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章

兩個多月後,net暖花開時,鄧晨又來到舂陵,找到了正坐在地頭看書的劉秀,說:「三弟,看你這麼好學,姐夫還真的欽佩。不過,我看你一年到頭也就是翻來覆去地看這三四本書,能學到多少?你不如到長安拜個高人,把四書五經及各類史傳都系統學習一遍,必使你的素養知識大大提高。」

這話還真說到了劉秀的心坎上。他雖然喜歡讀書,但在一個縣內的鄉村裏,能讀到的書畢竟有限,而且就其要旨jīng粹,更是一知半解;如果能去長安拜名師系統學習一遍,不是很有必要?而且現在才開net,長安的教授老師們都在招收門徒,現在去正是時候。可是,這一去恐怕得兩年,家裏的地怎麼辦?尤其是,二哥去年大病一場,至今連路都走不好,而大哥現在更是好像要幹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往外跑得更勤了;我要再走了,誰來顧這個家?就對鄧晨說:「姐夫,其實我倒真想去長安拜名師好好學習一下,可是……。」

「可是什麼?」深知劉秀秉xìng的鄧晨知道他是顧念家裏,就打斷說:「你可是什麼?無非就是顧及家裏,覺得你走了地沒人種,家沒人管。這個你放心,你大哥早已成家,倆孩子都滿地跑了,他再不顧家,還能讓他的老婆孩子餓著?只怕你嫂子也不容許他!你二哥雖然幹不了活,可自己端碗吃飯還不成問題吧?而且連你的小妹妹都十三四了,都能自己照顧自己,根本不用你cao心。再說,萬事還有姐夫我呢,家裏如果有啥急需,我自會來接濟他們;包括你上學的銀錢,姐夫都可以給你拿,用多少姐夫給你拿多少,不用客氣。另外,上學一般都有陪讀,我再顧個小書童陪你去,路上給你做個伴,到長安還可以給你洗洗涮涮買個紙張啥的伺候你,好使你騰出時間用心學習……」劉秀一聽就說:」姐夫,別了,顧人還得花錢,我自己會照顧自己。」鄧晨說:「不行,就得顧。你姐夫雖不是大豪大富,但拿這點錢還是小事一樁,你就別管了。還有,你到長安投拜哪位老師我都給你打聽好了——聽蔡府上的那些文人雅士講,長安講學講得最好的是中大夫許子威先生,許多年來教授了不少門徒,可以說桃李滿天下,你到那裏就去投拜這位許先生。至於你學慣用不用功,這不用我說,你肯定比別的學子都勤奮;學上那麼一年兩年回來,你也該娶媳婦了,是不是?」

劉秀臉一紅,笑說:「啊,這個不忙」。鄧晨說:「這個當然不忙。大丈夫當以事業為重,只要事業有成,什麼樣的好閨女不由著咱挑?不過話得說在頭裏兄弟,將來你相親的時候,一定得讓姐夫當參謀——咱必須要那高雅美麗儀態萬方長相富貴的姑娘,一般相貌平平的丫頭,咱根本不要她。」劉秀又紅著臉一笑:「好,全由姐夫做主。」

劉秀到長安求學的事就這麼定下來了。叔叔、哥嫂們聽說后都挺高興,小妹伯姬更是跳着腳拍手喊:「噢,俺三哥要去長安嘍!」大嫂說:「俺三弟這麼好讀書,就該到長安叫高人再指點指點,將來回家當個教書先生,不用種地了。」逗得大家都笑。劉縯說:「三弟你儘管去,你大哥再不濟,也不能把咱家的地拋荒了。實在不行就賃給佃戶,光租谷也夠咱吃了。」大家又笑。只有劉良聽后綳起臉,yù待罵劉縯兩句說:「你要自己種地,富餘的糧食不能賣錢?!」可又一想,罵他幹啥,罵了他十來年都不管一點用,再罵不還是白搭?算了,只要俺秀兒將來有出息,他大哥就隨他去吧。

