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開門大吉

第377章 開門大吉

第377章開門大吉

嘩啦啦一串鑰匙的聲響,錢糧衚衕34號的兩扇紅漆斑駁的大門,就這樣被推開了。

一步兩步……

作為這套老宅的新主人,江山在前屋主的執意要求下,率先邁入了門檻。

「四合院的院門都是開在東南角,」

王世襄的聲音緊跟其後:「這可都是有說法的,

按照八卦的五行方位來算,圖的就是個順風順水、進出平安的意思。是吧景心?」

「沒錯,」

前主人陳夢家的小舅子趙景心,與王世襄肩並肩跨過了門檻。

「這套兩進的院子坐北朝南,一切佈局都是按著老規矩來走的,」老先生緩緩介紹道:

「廣亮大門、垂花二門,見門如見戶主家底,所謂門當戶對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知道嗎老三,」江河:「我回家拿錢說要在首都買房的時候,咱爸媽激動的眼淚都掉下來了。」

這一會的江山,特愛聽王世襄口中的『你們家、你們家……』

「趕緊散了吧,」黃永鈺瞧著舊門檻旁的倆孩子:「別一會家沒護好,再給拍花子給抱走了。」

王世襄招招手把江山叫了回去:「老北平的四合院大門講究著呢,總的來說屬王府大門的級別最高,當然紫禁城的那套另說。」

終於,江小魚意識到了什麼:「這個院子以後就是我們住的家嗎?」

今天的王世襄,十足就是一經驗豐富的售樓先生:「一字影壁右邊的這間屋,是給你們家教書先生預備的。

「走,」江山對着倆孩子笑道:「三叔領你們看看咱們的新家去……」

江河和江山站在一塊,一個方向一個方向的順着看。

左手邊和大門連城一排的屋,就叫倒座房。

「小江來來來,」

「那我這個門……」

「除了王府大門,」王世襄接着道:「就是你這個廣亮大門,看好了啊……」

一看就是有人時常來打理過的。

跨過你們家的二道門,就是伱們家的二進院了……」

隨着王世襄的不斷介紹,江家倆兄弟的目光逐漸從驚訝變成了驚喜。

其中尤為亮眼的便是這滿園子花花草草。

「你別說他們了,」江山摸著已經黯然失色的柱子說道:「我這會都快掉眼淚了。」

「來,一進門正對着的就是你們家的一字影壁,」

活了兩輩子,總算是把四合院給弄到手了。

錢糧衚衕的這套四合院雖說老舊,但各處屋檐角落既沒有蛛網也沒有集塵。

「這排正房也叫北房,一般都是給家裏面老人住的,」王世襄指東指西的繼續介紹:

「東廂房、西廂房各三間,正房兩邊的耳房已經被改成了廁所……」

江小魚和江小白聞聲,趕緊跑了過去

一邊一個趴在磨得發亮的抱鼓石上,笑得那叫一個歡實。

「金柱、外檐柱、雀替、門簪、抱鼓石……」王世襄:「說白了它就是一間房,再往回倒些年頭,向你這樣的門檐下面都會站倆守衛替你看家護院的。」

江山聽明白了:「小魚小白,一人站一邊給三叔感覺一下。」

「對啊,」江山笑得老自豪了:「怎麼樣,喜歡嗎?」

「人剛剛不是說了嘛,」黃永鈺道:「一道門廣亮,二道門垂花。」

「哇,二哥你快看!」

緊跟着江山的江河,直到此時才意識到江山買的這套宅子究竟有多誇張。

江山順着王世襄的手向大門上看去。

「可不得另說嘛,」黃永鈺:「人都不稀得跟你們比。」

「我看着呢。」

「接下來,」江山摟着二哥的肩膀笑道:「你就等著瞧我如何盤它了。」

江山一聽,趕緊回頭打量了一眼:「是個什麼等級?」

「三叔,」

「好。」

最後交匯的那一眼,一起開心的笑了起來。

「噢,」

「來嘍!」

尤其是踏進了二道門之後,面部表情明顯就淡定不起來了:「這究竟有多少間屋子?也太大了吧。」

「好破呀,」江小魚一語概括道:「但是我好喜歡,特別是這個院子裏的花。」

「我也喜歡這些花,」江小白打進來就沒歇過腳:「還有這個小水池。」

橙的石榴、粉的海棠、滿樹黃綠的棗花。

「我姐這套園子裏的樹,當初也是精心挑選過的,」

背着雙手的趙景心,看着院子中的幾棵樹說道:

「西蜀海棠、臨潼石榴,還有挨着西廂的那兩棵金絲棗……春天是一景,到了秋天又是一景。」

「夢家兄的這套宅子,」王世襄感慨道:「比我那套保存的好多了。」

「行了,」黃永鈺安慰道:「甭管這樣,如今你的那些個寶貝總算是有地方擱了。」

「這倒是實話,」一想到這,王世襄也笑了起來:「還是個很不錯的地方呢。」

這一會,江山已經見到了那間前主人的書房。

一桌二椅三面書櫃,此時落在江山的眼裏,很有點參觀紀念堂的感覺。

「我來看看都是些什麼樣的明代傢具,」

總是跟在江山身後的餘思歸,伸手掀開了傢具上的蓋布:「呦,還真是好東西。」

「是嗎?」江山和她湊到了一塊:「我來看看。」

沒等他倆多打量一會,就聽見了江河在外面喊了:「老三,你快看這。」

江小魚摸著迴廊盡頭的月亮門:「三叔,你快來我這邊。」

「三叔,」江小白跑得最歡:「我找到王爺爺說的鴿子窩了。」

嘻嘻哈哈的一群人,有說有笑的在院子裏四處逛著。

原本老舊褪色的四合院,自打這群人來了后,也變得鮮活了起來。

眼見新主人如此喜歡,站在院子中的趙景心也安心的點了點頭:「他們能喜歡就好,不然,我姐這份錢還收的不大安心呢。」

「放心吧,」黃永鈺替江山說道:「我這位小友肯定會讓這套宅子變得更好的。」

王世襄:「勸你姐想開一點,該吃就吃、該玩就玩。」

「她倒真是想出門玩一趟,」怕對方沒聽懂,趙景心又強調了一句:「出國門的那種玩,不過估計是玩不成了。」

王世襄:「怎麼就玩不成了?」

趙景心:「手續難辦唄。」

王世襄一聽,立馬錶現出了一副不用擔心的表情:「我還當是什麼事呢!」

「喏,」

黃永鈺往江山的方向一指:「這事你找他就能辦成。」

「誰?」趙景心:「那個年輕人?」

「對咯,」王世襄:「那個年輕人現在可是國家旅遊局長的紅人。」

黃永鈺:「不然,你們這套房子的手續,還不知道要排到猴年馬月呢。」

「噢,」

當年架著飛機起義的趙景心,這會重新打量起了眼前的年輕人:「這麼說的話,這套宅子還真是找對主人了。」

……

華燈初上,琴音裊裊。

芳嘉園衚衕的一個小院裏,早已經看不出原先的模樣。

坐在堂屋中的江山和黃永鈺,特享受的吐故納新、吞雲呼霧。

「嗯,」

三叔很滿意的聽着裏屋曲折坎坷的練琴聲:「小魚這兩天的進步很大嘛!」

「你管這叫進步?」黃永鈺已經準備起腳了:「估計這整個小院的人民都在盼着你們早日離京呢。」

「得了吧,」明日即將返程的江山笑道:「您這明明就是使捨不得我們。」

「小魚兒還是很有學古琴的天賦的,不然,再鐵的關係我老伴都不會親自出馬教學的,」

抱着一隻木匣子的王世襄,從裏屋走了出來:「小江,我這有一份禮物要送給你。」

「送給我?」

江山和黃永鈺一塊看向了桌上的紫檀小木匣。

「3月21日,」

王世襄的雙手按在小木匣上:「是刻在北宋建築大師李誡墓碑上唯一的日期。

這個日期,也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喜結良緣的日子……」

江山和黃永鈺交換了一下眼神,都沒聽懂王世襄究竟想說什麼。

「很多年以前,朱啟玲老先生在日-本抄回了兩本本屬於我國的孤本。

一本是委託我編寫註解的《髹飾錄》,另一本便是李誡的《營造法式》。

在遇見我之前,朱老就已經將《營造法式》交到了梁思成的手裏。

為了將這本晦澀難懂、堪比天書的《營造法式》一一破解,

梁思成、林徽因,以及他們的營造社同仁,在十年中遍訪了全國一半多的省市。

測繪、拍攝了兩千多處唐、宋、遼、金等古代建築。

等到他們轉移到李庄時,數量驚人的收集資料,已經足夠營造社來勝任《營造法式》的註解整理工作了。」

說到這,王世襄緩緩打開了小木匣子:「吾生一何幸?得窺此淵藪。

當年,我剛到營造社時還不到30歲,雖然只跟着梁先生學了一段時日。

卻讓我見識到了最頂級的古建築藝術。

1945年日-本宣佈投降后,為了戰後文物的追繳工作,我提前告別了李庄。

隨行的行李中,最寶貴的就是這86張營造社的手繪圖。

小江,今天我把它們全部贈與你來保管。

希望在你那所四合院的設計圖中,能見到它們的些許身影。」

