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025 三更合一

25. 025 三更合一

宋書玉沒等來楊書記的答覆,倒先等來了宋建國。

宋建國跟苗秀英打過招呼后,把宋書玉拉到一邊,指着她不知該怎麼說才好:「你這丫頭……」

宋書玉看他這副頭痛的樣子就明白了,笑眯眯地說:「叔,是不是公社找您了?有什麼話您就直說。」

宋建國嘆了口氣:「今天公社通知我去開會,讓我回來做你的思想工作。51%,你可真敢想啊。」

「有什麼不敢想的?錢我出,力也我出,腿也我跑,這是我該拿的。」宋書玉在宋建國面前更沒顧忌了,直接說,「叔,你就說公社那邊的條件吧。」

宋建國舉起三根手指頭:「30%,再多沒有了,這是公社的底線。」

宋書玉就知道事情沒那麼順利。她扯著嘴角笑了笑:「叔,這事您別管了,他們問就說我不答應。」

宋建國蹙眉:「書玉,30%已是楊書記給你爭取到的最好結果了,這已經不少了。」

「叔,我明白。咱們叔侄,我也就跟你說哪些套話空話了,我要51%是為了掌握控制權。叔,您現在也看到了,這廠子連影子都還沒呢,就一堆人有想法了,真上了正軌,沒有51%的股份,我說的話能算數嗎?我知道您會護着我,可您還能幹多少年?況且要是公社那邊指派人過來,您也沒法子。」宋書玉將利害關係擺在宋建國面前。

宋建國沒法反駁,這些都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

宋書玉年紀雖小,但想得長遠。他拍了拍她的肩:「行,那叔就這麼回公社。」

「讓叔為難了。」宋書玉有些歉疚地說。

公社那邊必然會給宋建國施壓,他卡在中間肯定是左右為難。

宋建國滿不在乎地擺了擺手:「你也說了,我幹不了幾年就要退了,有什麼好為難不為難的?」

他這輩子又不指望陞官發財了。

送走宋建國,宋書玉照舊做她的買賣,只是請假的時間少了許多,三五日才請一次,平日裏都跟着大部隊一起去上工,偶爾請一天假去擺個攤。因為現在布料不多了,她也沒那麼忙了。

關於跟公社的談判,宋書玉只悄悄跟謝錚透露了幾句,她媽和奶奶一點都不知情。

時間一晃就到了三月,大家紛紛脫下了厚重的冬裝,換上了輕便的春裝,春種也如火如荼的進行。

公社那邊見宋書玉遲遲沒動靜,好像那天的事只是她隨口一提,提過就忘一樣。

楊書記有些綳不住了,還是讓小梁騎車去紅雲大隊找了宋書玉。

當時宋書玉正在地里幹活,突然被公社的人叫走,社員們眾說紛紜,都覺得很奇怪,只有宋建國大致猜到了緣由。楊書記一直是個想干出一番事業的人,公社那邊的領導也知道開辦社隊企業,對他們有好處。

旁的不提,誰家還沒有個三親四戚想找個工作的。若能進廠當職工,那可比在鄉下種田好多了,沒看一個臨時工,代課老師都一堆人搶破頭嗎?

果不其然,這次接待宋書玉的不止有楊書記,還有公社劉主任。

「小宋,又見面了,你這小同志可真是個大忙人啊,好久沒看到你來公社了。」楊書記和藹地開口。

宋書玉笑了笑說:「這不是要春耕了嗎?隊里忙,走不開。」

糊弄誰呢,走不開還隔幾天跑出去擺一次攤。

楊書記有些頭痛,這丫頭年紀不大,但油鹽不進,而且特別沉得住氣,搞得他都不知道怎麼開口。

最後還是劉主任說:「小宋,宋書記傳達了公社的意思吧?你考慮得怎麼樣了?要知道給你30%這已經破例了,其他同志都不答應,是楊書記給你爭取的。這個分紅一年也不少了,你說是不是?我知道,你付出得多,但你想想,要是你一個人拿走廠子一年一半的利潤,隊里的社員們服氣嗎?」

