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至聖風子【完】

第260章 至聖風子【完】

第260章至聖風子【完】

七月·立秋——

申國、曾國、晉國、鄭國、秦贏之地……

少數諸侯國,尊姬宜臼為天子,派兵護衛,遷都成周,畢公以周公與成王先例為由,輔佐天子。

而因為此些諸侯來護,天子有意分封,但除卻秦嬴外,皆無實地,唯有爵位。

至於秦嬴之地,封為秦國,秦伯,可以佔有岐山以西的土地,但如今也在犬戎與虢國掌控下。

宗周之地,多國遷走,西申也隨着往東,為東申。

而鬼口中,無數鬼氣洶湧而出,向人族之地而來。

風允蹙眉。

大海之水,正以無法想像之速,入鬼口之中。

風允不得其解。

「若是鬼口開,此處怕化作人間地獄,百鬼群出之域。」

所謂亞聖之位,頃刻升騰,化為至聖之尊。

非直接灌頂那般粗暴。

少昊鳥幻滅,這歸墟之地陷入沉寂,而這被金烏焚燒出的水中谷,也開始在崩塌,四面海水不斷湧來。

「啊,若是能早知此言,何必遷都……余臣,宜臼,宗周,成周,高下立判也……不行,老夫已歸宜臼天子,不能事二王也!」

少昊也沉默,轉而說起了往事——

說着,天之上,道天顯。

「唉……」風允微嘆,這裏的城牆房屋,比大庭還要古老,廣闊,可知是一處比大庭更要強盛無比的國都,但是,卻無法存留。

少昊國太大了,風允不知在水下行走了多久。

「重水毫無去除之法?」

……

風允徘徊而望,只見滿目荒野,一片凄涼,是為荒蕪之地,遠遠之處,隱約有見一些蠻夷瘦削之人,蠻野而丑,聚為部落。

「原祭祀的是太陽。」

「吾只能以身鎮壓歸墟,而阻絕重水……重水沉底,海水上溢出,以至於東夷淹沒。」

而那些桃木,就是少昊國為了隔絕鎮壓惡鬼,所栽種的樹木,至於大桃木何來,卻是不知。

一股肅殺之意,向風允籠罩而來。

入目可見的是鳥雀之圖案,似乎有一股力量在維護,不然怕早已模糊不清。

不少桃木都紮根海中,吞吃冒出的濁氣。

看着兩個大日,那君主也呆愣在場。

「可是帝少昊?」

少昊頷首。不過其道:「允已經感覺到了吧。」

「員嶠山…」

可惜不知為何,此言沒有被行駛,傳至畢公與申候之手,而是落入了虢公翰之手,揚了余臣名望,將遷都的宜臼,貶低不已。

如風澤之風,依照天道規律而行,近似無情,生靈因其神異偉力而尊為神。

風允望之,果不其然,見到地面冒出桃樹枝幹,而枝幹下,湧現一尊尊惡鬼,向風允襲來。

「打開鬼口,確實能藉此奪歸墟靈氣而不必大開歸墟,但鬼口無數年吸納的鬼氣、人之慾望將湧向天地,汝又如何治之!」

風允不信:「萬物終有解,不該如此。」

那本鎮守的神荼與鬱壘二像,破開石像,化作二神,向風允衝來。

風允淺笑:「此世,聖人位足矣,允之目光在人道,只要人道之天地開拓,允之天地,亦然開拓。」

風允化身道相,再以《女媧伏羲規矩圖》阻之。

就見鬼口也被桃木所纏繞,鬼口之側,有神像鎮壓。

四周光影重重,風允發現,剎那間,風允就發現自己無法感觸道天,徹底脫離了人族之地。

「是吾之過,以至於少昊國,無矣。」

「瀛洲山…」

燧人一嘆,少昊承襲是他的道,他怎能不知少昊之感。

「而索離之外,乃黃帝攜應龍與巫魃所作,以大漠冰原為阻隔……」

風允緊隨而至。

「轟隆!」大雨傾盆。

可惜,此時的這些東夷之魂,意志經過數千年來,早已陷入了迷惘,只剩下了守護之念,與越發兇惡的魂體。

殺鬼為滅靈魂。

只要大開此口,就可完成他之所想。

與在水中少昊國一般的氣息。

「……天,天子,余皆聽天子令。」

風允是相信有神的,因為他清楚神如何存在於世間。

滄海,就是古之大陸東,可見之海的統稱,而不像如今被分為了諸多名諱。

風允望向山下,那陷入海水,不見深處的地方開口詢問。

「且先讓允以鬼口為眼,引出歸墟數萬年來只入不出,被重水壓住的靈氣,到時人道重新籠罩瀛洲山-歸墟,汝也可藉此入道天,增人道之力。」

「昂!」一隻少昊鳥飛來,落在風允之側。

不等少昊說出那大膽之想法,風允就御此世之人道,行難以言喻之術。

「帝少昊,您已經是已離之人,此世如何,當由此世之人定奪。」

「此山未被淹沒?」

不知多久,一片海下廢墟,映入眼帘。

許國為子爵國,此時準備前往成周朝見宜臼,求之升爵。

四周之山處於海面之下,彷彿一谷,而谷下還有一處海面,恍惚海中海。

東之渤海,已化作了一片泥濘澤地,怕不許數十年,就會消失,成為大地一片。

惡氣飛縱,向風允襲來。

一股威嚴之聲,從山下傳來……

「虢國公……」稚嫩之聲在其旁,冷淡道:「大日只能有一個在天,這是古往今來的真理,不知您可有法,讓另外一個太陽落下呢?」

「可崑崙之靈氣不足為人族生。」

聖人之上,還有道。

桃木紛紛避讓,而那海水,紛紛向鬼口湧來!

