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第505章 是怎樣的越王

507.第505章 是怎樣的越王

第505章是怎樣的越王

函谷關,守將方勝領着眾將登上城牆。

一射之外,敵軍將領正一馬當先,身邊跟着數十步卒,正對着城牆開罵。

函谷關城牆上的守兵,聽着對方用蹩腳的大齊話,罵他們羞辱他們,恨得牙根緊咬。沒找到懂西戎和蕃厥話的人,只好用大齊話回敬。

回敬得那叫一個難聽,聽得方勝等人眉頭緊皺。

結果自以為罵得舒坦了,哪知對方壓根沒聽懂。還是從早到晚不歇嘴地罵陣。

一性急的將領,罵了句狗日的,對着方勝拱手,「元帥,讓末將領着一隊人馬前去會會他們吧!」

一旁的其餘眾將均被激起血性,紛紛請戰,「末將請戰!」

「末將請戰!」

他娘的,不殺他個七進七出,不捅他個對穿,絕不回城!

方勝皺眉掃了眾將一眼,「就你們能!就你們聽着難聽,本帥聽着就好受?」

「那就讓末將領一隊人馬會一會他們吧。沒得讓他們以為咱們畏戰!」去他娘的畏戰,他能一路衝殺進他們的駐營地!

見他罵得不像話,一旁的江環輕輕拉了他一把。

孟彥被江環一拉,猛地掙開,「拉我做甚,讓我去干他娘的!」

方勝撇了他倆一眼,看着孟彥,「殺敵不能光逞勇。四十萬敵軍就囤在三十裏外,你有必勝把握?」

「沒有必勝把握就不打了嗎?」

「沒有必勝把握就不能打!函谷關一破,你知道大齊面臨的會是什麼嗎?函谷關後面還有數萬萬百姓,這責任誰來擔?」

眾人沉默。

函谷關一破,會面臨什麼樣的結局在場的都懂。這責任誰都擔不了。

雖然函谷關也囤兵不少,足有三十萬,但西戎和蕃厥這回聯手,於關外囤集了四十萬兵力,比他們多了十萬。且對方有一半是騎兵,函谷關騎兵十萬都不到。

這些年,京城送來的軍費常有不足,馬匹本就訓養不易,加之大齊這麼多年沒有大戰,如今函谷關能湊齊五六萬良馬就不錯了。

「咱們的任務是守好函谷關,等待朝廷支援。」

函谷關佔據了天險,敵軍想破也非易事。只要他們守住,大齊就能守住。

聽着城外敵軍仍在罵陣,「娘的!」孟彥又罵了一句。

方勝卻只是交待了城牆守將幾句,便準備下城牆。

一將軍跟上去問他,「元帥,京城可有消息了?前日收到回復不是說要從京郊大營撥二十萬兵力前來支援嗎,可知由誰帶兵?」

京郊大營混入了不少勛貴重臣家的子弟,都是送進去渡金的,也不知來的二十萬兵力戰力如何。

眾人都憂著心。

也不知帶兵的是誰。要是來一個什麼都不懂的,還喜歡爭權的,連元帥也得聽他的,那到時候只怕五十萬還干不過對方四十萬。

眾人都豎起耳朵。結果方勝只搖了搖頭,「還沒消息傳回。」

「朝廷是幹什麼的,救兵如救火,這都多少天了!」

「閉嘴!」方勝喝斥道,「朝廷也是你能非議的?」這孟彥,打仗勇猛是勇猛,就是這一張嘴,常不說人話,讓人頭疼。

孟彥嘟囔了一句,方勝沒聽清,站他旁邊的江環聽到了,碰了碰他的手臂,孟彥也就閉了嘴。

眾將隨着方勝到帥賬議事,議完,江環和路夜出來,二人對視一眼,默默走到一個避人處。

如今路夜已是從五品的游騎將軍了。只比江環低了半級。

有時候江環也挺想不通,這路夜來得比他晚了幾年,怎的一下子就竄這麼高的職位了,他從一個小兵熬了這麼多年,好不容易才熬到五品的定遠將軍。

果然不愧對是呂國公一手帶出來的,比他這半路從軍的就是強得多。

「我已經收到消息,王爺親自領兵。」

「真的?」越王領兵!「你沒騙我?」

路夜白他一眼,這事是能開玩笑的?