宋書玉扯著嘴角笑了笑:「劉主任,30%恐怕也不少人有意見,到時候社員們也會不滿吧。」

「是啊,小宋你明白咱們公社的難處就好。你放心,公社會站你這邊,替你澄清的,這都是你該得的。」劉主任還以為她是想通了,心裏大大鬆了口氣。心說楊書記就是太把這小姑娘當回事了,早派他出去說服這姑娘多好,也不用耽誤這麼多時間了。

宋書玉點頭:「以前是我想太簡單了,這種事就不該我摻和,公社若是有意成立服裝廠,作為我一定積極參與。」

劉主任臉上的笑容僵住了:「小宋,你啥意思,這是打算要挾公社?」

「劉主任你哪裏的話,」宋書玉面色不變,「這怎麼能是要挾呢?辦法我出了,其他的問題,憑藉公社的力量肯定能辦成,錢可以以公社的名義向信用社貸款,機器也可以找上面申請購買,有沒有我無關大局,我相信以領導們的智慧,肯定能辦好這事。」

這話說得劉主任無言以對,下意識地看向楊書記。

楊書記蹙眉:「小宋,但我們都沒有經驗,根據這段時間你的表現,公社一致認為你這小同志頭腦清晰,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我們還是屬意將服裝廠交給你的。」

宋書玉面露感激:「多謝領導們的信任,如果服裝廠成立了,領導們還屬意我,我宋書玉一定好好乾,不辜負領導們的信任。」

這意思是初期的籌備工作她都不參與了,將爛攤子完全丟給公社。可萬事開頭難,尤其是一無所有的開局。

楊書記真沒見過這麼滑頭的小姑娘,好的壞的都讓她一個人說完了。

他嘆了口氣,試圖說服宋書玉:「小宋,咱們公社一窮二白,什麼都沒有,找信用社貸款金額肯定有限,能不能成都還是個未知數,更別提後續那一攤子事了。這個事我跟王主任商量過來了,別的人我們都不放心,只有交給你,我們才放心。」

說來說去,還是想畫餅讓她出白工。

宋書玉能理解他們的立場和難處,但同樣,她也有自己的堅持。

宋書玉不想再跟他們打太極了:「楊書記,劉主任,我理解你們,也明白你們的用意。但也請你們站在我的立場上想想,我要將自己的全副身家投進去,很可能還要借債,四處求人拉關係,公社和隊里能給我提供什麼?頂多就一塊地,還有一些手續上的便利,其他的什麼都提供不了。我付出這麼多,哪一天要是上面派個人,這服裝廠還能由我做主嗎?我知道,你們會給我承諾,但咱們都不是小孩子了,承諾這東西是最靠不住的,人這一輩子又誰沒做過違約的事呢?更何況,若是那天你們已經退休了,又或是更高一級的領導派下來的人,你們有辦法嗎?」

「而且這也是為了保障服裝廠的利益。我相信,沒有人比我更適合做服裝廠的廠長,為了保證服裝廠的持續發展,也應該讓我掌控主動權。」

楊書記和劉主任被宋書玉的直白和自信給驚得不輕。

她真的太自信,太有膽量了。

楊書記長長地吐了口氣:「我答應你……」

「楊書記……」劉主任吃了一驚,連忙提醒他,「這不符合規矩。」

楊書記伸手制止了他:「以後若是問責,由我負責。小宋,我相信你不會讓我們失望。」

「謝謝楊書記。」宋書玉高興地說道。

楊書記也是個痛快人,既然做了決定,他也不含糊,當即就叫小梁過來草擬協議,雙方又掰扯了一通,修改了一個多小時,最後定了一式兩份的協議,落上了公社的印章。

這事算是塵埃落定了。

楊書記額頭上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他表面鎮定,其實心裏也很沒底,這個事實在是太大膽了,若是辦好了,辦出成績也就罷了,即便違規,上面頂多也就批評處罰他一頓,但若是出了問題,他這個書記也做到頭了,搞不好還要吃牢飯。

