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風向的轉變

第261章 風向的轉變

第261章風向的轉變

自齊國在印度蘇拉特設立第一個貿易商站起,齊國經略印度已超過八十年,從最早的印度商社一家獨大,到後來規模日益擴張然後被分拆為印度商社和孟加拉商社,及至最後,內閣成立對外殖民事務部,將整個印度地區殖民活動全部納入到官方行為當中,從而在事實確立了齊國在次大陸的獨霸地位,使之成為齊國的專屬殖民領地。

不過,囿於印度地區複雜的政治勢力和宗教問題,齊國在整個印度地區採取的殖民方式也是不盡相同。

有喀拉特汗國這種半獨立性質的保護國,有納瓦布王國、班吉那德王國和拉其普特王國這種經濟和軍事被深度捆綁的半殖民地,也有像孟加拉、馬爾瓦這種受齊國軍事保護和經濟控制的割據軍閥勢力,還有如沙州、莫州、上海、奉寧(今印度本地治理和馬德拉斯地區)、江陵(今印度加爾各答市)這類直屬海外領地,更有科欽這種名為獨立王國、實為齊國完全操控的傀儡王國。

漢興八年(1648年),抵受不住荷蘭人侵擾的葡萄牙人為了獲得齊國人的支持,同時也想籍此引入一個強大的外來勢力以抗衡咄咄逼人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便將科欽港及周邊地區的土地打包低價賣給了齊國人,從而可以集中精力發展和維持果阿和第烏兩處重要殖民據點。

齊國遂以此為契機,聯合科欽王國,數十年來不斷吞滅周邊邦國,積極擴展殖民勢力。

截止到永隆元年(1730年),曾經邦國林立的印度南部地區,皆被科欽王國一掃而空,丘隆王國、拉姆納德王國、科澤科德王國、果達古王國、坎努爾王國已被盡數吞滅,昔日地盤最大、勢力最盛的馬杜賴那亞王國也被逼退至高韋里河以北,龜縮於一隅,在科欽王國、邁索爾王國和齊屬奉寧總督區的三面夾擊下,最後的覆亡恐怕也只是時間早晚的事。

這個時候,在整個印度南部地區,除了漸趨崛起的邁索爾王國外,科欽王國已然沒有對手,成為該地區領土面積最大、控制的人口數量最多,也是影響力最大的國家。

當然,南印度地區所有人都知道,科欽王國之所以這般強橫,並不是它武德充沛,自身很能打。

蓋因,科欽王國的身後站着的是齊國人。

後來,荷蘭人來了,展示出比葡萄牙人更為強悍的武力,馬拉巴爾海岸諸多地方勢力隨即便倒向荷蘭人。

在南方眾多邦國之中,最為幸運的國家當屬科欽王國。

縱觀世界四大文明,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當中,只有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華夏文明,這三者都能不斷地締造強大的帝國,實現政治上的高度統一,並對外進行軍事擴張。

齊國在獲得科欽港后,首先選擇了他們作為殖民擴張的合作夥伴,從最開始僅是貿易上的交流往來,到最後從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等全方位領域的深入合作,被緊緊地綁在了齊國的戰車上。

在印度,不論是北方,還是南方,向來都有敬畏強者、附從強者的「歷史傳統」。

最後,齊國人來了,他們的實力更甚葡荷兩國,那麼該如何選擇,自然是不言而喻。

但印度南方,不論是從地理上,還是從政治上,從未真正意義上被統一過,即使在莫卧兒帝國勢力最盛之時,南部疆域的邊界線也只是推進至高韋里河一線,但統治基礎也異常薄弱。待第一次齊印戰爭爆發,莫卧兒帝國皇帝於戰場上殞命后,被征服的德干高原立時叛亂四起,大大小小的地方勢力如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

兩百多年前,葡萄牙人開着炮艇,持着火槍,來到了印度馬拉巴爾海岸,經歷了一番血與火的較量后,科澤科德王國、科欽王國、丘隆王國等無不向葡萄牙人表示臣服,接受他們所提出的種種苛刻貿易條件。

這個時候,印度文明便成為了外來游牧民天然的避難所。一個又一個的游牧民族從西北開伯爾山口進入印度河流域並定居下來,逐漸強大,繼而開始征服整個印度大陸,建立起一個個龐大的帝國。當這個帝國衰弱后,印度的世界重新分裂,直到新的游牧民定居於西北旁遮普平原。

唯有印度文明,很難在政治上實現統一,對外也從未有過大規模的軍事擴張。在文化上,隨着阿拉伯文明崛起后,印度文明的上層建築基本上盛行的也都是是真神教,而本土的印度教則備受打壓和限制。

