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伯仁死 事因我

第九回:伯仁死 事因我

永昌元年二月劉隗、刁協二人勸司馬睿誅王氏之人,朝中議論紛紛。自此王導聽聞后率王氏為官二十餘人,每日到台閣待議罪。直到二月二十司馬睿還是不見,王導便率王氏二十人跪於宮門。這時周顗進宮,王導看到周伯仁。二人交情深厚,心想周顗能替他說情。

王導起叫住周伯仁對他說:「伯仁(周顗),吾全家百口之生死,懇求伯仁,由伯仁顧眷。」

說完,王導拜禮於周伯仁,周顗聽后拍了下王導,一句話沒說,走進宮去。

周顗見到皇帝,與司馬睿宴飲時對司馬睿說:「王導忠臣也,陛下常比之管仲,反賊王敦一人耳,王導不能與其相論。」

司馬睿說:「伯仁何故為其求情?」

伯仁說道:「天下事,帝先為,臣而輔之。臣輔澤竭,后獨善得以為之。現王敦兵反,而王導與其斷決!王導乃一心助朝,願帝善之。」

皇帝司馬睿說道:「便如卿言。」

周顗在宮裡喝酒,喝醉了才出來。這時王導仍然在宮門,看到伯仁走出,又叫周顗,連叫「伯仁,伯仁」。周顗沒理王導。一邊自言道:「今殺叛賊,金印系袖。百官得爵。」回府後,又連忙寫奏摺,奏疏有寫:「王導,恪守臣節,且有漢蕭何之才。我求於帝,重用王導!」王導此時不知道(周顗)是救自己,因為周伯仁不理他,便記恨伯仁。司馬睿看到周伯仁信時,因王導素來忠誠正直,並召見了他。

王導入宮叩首,哭著說:「叛臣賊子,各代皆有,夏之後羿,周之申侯,秦之趙高,漢之王莽,而今為亂者,不想再出於王氏。臣與亂賊決裂,願為國戍守!」

司馬睿赤著腳走下來拉著王導的手說:「茂弘,朕欲託付一國於卿,卿此何言也?」

於是下詔說:「王導深明大義,授安東將軍符節。」

以司空王導為前鋒大都督,以戴淵為驃騎將軍,丹楊諸郡郡守都加軍銜。尚書周顗加尚書左僕射,領軍王邃加尚書右僕射。以太子右衛周筵作冠軍將軍,率兵三千先伐沈充。封皇子司馬昱為琅琊王。劉隗駐軍於金城,右將軍周札守石頭城,元帝親自披甲在郊外巡視六軍。派遣平南將軍陶侃兼管江州,安南將軍甘卓兼管荊州,各率所屬軍隊從後面牽制王敦。司馬睿又命王廙去勸王敦。

王廙到王敦處,說道:「公乃臣子,今何故叛之?」

王敦說道:「劉隗、刁協、戴淵三人屢異王氏,汝乃我族內之人!我今舉兵只為誅此三人,並無僭越之心。」

王廙說道:「此三人皆被委以重任,汝今討之,無非謀逆又作何為?」

王敦笑到說:「既然如此,謀不便敬請!」於是扣押王廙,以其家人為其裹挾,留於王敦營中效力。杜弘和王廙二人建議先取石頭城。王敦大悅封王廙為荊州刺史。三月王敦前鋒進石頭城,周札見到王敦三萬前鋒已然來到,城中守軍不足五千。於是和參軍王清商量開城門應王敦軍,不戰而降。

奮威將軍侯禮聽聞后大罵周札:「守一城以拒賊兵,豈有未至交戰,怎可先降之理?」奮威將軍侯禮誓死不降率百餘士卒於王敦叛軍死戰,直到力竭戰死。

王敦佔據石頭城,司馬睿忙命劉隗、戴淵等率部反攻石頭城,戴淵、劉隗率一萬軍攻石頭城,王導、周伯仁、郭逸、虞潭等三路率軍一萬出擊,王師大敗,無功而返。王敦看到晉元帝司馬睿的大逆詔書,又寫了檄文。