這一會,桌上的那隻紫檀木匣已經被完全打開。

擱在匣子內的一疊泛黃的紙張,瞬間就抓住了江山的目光。

見江山一動不動的定在原地,黃永鈺抬起胳膊給了他一下:「愣著幹嘛,多難得的機會呀,還不趕緊拿出來瞧瞧。」

激動的心,顫抖的手。

江山的整體表現,將自己的心理活動交代的明明白白。

「吾生一何幸?竟能得窺此淵藪,」他借用了王世襄的一句話:「世襄叔,您可真是我的親叔啊!」

聽見此話,王世襄和黃永鈺一塊笑了起來。

這當會的江山,已經將手稿全數取出捧在了手裏。

「這裏面不但有梁思成的手繪圖紙,」王世襄指著圖稿道:「還有林徽因的手稿……」

江山一張挨着一張仔細翻閱著。

五台山佛光寺的大殿、廣濟寺的三大殿、造月梁、鴛鴦栱……

圖紙雖已泛黃,但精華卻仍清晰可見。

「我得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江山寶貝似得怎麼瞧也瞧不夠。

對他來說,得此物可比得了套四合院還要開心。

「裝好拿回去慢慢看,」

王世襄將紫檀木匣推給了江山:「另外,我老伴也有一件東西要送給小魚……」

還沒等王世襄說完,就聽見了裏屋江小魚的聲音:「奶奶,這個琴我不能要,不然,我三叔會罰我的。」

「他敢,」袁荃猷的聲音在裏屋響起:「這是奶奶送給你的,又不是送給你三叔的,他管得着嗎!」

管不著的江山,這會正坐在堂屋裏使勁搖手:「這可真使不得,我拖家帶口的在您這待了這麼久,臨了哪還能卷著東西一塊走呀。」

「不過就是一張琴罷了,」王世襄擺擺手道:「我不是也跟着你天南地北吃了好一陣嘛。」

「那哪能比!」

「給你你就拿着,」黃永鈺壓着聲道:「裏面這位可不是好忍的。」

「哦?」

「你這位嬸子的祖母,當年唯一的愛好就是天天端著槍出門替婦女打抱不平,」黃永鈺:「到後來她家培養出來的姑娘都是一個脾氣。」

「是嗎?」

「我這位太太的確是個妙人,」王世襄笑道:「也的確非常固執。」

「三叔,」

這個時候,江小魚抱着一張古琴走了出來:「袁奶奶說,這是她送我的見面禮。」

江山應聲趕緊站了起來。

一眼古琴沒看,先給袁荃猷鞠了一躬:「多謝袁嬸對我們家小魚的疼愛。」

「小江,」袁荃猷摸著小魚的腦袋笑道:

「小魚這孩子我喜歡的很,若日後你們真能搬來燕京,我肯定接着叫她撫琴。

不過現在嘛……就先讓這把琴替我陪着她吧。」

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袁荃猷,號稱民國的四大敗家女之一。

這裏的「敗家」,其實指的就是買琴。

但凡是被她看中的古琴,哪怕變賣了所有細軟也在所不惜。

曾經,為了得到一張唐代的「大聖遺音」,她竟和王世襄傾盡了所有家底。

之後,正是這張「大聖遺音」在嘉德的春拍會中,拍出了1.15億的成交價。

不得不說,王世襄夫婦的眼光都不是凡人可比的。

就好像他們贈給江小魚的這張琴來說,哪怕之後坐在了返程列車的軟卧包廂里。

圍着一塊看的三個人,愣是沒瞧出一點端倪來。

「行了,」江河小心翼翼的收起了古琴:「反正我們也不懂,就別瞎耽誤功夫了。」

「倒也是,」江山重新靠在床上看起了梁思成的手稿:「還是研究一下自己的老本行吧。」

「江山,」餘思歸忽然想起了一件事:「這次咱們去紐約,會帶上你那兩位燕京的叔嗎?」

「……」

江山只想了幾秒就給出了答案:「帶,當然要帶上,大都會的館藏相信他倆也想去見識見識。」

更何況這一次文化局還給了一個特殊任務。

江河:「那我呢?」

「你就跟不用說了,」江山:「哪怕就是自費,咱們也一個都不能少。」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年代:從魔都譯製片廠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年代:從魔都譯製片廠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7章 開門大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