在弱肉強食的時代,為了求活,主動靠向齊國,不丟人。

不過呢,即便是孔雀王朝,其版圖疆域並未覆蓋了印度文明的全部範圍。孔雀王朝的崛起,也並非完全依靠於印度文明自身的力量,其崛起是波斯文明傳播至印度的結果。大流士侵入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平原成為波斯帝國第二十個行省,孔雀王朝的宮廷禮儀以及文字因此都深受波斯文明的影響。

當然,在見識了齊國強大的武力后,科欽王國也審時度勢,主動提出將王國的外交事務、港口管理、關稅徵收、道路建設、軍事安全等諸多方面皆委於齊國,心甘情願地成為齊國的保護國。

依附強者,雖然某種程度上喪失了自主地位,但卻可以保證維繫王室的生存和永久的富貴,這麼一看似乎挺划算。

哦,也不盡然,印度文明唯一一次高光時刻,是印度文明締造了孔雀王朝,併產生了佛教。

這是唯一一次由印度文明自身產生的政治和文化力量,而非是外來「贈與」的。在孔雀王朝實現了印度統一的同時,佛教不斷對外傳播,同時阿富汗地區也因為孔雀王朝的軍事行動而開始被納入版圖。

可以說,科欽王國就是齊國殖民印度南部地區的「白手套」,一件外面披着「印度人統治印度人」的華麗外衣。

哦,也不對,在科欽王國,齊國人並不是站在後面的,而是從上到王國內閣政府首相府,下至稅務征稽系統,乃至軍隊中的中高層軍官,到處都有齊國人的身影。

其他的歷史時刻,印度文明都沒有一個能依靠自身統一而強大的國度,從古至今,印度大陸各個地區分佈着大大小小的邦國政權,整個是碎成一地,根本無法形成合力,更無法將自身的文明發揚光大。

不過,整個科欽王室和諸多王公貴族卻並不覺得作為齊國的傀儡而感到任何不忿或者屈辱,反而樂於享受「征服者」的榮耀,看着昔日一個個強大的對手或者身份高貴的王公被執於階下,恭順地向科欽王國遞送降表,那種快感簡直無法用準確的語言來描述。

到了現在,凡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印度南方很可能在未來某個時期,將會實現真正的統一,雖然依舊會存在若干自治勢力或者半獨立邦國,但不管怎樣,這片土地上所有的人都將向一個外來勢力表示臣服。

作為科欽王國,乃至印度南部地區的主人,原齊國駐歐總代表、全權公使潘廣峰抵達科欽港后,自然受到了當地眾多王公貴族和買辦大商人的熱情接待。

科欽王儲瓦爾馬以監國的身份,為潘廣峰在麻坦切里宮舉行了一場盛大宴會。

呃,之所以科欽國王未能出面接待,是因為這位國王藉著恭賀齊皇登基大典之際,又賴在了長安,不想回來了。

雖然,在科欽王國擁有無盡奢靡的物質生活,但要說真正享受現代舒適的文明生活,那還得是齊國本土。

科欽國王早在數十年前便在長安城陸續花費八十多萬元巨資,修建了一座堪稱「黃金窟」的豪華別園。

為了使午後強烈的光線變得柔和而悅目,在幾座大殿的窗戶上安裝上彩繪玻璃,每扇窗戶裝飾有玉石、大理石、黃玉和琥珀。

在許多房間內擺滿了大秦的瓷器,四周牆壁上懸掛着華貴的波斯地毯,一座座精巧的掛鐘也鑲滿了鑽石和珍珠,室內陳設也是古色古香的檀木和楠木傢具。

到了夜幕降臨時,所有的煤氣燈被點亮,整個莊園宛如璀璨的星空,美輪美奐。

科欽國王還將自己的十幾名漂亮妃子帶去了長安,每日飲酒享樂,縱情聲色,頗有樂不思蜀的感覺。

在齊國本土,每時每刻都能享受到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商品和服務,也能獲得這個世界上最為先進的醫療照護,更能獲得這個世界上最為便利、也是最為快捷的交通工具。

閑來無事,豪擲千金包下一節車廂,掛在火車上,隨時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領略漢洲廣袤而粗獷的原始風光。

至於科欽王國紛繁複雜的日常事務,管他呢!

王宮裏有王儲瓦爾馬監國,政務上有內閣首相和齊國顧問,軍務上,有齊國駐屯軍坐鎮,科欽國王覺得自己回不回國都沒什麼關係,還不如待在長安逍遙自在。

國王如此怠政,賴在長安不回來,科欽王國的大臣們和齊國顧問對此很是無語。

話說,這傢伙還真的會享受人生!