檄文寫道:「刁協、劉隗二人作惡多端,無能之臣也,至使天下積弊,民無生望。如若有誅殺二人者封三千戶侯,賜將璽授」劉隗、刁協聽聞王敦此事欲跑回建康。

司馬睿親自披甲出鎮城郊,準備迎戰。但皆大敗而回。太子司馬紹聞聽諸軍皆敗,欲親率將士出城決戰。

溫嶠跪於司馬紹馬前說道:「太子今日敗局已定,已無回天之力!若再殞命與前,則王敦必然篡逆!」

司馬紹聽從下馬對溫嶠說:「卿之言,及時醒我。可王敦一旦得勝,豈能有保全之理?」

溫嶠說道:「我當力保太子,太子無憂!」

此時劉隗、刁協率敗兵回到台城。看到晉元帝司馬睿身穿甲胄呆望石頭城,刁協、劉隗二人無地自容欲拔劍自殺,司馬睿看后及時制止兩人,手握二人手中劍,握的太緊血流不止。劉隗、刁協看到后棄劍叩拜。

痛哭流涕說道「臣等無能,願自請滅族,以止王敦兵馬!」

司馬睿手中血流不止卻淡淡說道:「今日之敗局,乃朝中不同心,朝臣不同力。二位就此遠去,消災避禍。」

給二人配備人馬賜玉璧,逃離建康,自尋生路。刁協剛剛逃至江乘,便被隨從劉亦斬殺,首級送呈王敦。

王敦笑到對劉亦說:「汝隨刁協十數年,何故為貪千戶之位,而殺前主?」

劉亦說道:「足下隨陛下十數年,陛下待爾後恩有加,今何故叛之?」

王敦聽聞大怒,罵道:「此何言也?汝一朽爛枯骨,當即殺之!」

命左右將劉亦推出斬首。劉遐得知劉隗逃回淮陰,於是發兵一千攻劉隗,劉隗人馬不足百,向後趙遣信歸降,石勒同意,劉隗只得率家人親信投奔後趙。

元帝司馬睿得知王敦軍所剩兩萬,而京師周圍可用兵卒不足三千。問朝中所剩之人誰能帶話於王敦,無人敢去。靳陽淳請奏讓他去,於是晉元帝司馬睿派遣靳陽淳前去,去轉告王敦自己要對他說的話。靳陽淳至王敦處,錢鳳說前來歸附又一人。

