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第154章 小朱四:我要退學!萬曆:擺爛

154.第154章 小朱四:我要退學!萬曆:擺爛

第154章小朱四:我要退學!萬曆:擺爛怎麼了?!(8.4K字二合一)

仙師一問語落。

眾人都是下意識皺起了思索的眉頭,阿標深吸一口氣,率先開了口。

「商之亡,應亡於六罪之首。」

「殷受繼位之後,改革步伐太快,且過於一意孤行,絲毫不顧權貴階級的反應,任用卑微之人乃至於奴隸,不用兄弟,不用貴族舊臣,以致天下諸侯皆反。」

阿標的聲音剛落定,武宗朱厚照就接着第二個說話了。

雖然這小子平日裏看起來有些嬉鬧不著調,但實際上卻是老朱家對史學最有研究的一個。

這一點,從先前他能夠一眼認出各朝服飾,便是可以得到印證。

「再就是,帝辛以極為霸道的方式壓制商朝後期逐漸膨脹起來的神權。」

「在商朝時,神權已然深入民心,帝辛明著壓制神權,這就是喪失民心,西周承天命而起,加上作為舊貴族的代表,代天滅商,然後將神權與王權合一,是為天子。」

一番話出口,眾人都聽的有些驚訝。

從神權和王權的這個觀點來看待商朝覆亡,着實有些新意。

就連季伯鷹也是下意識看了眼武宗朱厚照,略顯詫異。

他還真沒想到,武宗朱厚照竟然能看到這一層,不簡單。

的確也正如朱厚照所言,帝辛所處的商末之年,神權已經開始逐漸壓制王權,甚至於廢黜商王。

如果任由這個趨勢繼續發展下去,很可能最終讓九州大地提前進入到與歐洲中世紀那般,讓神權完全凌駕於王權之上,進而統御萬民的黑暗境地。

而周承天之命滅商,這一波就做的極其之巧妙。

西周姬氏的做法,是直接將周氏王族定為天家子弟,周氏的祖就是天,這也就等於是把神權和王權合二為一。

從西周以後,九州大地便是徹底杜絕了神權對王權的干擾。

而這也是為什麼,自周開始的祭祀,都是以祭天地為主,先祭天,再祭地,最後祭祖。

「精銳之師不在王廷,以不成建制的奴隸而戰,自當潰敗。」

老朱棣則是將目光落在商朝的兵力上,在他看來,商亡在於精銳之師都被派去攻打東夷了,典型的被偷家。

「你們都在說什麼東西?!」

「一個個都聽不見兄長方才問題,兄長問的不是商為什麼而亡,而是商亡與小冰河期之間有什麼關係,你們若是再敢胡言亂答,咱非捶不可。」

老朱話音落,眾人都是瞬間閉嘴。

不說不錯,說錯挨錘。

季伯鷹瞥了眼老朱,心想你激動個啥,我都還沒說話,再說了,從一個問題進行發散性思維,也沒有壞處。

「算了,直接看吧。」

季伯鷹掃了眼眾天子儲君。

話音落的剎那,周遭畫面驟然變化。

進而映入眾人眼中的,是貧瘠的土地,是乾涸的大川,是顆粒無收的作物,是餓殍遍野的慘狀,是數之不盡的流民。

「商亡於貴族之亂,更亡於民心之變。」

「而亂民心者,便是這天地之災。」

季伯鷹的聲音,同時在眾人耳畔響起。

在古代這種封建迷信的時代,但凡是個天災地禍,哪怕是天空劃過一道彗星,最終都會把鍋蓋到當權者的頭上。

與民稍一鼓動,便可群起而攻之。

畢竟對於底層小民而言,連一口果腹的野菜都沒得吃了,而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訴伱,只要把最上面坐着的那個人幹掉,只要把一個王朝推翻,就有飯吃了,而且有肉吃。

如果這事攤你身上,你干不幹?