江環高興地搓起手,王爺要來了!王爺領兵!真是太好了!「不知道王爺出發了沒有?」他已經好幾年沒見到越王了。

「消息發出來已有幾日,王爺怕是已經在路上了。」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這下函谷關有救了。」又問路夜,「那一萬騎兵,你想怎麼安排?」

「等王爺來了,聽他安排。」

江環點頭。王爺一定能有辦法讓那一萬騎兵過了明路的。

他是越王啊。想當年,他在皇陵見到越王,原本以為他會像外頭傳的那樣,萎靡不振,結果不愧是貞順皇后養出來的尊貴的嫡皇子。

那氣勢震得他到現在還忘不了。這些年姜寰懷揣著復興家族的重任,化名江環,按著越王的吩咐一步步走到如今。

並不容易。

他盼著越王也能一步步得遂所願。他姜氏一族終有一日會再恢復往日的榮光!

越王領兵,真是太好了!

二人走後,孟彥從大樹后小心翼翼地走了出來。他剛才聽到了什麼?他聽錯了吧。

中午放飯,在伙頭兵那裏打了飯,江環抱着飯盆走到一處,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孟彥挪了過來。

在他身邊蹲下,「今日這肉燒得不錯,好吃。」從江環飯盆里夾了一塊。

明明都是一樣的飯菜,可似乎別人碗裏的格外香一樣。

江環無語地看了他一眼,默默地往後挪了一步,蹲得離他遠了些。

孟彥也跟着湊過去,一個要遠離他,一個硬要湊過去。二人離隊伍越來越遠。

孟彥掃了周遭一眼,又從江環碗裏夾了一塊肉,「上午你和路將軍說的話我聽見了。」

江環一愣,不經意地往路夜的方向看了一眼。路夜也正朝他看來。二人心照不宣地又撇開目光。

這路夜真是,不愧是干暗衛出來的。

江環不由得心中佩服。固作一臉驚慌四處打量了一番,「我什麼都沒說。」

「嗤,我都聽到了。」

「聽到什麼了?」

「聽到你和路將軍說此次朝廷派了越王領兵。」見江環一臉錯愕,湊過去悄聲道,「原來你倆是越王的人啊。」

孟彥想了一上午沒想明白,不是都傳越王被貶到皇陵十年嗎,怎的手能伸這麼長?果然京城的貴人,沒一個簡單的。

見孟彥識破,江環也沒否認,「你既已知道,想去告密?」

孟彥撇了他一眼,「我有那閑功夫,還不如上陣多殺幾個西戎人。」

江環一邊鬆氣,一邊不由自主地又往路夜那邊看了一眼。越發佩服。

「那你以後離我們遠點,別讓你遭了禍。」

「我怕個球!咱這是函谷關,又不是京城。京城怎樣,關我鳥事。」說完見江環又蹲得遠了些,不由得有些生氣。

平日裏大家兄弟長兄弟短的,怎的現在就一副要分道揚鑣的樣子?

孟彥心裏很不舒服。不然他也做越王的人好了。畢竟兄弟難得。

覺得自己這想法還挺聰明的,又湊過去,湊近乎,「我其實挺佩服越王的。要換了任何一個人,這會怕是都挺不過來了。」

他在家鄉還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呢。要不是他現在離家遠了,兒女只怕還要多。他身體棒棒的,他婆娘也比別人能下崽。

可惜越王身子卻壞了。身為男人,他懂這種感受。要是他,沒準早挺不過來了。

京城的貴人真不簡單。孟彥再一次發出感慨。

江環一看他那樣,就知道他想多了。很是無語。結果孟彥以為他要走,生怕以後這個兄弟真的遠離他了,忙拉住他,「飯還沒吃完呢。」

江環按路夜的吩咐,想把他爭取到越王這邊,便順勢又蹲了下來。

孟彥像是表忠心一樣,「越王我雖然沒見過,但呂國公誰不知道啊。當年我還給他牽過馬呢。他還指點過我武藝呢!」只可惜,死得太早了。

路夜看了對面二人一眼,心中定了定。不再關注那二人,目光在周遭搜索起來。

函谷關自國公爺和幾位少爺去后,早已換了幾撥將領,如今安插了各處的人手。王爺想完全收服函谷關,怕是不容易。

還是要爭取至少一半的將領到王爺這邊來。

往西北的官道上,二十萬大軍正有條不紊地向前挪動。

前頭騎軍中,騎在馬上的趙廣淵板着臉,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眾將除了與他商議軍務,等閑不往他身邊湊。