但事已至此,多想無益,如今只希望宋書玉能好好乾,干出成績。

「小宋,下一步你打算怎麼辦?」

宋書玉已經有了規劃:「楊書記,現在分三步走,一建廠房,初期不用建太好,幾間磚瓦房就可以了。不過因為資金比較緊張,磚瓦的錢能不能先賒著,到年底一起結?」

更大的讓步楊書記都做了,又何況這點小事。他答應批條子。

宋書玉感激地說:「謝謝楊書記。第二步就是讓人下鄉收購棉花,這個事我在村裏找幾個民兵和年輕人去做就行了,主要是讓社員們知道,我們需要棉花,他們才會多種,這種事我建議公社不要強制要求社會,最好是服裝廠去引導大家。」

這一條其實是對公社有利。如果公社強制要求社員們,後續掙了錢皆大歡喜,要是不掙錢,又或是有些人去舉報,公社肯定會挨批。畢竟現在首要還是保證糧食生產。

楊書記點頭:「那第三步呢?」

宋書玉笑着說:「我去縣裏找找機器和布料,公社棉紡廠這邊要勞煩楊書記你們了。」

分工明確,一步步都非常清晰且具有可執行性。

楊書記有了些信心,覺得自己答應宋書玉也不虧:「好,那就按小宋說的做。」

宋書玉回去后,當即就去找了宋建國。

宋建國擔心了一下午,看她面帶笑容地回來,關切地問道:「沒事吧?」

宋書玉將協議遞給他看:「成了。」

宋建國看到51%這個數字后,大為震驚,訝異地看着宋書玉:「還真被你談成了。」

宋書玉笑着說:「多虧了楊書記,一心為民。」

也多虧楊書記過幾年要退了,仕途升遷無望,反正這輩子基本上就這樣了,所以他敢冒這個險,希望能在他的履歷上留下光輝的一筆。若是換個年富力強的書記,這事鐵定沒指望。

宋建國高興壞了:「書玉,那咱們現在怎麼辦?」

宋書玉早想好了:「我準備讓謝錚帶幾個民兵在咱們公社挨家挨戶地收購棉花,價格比供銷社高出五分錢一斤。他們耽誤的工時,先記在賬上,等廠子成立後由服裝廠給補上。建房子這邊就得麻煩叔您了,我得去縣裏。」

宋建國一口答應下來:「沒問題,不過廠房的選址你想好了嗎?五隊外面那個壩子怎麼樣?地方寬敞平坦。」

宋書玉搖頭:「不,就建在咱們一隊,劉旺家外面的那塊地,挨着馬路邊上的。」

挨着馬路,意味着交通更便利,而且這也是通往縣城的縣道。等以後大力發展基建了,這條路也會被修成水泥路。當然那是二十多年後的事了,他們恐怕是指望不上了。

「好。」宋建國沒有反對。

下工后,他叫了施明、李雙全和趙淑芬,去他家裏討論這事。

施明此前隱隱聽到了一些風聲,李雙全和趙淑芬完全不知情,這會兒聽說要在他們隊里建廠,兩人都驚呆了。震驚之後,取而代之的是興奮和喜悅:「宋書記,咱們這個服裝廠規模多大?招多少人?都是從咱們大隊招吧?上面準備撥多少款?」

宋書玉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沒有撥款,公社唯一能支持我們的就是磚瓦窯的磚瓦可以賒賬,年底再結。其他的,只能靠咱們自己。」