不過劉秀似乎已經知道他大哥要幹什麼。因為就在昨天,他無意間聽大哥給他的幾個小兄弟說:「老子這輩子要不弄翻王莽,老子就不姓劉!」劉秀這才知道,原來大哥整天要忙的大事,竟是要推翻王莽!可是劉秀也滿腹狐疑:推翻王莽?那是容易的事嗎?他本來想勸告大哥:王莽不是咱能弄得動的,不要在這上面下功夫了;咱頂多不跟他們打交道,不去給他們出力罷了。可又一想,連叔父都管不了他,我這個小兄弟說話又管啥用?也就悶在心裏沒吭聲。

劉秀終於要上學走了,姐姐姐夫舅舅都趕來相送,當然都少不了給弟弟外甥帶來一堆盤費。鄧晨把專門陪劉秀去長安的書童——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夥子也帶了來,囑其到那兒好生伺候劉秀。叔叔劉良頭一天就專門到集市上挑了一頭腿腳健壯的毛驢買回來,這會交給劉秀說:「秀兒呀,此去長安一千好幾百里,爬坡趟水的,帶上這頭毛驢準保方便省力,好早rì趕到長安。」大家都笑:「還是叔叔想得周到。」大嫂說:「可是到長安后這驢咋辦,總不能一邊上學還一邊喂頭驢吧?」劉縯說:「咳,這還不好辦,用不着牽到騾馬市上把它賣了不就行了?」劉元紅着眼圈說:「兄弟,這一去得兩年呢,中間想家了就回來一趟。」鄧晨說:「回來啥呀?長安南陽這麼遠的距離,光路上來來回回就得一個多月,再加上住幾天,兩個月的時間就白白過去了,不耽誤學業?兄弟,你就在那兒安心學習,等畢了業再回來。」劉秀說:「好,這個我知道姐夫」。劉黃說:「就算中間不回來兄弟,隔個仨月倆月的也要給家裏寄封信,報個平安。」劉秀說:「姐,我知道了。」樊宏說:「孩子,出門不像在家裏,到外面遇事一定忍讓,不要與人爭競。」劉秀說:「舅舅,我知道。」劉良說:「咱秀兒是個安穩本份的孩子,這點不用擔心。」劉秀說:「叔叔舅舅哥哥嫂嫂姐姐姐夫你們都多保重,秀兒這就起程。」

於是劉秀和書童牽着毛驢奔西北而行,行李錢物等都在驢背上馱著;一路經新野、鄧城、丹縣、析縣、武關,再入函谷到關西,曉行夜住半個多月才到長安。

來到長安,沒費多少周折就打聽到了許子威先生。許先生六七十歲了,雖然須全白,但紅光滿面,jīng神矍鑠。許先生一見劉秀,也不覺吃了一驚,暗想:小夥子好相貌啊,我教了那麼多門徒,還從沒見過這麼好面相的。此後幾天,又有四個年輕人來投拜許先生:一個叫嚴光,字子陵,比劉秀大兩歲,跋涉幾千里從會稽山陽來到這裏。一個叫強華,字子丹,和劉秀同歲,他的家倒是近在咫尺,就住在長安城裏。還有一個叫賈元,字子和,比劉秀小一歲,家也不遠,就在長安城南十數里。第四個是個漂亮的小兄弟,姓鄧,名禹,字仲華,比劉秀小七歲,此時剛滿十七。可巧的是,鄧禹是南陽新野人,和劉秀是鄰縣;千里之外老鄉相逢,而且還要同窗兩年,倆人別提多高興了。鄧禹抱着劉秀興奮地喊:「文叔哥哥,早知道這樣,咱倆可該一起來呀!」

於是劉秀、鄧禹、嚴光、強華、賈元這五位年輕人,在許先生門下開始了兩年的求學生涯。劉秀的寬和溫厚,坦誠善良,沒多久就成了五人中最可親可近的人,嚴光四人沒一個不喜歡不尊敬劉秀的。尤其是小兄弟鄧禹,恨不得把劉秀當成自己的親哥哥,整天跟在劉秀身旁,形影不離。劉秀見鄧禹雖然年歲不大,但是極聰明懂事,除了喜歡,更對這個小兄弟關愛呵護有加。嚴光強華賈元見鄧禹行走不離劉秀,就打趣說:「仲華啊,看你差不多快粘你文叔哥哥身上了,乾脆晚上睡覺鑽你哥哥的被窩裏得了。」鄧禹說:「何止文叔哥啊,你們三個也是我的好哥哥,要鑽都得鑽——你們四個要小心着,今晚我就不打開被子,到你們的被窩裏這邊鑽一會,那邊鑽一會。」逗得四人哈哈大笑。

