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

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

第433章民生大於天

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這並不是一句空話。

至少趙駿覺得不是。

有些人或許會覺得假大空,覺得這只是喊喊口號,與我一個月三千塊有什麼關係?

但要考慮的是,你月薪三千,那是因為你的能力只能如此,不代表國家沒有在為百姓謀福祉,為全體國民做保障而努力。

因為不管是從理想主義出發,還是從現實主義出發,都必須如此。

首先是理想主義。

趙駿懷揣理想,那勢必就要為百姓考慮。

讓所有大宋百姓,都能吃得飽飯,穿的起衣,口袋裏有錢,過上理想幸福的日子,才能實現他心中的抱負。

其次從現實角度出發,那就更好理解。

正如那句話所說,所有國家掌權者的第一憂慮,都是政權安全。

你國家的老百姓吃不飽飯,穿不起衣,口袋裏也沒有錢,過着牛馬般的地獄生活。

他們要造反掀翻了你的政權怎麼辦?

所以不管是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還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權力,趙駿都必須把百姓放在第一位。

如今大宋的發展已經走上正軌,但這個過程肯定會出現很多問題,因而趙駿需要時時刻刻前往民間,去找一找問題在哪裏。

大宋慶曆八年十一月,年底到來,全國各地依舊是一片熱火朝天。

到處都在修路,搞基礎建設。

隨着價值一貫的銀元以及價值五貫、十貫、二十貫的綿鈔上市,國內經濟就更加繁榮。

汴梁城區商業街,大家出門交易買賣,就再也不需要用一個大包袱,甚至乾脆用馬車裝大箱子,帶着重達幾十斤的銅錢去交易。

畢竟一貫錢有三四公斤重,你帶二十貫錢出門跟別人做買賣,就相當於扛着六七十公斤的東西,屬實過於鍛煉身體。

而開封作為大宋中樞城市,又是交通最發達的城市,天南地北的商品都會聚集於此,衍生出了龐大商業。

人口流動越來越多,開封府對於外來人口進行登記,已經確定如今汴梁人口超過了三百餘萬。

雖然跟後世北上廣深動輒兩千萬人口不能比,但要知道這可是在千年前的大宋,全世界百萬人口的城市都屈指可數的時代。

同時期也就阿拉伯帝國的首都巴格達,以及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才能達到這種級別。

反觀開封則超越百萬量級,是巴格達與君士坦丁堡的三倍!

十一月二十六日,臨近臘月,汴梁不僅沒有蕭條,反倒愈加繁忙,大街小巷,到處都掛上了燈籠,喜慶的色彩濃重。

傍晚時分,趙駿和范仲淹一起下班回家。

平時回家趙駿出了西華門就到了,而范仲淹則出西華門還得走順着啟聖院大街往北去梁門裏大街,再往西去出梁門到外城去。

所以一般情況下大家出了西華門,趙駿徒步回自己家裏,范仲淹則坐轎子,在護衛們的保護下與他分別。

但今日兩個人卻脫下了代表尊貴的紫色袍服,穿上了兩身常服,漫步在城西街頭。

此時他們從西華門出來之後,直接就到了啟聖院大街。

原本要走到這裏,需要從西華門出來后,順着西華門大街,路過西角樓大街才行。

可如今西角樓大街已經被納入到了皇宮的範疇,皇宮外就是南北豎着的啟聖院街道,宮牆已經修建好,鋼筋水泥構造,上面還有琉璃瓦。

一群群士兵沿着皇城根巡邏,見到趙駿和范仲淹出來,看到他們沒有穿官服走出宮門,出於職責正想上去盤問。

結果從他們身後又走出來數十名穿着常服的人,為首的把宮牌亮了亮,士兵就離開了。

「你有妻兒,我也有妻兒,散值后不回家,非拉着我逛街。」

范仲淹搖頭晃腦道:「你真是閑得沒事。」

「怎麼能叫閑得沒事呢?」

趙駿笑了笑道:「這叫微服私訪,體察民情。老范不是我說你,該出去多走動走動了。」

「這不是在陪伱走嗎?」

范仲淹向遠處擺了擺手,示意在門口接他的車夫回去。

宰相們的車夫要等一天,平時也很難離開太遠的地方,隨時盯着,防止他們臨時出宮有事,也很辛苦。

趙駿與他肩並肩,身邊的護衛們換上常服之後,迅速融入人群里,若有若無地貼着他們走。

他們抬起頭看向西華門大街,此時的街道與十多年前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依舊是木質結構,房屋鱗次櫛比,向遠處排列。

