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巧奪天工

第二十章 巧奪天工

未央宮,宣室殿。

翻看着金日磾剛剛從徐永那裏收繳上來的「禁書」,武帝的眉頭擰成了疙瘩,眸子中充斥着迷茫。

看懂了,但又沒完全懂。

沒看懂,但似乎又懂了一些。

他是真不懂鹽業,平日聽大司農的官員奏報時,時常聽到「煮鹽」二字,因此在他的印象中,鹽都應該使用大鍋架在火上煎煮出來的。

可是在徐永的這封奏疏中,根本就沒有煎煮這個過程……真是令人摸不著頭腦。

就在這時。

「報!」

一名內侍快步跑入殿中,躬身報道,「大司農桑弘羊受召前來,正在殿外求見。」

「叫他進來。」

武帝索性放下手中的簡牘,微微頷首。

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干比較靠譜。

桑弘羊雖不是出自鹽商之家,但因擁有過人的心算天賦,曾受命參與和規劃食鹽官營之策,負責其中計算與言利之事,對產鹽之事自然也有些了解。

至於原本總領鹽鐵官營之事的大鹽商東郭咸陽和大冶鐵商孔僅。

則已經在幾年前因管理不力,使鹽鐵官營之策非但難以為國獲利,反倒遭為天下人詬病而被武帝罷官。

片刻之後,桑弘羊來到殿中,躬身行禮:「臣桑弘羊參見陛下。」

「過來吧,瞧瞧這裏面的東西。」

武帝招了招手,將桑弘羊叫到身邊,示意他先看木盒中的簡牘。

桑弘羊十三歲便因「精於心算」被召入宮中伴讀,如今已過不惑之年,與武帝的關係極為親密,這些年為武帝找錢已是一把好手,無疑是武帝最為信任的大臣之一。

「諾。」

桑弘羊也不扭捏,應了一聲便拿起簡牘查閱起來。

「墾畦澆曬法,陛下,這是……」

剛看了幾句,桑弘羊就已經明白這是一封與什麼有關的奏疏,不由抬起頭來對武帝報以疑惑的目光。

鹽鐵官營之事,自陛下罷黜了東郭咸陽和孔僅之後,不是已經不再多提,進入了維持現狀的擺爛狀態么?

如今又給我看一封與製鹽相關的奏疏,難道陛下又動了什麼心思?

武帝知道他在想什麼,不置可否的道:「接着看,看完再說。」

「諾。」

桑弘羊只得收起心思,更加認真的看下去。

起初他的眉頭還只是微微皺着,看到第二卷簡牘的時候,眉頭已經完全擰成了疙瘩,似是遇到了什麼難以理解和解答的難題。

隨着桑弘羊逐漸將所有的簡牘看完,眉頭依舊不曾舒展開來,而是慢慢閉上了眼睛。

他在思考,試圖推演奏疏中的製鹽之法。

武帝也不打擾,只是默默地坐在一旁,等待着桑弘羊的結論。

這種狀態持續了良久。

宣室殿內安靜的有些嚇人,彷彿正在進行一場天人之戰。

終於。

「陛下。」

桑弘羊睜開了眼睛,迎著武帝的目光極為鄭重的道,「這製鹽法臣雖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但依舊可以確定一件事,倘若此法果真可行,必將對當今世上的煮鹽之道產生顛覆性的影響,誰若掌握了此法,哪怕不用強制官營,亦可強奪天下鹽商之利!」

武帝聞言目光中頓時多了一絲希冀,直起身子道:「你給朕仔細分析分析!」

「諾。」

桑弘羊微微頷首,繼續說道,「以往製鹽都是煮鹽,即將含有鹽分的滷水或海水濾出之後倒入皿中,架在火上慢慢煎煮,待水分蒸干,最後留在皿中的就是鹽了。」

「而這封奏疏中的製鹽之法,臣只需一句話就可以總結,即是:」

「以天為火,以地為皿!」

「以天為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省去了生火所需的木柴與人力,鹽的成本自然少之又少。」

「地與皿比,何其之大,鹽的產量自然不可估量。」

「因此臣可以斷言,此法若是可行,便是巧奪天工之法,足以顛覆大漢鹽業!」

「屆時陛下攏天下鹽利易如反掌,天下百姓用鹽花費亦可一降再降,於國於民皆有大利,屆時世人皆知陛下鹽鐵官營之良苦用心!」

說到這裏,桑弘羊也不由的激動起來,胸腔起伏微微喘著氣。

與東郭咸陽和孔僅不同,他雖也出自商賈之家,但早早入宮踏上仕途,因此行為模式與思想覺悟都更像士人,有着自己的政治抱負。

「那依你所見,此法是否可行?」

武帝的身子也不自覺的前傾過來,目光灼灼的追問。

廢話不是!

如果徐永在這裏,至少心裏肯定如此回應。

墾畦澆曬法在後世可是被譽為了「天朝古代科學史上的活化石」之一。

此法誕生於唐朝,一經出現就給天朝的製鹽技術帶來了巨大變革,不但可以在內陸鹽湖使用,亦可在沿海地帶使用,至少領先世界製鹽技術980年,鬧呢?

「臣以為可行。」

桑弘羊認真的道,「不知陛下是否看見,奏疏的最後還附有一個驗證此法的辦法,陛下只需命人取些鹽和水來,將鹽徹底融入水中,再使用註釋的方法將鹽取出來,便可以得到證實……獻上此法的人既然主動給出驗證之法,必是已對此法融會貫通,八成沒有問題!」

「好!很好!」

武帝拍着手掌站起身來,臉上浮現出消失了許久的意氣風發,豪邁笑道,「既然如此,你稍後先做個驗證,確認無誤之後,朕要以此法重塑食鹽官營之策,堵住那些反對鹽鐵官營之人的嘴!」

「臣領命!」

桑弘羊躬身一拜,卻又微微抬頭,好奇道,「只是陛下,不知這製鹽之法是何人所獻?」

「你問這個做什麼?」

武帝眼中劃過徐永那副俊俏卻又討人厭的嘴臉,蹙眉道。

桑弘羊正色說道:「臣以為能夠創造如此巧奪天工之法的人,必是天下少有的異才,因此臣希望將此人納入大司農,或許能為陛下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這個嘛……」

武帝面露猶豫之色,「再等等吧,時機尚不成熟。」

「陛下,此等人才萬不可錯過,若是錯過了,恐怕是大漢的損失……陛下若是不安心,臣願為其作保。」

桑弘羊見狀竟極為少見的為一個素昧平生的人請起命來。

武帝意外的看了桑羊弘一眼,終是擺手道:「此事朕心中自有考量,你先去研究如何重塑食鹽官營之策,儘快提個章程上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差點成了大漢國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我差點成了大漢國丈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章 巧奪天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