反正未來再差都不可能比現在更差了,不幹白不幹。

「如此景象,不僅是商末。」

周遭的景象,持續性變幻,不再是商朝之景,入漢、進唐。

「漢之末年,唐之末年,皆是如此。」

「我們所熟知的三國時期、五代時期,這些天下大分裂的時代,都是處於一個小冰河期的巔峰時段,這並不是湊巧。」

「整個天下紛亂不堪,人口銳減,瘟疫橫行。」

「而在四個小冰河期之中。」

「尤為大明遇上的這一期,持續時間最久。」

「整個大明二百七十六年國祚,重大天災共計1101次,且到了明末崇禎之年,最甚嚴重。」

話音落。

幻境破碎,周遭回到了主堂之景。

而每一個大明天子儲君,聽到這個天災的次數,眉頭都是緊蹙了起來。

一千一百零一次。

這樣算一算,平均下來,每年都有五次重大天災。

而根據遞減的規則,在最後的十幾年裏,天災將會變得極其頻繁,極其嚴重。

「兄長,咱想問個問題。」

「崇禎年間,天災地禍嚴重到了何等地步?」

老朱眉頭緊皺着。

先前在看過崇禎亡國之後,老朱一直將亡國這件事歸結在崇禎身上。

而現在看來,這口亡國大鍋,崇禎固然要背一大半,但不應該全背,這小冰河期也得背一部分。

看了眼老朱,季伯鷹開口道。

「崇禎在位十七年,其中有十五年,天下大旱。」

「赤野千里,顆粒無收,流民餓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更有大疫橫行,病死無數。」

「有一組數字,你們可以稍微了解。」

「崇禎元年,朝廷在冊人口共計五千餘萬,而清軍入關之後,在冊人口僅剩一千四百餘萬。」

咯噔。

聽到兩個數字,眾人心中都是猛的一震。

短短二十餘年的時間,人口竟是銳減近四千萬!

儘管,很多流民可能並沒有統計進去,可一旦把流民統計進去,這個數字恐怕將變得更加恐怖。

大旱十數年,這糧食產量能掉到什麼地步,流民數量又得恐怖到一個什麼程度,百姓沒有飯吃,甚至連樹皮都沒得吃,豈能不亂,豈能不反。

阿標緊皺着眉頭,加了一句。

「久旱必蝗。」

提起蝗災,更是讓人頭皮發麻。

蝗蟲所過之地,就算麥秸稈都能給啃個乾淨。

「仙師,學生有一事不解,小冰河期導致全世界變冷,那為何又會大旱?」

宣德帝突然想到這一點,皺着眉開口問道。

其他人聽完愣了愣,把這個問題一想,的確如此,他們其實不理解世界變冷和乾旱有什麼必然聯繫,在他們看來,這應該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才對。

季伯鷹掃了眼眾人,其中具體的氣候變化,說了這幫人也聽不懂,不如簡單一些。

隨即拿起斗筆,在這面板宣紙上寫下了一行簡單的字。

「變冷→水汽減少→降雨減少→草木減少→降雨再減→大旱→蝗災→流民→起義→亡國」

收筆,喝茶。

至於這幫人究竟能不能看懂,季伯鷹就懶得管了。

「接下來,我們先入一段幻境,然後再去一個地方。」

話音落。

當眾人目光還落在宣紙上的這一行字,思考這究竟是什麼意思時,周遭景緻變幻。

如鵝毛般的大雪,紛揚而落。

「這是十月的廣東。」

接着,場景又是一換,眾人出現在一條冰河之上,極目望去,萬丈冰封,還有被凍固在河面上的運船。

「這是冰封后的南北運河。」

再剎那,眾人腳底下又換成了一片皸裂的貧瘠土地,映入眼中的都是稻子,可卻無一株谷穗。

「這是曾經豐沃的荊襄之地。」

幻境之變,如片花快剪一般,映入每一個人的眼中。

「這些,都是明末之景。」

從開始到結束,前後也就盞茶時間。

當周遭如碎花幻滅,一切重新回到主堂之後,這幫天子儲君的臉色都是凝重到了極點。

他們想過小冰河時期帶來的災難很嚴重,但是沒想到嚴重到這等地步。

「再去一個地方。」

不等眾人做好心理準備,當話音落下的時候。

整個主堂之內,除卻憐香和惜玉之外,所有人都是於原地消失。

……………………………

崇禎時空。

天,是灰色的,似是蒙上了一層髒兮兮的濾鏡,怎麼都看不真切。

京郊一座荒落的村莊,蚊蟲蒼蠅飛滿了天,空氣中瀰漫着腐臭。

放眼望去,目之所及,整個莊子只有七八個垂死,或者說已經死了的老人,因為身上的蠅蟲額外多。

這些人因為年紀太大了,留戀家鄉,與其做個流民死在逃荒的半路上,不如餓死在家中莊裏,這輩子也算是有個歸宿。

再就是三五個羸弱不堪的小孩,父母不忍心將其易子而食,只能扔在這破落村莊,與莊裏的老人一同自生自滅。

轟…!