一切安頓好之後,劉秀本來想把來時帶來的那頭毛驢賣掉的,可是一想,這驢是叔叔專門給他買的,賣掉捨不得。二來他以前就聽說過,有些家境不太富裕的學子到長安后就利用業餘時間給人打零工掙些錢來彌補費用的不足,以減輕家裏的負擔;而一些帶着驢騾腳力的學子,往往就用這些驢騾給人拉腳送貨,賺些銀錢。於是劉秀想,姐夫給我顧個書童照顧我,可我什麼都能幹,哪用別人伺候?乾脆,就叫這個書童趕上驢去給人家拉腳送貨吧,雖不指望賺多少錢,但rì常的吃喝開銷應該還夠吧?這樣兩年下來,豈不要為家裏省一大筆錢?尤其是不用事事煩勞二姐夫,讓他託人給自己捎錢了。主意拿定后,他就讓書童牽着驢去外面找活。還真不錯,第一天出去,竟把兩人一天的飯錢給掙來了。

強華、賈元家境雖然也不是很富裕,但因為家離得近,錢不夠了強華就回家吃住,而賈元則從家裏背些乾糧來吃,好賴不用到外面找活干。

鄧禹也是騎着毛驢來的,本來到長安后也想賣掉,只是一時還沒賣出去。劉秀說:「兄弟,別賣了,反正一頭也是牽,兩頭也是趕,就讓我的小書童把兩頭驢都趕去拉腳吧,怎麼還不夠你一天吃喝的?」鄧禹說:「哥哥,你這主意真好;那咱就牽給書童,讓他一塊趕去拉腳。」此後,劉秀鄧禹只要有空,也幫著書童趕驢送貨;雖掙不了許多錢,但哥倆趕着驢說說笑笑,卻也是說不盡的快樂。

最瀟灑的是嚴光。嚴光由於路途遙遠,他是騎着馬來長安的,可是到長安邊上就把馬賣了。他說:「有了這匹馬錢,再加上來時帶的,怎麼還不夠我這兩年花費的?到外面出力掙那幾個小錢,我才不幹。」

光yīn荏苒,一轉眼就是兩年又倆月,五同學跟着許老師學到許多知識不必說,個人形貌自然也有所變化,而變化最大的當屬鄧禹——這個來時比劉秀低半頭的小夥子,兩年多點竟高出劉秀半頭!垂膝長的兩條胳膊,健壯得好似兩條猿臂;寬厚的胸脯肩膀更結實得像堵牆,再加上兩道長長的劍眉,愈襯顯出小夥子的勃姿英。劉秀嚴光四人都說:「仲華啊,等你回到家,誰還敢認你啊!」鄧禹說:「反正現在鑽你們的被窩,准把你們擠得上不來氣!」逗得四人又大笑。

五人終於學業期滿,再有三四天就可以畢業回家了。恰這個時候,有人給劉秀的小書童捎來口信,說他家裏有急事要他回去。書童只好拜辭劉秀,急急匆匆出長安回南陽。只是此前書童與一商戶有約定,要連續三天給人家運送貨物。劉秀就與鄧禹商量,書童雖然回家,但合約卻不能給人家毀了,免得誤了人家的生意。不如咱倆趕着驢,把這三天的貨物給人家運完吧?鄧禹說,哥哥跟我想得一樣,正好趁這幾天沒事,咱把貨物給人家運完。於是才出現了一開頭劉秀與鄧禹趕驢運貨的情景。而今天是運貨的最後一天,今晚和嚴光強華賈元共同給許老師辦完謝師宴,明天他們就可以各奔前程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光武中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光武中興.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