這也太難了吧。

李雙全和趙淑芬很是錯愕,臉上的笑容垮了下來。

「什麼都沒有,能行嗎?」兩人很是擔憂。

宋建國說:「上面要什麼都準備好了,給錢給設備給技術,這種好事還能輪到咱們頭上嗎?至少咱們現在有這個機會。」

這倒是,兩人收起失落,大家一起討論相關的事宜。

一直到天黑,宋書玉才回家。

劉桂芝已經做好了飯,見她回來,問道:「怎麼去那麼久?趕緊洗手吃飯,一會兒菜都要涼了。」

一家人坐在桌子上,宋書玉宣佈了這事。

苗秀英和劉桂芝都驚呆了:「你,你要弄服裝廠?這,書玉,咱們現在這樣做點小買賣,掙點錢日子也挺好的,要不還是算了吧。」

兩人都覺得這事責任太大了,而且以後宋書玉肯定會比現在更忙,更辛苦。

她們心疼宋書玉,而且也沒太大的物質欲,覺得錢夠花就行了。現在家裏已經攢了不少錢,到了冬天,重新把房子修一修,再給宋書玉說個好對象,平平穩穩過一輩子,比啥都強。

宋書玉拿出協議說:「晚了,我已經跟公社簽了協議,不能說撂挑子不幹了。」

「你這孩子主意也太大了,都不跟我們商量商量。」劉桂芝抱怨。

謝錚連忙勸慰她:「阿姨,書玉這麼能幹,她應該有更大的舞台,而不是天天在家踩縫紉機,從早忙到晚。您要相信她,我覺得她一定可以的,以後咱們家就要出個宋廠長了,就是爺爺和叔叔在地下,也會替書玉自豪的。」

「你就慣着她吧,她說什麼你不說好。」劉桂芝沒好氣地說。

苗秀英雖然也有些不贊同,可事情已經定下來了,而且謝錚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她輕輕拍了拍劉桂芝的手說:「阿錚說得對,書玉想闖,咱們就讓她去闖吧,就算這事失敗了,咱們也能繼續種地掙工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咱就什麼都不怕。」

宋書玉將手疊了上去,笑眯眯地說:「謝謝奶奶,謝謝媽。你們放心吧,沒有把握,我不會這麼衝動的。」

劉桂芝嗔了她一眼:「行行行,我等著大家喊你宋廠長。」

「吃飯吧,一會兒菜都涼了。」苗秀英給宋書玉夾了一塊肉,以後孫女更辛苦了,得多補補。

吃過飯,劉桂芝去洗碗了,苗秀英去看她養的雞。

宋書玉和謝錚坐在堂屋裏整理剩下的布,做完這些,他們就不能去擺攤了。

宋書玉說:「阿錚,剛才謝謝你。」

「阿姨那麼心疼你,我不說她也不會生你的氣。」謝錚將剪裁好的布料遞給她,「我明天跟魯斌說這個事吧,順便請他們在國營飯店吃頓飯。」

畢竟當初是他們拉魯斌四人入伙的,這才幹了兩個月就要拆夥,怎麼也要賠個禮。

宋書玉說:「我跟你一起去吧,這樣比較有誠意。」

畢竟這事的主要責任在她,沒道理讓謝錚一個出面替她賠禮道歉的。

「不用,你不是還要去縣裏找紡織廠的領導嗎?這點小事交給我就是了,我會跟他們說清楚的。」謝錚不贊同。

宋書玉現在時間緊,事情多,確實忙不過來,便道:「那辛苦你了,你跟他們說,等我忙完這陣子,事情步入正軌后請他們來家裏做客。」

謝錚點頭,拿出兩張存單遞給她:「我只有這麼多,先借給你用,等有錢了你再還我。」

雖然宋書玉沒說,但他知道,不管是收購棉花,購買機器,布料,修建廠房,這些都要錢,上面不會撥款,只能靠她自己去籌措。她的錢也就擺攤這三個月來所掙的幾千塊,遠遠不夠。

宋書玉拿過存單看了一眼,有些吃驚:「你哪裏來的這麼多錢?」

兩張存單加起來竟然有一千塊,謝錚在知青中絕對是巨富。

謝錚說:「就是這些年的零花錢,還有去年回去,爺爺,我爸媽他們覺得我一個人在鄉下受苦了,怕我錢不夠花,就一個勁兒給我塞錢。」

謝家人有些愧疚讓謝錚下鄉,也擔心他在鄉下吃不消,所以這四年一直有給他寄錢。

但謝錚在鄉下的開支很小,吃穿都在宋家,平日裏也沒什麼花錢的地方。而且他沒票,很多時候錢想花都花不出去,攢著攢著就攢了這麼一筆錢。

宋書玉把存單收了起來:「謝謝,年底我一定還你。」

「沒事,反正有阿姨管飯,我也用不上,你拿着用吧,不用急着還,等手裏寬裕了再說。」謝錚不想一直說這個,岔開話題問,「宋廠長,你高升了,是不是也該給我安排一個職務?」