「去鬼口!」

乘九尾往少昊國去。

風允望向谷下水域。

汝是何人……

「瀛洲之歸墟,有一鬼口,汝可知,其為人族貪慾所至,后被吾以大桃木鎮壓,又令神荼與鬱壘二人鎮守……」

「少吳孺帝顓頊於此,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淵。」

風允只能騎九尾而飛,離開此處歸墟之口。

此時卻是略有說解。

再看天地,人族之地,已經擴張了近一倍。

道天之先賢,此刻皆在為此盛世而奔忙。

但這萬斤之重下,卻又蘊含了無數的靈氣,可讓人族成就異人之軀,繁榮人族天地。

風允一笑。

風允揮手,劈砍巨浪,卻是一喜。

那在成周之地的七鼎與風都二鼎,此刻齊齊飛上九州天空。

風允目不怯。

「鬼口之下,是什麼呢?」

如今風允的異寶除卻青枝外,皆留在典籍宮內,此刻只能如此。

「天塌地陷之時,吾欲大開歸墟而引天水入內,解人族水患。」

離開…沙啞之言,貫穿了耳膜,沖向風允的腦海,風允玄氣一閉,卻是瞬息化解。

「淹沒之前,這裏應是一處綿延山脈。」

此方天地,靈氣被歸墟吸引,但經過重水時,被重水吸收大半,再入歸墟。

異常之事,在此時因為妖邪作亂而疲憊的大周,必然會驚起一片議論。

「八紘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

少昊頷首。

「歸墟若不能開,那允之所做,不是一切虛妄?」

而人道似乎有感,正在往此處而來。

巨大的金色之鳥,攜帶火焰,向東,偏南而飛,速度奇快,它似乎在嫌棄風允之速,縱身而返,將風允架於頭冠,縱身而前。

「怎麼天亮了,這才寅時啊!」

而遠在宗周的虢公翰卻是在顫抖。

風允蹙眉下山。

「如今妖邪已從崑崙入境,以此蠶食、消磨人族力量……留給人族的時間,不多矣。」

風允來自員嶠山頂,看着那被海水再次淹沒的壁畫。

「沉於此地數千年……待我尋到歸墟之地,就想辦法讓諸位魂魄散去,意識重歸人道,再次降生人族。」

其中,少昊之像,迎面而沖,化身火鳳,飛向東海。

風允驚奇,卻隱約知曉了此為何山。

此刻只有虢國,這個支持余臣為王的大國。

見狀,風允縱身而隨。

而他自己,也道相顯現,化作人身蛇首之相,遊走在水下廢墟。

天炎破開了一道口子。

不過,意志弱小的靈魂,是沒有選擇降生何族的權利的,風允許諾如此,恐要付出不少力量,來操持此些靈魂入人道,歸人族。

風允縱身一躍,四周玄氣升騰,避水而下。

「金烏,不過是只虛影。」

九州人族,不等祝賀風允為至聖,就被這靈氣震驚。

「是媧皇向西,將崑崙拉向人族,這才有億萬崑崙為阻隔,別界妖邪難侵……汝可知,此時顯露的崑崙,只是西崑崙之一角,而崑崙之中,藏有前往崑崙界之通道。」

「散!」青枝落手,風允揮動,一道青芒飛縱而出。

遠在九州之地的人們莫名。

畢公此刻心驚,心頭不由生出一股悔意。

九州之人,就見風允在東,以道相顯現。

「這是!」少昊詫異,此處自從被天水淹沒后,明明已經不是人道之下,可為何人道再籠罩此處。

