足三天。

想要快速抵達七次極限距離的躍遷的地方,難度可想而知。

而且千面的躍遷可以說是有跡可循的,

畢竟從帝國的那個方向想要不走機械族和餘輝的地盤出來就只有一條路。

進行躍遷也不會偏差太多。

但是在幾次躍遷過後,再往後的躍遷路線就徹底沒有可以參考的路線了。

足夠安全。

看着那無數的蟲族艦船陳明突然想到,至少在艦隊的數量上他是真的完全不吃虧啊。

蟲族一個星球的戰鬥力基本上就可以抵得上一個星系

這隻能說還是蟲族在經過了陳明的強化后太過於誇張了

畢竟不管是機械族還是其他的什麼,一個星域都是不可能只考慮軍事力量的。

必須要綜合多方面的考慮,把艦隊限制在一定的合適的數量上,只有在必要時刻爆兵生產。

就算分出了大量的艦隊用在幫忙遷徙上。

依舊有足夠數量的蟲族巡洋艦可以找上機械族的麻煩。

那麼接下來,檢驗這些日子學習的指揮技術水平的時候到了。

陳明的眼中憑空出現了臨近星域的星圖。

這都是他的艦隊一點一點開拓,一點一點測繪下來的精確星圖。

所有的小型據點的位置都被標註在上面,而所有襲擊他的據點的機械族艦隊同樣也是。

機械族為了徹底抹除陳明的影響,在襲擊陳明小型據點的時候,可以說是地毯式地貼近轟炸,並且還派出部分機械族單位落地對廢墟進行檢查,力求將所有的機械化結構都摧毀。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就算陳明的精神力都徹底耗盡,只要曾經通過他的靈能有過聯繫的任何東西他都可以再次鏈接。

大到工業設施,小到鐵原子。

除非機械族在摧毀小型據點的時候能將所有的分子原子都徹底湮滅。

否則,陳明的眼睛將永遠存在於他的靈能所覆蓋的地方。

但機械族並不知道這一點。

它們在破壞小型據點的時候沾染上一些鐵原子什麼的可再正常不過了。

而這就導致幾乎所有的參與了襲擊的機械族戰艦的位置都清晰地標註在了星圖上,每一支活躍的艦隊都顯露在陳明的眼前。

機械族的艦隊中的絕大部分還在它們看來的徹底摧毀了陳明的小型據點后回到了帶領它們來這裏的巡洋艦附近。

讓陳明能將那些巡洋艦隊的位置也標註了出來。

這些巡洋艦的行動跟隨着大量的中小型艦船,不光是那些執行了摧毀陳明小型據點的飛船,還有更多的目前還沒有動作的其他的艦船,都出現在了陳明的眼中。

甚至還有一些巡洋艦攜帶了戰備物資,在一些小型艦船為了摧毀陳明的據點而消耗了大量物資的情況下為它們提供補給。

而提供補給的這個過程中,飛船之間產生了直接的接觸。

只要陳明想,他甚至可以用這些飛船上沾染的鐵原子將餘輝核心送過去,製造數據線強行接管那些巡洋艦。

但他沒這麼做。

因為強行接管機械族會讓機械族個體成為異常子個體,從機械族的網絡中斷開。

這會導致被控制的機械族立刻被機械族發現,同時也會讓它們發現陳明如今有了直接利用鐵原子就對飛船進行控制的手段。

當初陳明和機械族星域的機械族第一次接觸的時候可是他自己親自穿上動力裝甲跑到機械族巡洋艦上去控制的。

在機械族看來,陳明的能力限制肯定就在於此。

不然的話陳明早就把整個餘輝、整個機械族,乃至整個帝國的所有機械結構給控制了。

所以如果陳明的這個能力暴露的話,很多本來他能做的事都沒辦法做了。

比如之後,在機械族的那些殘留着他的靈能控制的鐵原子的飛船可能可以接觸到機械族母艦的情況下,他能做的一些事。

雖然現在還沒有碰到,但機械族的星域裏絕對存在主力艦,機械族也絕對準備了主力艦隨時啟用。

可能用在帝國那邊,也可能用在陳明的身上。

陳明現在最缺的可就是主力艦了。

主力艦可是艦隊戰鬥力上限最關鍵的存在。

他現在如果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控制了巡洋艦,導致機械族有了防備,以後可就沒現在這麼好的機會了。