宋書玉哭笑不得:「影子都沒有呢,還宋廠長。不過還真有個事要交給你,我準備將賬目的事暫時交給你,別的人我不放心。」

謝錚文化水平高,口算能力很強,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自己人,信得過。現在錢緊張,她一分錢都要掰成兩半花。

「沒問題。」謝錚一口答應下來。

他明天去找魯斌他們說清楚,儘快把手裏的這批尾貨處理了,然後帶人騎着自行車挨家挨戶收購棉花。

***

第二天,宋書玉就去了刺繡廠。

老大爺看到她照舊笑呵呵的:「小宋,來啦,王主任剛到沒多久。」

宋書玉笑眯眯地說:「叔,我不是來找王主任的,我是來找您的,有點事想請您幫忙,不知道方不方便。」

老大爺察覺到宋書玉語氣里的鄭重,往後一退,請宋書玉進屋說。

宋書玉坐在小凳子上,緩緩說明了來意:「……聽說叔您跟紡織廠那邊的關係熟,因此我想找您替我引薦引薦,您看方便不方便?」

老大爺猶豫了片刻說:「成,這樣吧,你等一會兒,我找個人來頂我的班,我跟你去一趟紡織廠。」

「麻煩叔了,真是太謝謝您了。」宋書玉連忙站起來,給他鞠了個九十度的躬。

老大爺連忙扶着她的胳膊:「哎呀,你這孩子,別這麼客氣,我去去就來,你在這裏等會兒啊。」

宋書玉點頭,安靜地坐在門衛室里。

約莫過了十來分鐘,老大爺領着個小夥子過來,沖宋書玉招了招手:「小宋,走了。」

他去車棚騎了一輛自行車,帶着宋書玉出了門。

縣城並不大,因此刺繡廠離紡織廠也就兩三公里,騎車十分鐘就到了。

老大爺果然是這邊的熟人,停好車后,跟門衛樂呵呵地打了個招呼,就被放進去了。

然後他熟門熟路地帶着宋書玉去了後面那棟樓。

紡織廠的規模比刺繡廠要大一些,總共有四棟樓,兩棟兩層的,一棟三層的,還有一棟一層的,看樣子是倉庫。

進了樓里,老大爺上了二樓,來到一間掛着「廠長辦公室」牌子的門口,也沒敲門,直接就推開進去了。

宋書玉眉心一跳,感覺王主任那句「任叔在那邊有點關係」這話恐怕說得太輕了,這豈止是有點關係啊,簡直是很有關係好不好?

果然,辦公室里剪著齊耳短髮,面色肅穆的中年女幹部看到老大爺,立即站了起來:「爸,你怎麼來了?有事嗎?」

宋書玉驚得下巴都差點掉地上了。

這老大爺是掃地僧吧,兒女一個比一個牛,他才是隱藏大佬。

老大爺往椅子上一坐,指著宋書玉說:「這就是我跟你們說過的小宋。」

宋書玉連忙上前,笑盈盈地說:「任廠長,打擾了。」

「你就是小宋啊,多謝你陪我們家這老爺子說話,他可喜歡你了,在家裏念了好幾次。」任廠長笑眯眯地說,語氣客氣。

宋書玉不好意思地說:「是叔人好,幫了我很多。任廠長,實在不好意思,今天是我聽說叔在紡織廠這邊有熟人,因此麻煩他帶我過來的。」

人家遲早會知道她的目的,這個事由她來說比較好。

要是大老爺提起,任廠長是不好拒絕,但心裏肯定會覺得她是利用老大爺,恐怕會對她不喜。

宋書玉確實有利用老大爺的意思,但她也沒騙過人,每次都是擺在明面上的。別人幫她是情分,她感激,別人不幫是本分,她也感激老大爺願意陪她走這一趟。

但這事終歸是她跟紡織廠這邊領導的事,老大爺幫忙敲開門就夠了,其他的不宜參與太多。

任廠長有些意外地看了宋書玉一眼,似是沒想到她這麼坦蕩大方,對她的看法好了一些,微笑道:「爸,我跟小宋有事聊。你不是一直念叨著好久沒見毛叔叔了嗎?你去看看他,中午咱們一起吃飯。」