雷聲余隆,金色的閃電劃過天際,狂風刮過這一座村莊。

然而這些人,並不怎麼在意。

只剩下最後一口氣了,他們已經在等死了。

「兄長,這裏是?」

老朱環視一圈,周遭破落之景,映入眼底,觸目驚心。

「崇禎時空。」

季伯鷹沒有多言解釋什麼,只是朝前走了幾步。

這是一處牆角,有着一個瘦骨嶙峋的小女孩,披散著頭髮,正蹲在地上,雙手在乾裂的土裏挖著,任憑手指被乾裂的土塊劃破,也是絲毫不在乎。

「小孩,你在做什麼?」

阿標帶着疑惑,半蹲下身,面帶微笑,詢問道。

而小孩根本沒有在意阿標的問話,只是雙目囧囧盯着這個坑,注意力全神集中。

最後,在這半尺深的洞中,挖出了一條小拇指大小的蚯蚓。

小女孩一把將這蚯蚓揪出,帶血的手擦了擦臉上的土灰,眼裏終於是露出了笑容。

「這下阿公就不用餓死了!」

也是在這個時候,小女孩發現自個身後這突然出現的一大批人,頓時嚇得臉色大變,第一時間將手裏的蚯蚓捂在心口。

「這,這,這是我的。」

她的第一想法,並不是擔心這些人是好是壞,也不擔心自己怕不怕,她擔心的是這手裏的蚯蚓,這是她給自家阿公挖的。

「你,在做什麼?」

老朱深吸一口氣,聲音略有發顫。

「阿公說,只要在土裏挖到了大蟲,就不用餓死了…」

小女孩怯怯著聲音回答著。

眾天子儲君,沉默了。

一聲長嘆。

永樂朱高熾快步上前,蹲下身,從袖子裏取出一大袋肉餅,全數塞在了小女孩懷中。

當小女孩驚喜之餘,再次抬頭想感謝恩公的時候,已然是再無身影。

至於永樂大胖為什麼只給點吃的,而不給點金豆子,其中原因也簡單。

這種災年,就算是一點吃的都可能搶出人命,要是給金豆子,一旦被人盯上,這小女孩和她的阿公,斷無活路。

…………………………

洪武時空,醉仙樓,主堂。

這一趟來回極快的崇禎之旅,讓每一個大明天子的心情都變得沉重無比。

他們顯然不願意接受,自己治理下的大明,在若干年之後,最終竟然變成那般慘狀,百姓已經淪落到易子而食,掘蟲果腹的不堪地步。

老朱坐在自己的太師椅上,微微低着頭,不知在想些什麼。

整個主堂寂靜如墨,就連空氣,都似是凝結了一番。

季伯鷹掃過這幫人,他之所以給這幫大明天子看這些幻境,花費這般時間去一趟崇禎時空折騰。

要的,就是現在這個結果。

人,唯有近距離的感受體驗之後,才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才會認真的去提前做好預防,以免這樣的覆轍,在各個時空再次發生。