大夥都知道越王不想領兵,他甚至不想離京。可硬生生被人設計接了這道聖旨。

想着越王的遭遇,又想着他膝下無子,眾人又不由得對他抱了一絲同情。

讓越王在京城榮養不行嗎,非要把他往西北戰場上送。對他未免太殘酷了些。

又行了一個時辰,全軍原地休整。

伙頭軍埋鍋造飯。

趙廣淵隨即下以,方二和張志一左一右地跟在他身邊。

「王爺,把餅掰了,夾肉吃,沒那麼噎。」方二給他遞了一份夾好肉的餅,趙廣淵接了過來。

趙廣淵咬了一口,才問道:「越州那邊有消息傳回嗎?」

方二點頭,「有,我哥親自領着人出來,按王爺的意思前往寧武關。」

張志也介面,「昌平那邊孫老將軍也挑了一萬人馬,也已經出發前往寧武關。」

寧武關守將邵良,和孫閭一樣,原是呂國公的左膀右臂,後來孫閭辭官還鄉,邵良被調至寧武關。

此次領兵支援函谷關正中趙廣淵下懷,他勢必要藉此機會把函谷關三十萬大軍收攏在手中的。

而他在越州佈置多年,那邊已經發展了十萬兵力。加上昌平山中囤了兩萬人馬,如今他手裏已有十二萬精銳。

只是如何讓他們過得明目,趙廣淵也與一眾心腹幕僚商議過。

讓他們到函谷關顯然不合適,那便讓他們裝成山匪海匪,讓他們請往寧武關進行招安,再安排孫閭出來領這支人馬,再慢慢把他們調至自己身邊。

「傳令,讓他們別太心急,莫太早到達寧武關,一切等本王安排。」

「是。」

這次除了從越州和昌平調了三萬精銳出來,趙廣淵身邊也跟了一千精銳,充做他的親兵。

除了自願跟他到戰場爭軍功的侍衛和府兵,余者都是藉著保護越王的名義,從昌平調來的。

「王爺,一千親兵只怕不夠,要不要再安排?」

「才離京數日,不好太引人注目。後續再看。可有函谷關消息傳來?」

剛問完,就見定國公長子展騫拿着一封密報走了過來,「王爺,函谷關軍報。」

張志上前接過,遞給越王。

趙廣淵展開細看……「王爺,如何了?」

「無事。與對方戰了幾場,互有勝負。」

「已經開打了?」眾人皆吃驚。

「並未。只是小規模的試戰。」

方勝還是聰明的,並沒有命大軍出城迎戰。畢竟兵力不及對方,且函谷關後有朝廷支援,又不存在圍城的情況,且百姓又以撤走,盡可放心大膽地堅守。

而該焦急的應是敵軍。

他們本來就是受了災,缺衣少食才率兵來搶,再多圍些日子,只怕他們自己就要斷糧了。

「就怕他們突襲。」

趙廣淵點頭,突襲是一定的。畢竟對方耗不起。一定會仗着兵力比我方更足,會發起總攻。

「只要方勝守住,堅持到我們支援,函谷關就能守住。」

趙廣淵說完,又召來幾個將領,「命斥猴前去打探,並前往大散關,隴關打探敵軍有無分兵至這兩處。致信兩關守將,勿必守好兩關,給函谷關爭取時間。」

幾位將領還愣著,趙廣淵已是數道命令下去,「再致信平羅、化隆、樂都、古西四城知縣,並他們準備好糧草,勿務保函谷關不斷糧。」

「是。」「是。」

眾人應聲而去。等他們忙完,回想起方才那一幕,再回頭看向越王,都有股不真實的感覺。

這還是那個在集英殿摔冠而去,又在府里閉門不出,未踏進京郊大營點兵,連領兵的眾位將軍都沒見去見過面,一路板着臉一副不情願的越王?

這還是他們認識的那個人?

越王方才發出各項指令,自帶威嚴,不容他人置喙,像極了掌兵多年的老將。越王那些年不是在皇陵念經,而是去戰場歷練了十年?

而且越王似乎對西北的情況極熟,對函谷關附近的守關情況也極為了解。

這真是他們認識的越王?

展騫不由得往越王的方向又望了一眼,又掃了一眼不遠不近圍在越王身邊的侍衛和那一千親兵,見他們對越王一副惟命是從的樣子,心中不由想起出京前他父親對他說的話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風起時空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風起時空門
上一章下一章

507.第505章 是怎樣的越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