宋書玉也沖老大爺點點頭,示意她自己可以的。

老大爺站了起來:「行吧,小宋,說好我請你吃飯的,就今天中午吧,你可別推脫。」

「謝謝叔。」宋書玉笑着點頭。

等老大爺出去了,任廠長輕輕一笑道:「頭一次見我爸這麼喜歡一個小姑娘。」

宋書玉摸不清楚她說這話的意思,只能挑一個不出錯的答案:「我跟叔一見如故,非常投緣。」

任廠長直白地說:「我爸年輕時吃過不少苦,能讓他高興的事,我們做子女的都會盡量滿足他。小宋,你有什麼要求就說,只要不是太難,我都會考慮。」

既然對方都這麼說了,宋書玉也不客氣,將他們要成立社隊企業的事告訴了任廠長,並說了自己的來意。

任廠長輕輕敲擊著桌面:「你要布料,我可以批一批瑕疵布給你,但不多。而且瑕疵布也不是經常有的,趕上就有,沒趕上,我也沒法子,希望小宋你能理解。」

宋書玉聽明白了,看在老大爺的份上,任廠長決定賣一次布料給他們,但也只有這一次。

要是她自己擺攤也就罷了,反正能弄到多少布料就弄多少。

但要辦一個社隊企業,養幾十號人,持續性比一次性拿多少布料更重要。

宋書玉道:「謝謝任廠長,不過我能不能不要布料,而是請貴廠幫忙加工一部分佈料。當然,加工費我們隊里出。」

紡織廠的設備、熟練工人都是現成的,這樣前期投入會少很多。

任廠長被宋書玉這大膽又離奇的想法震驚了,愣了片刻才道:「我們紡織廠有生產任務,完成本單位的任務都很難,恐怕沒功夫幫你們生產。」

這也不行,宋書玉只能想出最後一個辦法了:「任廠長,那能不能請你們廠子幫我們代購一台織布機?」

主要是他們大隊沒有採購指標,如果由公社去申請,還要層層審批,很慢不提,最後也不一定能成。

但紡織廠就不一樣了,他們經常採購,不用特意審批。

任廠長是真的服氣,這姑娘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不屈不撓,似乎什麼困難都打不倒她。

「我們廠里今年打算更換一批設備,採購六台k64自動換梭絲織機,如果你們要買的話,可以增加一台,但得你們公社打報告,畢竟這也算是廠里的重要設備和資產。」任廠長說道。

宋書玉頭痛,恨不得一下子到80年以後,現在做什麼事情都得打報告,效率真的是慢死了。

她說:「任廠長,我能問問,這機器大概什麼時候能買回來嗎?」

任廠長估算了一下:「國慶節之前應該能運回來。」

宋書玉……

這還有差不多半年時間,就算她能等,公社那邊也等不了啊。

宋書玉無奈地說:「任廠長,你們淘汰的機器能賣給我們嗎?」

任廠長瞥了她一眼:「小宋,我們廠里淘汰的是62年採購的k61型簡易自動換梭絲織機,現在出現了很嚴重的故障,三天兩頭壞,廠里師傅也沒辦法,因此才被淘汰。你是老爺子帶來的,我不想坑你,你們大隊沒有技術員,這些東西買回去很可能就是廢鐵一堆。」

這不是沒辦法嗎?

要是有法子,誰不想買新的,誰想買個十幾年的老古董。

宋書玉點頭:「謝謝任廠長,我能問問k61織機多少錢一台嗎?」

「你若是要就兩百塊一台。」任廠長想了想還是勸她,「小宋,這機器要是能用,我們廠子肯定不會花錢採購新機器。」

兩百塊,買台新的怎麼也要幾千吧?

