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總算不是鴨蛋了

第873章 總算不是鴨蛋了

第873章總算不是鴨蛋了

知了!知了!知了……

樹上的蟬鳴不絕於耳,太陽曬得人黏黏答答的。

李建昆在辦公室有點坐不住,叼著根來到行政樓樓底下。

他的辦公室目前還在最老的華電工廠里,產業園內新落成一幢七層高的辦公大樓,裏面倒也給他預備了一間寬敞明亮的辦公室,不過暫時沒搬。

主要習慣了。

他向來是個比較戀舊的人。

「姜洪!」

在樓底屋檐下,剛好看見現在產業園兩個電子廠的總廠長姜洪,李建昆招手把他喚過來。

「咋了老大?」姜洪屁顛屁顛湊上前。

姑娘叫小珍,林蘭瑛的親孫女。

「去新廠那邊沒有?」

後排稍微好點。

晶圓。

他注意到,小珍姑娘手上買的東西,給自己的其實並不多,主要還是給她奶奶買的。

李建昆把保障這對祖孫倆吃穿用度的任務,直接交給了華電工廠的財務經理小純純,一個宗旨:要啥買啥,缺啥補啥。

新電子廠目前主要也在生產BB機,旁邊還有一座工廠,正在計劃上線一個新項目,或者說一種材料的製造——

小珍吐吐舌尖:「奶奶估計又要罵我。」

嘟!嘟!

一輛藍鳥轎車從廠門方向駛過來。

「走小珍,喝點茶,晚點再回去,渴死了。」姜靜純上前替她拎了些東西,倆姑娘一起鑽進財務部的辦公室。

比如老年高鈣奶粉。

她用小手扇著紅潤透汗的臉。

「小珍姑娘。」李建昆笑着招呼。

從後排下來一個麻花辮姑娘,手裏拎着大包小包。

「還在隔壁廠里呢。」姜洪回道。

「對!