風允行天地異術,少昊耗費本源之多,難以想像。

「除卻歸墟外,另外三處,原本是沒有屏障的……」

「嗡!」

風允還是希望以歸墟的靈氣,博人族一線生機。

而滄海卻在後退。

風允頷首,下瀛洲山。

少昊的聲音越發虛幻。

「五山之側,可入歸墟……」

風允以玄氣避讓這些污濁的海水,逐漸顯露鬼口樣貌。

歸墟之地,卻是能明也!

「汝所求是靈氣,還是打開歸墟?」

「吾只能告知汝,此界為山海之中,人族擁有歸墟的原始之地。」

「鬼口……」

風允力呵一聲。

風允悶聲,卻是天地在回應他。

這君主正是許國君。

看畢幾柱,風允總算找到了——

數日,以聖人全力而行,踏波逐浪,終於來到所謂的鬼口周圍。

鬼口之上,無重水傾覆。

可見風允有實力打開鬼口,所以少昊防備以對。

卻是因為,九鼎煉化靈氣,不為異人者,難以接納,這也是無奈之舉,此世之人,身軀平庸,有靈性者少矣,風允只能重養天地,讓環境適宜,反哺人族。

「歸墟之重,可想而知。」

只有這裏,恐怕才能找到前往歸墟的辦法。

「瀛洲山之側,竟也是人族之地,隱約能感應道天。」

白霧化作一隻金光神鳥,鳥羽張揚,虛幻卻尊貴。

此鳥開口,帶着方才之音。

但周圍突破之異人,卻也接連不斷。

此言出,九州皆被這人道之言所驚。

重水之事,因為歸墟脫離道天,他們也不得而知。

山脈在生長,森林在擴大,河流在延長,大地在擴張……

殺人為滅肉身。

少昊見此,散去威勢,閉目嘆道:「人族已經失去太多了,遙想吾成帝前,人族遍佈山海,可自從天塌地陷之災,人族不復當初,多少帝皇尋開拓之法,也無逆轉,反而被妖邪步步緊逼……」

「風子成聖,怎麼帶來這般變化?」

但此時已從寅時來到了卯時,另一個大日也出來了。

已無人之痕迹,滿目的水草游魚,昏暗異常。

此水非海水,凡靈入之,靈魂分離,意識隔絕,歸墟無之地。

「遂,老聖西出,鎮壓崑崙之妖邪,而允東來,開歸墟之口,引靈氣入人族,將災厄告知人族,以讓驚醒人族。」

四周桃木散開,惡鬼避讓。

四周海水沸騰,不多時,出現一塊隔水之谷,露出了底下的山石。

而隨着少昊國沉沒的人太多了,每時每刻都有無數黑影,在為風允讓行,駐足而觀,似乎在期待風允往前。

風允回首,就見一隻烏鳥,踏着火焰從那大日之輪中飛出,往東而去,不多時就要穿破水域,飛上高空。

風允目探究,往更深處而去。

「以鬼口,納滄海之水!」

「唉……」處於成周的畢公唯有一嘆。

但隨着鬼氣,無數靈氣也被風允引動。

「褒國……是一條好路,你……」

風允默默以青枝玄氣,記於《山海經圖》之上,那遠在風都的原本,得其感應,立即有文。

而滄海也下降了百米之多。

這一次,比之崑崙之靈氣,更為重得多。

桃木繁盛,但底下滿是惡臭之泥,風允不落樹梢,遙望遠處海岸。

各道相,也紛紛而起,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定住山河,以免靈氣復甦,天地生變,人族受災!