而且既然機械族可能會有着他必須親自對一些事物進行控制的限制條件的話。

那麼有機械族被控制對機械族來說也就意味着一件事,那個地方一定有着陳明的存在。

這是一個只能用一次的誤導方案。

陳明可不能就這麼簡單地把這個方案能實行的環境給破壞掉。

所以沒什麼可說的,這些機械族沒有一台可以被控制。

所有的機械族,都得死。

十萬艘擁有着蟲族子個體意識的蟲族巡洋艦在蟲后和陳明的精細指揮之下鎖定了每一艘攻擊過陳明小型據點的飛船。

或是鎖定了那些帶領着機械族的中小型飛船選定着躍遷的位置,對陳明的臨時據點進行搜索的巡洋艦隊。

每一個被鎖定的地方陳明都至少安排了雙倍以上的戰鬥力。

而蟲族的生物巡洋艦的戰鬥力本身就相當足夠。

以電漿酸液炮和模仿速子長矛的生物能量武器作為主要武器。

前者是種有着能量拘束彈形式,但又與化學性實彈武器結合的產物。

依靠蟲族基因之中極光風靈基因所產出的電漿與蟲族本身高腐蝕性的酸液作為傷害手段。

兩者混合的複合傷害對於護盾裝甲和船體都能有着不錯的效果。

而後者的名為生物聚合高能粒子洪流發射器就更不用多說了。

生物版速子長矛,使用進化過後的那種熒光能量結晶供能,效果比普通的速子長矛更加恐怖。

不僅是因為能量源的優化,還有就是因為它是生物質的能量武器。

只要是生物,那就能夠被蟲后的靈能增幅。

蟲后的靈能增幅雖然是全面性的增幅,但在這一次的進化過後,蟲后已經能夠使得部分器官單獨獲取更加強大的額外增幅,並且增幅的還是器官本身的作用。

作為生物武器,增幅的當然是戰鬥性能。

而速子長矛的戰鬥性能,包括充能時間、粒子流量與持續時間相比於普通的型號都要來的更強。

這還是靈能帶來的額外增幅。

只要將來陳明或是蟲後繼續研發更先進的生物質速子長矛,那麼這些長矛的威力還能更強。

其他的武器還有一些生物飛彈之類的導彈武器和生物戰機之類的艦載機類型的武器。

不過陳明感覺這些武器在這一次的戰鬥中應該不會有什麼表現的機會了。

至於蟲族飛船本身。

雖然不存在護盾,蟲后哪怕進化了也一樣無法對護盾系統進行復刻。

既然這樣蟲后也沒有死磕在護盾上不放。

選擇全面加強本身就十分強大的蟲族甲殼。

如今蟲族的甲殼,也就是蟲族飛船的裝甲也已經不同於往日。

被蟲后吃掉的仙靈樹種的種皮結構也被應用在了漆黑甲殼上。

仙靈樹種種皮強度極高,陳明的精神力都無法探入。

這不光只是對精神力的防護,還有的在物理意義上的堅固。

甚至當初蟲后都得親自咀嚼才能消化。

這樣的結構應用在甲殼上,足以如今蟲族巡洋艦的甲殼裝甲擁有着超過正常巡洋艦裝甲的強度。

就是這樣強大的蟲族巡洋艦聚集在蟲巢星球的軌道上。

每一艘都在確認目標。

每一艘都在準備着啟動蟲後於進化結繭的過程中徹底轉化的生物質躍遷引擎。

不用擔心蟲族戰艦在躍遷過後遠離了蟲后時會出現的蜂巢思維網絡不穩的情況。

在蟲后吸收仙靈樹種完成了進化之後,蟲族的蜂巢思維網絡就不再像是之前那樣依靠信息素、真菌和少部分靈能來維持的了。

而是通過徹底的靈能思維網絡來進行維持。

並且之前的老方法也沒有被拋棄,在靈能波動無法抵達的地方,信息素與真菌依舊可以成為蟲群網絡構築的方式。

根本不需要擔心和機械族一樣的,在進入靈能隔斷區域的時候失去連接的問題。

而正是這種基於靈能的蜂巢思維網絡的構築,讓蟲族還獲得了一些額外的能力。

至於能力具體是什麼,陳明感覺他應該很快就會看到了。

在這樣的種種條件增幅之下,在浩浩湯湯的足以將蟲巢星球外圍的空間都擾亂出肉眼可見的扭曲的躍遷波動閃爍過後。

陳明通過蟲后感知的數萬艘出發的蟲族巡洋艦已經一一到位。

瑰麗電球與使用特殊能量結晶功能而變成純白色光束的粒子洪流將機械族的艦隊都徹底覆蓋。

黑色的甲殼與電漿酸液球以及純白色的光束帶來了極致的視覺衝擊。

而物理上的衝擊同樣也不遑多讓。

沒有一個畫面里的機械族艦隊可以扛得住超過三秒。

所有的蟲族艦隊都在躍遷抵達的那一個瞬間,僅僅一個照面便摧毀了敵人。

巡洋艦對上驅逐和護衛的戰力碾壓,讓機械族的艦隊沒有半點反抗的機會。

而那些機械族的巡洋艦隊也一樣,甚至還要更快一些。

因為陳明這邊的艦隊數量實在是太多,所以在那些機械族的巡洋艦隊那裏他多安排了一點點。

因此,這些地方的機械族巡洋艦和跟隨着它們的其他中小型艦船在蟲族巡洋艦的無腦火力覆蓋之下被摧毀的速度,甚至比另外地方的蟲族需要精確摧毀幾艘小船的速度來的更快。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星海:從廢棄採礦空間站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星海:從廢棄採礦空間站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338章 反方向的突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