難道,你心裏就沒有一絲一毫作為一個國王的責任心?

「邁索爾王國似乎感受到了我們巨大的威脅,除了不斷加強武備和軍力外,還試圖跟海得拉巴、馬拉塔王國結成共同盟約,以維持自身的安全利益。」齊國駐科欽王國總顧問周德會站在三樓的露台邊緣,看着遠處星星點點的燈光,將手中的煙斗放在嘴上,輕輕地吸了一口,感受着尼古丁的強烈刺激,隨後吐出一道煙圈。

「怎麼?你們準備要先發制人,發起對邁索爾王國的軍事行動?」潘廣峰笑着問道。

「嗯,確實有這個計劃。」周德會點點頭說道:「一年前,邁索爾王國進攻克萊迪那亞喀王國,我們以為在獲得我們齊國大量軍事援助的情況下,這場戰事會持續兩三年。即使邁索爾王國能獲得戰場上的勝利,但必然會實力大損。如此,我們便能坐收漁翁之利,趁機馬杜賴那亞王國徹底解決,並將邊界線推到邁索爾王國。可誰曾想到,邁索爾王國盡然在不到半年時間,便打垮了克萊迪那亞喀王國軍隊,攻入該國都城塔爾瓦爾,迫得對方割讓大片土地和巨額賠款。」

「哦,邁索爾一舉攻破克萊迪那亞喀王國,那麼對我肅州總督區(原葡屬果阿)的威脅就很大了。」潘廣峰聞言,不由皺了皺眉頭,「邁索爾王國難道是獲得了某些外部勢力的援助?」

「法國人。」周德會輕聲說道:「我們從各方渠道獲悉,邁索爾王國曾同一些法國商人有過密切交往,想必就是通過他們獲取了大量火器。當然,唯利是圖的荷蘭人、居心叵測的英格蘭人也都或多或少地向這個王國走私過武器裝備。」

「法國人?那你們……」

「我們並沒有對那些進行武器走私的法國商人實施過於嚴厲懲罰,只是將船上的武器沒收,然後予以口頭警告。」周德會笑着搖搖頭,「畢竟,那些法國商船聲稱所攜帶的武器純屬於自衛之用,雖然數量有些多了點,但我們還真不好就此予以發難。印度,終究還不是我們齊國的合法領地,在我們還沒有實際控制的莫卧兒帝國港口,就缺少應有的執法借口。呵呵……,誰讓我們齊國提倡的是自由貿易呢?」

「呵呵……」潘廣峰聞言,也不由笑了起來。

是呀,我齊國提倡自由貿易,沒理由只讓自家的商船去往任何國家和地區展開貿易往來,卻要對其他國家商船進入本國境內或者所屬殖民領地而施以各種限制和阻礙。

而且,莫卧兒帝國、邁索爾王國在法理上仍屬於獨立自主的國家,儘管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整個印度皆為我們齊國的勢力範圍之內,但終究還不是齊國的合法而正式的領土或者殖民領地,總不能隨意施以長臂管轄,禁絕其他國家商船的自由通行。

「邁索爾王國雖然擴張勢頭漸盛,但它的國力終究有限,將其擊敗當不在話下。」周德會沉吟片刻,然後面色凝重地說道:「但我擔心,邁索爾王國在遭到我們的打擊后,會不會徹底倒向馬拉塔王國,繼而聯合阿爾果德土邦、車遲德魯噶那亞喀王國,以及處於事實上獨立狀態的海得拉巴共同組建一個德干聯盟,向我們發起挑戰。」

「周總制的意思是……」

「印度南部地區的局勢,牽一髮而動全身呀!」周德會說道:「所以,我們在發起針對邁索爾王國的軍事行動前,不得不通盤考慮,是否會因此引發一場波及範圍極廣的全域戰爭。故而,潘大使返回長安后,請務必要將此間詳情告知於陛下和內閣,以便做好必要的應對準備。」

潘廣峰聽罷,不由微微嘆了一口氣。

年輕的皇帝登基未久,多半是想要大展拳腳做出一番「偉大事業」,以此彰顯自己的英明之舉,並籍此提升自己的威望。

這些海外殖民領地的主事人自然想要迎合聖意,討好陛下,借各種機會,發動殖民擴張戰爭,用累累白骨和無數人的鮮血,換取自己和身後家族的榮華富貴。

或許,帝國在這位年輕的皇帝陛下帶領下,昔日中正平和的對外政策,可能會轉變為相對激進和張揚。

那麼,自己在就任外交事務部尚書後,恐怕將會面臨更多的挑戰。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風再起之帝國時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漢風再起之帝國時代
上一章下一章

第261章 風向的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