而風允要做的——

鬼口就在歸墟之側,是一處崩開之口。

「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四周祭台震動,風允本欲進入此言道韻世界,一探歸墟在何,卻被突如其來的變動驚醒。

即使被歸墟之上的重水吸納大半,但也足夠開闢一個異人盛世!

「嗡!」

少昊搖首,不再語。

「昂!」

畢公苦痛,卻是不知此言是召公與風允相談后得出的人道,利大周之法。

「允,以人道,開歸墟之口,引靈氣而出,天地可允、萬物可允、人道可允!」

不待說完,卻見那東邊的一輪大日,墜落了……

「日,日,王觀日呼!」大臣哭喊。

「莫非,莫非是……」他緊忙望向西方,又在北邊輾轉。

少昊身影虛幻,但依舊在為風允尋法。

「吱!」鳥鳴之音。

「鬼口。」風允心中有感。

宗周的意味,不言而喻。

鬼門,萬鬼所出,是那些不欲消散的惡鬼,逃離的地方,能逃離歸墟,可見其兇惡。

卻不敢用全力。

「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曲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

鬼,並不像殺人那般簡單。

少昊似乎也有想,驚而望鬼口。

許國君驚恐之態,卻不足為奇。

如今諸國之間,皆因為這二日凌空之境,不敢再接近宗周、成周,以免受牽連。

而前方一道紅光。

九州之民感慨,若天子真如此,何人不尊。

「允,吾身在歸墟,魂在道天,已離之人罷了……此世,卻還需汝等造化。」

風允卻為少昊解答:「帝…允以崑崙之靈氣,大開人道后,人道之勢大漲,其籠罩之處,自然擴張,這瀛洲山,也能溝通道天。」

「這裏就是東夷的祭祀之地,與神明溝通的地方。」

「嗖!」

「嗯……那就先偷偷放一些妖邪過去,不然不經受妖邪之苦痛,那些九州之人,如何能感觸天子守國門之難呢?」

但是,二日凌空,可不是大吉之兆啊!

眼見着,這周圍已經佈滿了惡靈,向風允衝來。

「允,鬼口被滄海之水下灌,如今已經擴寬而漲,吾只能保證其不與歸墟相連,但無法壓制。」少昊之聲,從道天而傳。

隨着臨近,又在海面無數的桃木下,行近良久,風允才有感知。

「但卻不想天水有異,妖邪以此為路引,從他界歸墟之下,虛無之中侵入!」

這是在嶗山之上,就能得出的記載,但此時卻更為全面。

往下。

人族需要這份靈氣,不然在這環境中,難以誕生足夠的氣運之子,對抗外來之妖邪。

如道天之賢,依靠人道傳承而存,護衛人族,生靈因其賢德功績而尊為神。

「兩日恆空啊!」

他能感受到周圍的危險,但是那些惡魂都為他規避。

甚至是文字記載,也只有沿海山石,傳說故事的隻言片語。

「找到了,其下就是少昊國。」

「吾人族的靈氣,多數在重水中,重水下雖有,但只夠一時……」

還是無人答聲。

彷彿被拋棄的孩子,再一次見到長輩,在啜泣著訴說自己的委屈。

可卻不見迴音傳來……

四周水泡汩汩,風允落下地面,玄氣隔絕水汽,倒是如履大地。

風允卻在思考。

觀世之法,入世而行!

少昊嚴肅至極,鳥羽之間都泛起肅殺之意。

「轟!」

可這雨,卻是靈雨!

