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帝后之爭

第三十七章、帝后之爭

第三十七章、帝后之爭

景憲三十四年。

中州,燕京城,皇宮。

坤寧宮內,黃昏未至,已是燈火通明。

懿仁太后在總管太監馬玉豐的服侍下,用枕頭墊起半個身子,喝了一碗老山參湯,精神稍微好轉,便問道:「皇帝可好?」

三個月前,已經七十二歲高齡的懿仁太后看完戲,覺得身子有些沉重,回寢宮休息了一夜,不見好轉,叫來太醫,說是受了些風寒,休息幾日便可無虞。

誰料自從那日起,懿仁太后的身子愈發睏倦,整個皇宮的太醫翻遍醫典,古方良藥用盡,均不見好轉。

尤其這幾日,被折騰了數月的老太太已經無法下床了。

或許懿仁太后也意識到自己大限已到,只要有些精神,懿仁太后便會問些皇上的情況。

馬玉豐彎下腰,輕聲道:「回老佛爺,皇上很好,午膳時多添了一碗……」

馬玉豐還沒說完,懿仁太后已愴然淚下:「他是巴不得我早死!」

馬玉豐沒有說話,只用愛憐的目光溫柔地看這個天底下最有權勢的女人。

馬玉豐七歲凈身為太監,八歲入宮就一直服侍懿仁太后,親眼看到這個天底下最有權力的女人,從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如花一般含苞待放,盛開,驚才絕艷。

現在,這朵令人望而卻步的權力之花,終於到了要凋零的時候了。

懿仁太后十七歲的入宮,二十二歲晉封懿貴妃,二十六歲時文宗駕崩,懿仁太后輔佐年僅五歲的穆宗登基,垂簾聽政。四十歲時,好玩的穆宗染病駕崩,因穆宗未有子嗣,懿仁太后立穆宗之侄拓拔明為帝,也就是當今的景憲皇帝。

景憲皇帝登基時年僅四歲,由懿仁太后一手帶大。景憲皇帝十八歲親政那年,因不滿懿仁太后在他親政后仍把持朝政,發動政變。

事敗后,景憲皇帝被懿仁太后囚於「南台」。

南台始建於前朝,大慶奪取江山後,大慶的皇帝先後兩次擴建,作為帝王和皇后、妃子們聽政、避暑和居住地。因其四面臨水,襯以亭台樓閣,像座海中仙島,故名又瀛台。

「嗖!」

一支竹箭正確無誤地射中靶心。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箭靶,靶心畫着一隻烏龜,烏龜背上寫着「張承烈」三個字,字紅如血。

彎弓射龜,這是景憲被囚南台二十年來,每天必玩的遊戲。

因為景憲皇帝時候要讓自己牢記:今日所受一切,全拜此人所賜。如果有一天能重掌大慶皇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此人。

二十年前,年滿十八歲的景憲皇帝正式親政,躇躊滿志的他採納名士龐士德、啟正的建議,針砭時弊,推行新政。

由於新政力度空前,觸動了老派權貴的利益,這些人紛紛跑到懿仁太後跟前搬弄是非,頓時朝廷上下波譎雲詭,宮中甚至傳出懿仁太后欲廢帝親政的流言。

流言自然而然地傳到了景憲皇帝的耳中,年僅十八歲的少年頓時慌了,因為懿仁太后還政前給景憲下了個緊箍咒,凡二品官員以上的摺子,必須呈懿仁太后批閱。

不僅如此,懿仁太後為保證其她在京城裏的安全和地位,任命親信獨孤榮信為中州總督、北府大臣,加授文淵閣大學士,統領北府三軍,牢牢地將軍事大權握在手心。

也就是說,景憲皇帝雖然已經親政,但真正的軍、政大權,依然掌握在懿仁太後手中,他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傀儡皇帝。

景憲皇帝暗中召龐士德、啟正、秦復生等新政要員商量,決定在懿仁太后發動前先下手為強,發動兵變,軟禁懿仁太后。

由於軍隊都被懿仁太后的親信掌控,百般無奈下,龐士德想起了風光無限的張承烈。

張承烈當時在燕京郊外訓練了七千餘人的新建陸軍,全軍裝備進口魯國槍械,戰力空前,難能可貴的是,京城裏就有三千新建陸軍。

張承烈支持新政,這點龐士德是知道的,唯一讓龐士德等人不放心的是,李承烈是中州總督獨孤榮信的人,而獨孤榮信則是懿仁太后的心腹。

經過再三斟酌,龐士德還是決定冒險啟用張承烈。

冒險的結果自然是張承烈向獨孤榮信告密,懿仁太后當天晚上便將景憲皇帝軟禁,下令誅殺秦復生等新政重臣。

張承烈因告密有功,得懿仁太后破格提拔,自此平步青雲,如今已是大衍朝廷七大軍機大臣之一,權傾朝野。

這二十年來,景憲皇帝每天都在幻想將張承烈千刀萬剮時的情景,幾乎已經到了癔症的地步。

「天見我憐,這一天我終於等到了,那個把持朝政半個世紀的老虔婆終於要死了。」

景憲皇帝在心裏默默祈禱,想及這二十年來所受的屈辱煎熬,以及即將回歸的權利,萬般感慨堆積心間。

景憲皇帝突然想起不知是在哪本書上看到的一句話:「如果你恨一個人,巴不得他早死,但你既打不過他,又罵不過他,而且他的勢力又比你大很多,那麼你就愛護好自己,吃好,喝好,玩好,最後活得比他長,那就是最好的報復。」

景憲皇帝滿意地看着自己射出的箭,心情頓時大好,隨手端起一杯泡好的香茗,輕抿了一口。

茶香四溢,溫度正好。

或許是因為太渴的緣故,景憲皇帝連喝了幾大口,只覺一股暖流自喉而下,直達丹田,好生舒服。

每次運動完后,景憲皇帝都會回到書房,什麼也不幹,只安靜地坐在書桌前想會心事。

突然,腹中傳來一陣劇痛,景憲皇帝來不及呼喚太監,自己如陣風般衝進茅廬。

這一天,景憲皇帝跑了不下十次茅房,最後肚子裏實在拉不出什麼了,就直接拉血,一泄如注,殷紅一片,觸目驚心。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傍晚,宮裏的太醫接連換了幾副湯劑,最後下了猛葯,才勉強止住腹瀉。

這時,景憲皇帝已經拉得上氣不接下氣,臉色金黃如紙,身體無力得連根手指頭也抬不起來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百家爭鳴:這個鉅子有點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百家爭鳴:這個鉅子有點猛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帝后之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