就像關雲長當年大意失荊州一樣,如果關羽提前看到了的結局,自然也就不會大意。

「聽好了。」

「接下來,我要告訴你們,怎麼做,才能讓大明渡過小冰河期最後的瘋狂。」

季伯鷹的一句話,打破了死寂的氣氛,每個人都像瞬間活過來了一般,目光都是緊落在季伯鷹之身,一個個都是豎起耳朵,生怕錯漏一字。

「當第四次小冰河期的巔峰期到來之時,大明將會分成兩種情況。」

「一,假如大明的白銀擴張計劃已經完成,或者說完成了一部分,那這個問題完全不用擔心。」

「以萬國養一國,只需要強行加大對海外糧食的引入,大明就完全可以扛過小冰河期。」

「當然,這個代價是餓死其他國家的人,畢竟小冰河期不是針對大明,而是全世界。」

「二,皇家天工院之內的機構,必須要有專事於農學研究的設置,專註於提高糧食的產量,提高糧食作物的耐旱耐澇性,這都是對帝國穩定的保障。」

「三,這也是最為直接的辦法。」

季伯鷹抬手一點,剎那間,在每個人的桌上,都出現了一個冒着熱氣的烤熟了的甘薯。

同時,憐香惜玉上前,為每人都呈上了一捆甘薯藤。

烤熟的甘薯是成品食物,按照規則,季伯鷹可以直接具現,但是甘薯藤不是。

這些甘薯藤,都是季伯鷹昨天運動完之後,連夜扛着鋤頭去萬曆時空的某一處甘薯地里偷拔的,還差點被看田的狗給咬了。

甘薯藤這種美洲作物,是被西班牙從美洲帶回后,在萬曆二十一年由海商陳振龍傳入大明的,在場的這幫天子儲君所在的時空,像嘉靖隆慶可能見過甘薯,但絕對沒見過甘薯藤。

「你們回去之後,即刻以朝廷名義,向民眾開始大面積推廣甘薯種植。」

「凡種植甘薯者,三年免稅,三年後稅減五分。」

甘薯這玩意,生熟都能吃,不僅耐旱,產量還高,還耐儲存,真是給塊地就能瘋長。

缺點就是味道不咋滴,吃多了脹氣。

所以在萬曆年間引入之後,也只是在福建廣東等地小面積的推廣,並沒有全國性鋪開,畢竟在廣大的老百姓看來,有香噴噴的白米飯吃,種這破玩意幹嘛。

而等到天啟崇禎之年,飢荒遍野之時,就算有心鋪開,也是來不及了。

清軍入關之後,開始大力推廣甘薯,一個外來異族入主中原,能夠做到兩百多年都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白蓮教和長毛不算),甘薯之功,不可忽視。

九州是一片堅韌的土地,在九州大地成長起來的人,但凡是只要能吃飽一口飯,但凡是不至於餓死,民眾就不會造反,就會無怨無悔的埋頭給帝國干到死。

這一點,古往今來深諳之。

「用這個玩意就能解決百姓的果腹問題?」

小朱四盯着面前的甘薯藤,撥弄了幾番,一臉的不可置信。

「甲三,我來問你,稻米一畝可產糧多少斤?」

「甲三」,小朱四的學號。

話音落。

小朱四愣了,他只知道吃糧食,哪還知道種糧食。

其他天子儲君也都是一個個眼神躲閃,顯然,這幫九五至尊都不知道。

「畝產兩三百斤,豐年時能達到三四百斤,應是差不多了。」

老朱想了想,開口說道。

說到底還是老朱這個老農民樸實,哪怕是當了十幾年皇帝,依舊還能記住農作物的產量。

「嗯。」

「一畝甘薯,可產數千斤。」

嗡…!

這幫天子儲君傻了,眼睛都聽愣了。

數千斤?!

世上還有這麼高產的糧作物?!