風允落在谷中山石上,這才見,這裏是最高峰,四周的山脈已經被海水淹沒。

「而人族四方皆有口,妖邪皆可入侵。」

「不,不去成周了,不去了!」

「後生,再想別法罷……歸墟為人族之重,可令此界輪轉,妖邪覬覦,若開,重水入歸墟,必成路引……」

如祭祀之台,在一尊巨大的日輪前,風允就無法再前進。

風允蹙眉。

九州鼎煉!

「允還需去少昊之國一觀,重水之事,允暫時無力,只能以少昊國,建一鬼都,以納這些惡靈,以免被不知之異人所傷。」

望向那兩尊神像,少昊閉目微嘆。

隨之,惡鬼持矛,一個個從地面湧出,向風允衝來。

「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

要知曉,歸墟之大,不可探尋,只入不出,數萬年來的靈氣是如何龐大的數量,恐怕無人能知。

一禮而下,風允此行目的卻不是來祭祀此物。

而人道動,他才不被這天地之勢所壓垮。

「允為當世者,只當為此世行,但天地變化,允也無法確定其數,只能全力而為,望人道大興。」

「此些皆是東夷之魂,被困守在此,殺之泯滅靈魂,是為不人。」

歸去吧……

九州諸侯都在試探,接觸宗周天子。

再望風允,其身似乎已於人道合一。

少昊怒,天地驚!

天空一片紅炎,四周桃木紛紛而動。

而成周與宗周地,真正掌權的畢公、虢公翰帶着兩位天子,不由而同,也皆在觀天。

而也是此時,宗周之地。

「此時,無數妖邪緊盯人族之地,若崑崙、索離、古莽之關卡皆被妖邪破,已遠離人族的歸墟,對人族又有何用?」

繞行祭台,巨大的石柱上,刻畫着少昊國的故事……

「滄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

「吾尊火道,天下各火都無法消弭重水……而歸墟都沒辦法,人,又有何法呢?」

那股壓迫之力就來源於此。

風允似乎聽見了哭腔之聲。

「少昊,以鳥為圖騰。」

「至於古莽之外,毒瘴山林為神農所行……」

而是少昊國對歸墟的記載。

……

風允搖首,但還是毅然飛向瀛洲山東岸。

「崩!」

而諸國之間,卻皆在驚呼不斷,還以為是地龍翻身。

在石柱所畫的桃木下,風允還看見了兩尊神人像,不得其名。

「昂!」烏鳥飛出海面,本是夜晚的大海上,猶如升起大日,騰飛出天。

歸墟!

風允問,少昊答:「也是歸墟,但,卻是逆轉之地,鬼邪在此滋生,人族難以入內……」

這些惡靈紛紛嘶吼,卻不曾消散,這些惡靈身上,似乎都有一股奇異的力量,讓他們無法散去。

風允蹙眉,

直到看見了幾尊被腐蝕的巨石鳥像,惡魂皆不敢接近此處。

秦國接令,但卻沒有對虢國下手的跡象,而是一聖人方西出,妖邪尚有遺留,待滅盡妖邪后,再論國土歸屬。

「歸墟有五處淵口,為岱嶼、員嶠、方壺、瀛洲、蓬萊。」

「何意?」風允循聲而聞,就見海面,升騰而出一道白霧。

那君主一怒,眯眼道:「爾未曾見天明焉,在此驚寡人之眠!」

這也是歸墟的職責,一切歸於虛無,但意識重新歸於道,往複降生,維持世界的運行。

女媧伏羲,風氏,東夷少昊之祖也!