王敦出城靳陽淳看到王敦本人喊道:「我代陛下傳話!」

王敦說:「請言!」

靳陽淳說道:「公若不忘晉,從此息兵,還可共安天下。如不能共安,當歸琅琊,以避賢路。」

王敦聽聞,喜悅之情全無。聽從錢鳳建議,大赦天下。王敦自己任命自己為丞相、錄尚書事,封武昌郡公,食邑萬戶,總百揆,攬朝政。

王敦總攬朝政,要肅清刁協、劉隗黨羽,流放官員二十人。

王敦找不到劉隗,於是面見魏宗,王敦問道:「先生知霍亂天下者於何處也?」

魏宗算了一卦說道:「劉將軍已經歸趙。」

王敦說道:「歸趙?逆賊劉隗,悖逆陛下,罪該萬死!」

魏宗看了王敦一眼說:「王州牧你悖逆陛下,罪大惡極,逼迫朝中忠臣,悖逆天下,亂城賊子!」

王敦說道:「先生不妨算一卦,我與何日而去?」

魏宗算了一卦說道:「兩年之內!」

王敦說到:「先生不妨給自己算一卦,什麼時候死?」

魏宗說道:「此時此刻!」

王敦喊道:「來人,將魏先生請入江河!」

王敦將魏宗投湖淹死。又命人搜捕戴淵、周顗、熊遠。

因戴淵、周顗、熊遠素有人望,將三人收捕。王敦任用王導為尚書令。

堂弟王彬痛哭流涕,勸王敦不要殺周伯仁,王敦說道:「不殺此人,何以安天下?」

王彬說道:「不可殺,你若殺之,我必逆汝!」

王敦沒理會王彬。

王敦去拜訪王導。

王敦詢問王導:「周顗做三司,可有擔憂?」王導不回答,只是拿絹布擦鼻子。

王敦又問:「不做三司,可做尚書令、尚書僕射?」

王導依舊沉默不語。

王敦自認聽懂王導之意,便對王導說:「如不為官,那便殺之。」

王導還是沉默。王敦看王導不言,說道:「汝二人速來為友。如今封官不言,定要我殺之。」

王導冷冷的看向周伯仁,伯仁看向王導突然大笑。又說道:「我今去之,你當策輔晉室,以誅不臣!」

王敦聽后,便將周伯仁三族處死。

王敦又命熊遠打開糧庫。

熊遠說道:「恐我難以效力!」

王敦說道:「為何?」

熊遠說:「我乃忠臣,斷然不會奉逆賊之命!」

王敦冷笑一聲,抽出劍來,一劍斬了熊遠。

熊遠被殺時年五十四歲。

而與此同時,沈充攻入吳郡,殺吳郡內史。佔領吳郡,威脅朝廷。

二日,王導直入內廷,王導去御史處查看上疏,在案牘上發現了周伯仁奏表,仔細查閱。得知周伯仁是為王導開脫罪名,而並非有害自己。王導拿著周伯仁的表書。

痛哭道:「我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甘卓一路走走停停,快至武昌時。王敦以朝廷的名義發出騶虞幡,命甘卓退兵。甘卓擔心繼續進攻武昌會逼得王敦劫持天子,遂下令撤軍。樂道融與都尉秦康都認為應繼續進軍,並建議甘卓分兵截斷彭澤湖口,斷絕王敦在建康與後方武昌的聯繫,然後一鼓解決王敦。甘卓優柔寡斷,猶豫不決。

甘卓說道:「早知王敦必勝,眾卿誤我啊!」

於是率領部眾撤回梁州。隨後,王敦又對朝廷官員及軍鎮將領多有貶謫或更換。

王敦當時駐兵石頭城,一直不肯到台城朝見司馬睿。長史謝鯤試圖勸說王敦,讓他朝見天子,以除君臣隔閡。

但王敦卻擔心入朝生變,竟回鎮武昌,遙控朝政。魏乂攻破湘州,擒獲司馬承,將其用檻車解送武昌。王敦命荊州刺史王廙在半路將司馬承殺害,司馬承臨死前說到:「賊人王敦,必死於非命!」說完王廙斬司馬承。

同時又指使襄陽太守周慮襲殺甘卓,甘卓祈求周慮,說道:「府君放我離去,可得財貨無數!」

周慮說道:「我受王敦之意,襲殺汝眾。汝率軍一方,卻遲滯不前,至使天子蒙難,我必殺之。」說完斬甘卓。

王敦至此得湘州和梁州二地。

王敦攻入建康見到王導,對王導說:「那時不聽我言,致使今日免冠。」

劉隗、刁協、戴淵相繼殺逐以後,皇權旁落,王敦欲篡政奪權。

王導對王敦說道:「如此汝座實反賊之名!如逆賊王莽,皆實我當首起義兵以誅不臣!」

王敦被王導氣勢嚇到說道:「絕無此意,僅為誅劉隗等人。」

王敦大肆給其部曲封官,要給王導封公,王導不受。王導態度堅決,不為所動。王敦見到王導如此也無心篡逆,於是退兵武昌。王敦因司馬紹勇而有謀,欲誣以不孝之名將其廢黜,但卻遭到溫嶠、郗鑒、庾亮、桓彝等大臣的強烈反對,未能得逞。

王敦在武昌大肆謀害忠良,扶植親黨,后又自領寧、益二州都督。王敦取消司徒一職,將其官屬併入丞相府。

晉元帝司馬睿因大權旁落,召集流臣,並對眾臣說道:「朕罪於王敦,致使甲兵進京,屠戮忠良,朕遷正朔於南,欲以餘生行秦皇漢武之志,復兩京之地,得千秋之贊。惜朕病危,無力光復中夏故土。朕心中之志未報,奸佞亂國,晉業偏安,死不瞑目!!」說完吐血而昏闕。

桓彝、庾亮、王導等人一擁而上,簇擁皇帝身旁,說道:「願以此生,報孝晉室,征逆誅奸,北復故土。」眾人說完后。

司馬睿說道:「卿等….速速….立紹為帝,可止….王敦…廢立之舉。」話畢元帝駕崩。

元帝於內殿去世,終年四十七歲,葬於建平陵,上廟號中宗,百官哭祭。眾人擁立司馬紹,司馬紹即位。王敦欲掌朝,上書道:「新帝即位,國中生亂,臣安撫境內,入朝而事。」

司馬紹遂手詔徵召王敦入朝,授其假黃鉞以及「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覆上殿。」保留之前都督中外諸軍事,總百揆,攬朝政。特賜甲士二十人於其左右。王敦大喜對其部曲言「時機已到,汝等可做諸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晉府錄天下興亡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宋晉府錄天下興亡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回:伯仁死 事因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