工廠里大部分區域是沒有空調的,上萬平方的開闊場地,即使裝上一排這年頭的窗式空調也不頂用。

見姜洪點頭,李建昆又問:「林先生呢,撞見沒?」

同時許多人並不知道,除了物理學家的身份外,她還是位光學專家、數字家、微電子專家……

對於晶片業,對於李建昆來說,這位老奶奶堪稱一個寶藏女人。

汽車在行政樓樓底下停穩,開車的姜靜純火急火燎跳下,一件白色束腰連衣裙不少地方都汗濕了。

「畢竟六十七歲了。」李建昆的心情頗為複雜,既想獲得這位老奶奶的全力幫助,又擔心老人家的身體。

「太太太太熱了!」

不待李建昆開口,姜靜純眨眨眼說:「你別跟她說多少錢不就行了。」

自從研究院的陳工提出,邀請林蘭瑛女士過來指導一下,李建昆後知後覺意識到,當下找遍全國,恐怕都找不出在晶片領域,比這位奶奶更厲害的大拿了。

問題是,不僅是華電公司,我們整個國家,在晶片領域的人才實在太匱乏了。

特區的商場實在太好逛了,裏面各種進口商品,許多都是內地沒有的,讓人眼花繚亂,看見啥她都想要。

「你要照顧好奶奶嘛,必須要用的東西,怎麼能缺呢。」

姜洪看出他所想:「林老太太身子骨還挺健朗的呢。」

林蘭瑛女士被譽為我國的半導體之母,其在半導體材料領域的造詣,無需贅述。

這樣的烈陽天,汽車空調也不頂用。

只是今天這樣逛兩個小時,花了三百多塊。

而但凡她的眼睛停留五秒以上的商品,姜姐姐會立馬買下來塞進袋子。

她所精通的學問,每一項都與晶片息息相關。

李建昆眯起眼睛,瞅了眼猶如白熾的天空,眉宇間有些擔憂。

畢竟祖孫倆過來,僅帶了一隻藤條箱。

前世老人家似乎辭世於八十幾歲,其實也沒多少年了。

李建昆在一顆移栽過來的老樟樹下,和姜洪聊了會兒工作。

也是貴得離譜。

李建昆感慨,世風日下,小純純也變得不那麼純了……

而半導體材料,是晶片的軀體。

不多時,小珍姑娘從辦公室出來,說要回華電賓館。

附近不遠,走路過去不超過五分鐘。

特區的招待所資源非常緊張,在設計華電產業園之初,李建昆已經考慮到往後港城公司來人,以及外來專家技術交流等問題,所以規劃建造了一座內部賓館。

年後剛裝修好投入使用。

「我送你去吧,剛好我也要出去。」

李建昆開上大奔,載着小珍姑娘,龜速駛離廠區,目的是為了和她多搭幾句話。

「小珍姑娘,有對象嗎?」

後排,姑娘臉頰緋紅,偷瞄一眼他的後腦勺,搖搖頭,輕聲說:「沒哩……」

「我們產業園裏有不少年輕才俊啊。」李建昆通過後視鏡看她一眼。

姑娘趕忙低下頭,讓人看不見表情,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李建昆倒不是想轉職做紅娘,主要……他仍然不確定能不能留下林蘭瑛。

看得出來,老太太很疼愛這個孫女。

……

……

把小珍姑娘送到九層高的華電賓館后,李建昆驅車右拐。

大奔行駛在整潔的柏油路上,路旁有特區的鐵血建設者們,正頂着炎炎烈日,做綠化建設。

華電晶片產業園,已成氣派。

佔地一千畝的園區內,散佈着數十座建築,以柏油路面相連,再以景觀和綠植環繞。

這樣的大型工程,通常需要五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工。

然而,這就是特區速度。

大奔靠近一座規模不小的廠房,外面有幾輛解放車正在卸沙,廠房已經建好,這些沙倒不是用以建築。

而是這座工廠的生產原材料。

晶圓,這種十分高端的半導體材料,其原材料是矽,需要從常見的沙子中提取。

只是對於純度的要求,非常非常之高。

這與晶片的先進程度成正比。

在後世,通常高端產品上使用的晶片,要求矽晶片的純度達到十一個九,也就是99.999999999%。

這年頭雖然沒必要這麼高。

但至少也要提純到四個九。

這就是華電研究院半導體研發部,當前面臨的技術難關,他們達不到,儘管只差一丟丟。

然而,沒達到就是沒達到,生產出的晶圓無法滿足當前主流晶片的使用。

廠房內很安靜,沒什麼工人,設備基本也處於關閉狀態,李建昆沿着刷有綠色地坪漆的地面,大步向前,驀然,耳邊傳來一陣歡呼。

他循着聲音望去。

加快步伐。

「成功了!」

「還得是林先生啊。」

「嗨,這種提純技術,林先生恐怕多年前就掌握了。」

「信手拈來,佩服!」

一台李建昆甚至叫不出名字的設備旁邊,圍繞着一群研究院半導體研發部的技術人員,設備正前方,坐着一位白髮老奶奶。

正是林蘭瑛。

「我說你們這些傢伙,散開點行不,熱不熱啊。」

李建昆沒好氣道。

大夥兒訕訕一笑,趕忙向後退去。

林蘭瑛的確涼襯衫的後背上,汗濕一片,不過精神頭蠻不錯。

「林先生,成了?」

李建昆上前躬身詢問。

林蘭瑛點點頭:「這種提純技術不算難。」

好傢夥。

如果不是打過幾次照面,並且清楚她的來頭,這話屬實有點那個啥嫌疑。

不算難……研究院半導體研發部,幾十號科研人員,搗鼓幾個月還沒突破。

李建昆眼神熾熱:

「林先生辛苦了。」

林蘭瑛笑着擺手:「勞你們看得起,大老遠請我過來,沒耽誤你們的事才好。」

這話聽得李建昆有些難過。

老奶奶一點主人翁的想法也沒有,完全當自己是個客……

幫忙攻克技術難關后,林蘭瑛示意周圍的人繼續忙活,自己告辭離開。

李建昆上前攙扶:「我送您回去。」

林蘭瑛輕拍他的手背,表示不用攙扶:「我還沒這麼老呢。」

「我看也是。」李建昆眨眨眼。

「小李你好像有話要說。」

「先上車吧,我那輛車上的空調還行。」

一老一少邊向外走去,邊搭著話。

來到平治車上,李建昆發動汽車,開啟空調,等待片刻后,徐徐涼風送進車廂內。

林蘭瑛坐在後排,枯槁的手摩挲著米色真皮座椅:

「這車相當貴吧,當年在國外,我見過的最豪華的車,也比不上這一半。」

「先生,時代在發展。」李建昆側坐在駕駛座上,暫時沒有開車的打算。

「你到底是個什麼身份的人呢?」林蘭瑛收斂笑容,昏黃的眸子,一眨不眨盯着他。

李建昆這才明白,她話裏有話,心頭不禁一喜。

看來,老奶奶並非完全沒有心動。

要知道,這段時間,每天傍晚時分,她和孫女都會出來散步,偌大一個產業園內,已遍佈她的足跡。

李建昆指向窗外,答非所問說:「先生以為,現在咱們國家有比這兒,更好的研究半導體的地方嗎?」

「沒有。」

林蘭瑛順着他的手指,望向窗外,眸子裏閃爍著夢幻般的光彩。

她想,多麼好的夢中情地啊。

完善的基礎建設,單是預備生產不同半導體材料的工廠,就有好幾座。

更重要的是,裏面設施齊全。其中許多設備,連科院的專業研究所里都沒有。

研究院那邊更不用提,設有光學研發部、半導體研發部、機器設備研發部、化工研發部,特種氣體研發部、集成電路設計研發部……等等,數十個部門。

同樣配備好了設備和儀器。

那些動輒百萬美元的成品機械,說拆就拆。

對於科研人員來說,此地就是天堂。

這兒的風景還十分優美,在景觀綠化上下了大功夫,外圍築起高牆,裏面堪比園林,寧靜悠然。

不要太適合搞研究,甚至是生活。

這一陣兒她還了解到,研究院裏的科研人員,待遇高到離譜,完全是按發達國家的標準來的,拋開高額的薪資不談,配住宅,配小轎車。

放眼全國,都是獨一份兒。

最重要的還是氛圍。

當然,這都是以上談到的東西所賦予的——

伱實驗用到的儀器都配給你;你想要研究什麼,不計成本弄過來給你研究;高薪厚祿確保你和家人衣食無憂;想要靜謐時,有國際標準的實驗室;想要陶冶情操時,下樓便是公園……

滿足了這些方面后。

對一個科研人員來說,還剩下什麼呢?

唯有目標和夢想了,或者說,去追逐實現人生價值。

科研環境又怎能不好?

相比起多半科研機構里的嚴肅氛圍,這兒顯得輕鬆而歡快,人身處這樣的環境中,更容易迸發出靈感和創意。

僅僅幾天時間,她已經愛上這裏。

幾十年來,在夢中她都未曾夢到過這樣的地方。

可惜,她老了……

「先生,您應該屬於這裏。」李建昆鄭重說道。

林蘭瑛苦笑:「我這個倔老太太,總不願意承認,可你知道嗎,我今年六十有七了,連爬個樓梯都費勁,變得又老又不中用嘍。」

「可是,即便這樣,我國半導體領域,甚至是晶片行業,誰能與您比肩?」

「誒誒,這話可不能亂說,我不認同的,尤其是搞晶片,我一竅不通。」

「您謙虛了,您只是沒從事過晶片行業,您所擁有的學識,都是晶片行業的根基。」

「這話太抬舉我了。對啦,你為什麼要迴避我的問題?」

李建昆深深看她一眼:「我跟您交底,確保我是個『乾淨』人,您能留下嗎?這片產業園太需要您了。」

「你、真覺得我還有那麼大用處?」

林蘭瑛歷經滄桑,早已沉澱下來的心間,盪起一層熱血。

「我想聘請先生您,擔任華電研究院的院長。」

說,不如做。

這個位置,至今還空着,一來李建昆想不到合適的人選,二來,現在研究院裏的人,只怕沒有一個能真正服眾。

即使把陳春仙弄過來。

怎麼說呢,段位還差點……另外,科研的涵蓋面,還不夠廣。

眼前這位老奶奶則不同,她所涉獵的科研範圍,深度和廣度都夠,能給許多部門提供意見和指導。

同時又能在思維和學識上,將這些部門更好的整合在一起。

而且資歷也夠。

「院長啊……」不知為何,林蘭瑛心頭生出一股感激之情,「這我當不了。」

「先不忙着下結論,這事兒可以再商量……」

「你先回答我的問題。」

林蘭瑛再次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

「我,不是什麼特區華電公司的總經理,華電公司是我的。」

李建昆攤牌道:「這不難操作,去港城註冊一家離岸公司,再回來投資,結交幾個港城人。

「為什麼要這樣操作,並不是我想,而是環境決定的。

「否則我不可能把華電公司做大,也不會有現在的華電產業園。」

林蘭瑛笑了笑:「果然如此。你為什麼要搞晶片呢?這事兒現在賺不到錢吧,可能很長時間內都難說,國內沒什麼市場。」

「第一,晶片是科技發展的趨勢,作為一個商人,在手上有錢、也不缺其他來錢渠道的情況下,投資未來是誰都會做出的選擇。」

李建昆頓了頓,目露敬意,面帶微笑:

「第二,是您這樣的前輩,給我們這些晚輩豎立了榜樣呀……總有些事,值得去做,總有些事,可以不計後果。」

這番話將林蘭瑛的思緒拉回到往昔,老人家渾濁的雙眼,漸漸有些濕潤。

她腐朽的身軀忽地被一團濃郁的幸福所包圍。

她從先輩那裏繼承到的東西,又傳承給了後輩……這是件多麼幸福的事啊。

她想着今年回老家莆田,走進那間祠堂里,可以稍微挺挺胸板了。

許多人並不知道的是,她祖上很有些名氣。

她的先祖林潤,是嘉慶年間的御史大夫,曾參與過扳倒嚴嵩父子的事件,誅殺嚴世蕃、羅文龍。

「你是個好孩子。」她慈愛地望着李建昆說。

她並不懷疑這些話。

也算在科技界當過一陣兒領導的她,對當前發生的事情一清二楚。

換作一般的商賈,絕不會在科協的活動上是那樣的表現,也不會是現在這種角力到底的態度。

他在為這個國家的晶片事業,不計後果。

「你真不嫌我老,嫌我這樣一個拖家帶口的老太太?」她問。

「我只是感到很抱歉。」李建昆說。

「哦?」

「如果我們這些後輩能更爭氣點,也不用在應該享受天倫的年紀,還要請您出山、背井離鄉。」李建昆由衷道。

「哈哈哈……」

林蘭瑛忽然大笑起來,良久,笑得眼淚都滴下來,才豪邁道:「廉頗雖老,仍能斗米!

「好,我答應你,不過院長我不當。」

李建昆咧嘴笑道:「都依您。」

……

……

林蘭瑛以六十七歲高齡,決定加入特區華電公司,在產業園內引起極大震動,不少研究員高興蹦起,尤其是半導體研發部的人。

想必消息傳開之後,在科技界也會爆發一場地震。

她的職位是,研究院半導體研發部,總負責人、副院長。

而這位老奶奶走馬上任僅僅三天,半導體研發部那邊,便有好消息傳來。

陳工一溜煙沖向李建昆的辦公室,人未至,聲音已到:

「五個九!五個九!李經理……」

這事兒不能說老奶奶留了一手,之前研究院把她請過來,呈到她手上的題目就是:怎麼解決矽晶片提純到四個九的問題。

了解清楚原委后。

李建昆拍桌而起,精神振奮:「太好了!這麼說……」

「咱們可以生產出相當高規格的晶圓!」陳工上氣不接下氣道。

晶片的基底材料,拿下了。

「您不知道,我們部門接連出成果,其他部門的人饞得流口水,都羨慕死了……」

陳工眉飛色舞。

這傢伙……難怪當不上領導。

哪壺不開提哪壺。

李建昆重新坐回老闆椅上,暗自嘆息。

即便如此,製造晶片的核心材料,仍然只解決一樣。

還有許多。

比如:CMP拋光材料、光掩膜版、光刻膠、濕電子化學品、電子氣體、濺射靶材、晶圓封裝材料……

依然沒有。

有些研究院那邊正在緊鑼密鼓研究。

有些,甚至連頭緒都沒……

李建昆思忖著,該去一趟港城了,這半年來,華電公司一直在港城大肆收購公司,不知道把這些公司整合到一起后,能不能搞出幾種材料。

再加上研究院這邊可能有戲的材料,他要做個統計,心裏好有個算盤。

對於那些三年五載內,完全沒有戲研發出來的材料,他還得儘快想其他辦法。

否則,到時候假如萬事俱備,被某一種材料卡了脖子,那才真叫難受。

ps:今天一更。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我的80年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重生:我的80年代
上一章下一章

第873章 總算不是鴨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