宋書玉可恥的心動了。

她咽了咽口水說:「任廠長,能讓我看看廢棄的機器嗎?」

任廠長安排了一個技術員帶她去看機器。

破是真破,機器上綠色的油漆都掉光了,不過看得出來技術人員很愛惜,經常上油,機器並沒有出現大面積的銹跡,從外表來看還好。

技術員看她一個小姑娘,怕她不懂,好心地跟她講解了這幾台機器的故障,有的是卡帶,有的是織出來的布不均勻,更多的是突然就停了,檢修好用不了兩天又壞,非常耽誤功夫。

宋書玉沒接觸過這種老式的織布機。

上輩子她去參觀一家紡織廠的機器時,對方用的是從國外進口的箭桿織機,效率非常高,後來更是發展出了噴水織機、噴氣織機、片梭織機等諸多類型,更複雜更先進。

不過老式的織布機雖然效率不如後者,但也有個優點,那就是相對更簡單一些。

宋書玉還是不想放棄,她決定研究研究,問對方要了k61機器的說明書,準備拿回去找謝錚這個學霸試試。

謝錚看了說明書後很感興趣,仔細研讀了一番,對宋書玉說:「織布機主要是由梳理機、絞紗機、絡織機等幾塊主要的部件組成,其中……」

宋書玉聽得頭暈腦花,舉起手:「打住,這個你能修嗎?」

謝錚也不確定:「不好說,畢竟說明書跟實際操作還有差距,我得去紡織廠看看才能確定。」

「那你明天就去,你手裏的活我替了。」宋書玉毫不猶豫地把他推了出去,「謝同志,咱們大隊能不能花兩百塊就買到一台織布機就靠你了。」

任重而道遠的謝錚:「我盡量。」

第二天下午,宋書玉正在跟宋建國討論建房子的事,魯斌騎着自行車急匆匆地跑了過來,老遠就大喊:「書玉姐,書玉姐,阿錚讓我來通知你,他要在紡織廠住幾天,讓你們別擔心。」

宋書玉錯愕,不是說去看看嗎?怎麼不回來了。

不過謝錚現在還留在紡織廠,說明這事還有希望,算是好事。

她謝過了魯斌,繼續跟宋建國商量建房子的事。

他們初步準備建六間房子,每間面積至少在五六十平米以上,其中一間做倉庫,一間放織布機,一間放染色機,一間放縫紉機,一間做辦公室,還有一間備用。

建房子的事由宋建國監督,宋書玉則帶着幾名民兵騎車到處收購棉花。

這都過完年,冬天都過去了,家裏有棉花的不多。他們這麼做主要是給服裝廠打個廣告,讓大家知道服裝廠長期收購棉花,以便於大家趁著春天多種些棉花。

聽說長期收購,價格還比收花站便宜,果然種棉花的人多了起來。

在本公社轉了一圈后,宋書玉又去相鄰的兩個公社轉悠了一圈。

等房子的地基打起來時,他們已經收購了一千多斤棉花。

這時候,謝錚也回來了,他不但帶回來了兩台織布機,還帶回來了一台染色機,都是紡織廠淘汰的,很舊了。

兩輛拖拉機拉着兩大台機器回來,頓時在村裏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效應,男女老少紛紛跑來看熱鬧。

不到一天的時間,全大隊的人都知道,他們大隊要建服裝廠了。

自家大隊建的廠,肯定優先選自己人,社員們的心思又活絡了起來,紛紛打聽招工計劃,但大隊幹部們卻一點風聲都沒透露,只是加快了建房子的步伐。

宋書玉對謝錚一口氣帶回來三台機器很高興,私底下詢問他修好了能用多久。

謝錚實話實說:「這些機器效率不高,而且以後很可能在使用過程中還會出故障,只能做個過渡。」

宋書玉明白了,還是得買新的,這個錢省不了。

她觀察了一下村民們種棉花的熱情。

大家發現要建廠后,自然不怕棉花賣不出去了,很多人都開始在自家院子邊上,田埂上,山坡上種棉花。再加上其他公社也會種棉花,到時候他們可以騎着車子挨個公社的收,所以完全有能力添置新的機器。

於是宋書玉去公社找了楊書記說明了情況,向上面打報告,申請購買一台新的織布機和染色機。

大隊的建廠如火如荼,宋家再次成為全大隊的焦點,天天都有人上門攀交情,就希望能弄個進廠的名額。

趙家做買賣最近也比較順暢,三月就掙了快一百。

齊春麗本來看宋書玉已經不怎麼出去擺攤,還以為她沒布料消停了,哪曉得宋書玉不知不覺搞了這麼大一出,瞬間又成了全大隊的焦點,將他們做的那點小買賣頓時襯得毫無光彩。

齊春麗頓時有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

為什麼?宋書玉上輩子壓她一頭就算了,為什麼這輩子還要處處壓她一頭?