工業時代雖然到來,但城市的變遷往往需要政府發揮建設作用,不然想靠居民自己改善居住條件顯然不現實。

就如同二戰時期日本已經完成了工業化改革,可東京主要建築物依舊是低矮的木製平房,給予李梅燒烤絕佳的機會一樣。

此時大宋很富裕,今年財政收入可能會突破兩億。然而要把整個開封內城外城大改造,拆遷費簡直是天價。

最直觀的就是內城四十多個坊市,即便最外圍的景福坊一套一百多平的普通二層住宅,價格也達到了一萬多貫,越靠近皇宮,價格就越貴。

而這樣的房子一個坊市有一百多間,如《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北宋開封清明坊的場景,其中就有一百二十二間各種樣式的房屋。

即便不算其它土地,只拆掉房屋建築物,要動內城的一處坊市,朝廷需要補償給百姓的拆遷費就需要多達一二百萬貫以上。

若是再算上其它內城菜地、棚戶、豪宅以及靠近皇城的高價值宅院,四十多個坊的補償款簡直就是無法想像。

粗略估計,拆遷款加上修建費用,把整個內城從木製房屋變成,花費估計得大宋朝廷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就是差不多兩億貫。

所以眼下也只能一步步來,先花錢把皇宮擴建,再一個坊市一個坊市地改造,不敢一步到位。

十一月下旬雪已經停了,街道乾乾淨淨,除了因持續不斷的陰天,少有陽光照射而略顯陰霾以外,倒是阻擋不了人們的熱情。

街道兩側掛滿了燈籠,人潮湧動,西市來來往往的行人絡繹不絕,其中甚至還有很多外國面孔,如中東客商。

「糖葫蘆誒,好吃的糖葫蘆。」

「烤豆腐,又香又嫩的烤豆腐,只要三文錢一塊。」

「土豆子哦,剛出爐的土豆子,新鮮著呢。」

吆喝的聲音傳遍四方。

趙駿和范仲淹走在人群當中,邊走邊看。

「你多久沒這麼在街頭走走了?」

趙駿問。

范仲淹聽到他的話,略微皺眉,隨後說道:「許有一兩年了吧。」

「我也是。」

趙駿抬起頭看向遠處道:「感覺每天好像都很忙,忙着國家大事,忙着對付外部的敵人,都沒時間好好陪陪妻兒,也沒時間再把主要精力關注於民生。現在西夏滅了,遼國也快崩了,你不覺得一下子就放鬆許多了嗎?」

「是倒是,所以你打算好好休息休息?」

范仲淹反問。

「不是。」

趙駿抬起頭看向這繁華的街道。

天色已經暗了,萬家燈火開始點亮,街頭巷尾的孩子們奔跑,婦人端著從河邊洗好的衣服回來,準備做晚飯,一股淡淡的蜂窩煤味飄來。

他說道:「該關注一下民生,好好在開封走走,開封是全國的中樞,如果這裏有問題,那全國就不知道還有多少問題。」

范仲淹明白他的意思,苦笑道:「要不是我這把老骨頭經不起折騰,我也挺想跟你一起去這天下走走。」

「走吧。」

趙駿笑了笑,融入進夜色里。

從梁門出了內城,外城的秩序依舊還算不錯。

除了偶爾街頭打架鬥毆、碰撞爭吵,或者悍婦打罵以外。

這些是市井很平常的事情,每條街道都有坐班的開封府衙役會出面協調。

街區鱗次櫛比,井井有條。

開封城很大,趙駿和范仲淹走一天都走不完,所以他們今天只是逛了逛西市。

遠遠的看了眼宜城樓和芳林園的風景,那滿樓紅袖招,綵帶紛飛。

外城坊市除了基本的商業以外,還有大量的居民區,家家戶戶門外用着蜂窩煤,幾家人共同租住一間住宅的情況隨處可見。

用的水都是井水,洗衣做飯有的時候還是非常不方便。

趙駿把這些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兩個人邊走邊聊天,范仲淹忽然說道:「你今天上午發公文給外交部,是幹嘛了?」