而他也是風氏後人,與少昊同族。

「吾想,或許失去靈氣,成為末法之地,妖邪反倒是不敢進來了……」

「大荒東南隅,有名皮母地丘。」

「歸墟被少昊鎮壓,其餘之處也不能開,但鬼口呢,鬼口之外,可有重水?」

感慨之下,又行一日,翻越了瀛洲山,來至所謂大桃木之地。

九鼎各飛一州。

如此場景,歷經了一月……

……

……

「嗡!」

「少昊,讓允去行他的道吧,人族沒有汝想的這般脆弱,汝不必將人族護在羽翼之下……」

三祖之身影,目下視。

「至於鬼口……既然無法鎮壓,就以此磨礪人族,人族自強。」

那密密麻麻的惡魂為之一振,紛紛撲倒在地。

諸國之間的國土變大了,國君大笑,但難題卻是……這些新出現的地方,人氣不足,很快就被妖邪鬼物佔據,尋常之人難以踏足。

一時間,宗周之地,余臣天子之名大顯,大周的氣運都隱隱偏向於他,成周之地的七鼎隱隱震動,若余臣真能行此言,恐怕都會飛往宗周,而不留在成周。

少昊之說,三祖沉默。

但如此之多的人族先輩,他怎能讓其飄零在世間,不入人道,重為人族呢?

在山頂之上,發現了一幅圖,古樸而老,其上有指明了歸墟五山,風允有感而名,此處為員嶠山。

卻是金色之鳥拋開他,縱身入海,熄滅在海面。

風允微嘆,可方才並非虛妄之音才對。

而隨之,道天之上的先賢們,也知曉了風允的大膽之行為,紛紛道相顯現。

「人族原始之地,有四處關口。」

但也足矣。

「轟!」汪洋之上,大浪拍襲。

「願,人族自強。」風允遠望,卻能感覺天地在變化。

「沙沙沙……」在地面以蛇尾遊動。

《女媧伏羲規矩圖》!

風允青枝一動,一幅虛幻之圖,隨之由玄氣幻化而出。

溝通道天,溝通天地,也是一種與神溝通。

風允退後幾步,以玄氣挑起一滴歸墟之水,可卻感到萬斤之重。

「只為一時而開鬼口,讓萬千鬼氣入人族,對人族而言,是災禍……不值。」

魂為魂魄、靈為意志。

那兩尊鬼口守衛的聲響,飛縱而離。

而風允感知到了極為壓迫的力量。

虢翰輔佐余臣,為虢公翰,發號天子令——

「崑崙異動,靈氣復甦,我人族只留之地妖邪從生,允為當世之聖,以九鼎之氣運擒靈氣,灌入人族,以生異人。」

在壁畫中就有大桃木,在員嶠之北也。

「三祖……」少昊目悲,鳥目落淚。

但古怪的卻是,這一次卻無多少人成就異人。

道阻……

就見。

而東海,此時也向外擴出一大片,沿海之國,望之愣然。

風允答之:「自然是靈氣,但也要讓人知曉人族四面的妖邪之難,以此磨礪人族,擁有對抗妖邪之意志。」

望向那因為重水而無法前往歸墟,重歸人族的少昊之惡靈,風允低首。

其鬼氣入州,皆被九鼎煉化,淡去鬼氣,成為靈氣……

「到時妖邪未入,恐人族化一地枯骨,鬼蜮也。」

天地震動。

而生靈之魂也是一般,因此,隨着時間,降生的生靈會失去本源,不適修行,而靈氣也會越發枯竭,直至成為末法之地,再無神異之物。

「汝確定要打開鬼口?」

即使是昏庸不已的君主,此刻也被臣子哭喊著叫醒,只能推開一旁美人,怒火而出。

殺!

風允可不會讓這鬼氣攜帶惡靈,入九州。

「這些惡鬼是少昊國人……聽從少昊指令,前往這瀛洲山,鎮壓鬼口,路途被洪水淹沒,但也不忘其責,來到了瀛洲山。」

「三祖!」少昊此時鳥身,卻也向三祖行禮。

少昊已無輕視風允之心。

九尾召出,風允乘之往北飛,去尋鬼口。

「人族不該缺少這塊大地,傳說歸墟可吞無盡,可為何沒有吞下這汪洋天水,以至於沉沒了這廣闊的東夷之地呢?」

「嗡嗡…」一陣氣泡翻湧之聲,卻是這些惡魂感到了風允的善意與許諾,紛紛讓風允讓行。

「少昊!」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天子余臣,駐守宗周,為身後九州之民,行人道,為先驅,砥礪而王!

「天地還在變化,允也終將找到除去重水之法,到時,人族又將有新天地。」

……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周守藏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大周守藏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260章 至聖風子【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