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出獄

第2章 出獄

縣衙里一位文人負責將監獄里的犯人登記造冊問道:「身份,因何入獄?」。

當聽到眼前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點燈子時,起身拉着朱元璋向縣衙後面的院子走去。

走到院門口就聽見屋裏傳來爽朗地笑聲說道:「解大哥,如今朝廷苛捐雜稅越發地重了,聽說不少人都舉起義旗要反抗朝廷」。

「咱們的聲音太小,只能靠刀兵讓那群高高在上貴族老爺聽聽我們的聲音,百姓都在傳與其坐而飢死,何不盜而死,只要大哥高舉義旗定能引人來投」。

「朝廷雖然式微可任然是龐然大物,若是咱們勢頭太盛引起朝廷注意,則危矣!」。

「王兄此話就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朝廷若是有用我等何以會在此聚義?」。

二人立在屋外默然地聽着眾人爭論分出了兩派,一派認為趁此機會打出名氣壯大隊伍。

另一派認為自己好不容易有了棲息地不宜太過張揚。

一道渾厚地嗓音止住了雙方的爭論:「諸位還是等軍師回來再以吧!」。

書生整理了一下衣袍輕輕叩響房門嘴裏說道:「解大哥,是我!」。

屋門被打開,一個壯漢拉著書生就往屋裏走,絲毫沒有在意一旁的朱元璋。

朱元璋原地戰力,默默地掃視了一圈屋中眾人,書生對着壯漢說道:「解大哥,在下此次前來是有事跟您商議」。

壯漢哈哈大笑說道:「軍師啊,我也正有一件要緊事同你商議呢」。

「咱們們這就叫,叫,叫什麼來者,哦,心有靈犀一點通」壯漢說道。

書生站在左下方對着壯漢說道:「我此次來就是為大哥舉薦一個人才」說着沖屋外的朱元璋揮揮手示意他進來。

朱元璋進了屋,書生介紹道:「諸位這位就是清澗縣鼎鼎有名的點燈子趙勝!」。

眾人看到趙勝瘦弱的樣子有些失望,眾人此次正是聽說清澗縣有一位奇人被人傳的神乎其技,可眼前此人身形瘦弱臉色蠟黃哪有什麼出彩之處。

「趙勝見過諸位!」朱元璋躬身向眾人行了一禮。

為首的壯漢看著書生問道:「軍師你確定沒找錯人?」。

書生氣定神閑地說道:「沒錯,諸位可知點燈子的由來」。

眾人搖頭表示不知。

「此事說來頗為有趣,點燈子本就是一文弱書生只是因為在香油寺借燈火看書而已竟然被官府以為他要效仿黃巢之舉而入獄,如此荒唐之朝廷焉能不敗?」。

「當我等也不可小覷,現在天下英豪何其茫茫不如觀望片刻,畢竟咱們現在頭頂上還有一片天」。

書生一席話即將趙勝的來歷表明,同時也給眾人鼓勁,如此腐朽的朝廷怎麼能繼續統治天下呢。

同時又讓眾人不要盲目樂觀,畢竟造反稍有不慎便是誅九族的下場再怎麼慎重都不為過。

壯漢微微眯着眼思考著書生的話旋即問道:「那依軍師的意思是?」。

書生開口道:「我們不妨效仿太祖爺廣積糧緩稱王!」。

書生的話讓眾人陷入沉默一些想要說些什麼,可想想了想未出聲。

書生看着這一幕全都暗暗記在心中。

書生將趙勝介紹給解弘方也只是為了能在這群大老粗中增加一點自己的話語權,無論趙勝最後如何安排,自己也對他有一份提攜之恩。

在外人眼中兩人就是綁在一起的這就夠了,同時將趙勝的來歷通過玩笑話講出就是表明此人只是名氣大而已並未有什麼真才實。

因此趙勝也就不會得到重用從而半推半就的成為自己的人。

朱元璋聽到書生的話,這對着這群人高看了一眼,是啊,咱當初不也是這樣起家的嘛,朱元璋暗暗感慨著。

解弘方沉吟片刻對著書生說道:「既然是軍師推薦的人那就安排他一個參議的差事吧」。

書生善意地提醒道:「還不快謝過解弘方將軍」。

朱元璋躬身說道:「謝過解將軍」。

「哎,什麼將軍大家都是一個戰壕里滾過的弟兄」解弘方大手一揮說道。

朱元璋看着豪氣干雲的解弘方越發覺得此人不錯,解弘方此話看似是讓朱元璋融入自己的集體,可內在涵義卻是在敲打朱元璋他還在是一個外人。

朱元璋躬身說道:「那就多謝解大哥!」。

「這就對了諸位沒什麼事情就散了吧」解弘方下了逐客令。

書生帶着朱元璋來到一間廂房說道:「此處以後就是你的住處,有事情都可以來找我,我就住那屋」書生指了指斜對面說道。

「多謝先生,還未請教先生尊諱」朱元璋恭謙地說道。

「哎呀,你看我這榆木腦袋光顧著趙兄的名氣竟然連我是誰都忘了說着實失禮」書生懊惱地說道。

「小生姓薛名樅,不才蒙受解大哥賞識讓我當了這義軍的軍師,我也是因為聽聞趙兄大名這才一慌神失了禮數」書生面帶歉意地說道。

「薛軍師萬不可如此自謙,我看您才能遠勝我十倍百倍,承蒙您的照顧才有了我今天,以後薛軍師有何吩咐,趙勝在所不辭!」。

二人恨不得當場結拜,互相吹捧完畢,朱元璋將薛樅送走,回到房間里長舒了一口氣,自己總算有了回寰的餘地了。

朱元璋躺在床榻上卻怎麼也睡不着,心裏總是想着那位冤死在獄中的老者,朱元璋原本以為自己的後人可以處理好這一切。

可等他看到那群面黃肌瘦的義軍心中的篤定也開始動搖了。

朱元璋在心中不斷念著亂世亂世,最後沉沉睡去。

袁崇煥看着祖大壽率軍凱旋立刻迎了過去對身旁的參將說道:「將戰報快馬送呈陛下」。

在金鑾殿中的崇禎在見到捷報缺興緻缺缺,大災之年百姓抗稅的摺子頻頻出現,為了給邊軍籌集軍餉稅賦已經一加再加了,可袁崇煥依舊向朝廷申請追加軍響糧草。

此時的大明國庫里早已經空空如也,連皇帝的內帑也再也擠不出一分錢了,百姓賦稅也已經徵到三年以後了。

可以說大明已經債台高築到了懸崖邊上,稍有不甚就會跌入萬丈深淵。

此時的崇禎竟有些想念那個能摳出銀子來魏忠賢。

戶部的侍郎已經滿頭大汗了,戶部尚書已經換了三人至今還在空缺,戶部侍郎身形有些顫抖害怕從陛下嘴裏聽到自己的名字。

萬幸,退朝以後戶部侍郎回到家再也支撐不住暈倒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太祖再起刀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太祖再起刀兵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出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