趙駿一邊觀察著民間情況,一邊隨口說道:「讓人知會西州回鶻和黑汗王國歸附,向大宋俯首稱臣。」

「人家會同意?」

「這就是先禮後兵,內王外霸,大國的行事做風有的時候需要這樣,才能彰顯威嚴。」

「嗯,這麼一想也是,當年漢武帝派出使者去西域,結果他們與匈奴勾結,甚至殺了漢朝使者,於是武帝攻破大宛。」

范仲淹點點頭道:「唐太宗攻打突厥,高昌國卻與突厥相交,抗拒大唐。於是唐軍破城滅國,攻佔西域。我們這也算是給他們一個機會了吧。」

說着他扭頭注意到趙駿正在盯着人家院子看,院子裏有幾個少女蹲坐在水井旁洗衣服,范仲淹沒好氣道:「你都三十好幾的人了。」

「老范你想什麼呢。」

趙駿白了他一眼道:「思想齷齪的人,只會滿腦子齷齪。」

「那你說說你在想什麼?」

「我在想他們用水井打水多不方便。」

「不方便?」

范仲淹轉過頭去,看到少女們每次用水,都得費力地從水井裏轉動軲轆才能上來。

有的時候力氣不足,甚至還會直接掉下去,辛苦打的水又得重新打。

「確實有點不方便,但也沒什麼辦法。」

范仲淹說道:「很多坊市離河邊很遠,去一趟更加不方便,而且河裏的水也談不上乾淨。」

開封除了四條運河以外,地下還有很多暗河。

以前暗河同樣不幹凈,後來地下勢力被拔除之後,開封府用鋼門封死了那些地下入口。

地下沒有藏污納垢,水質就變得好了起來,成為了城裏主要生活用水來源。

不過開封府還是多次宣傳,水必須燒開了喝,減少疾病的傳播。

但就算如此,百姓取水還是非常不便。

要知道這可是擁有三百餘萬人口的城市,每日生活用水和產出的垃圾不計其數。

如果不妥善管理的話,可能會出現大問題。

「是時候鋪設管道了。」

趙駿說道:「現在鋼鐵產量已經上來,應該對地下系統進行一次全面改善,要讓開封府成立一個部門對開封地下進行一次評估,然後在未來幾年之內,要把下水道全部用水泥、鋼筋進行加固,用鋼管鋪設,讓水走鋼管進入每家每戶。」

「你是說,自來水?」

范仲淹睜大了眼睛。

「我有這能力嗎?」

趙駿又白了他一眼道:「家家戶戶接通水,沒有塑料管道怎麼行,鋼管得成本多大?」

「那是?」

「是抽水機!」

「抽水機?」

范仲淹納悶道:「那是什麼?」

「一種我小時候農村人常用的汲水工具。」

趙駿想起了童年。

00后時代雖然日新月異,很多80后90后經歷的東西已經慢慢消散。

但他是初代00后,一些東西自然也能夠記得。

記憶當中那種抽水機像個壺,用之前要先往裏面灌點水,然後再上下搖動把手,裏面就有源源不斷的水出來。

以前不知道原理,還覺得好玩,經常拿抽水機當玩具。

直到後來有一次村裏要把這些東西全部拆掉,換成自來水,他在旁邊看大人們把水泥台卸了,把抽水機取下來拆掉,才知道它的構造。

構造非常簡單,裏面就是一些橡膠墊、鋼鐵環之類的玩意兒,現在想來,應該是跟氣密性以及大氣壓有關。

如今有了橡膠之後,做這東西大抵是不難的,至少要比水井強得多。

「反正這東西做出來,會極大改善百姓用水的困難。」

趙駿搖搖頭,雙手背負在身後,緩緩走出羅成門,踏入城外的道路道:「民生的擔子在肩膀上,我們還是要時時刻刻觀察,時時刻刻考慮才是。」

「嗯。」

范仲淹點點頭。

兩個人繼續往外走,在西城外面又逛了一圈。

他們看到這裏的治安就比城裏差了不少,打架鬥毆,小偷小摸,甚至當街搶劫也出現了一起。

趙駿沒有大動肝火把包拯叫來指着他鼻子罵,只是遠遠地看着。

他把這些問題都一一記在心裏,想在腦里。

民生不止是百姓住得到房、吃得飽飯、喝得上水、穿得起衣,也是安全和財產需要得到保障。

百姓不能生活在恐懼當中。

現在大宋是不懼怕任何外界的挑戰。

但有的時候,壞人不止是在外面,內部的壞人同樣不知道多少。

要想根除不現實,可執政者必須想辦法減少這種現象。

民生大於天啊。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上一章下一章

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