也是在這一刻,他們終於才反應過來,為什麼這玩意能救荒了。

並不在意這幫天子儲君的驚訝,維度打壓就是這樣,就像你第一次知道地球只是粒宇宙塵埃的時候,這是想像力的超模。

「好了,本節課關於小冰河期,就此結束。」

季伯鷹呼了口氣,起身拿起斗筆,在這宣紙上寫着的「小冰河期」四字之上,劃了一橫。

「接下來,是今天的實踐觀察課。」

「萬曆三大征——大明最後的榮光」

「上課之前,休息一刻鐘。」

「吃塊瓜,降降火。」

抬手一點,在眾人的桌上,都出現一塊無籽西瓜。

大明國祚到1644年結束,而十七世紀的西瓜,基本上是沒有什麼甜味的,明朝更是把西瓜稱作寒瓜,一般都是拿來入葯作用。

三個朱高熾,率先開啃,眼神都是一亮。

「甜!」

其他人見狀,紛紛開吃。

接着,季伯鷹折身上了樓,也不管這幫吃瓜皇帝。

……………………

小半盞茶時間之後。

閣頂雅間。

臨窗之畔,季伯鷹手中夾着的煙捲靜靜燃燒着。

不知道為什麼,自從開始上課之後,季伯鷹就不大喜歡抽而是習慣將這煙作為時間鬧鐘,點燃了就讓它自己燒。

此刻在季伯鷹的對面,坐着一個人,永樂老朱棣。

「仙師有事吩咐請直言。」

「只要是朱棣能夠做到的,必定給仙師辦,就算是朱棣做不到的,赴湯蹈火也要給仙師辦妥。」

老朱棣和其他人不同。

他對季伯鷹,除卻對仙師的敬重之外,還有着無限感激。

畢竟,季伯鷹把他老婆從墳里挖出來了。

「一樁小事而已。」

「過幾日,我需要你代我去一趟洪熙時空,以玄清教化天尊之名,詔令洪熙百官萬民,遵從天子新政,解決洪熙時空令行不一的問題。」

聞言,老朱棣爽朗一笑。

「仙師放心,此等不過小事爾,交予我手便是,必定為仙師辦的漂亮。」

老朱棣已經去過兩次洪熙時空了,輕車熟路。

「嗯。」

季伯鷹注視着老朱棣。

「你要記住。」

「這一次和之前兩次不同,這次你是以神使的身份,而不是以永樂帝的身份,你所要做的,是在洪熙時空構建百官萬民心中的神權。」

話音落,老朱棣也是深吸了一口氣。

「朱棣明白。」

話音落。

咿呀。

雅間的門,開了。

小朱四穿過半開的門縫,跟做賊一樣溜了進來。

「哎喲,老大你也在啊。」

小朱四看到老朱棣一愣,接着很是樂呵的打起了招呼。

在小朱四的稱呼中,大哥就是朱標,而老大則是老朱棣,自然而然,老二是朱老四了。

老朱棣看了眼小朱四,對於這個年輕的自己,他還是很樂意指點。

「小三,你找仙師何事?」

「小事小事。」

「仙師。」

小朱四走上前,給季伯鷹行了個禮,這才坐了下來。

接着,這小子拿出袖中珍藏的半截雪茄,以及大概率是從老朱那裏順來的火柴,划拉點燃。

季伯鷹眼神微愣。

這雪茄,應該是半年前的了吧,不過雪茄這玩意,只要保存得當,可以放很長時間。

季伯鷹不知道的是,這半年多來,小朱四去哪都帶着這根雪茄,尤其是重大場合,往那一坐,雪茄一叼,火柴一點,那叫一個杯王之王。

不過小朱四一個二十齣頭的小夥子,愛裝杯,倒也能理解。

「什麼事。」

季伯鷹瞥了眼小朱四,無事不登三寶殿。

「仙師,我……」

小朱四深吸一口氣,抬頭看向季伯鷹,眼神認真了起來。

「仙師,我想退學。」

此話一出,季伯鷹沒有什麼表情變化,老朱棣則是眉頭一皺,頗有恨鐵不成鋼之意。

「小三,仙師在此,斷然不可胡言。」

「你我今生能得仙師授道,乃是天大的福分,豈能輕言退學。」

在老朱棣看來,這個洪武時空的自己還太年輕,思想不夠成熟,容易做出一些不明智的事情,比如竟然提出退學。

「原因。」

季伯鷹淡淡開口,看向小朱四。

小朱四放下手裏的雪茄。

「我是這樣想的,有仙師在,洪武時空的大哥必然不會再發生薨逝,既如此,我留在這裏繼續上課的價值也就不大。」

言語至此,老朱棣也是眉頭一皺。

因為,小朱四這話說的有道理。

只要阿標還活着,洪武小朱四就不可能成為儲君,更不可能成為未來的天子,那留在這天子儲君班的意義,自然也就不大。

「說實話。」

季伯鷹那雙眼,平靜注視着小朱四,似乎看透了一切。

被仙師這般盯着,小朱四頓時心裏發毛,接着尷尬的笑了笑,撓了撓頭。

「好吧。」

「仙師,我想為國遠征,我想為大明開闢大航海。」

「我深知父皇近日來為諸將掌兵之事為憂,而開闢大航海絕非一日之功,讓任何一位將領長期率領十數萬的精銳之師遠航,父皇都不會放心。」

「我更是知道,父皇心中一直在抉擇,大航海之帥,究竟是選將還是選王。」

季伯鷹微微一笑,這算是小朱四的實話了。

「你可知,遠航一途,很可能有去無回。」

這話,絕對不是開玩笑的。

大海之上,茫茫無際。

縱然是率領十數萬精銳之師,縱然是再雄威的鐵甲戰船,在一次龍吸水面前,屁都不是。

畢竟,大明即將開啟的大航海時代,和之前鄭和下西洋完全不同。

「我知道。」

小朱四凝重的點下了頭。

「為了大明,我願意一搏,縱死無悔。」

旁側的老朱棣聽到這裏,眼中精光閃爍,猛的一拍小朱四的肩膀。

「不愧是我!」

「老大支持你!」

季伯鷹聽的一愣,這話怎麼聽起來那麼繞。

而就在老朱棣的話剛落。

開了一條縫的門被推開,老朱和阿標都是大步入內。

看這樣子,偷聽有一陣子了。

「不愧是咱朱元璋的兒子,不愧是咱大明的燕王,有志氣!」

「父皇,大哥。」

小朱四略顯驚慌,連忙是站了起來。

老朱笑得很是開心,走上前拍了拍小朱四的肩膀。

他這些天的確一直在糾結大航海統帥的這個問題,大將肯定是要派的,但是主帥絕對不能是將,就算是徐達,他也不放心,必須要有個親兒子領統帥之位。

起初,老朱考慮的是從老二老三中選一個出來,畢竟老二老三在統兵上都有一定才能。

但是自從得知老二是個不折不扣的變態,老三則是性情殘暴之後,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而其他的藩王要不就是沒有將才,要不就是年齡太小。