她心裏那個恨啊。

而且葛慧玲和陶碧看到宋家這麼風光,又開始陰陽怪氣了,就差指着她的鼻子罵娶她虧大了。

齊春麗心情非常糟糕,更雪上加霜的是,四月初八這天,她剛賣了麻花回家,飯都沒吃完,忽然一大群人沖了進來,扯著嗓子就大喊:「誰是齊春麗?出來!」

齊春麗嚇了一跳,連忙放下碗出去問道:「我就是,你們是……」

啪!

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齊春麗臉上。

齊春麗還沒反應過來,那彪悍的大媽已經拽着她的頭髮使勁兒扯,腳也踢她,邊打邊罵:「我打死你這個喪良心的東西……」

趙家人嚇懵了,陶碧捂著肚子直往屋裏縮,楊紅英想上前幫忙,又害怕,最後抱着兩個孩子靠在牆邊不說話。趙老大杠和趙老三倒是有心,可看那群人兇狠的樣子,猶豫片刻還是沒動。最後只有趙文軍衝上去拉架:「你們幹什麼,鬆手,鬆手,不要打了……」

「一家子喪良心的狗東西!」這群人逮著趙文軍也一塊兒打。

趙文軍雖然當過兵,體格不錯,但雙拳難敵四手,尤其是這群婦女都是幹活的,一個個特別潑辣,又抓又踢的,打架毫無章法。

沒幾下,他臉上就被撓出了好幾道血印子。

看到兒子吃了虧,葛慧玲坐不住了,連忙大聲嚷嚷:「你們幹什麼?住手啊,快停手,不要打了,把我兒子打出好歹,你們要負責。」

見沒人搭理她,她怕了,連忙推了推畏畏縮縮的趙老三:「快,趕緊去找宋書記,讓他帶民兵來,就說有其他公社的欺負到咱們紅雲大隊了。」

來的這幾十號人,葛慧玲一個都不認識,肯定不是他們大隊的。

趙老三嚇得趕緊跑了出去找宋建國。

十分鐘后,宋建國帶着一群身強力壯的年輕人過來,一腳踹在門上:「都給我住手,誰再動手別怪老子不客氣。」

見紅雲大隊來了這麼多人,那群人才停了下來。

但齊春麗和趙文軍已經被他們抓得臉上、脖子上都是血紅的口子,齊春麗更是披頭散髮的,鼻涕混合著眼淚往下淌,看起來跟個瘋子一樣。

趙文軍忍住痛,將她扶了起來,咬牙切齒地看着那群凶神惡煞的傢伙,對宋建國說:「宋書記,您可一定要替咱們做主。我們都不認識這群人,他們衝進來,對着我們兩口子就是一頓拳打腳踢,這樣的惡行絕不能縱容。」

葛慧玲心疼地看着趙文軍,惡狠狠地說:「對,宋書記,他們無緣無故上門大打人,一定要把他們抓起來,扭送給公安,不然以後誰都敢往咱們紅雲大隊頭上踩一腳。」

紅雲大隊的社員也非常憤怒:「是啊,你們哪個大隊的,竟敢欺負到我們大隊頭上,宋書記這事一定要嚴肅處理,不然還以為咱們大隊的好欺負。」

不料對方絲毫不怕,領頭的中年男人還陰沉沉地笑了:「好啊,找公安,看把誰抓起來。這個臭娘們賣有問題的麻花給我們,害得家裏的老人孩子們都住進了衛生院,咱們今天就找公安來評評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覺醒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覺醒了
上一章下一章

25. 025 三更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