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馮·諾伊曼探測器

第三十七章 馮·諾伊曼探測器

一號觀測員來到太陽系之後,就一直在整理著從柯伊伯小行星帶裡面收集的數據,那裡的信息密度要比地球上高得多。

觀測員每次抵達一個恆星系都會優先對氣態行星和小行星帶進行檢查,這是因為那些地方產生生命的概率要比地球這樣的固體行星高得多。

而從地球上誕生的人類和具有類似結構的碳基生物更是宇宙中不可多得的奇迹。

在木星和太陽引力的撕扯下,小行星帶中的數十萬顆星子經過了數十億年的相互碰撞糾纏,內部早已經形成了相當精巧的結構。

這還不算更細小的碎屑和塵埃之間的相互作用。

這種被大自然的手塑造出的精細結構,和具有獨立意識並且自我複製的生命之間沒有任何的本質區別,可能再經過一次「碰撞」或者任何形式的激活,真正的生命就會從其中發芽。

但是這次卻不同,一號觀測員並沒有在那片廣袤無垠的隕石之海中發現任何類型的生命,甚至連無處不在的能量生物都沒有出現。

從宇宙生物學的角度上來說,這種死寂是非常反常的。一號觀測員判斷小行星帶可能經受過某種攻擊或屏蔽。幾乎可以確定的是曾經有一些外來的智慧個體曾經對其進行過某種操作,這種操作的目的他還不得而知。

他在空間中尋覓著古老文明的蛛絲馬跡,但是卻找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這說明對方的科技水準很有可能要在他們之上。

按照金屬文明當前所具備的技術水平,就算是花費很大代價直接對空間和局部的物理常數進行操作,也不太可能做到像現在這樣毫無破綻。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裡的反常並不是其他的宇宙文明強行干預的結果,而是空間自身的某種畸變帶來的副作用。但是這個可能性和有其他文明來過相比要危險得多。

一號觀測員感到一陣恐懼,只不過這次他把自己的情緒隱藏得很好,他的同伴似乎並沒有發現任何異樣。

「話說,你是不是快到自我複製周期了?」

「啊,對哦,是快到時間了。」

事實上這種根植於他們身體中的節律並不需要別人提醒,濟慈覺得二號觀測員可能是想說點什麼打破平靜。

就和人類一樣,他們也是群居動物,需要和同伴交換信息,分享情緒。

他停下來手中的工作,在太陽系的行星中搜集著可以用來構築新的大腦的材料,其實只要在火星上的殘骸中尋找現成的就夠了。

原本奇形怪狀的岩石在空間中崩裂開來,金屬的顏色從中漸漸浮現,四散開的微粒在空中按照某種特定的詭異軌道飛行,最終融合在了一起。結合后的薄片在宇宙中翻滾著,在宇宙射線的定向衝擊之下展現出複雜的迴路。

過了對人類來說相當漫長的時間之後,一個新的生命在太陽系的深處誕生了。

和地球上的表親不同,他一出生就被賦予了最基本的身體結構,學會了感知和運動的基本方式,並且和同類進行了第一次對話:

「Doo-Do-Doo-Do-.」

「Doo-Do-Doo-Do-」

「Doo-Do-Doo-Do-」

「電磁波吸收正常......精神迴路正常......」

一號觀測員翻動著自己的「孩子」,就像在翻看一塊新買的手機一樣。好像他對這個按照自己的結構複製而產生的新生命並沒有什麼感情。

事實上,按照人類的標準來看,一號觀測員早已經子孫滿堂,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中不知道散布了多少後代了。從輩分上來看,他也早已經當上了曾曾曾曾祖父了。

「編號『662607-42-2718』,機能初始檢查完畢,申請加入序列。」

編號中的662607指的是新生命的「輩分」,換句話說就是他們是從原初分裂開始算的哪一次複製之後產生的。而42指的是一號觀測員在他的同輩中的編號,2718則表示這個新生命是濟慈這個個體從他誕生以來第2718次自我複製的結果。

在他們的文明中,所有新生命的誕生都會被賦予一個這樣的編號,標定了他們在社會中的位置。

事實上,進行宇宙範圍內的探測和自我複製一樣,都是他們的社會結構對其中的個體的基本要求。如果沒有任何限制的話,這個文明的規模會以指數的規律增長,直到他們把觸角伸向這個宇宙中的每一個角落。

當然,沒有任何限制是不可能的。為了維持自身的結構,文明在宇宙中總有邊界。

。。。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費米在一次非正式的科學討論中提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悖論:按照宇宙的尺度和年齡來說,即使智慧生命以很小的概率出現在行星中,那麼僅僅在銀河系內就應該有相當大數量的文明存在。

考慮到智慧生命需要克服資源的局限和擴張的慾望,任何高等文明都很可能會尋找新的資源和開拓他們附近的空間,甚至會涉足周圍的星系。

但是在宇宙誕生足足過了137億年之後,我們人類,沒有在地球或可觀測宇宙的其他地方,找到其他智慧生命存在的切實可靠的證據。

至於那些可能存在的高等文明究竟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去探索宇宙,另一位更加著名的科學家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的名字叫做約翰·馮·諾伊曼。

在他的設想中,宇宙里的高等文明會建造一種能夠自我無限增殖的探測器,這種探測器被發射到深空中之後會利用身邊的資源進行自我複製,一代一代前赴後繼,最終抵達宇宙的最深處。

如果接受了馮·諾伊曼探測器的觀點,費米悖論也就可以解釋得通了。由於自我複製的探測器會不受控制地消耗宇宙中的能源和質量,任何高等文明都不會首先製造它,並且發現其他文明所發射的探測器之後也會立刻將其摧毀。

現在看來,思考外星人問題的科學先驅們都忽視了非常重要的一個可能性,那就是探測器是鐵基生物的個體本身。

他們並不會無限地自我複製,也不會按照非理性的方式在宇宙範圍內隨意擴張。他們不僅僅具有理性的精神,更有著精密的社會結構,甚至比人類發達得多的科技水平。

他們其實早就抵達了地球,只不過我們並沒有能力去感知到他們的存在而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群鴿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群鴿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馮·諾伊曼探測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