若不然,老十七朱權也是個很好的選擇,只可惜現在的朱權才三歲,總不能讓個剛斷奶的三歲小娃統帥十數萬大軍出海。

「四弟,你有此番報國之心,大哥深感欣慰。」

「大哥相信你一定能披荊斬浪,為我大明開闢曠世海路,揚我大明國威於四海。」

朱標深吸一口氣,以手摁在小朱四肩膀,眼神中滿是鼓舞。

「大哥,你……你不生我氣了?」

小朱四有點激動,眼眶都紅了,這還是大哥這幾天來第一次主動和自己說話。

「都是自家兄弟,有什麼好生氣的,你大哥我豈是小肚雞腸之人。」

阿標大度一笑,重重拍了拍小朱四的肩。

「對對對,都是自家兄弟。」

老朱棣也是笑呵呵的站起身來,想要加入這個其樂融融的家庭大集體。

「滾。」

阿標瞪了眼老朱棣,讓老朱棣剛張開的手一滯。

不是說好的自家兄弟嗎?隔了個時空就不認血緣了?!

頓時間,氣氛略顯尷尬。

季伯鷹乾咳兩聲。

「既然老朱同意你前往,那你就去吧。」

「記住,若有危急之時,可搖動風鈴,我可救你一命。」

小朱四聞言,頓時神色激動越發激動,退後兩步,朝着季伯鷹撲通一聲就是跪了下去。

「仙師授道解惑之恩朱棣永生不忘!」

『邦』。

結結實實的在地上磕了個響頭。

「走吧,下去上課了。」

季伯鷹拍了拍小朱四的肩膀,率先朝着門外走去,老朱和阿標都是緊隨其後。

剛走到雅間門檻,腳步一頓,瞥了眼身後的小朱四。

「對了,你要去開闢航線,與上課實則並不衝突,往後你若有空時,可繼續應風鈴之邀來上課,如果時間不湊巧,那便不需應風鈴之音。」

語閉,季伯鷹便是沿着紅木樓梯走下。

小朱四頓時一愣,接着大喜。

他當然也想繼續上課了,但如果能一邊開創功績,一邊上課,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謝仙師!」

原來魚與熊掌,皆可兼得!

下樓之後。

老朱率先喝了一聲,這幫正在自由活動的天子儲君,紛紛是反應過來,連忙是回到各自的座位。

阿標和大小朱棣也都是回到各自的座位,老朱和季伯鷹則是走上講台。

「仙師,這個萬曆,可是翊鈞?」

朱載坖看着宣紙上的「萬曆三大征」,嘗試性的開口問道。

「不錯。」

季伯鷹微微點頭。

「萬曆帝,朱翊鈞,大明第十三帝,亦是大明在位時間最長的天子,在位共計四十八年。」

「對於萬曆一朝,後世稱其為,萬曆中興。」

萬曆中興?!

小蜜蜂朱載坖聞言一喜,厲害啊!

自個不管事,可是這生的兒子可以啊!

這麼一算,自己也是有功於大明啊!

「既然翊鈞都做了四十八年,那我怎麼也有個十八年了。」

朱載坖露出滿意的笑容。

「你?」

季伯鷹瞥了眼朱載坖。

「如果我不加干預,你明年就崩了。」

咯噔。

朱載坖瞬間懵逼。

他突然感覺後背一陣發涼,突然也想通了一件事。

難怪萬曆做皇帝做的久!原來是我這個爹死的早!

「老規矩,觀察實踐課在實踐之前,去見萬曆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這位萬曆皇帝,究竟是怎麼治國的。」

「以及,這萬曆三大征,為何又是大明最後的榮光。」

「還有萬曆中興,究竟是怎樣的中興。」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要在這個命題之後,再加一行。」

言罷。

季伯鷹折身,拿起這筆架上的斗筆,揮毫如墨,在這「萬曆三大征——大明最後的榮光」後面又加了一行字。

「人生不擺爛,快樂少一半」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朱棣:爹,你咋沒死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大明朱棣:爹,你咋沒死啊?!
上一章下一章

154.第154章 小朱四:我要退學!萬曆:擺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