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亂世的序曲(本卷完)

第467章 亂世的序曲(本卷完)

第467章亂世的序曲(本卷完)

黑夜之中,兩山之間的穀道,有一支大軍一字長蛇排開,正在行軍。那星星點點的火把,構成了一條望不到盡頭的長龍。

「將軍,讓孫孝哲殿後,還讓他在鵶鳴谷埋伏,是不是有點不太妥當啊。」

隊伍最前方,張孝忠詢問身旁的主將蔡希德。

不知為何,他一直有種不祥的預感。孫孝哲這小年輕確實不懂事,仗着義父史思明,一臉高傲誰都看不上。

這種人怎麼可能讓人放心?

蔡希德沒吭聲,畢竟,給下屬穿小鞋,是一種不光彩的行為。他不想讓張孝忠有兔死狐悲之感。

「將軍,孫孝哲萬一想不開,派人通知方重勇,說我們連夜急行軍,暗示對面的追擊我們,那要如何是好啊?」

張孝忠面帶憂色詢問道。

這下蔡希德也不能繼續裝聾作啞了。

他微微搖頭道:「孫孝哲沒理由投降方重勇的,他是史思明義子,不是史思明嫡子,胡來誰也保不住他的命。」

「可是,鵶鳴谷的山丘藏個一兩千人不是什麼問題。孫孝哲有可能先派人暗通方重勇,然後躲在山丘上,等河東軍與我們打得難捨難分的時候,再從河東軍背後捅一刀啊。」

張孝忠依舊是心事重重,感覺蔡希德這件事做得很不妥當。給孫孝哲穿小鞋沒有問題,可是不能用在這樣的事情上。

孫孝哲有這麼聰明么?

蔡希德一愣,在他的印象里,孫孝哲似乎沒有這麼陰險。

或者說純粹就是智商達不到。

很難想像孫孝哲可以搞出如此複雜,且風險大到不可控的操作。

「我們就快到壽陽縣城了,今夜一定要回城。」

蔡希德斬釘截鐵的說道。

這條狹長山路,便是一道天然防線。為了等待河北那邊,從井陘運糧,他也不得不收縮防線。

這是「奇襲」太原不成的苦果。

若是現在不退,被人拿棍子一路攆雞追打,那場面可就難看了。這也是蔡希德不得不下令深夜行軍的原因。

現在正是戰略進攻,轉為戰略相持的關鍵時期,之後就是小規模精兵截糧道打騷擾戰,而不是大軍噗嗤噗嗤上去死磕。

在這個節奏轉換的節骨眼裏,一旦操作不慎吃了敗仗,便可能會轉入被動防守了。

而在山谷中半路宿營,則是一件風險極大的事情。蔡希德也是權衡利弊后,才決定連夜折返壽陽縣。

正在這時,隊伍後面傳來馬蹄聲。

一個親兵急急忙忙衝到隊伍最前方,翻身下馬,對蔡希德稟告道:「蔡將軍,後方有大量騎兵追擊而來,高如震將軍正在結陣自保,請蔡將軍速速決斷!」

「傳我軍令,停止行軍,各部原地自行結陣阻擊!」

蔡希德沉聲說道。

「得令!」

傳令兵領命而去。

高如震是史思明的嫡系,但關係比不上孫孝哲是義子那般親近。不過高如震有勇有謀,不是孫孝哲那般一身蠻力不動腦子,性格也不像他那般討嫌。

等傳令兵離開后,蔡希德悄悄對張孝忠低聲吩咐道:「帶着你本部人馬,趕緊撤往井陘的土門關固守,某帶人前往井陘故關屯紮。兩關互為犄角,守住井陘不難。」

誒?

張孝忠一時間還沒回過神來,隨即立刻想起他們二人的本部人馬,都在隊伍最前方行軍,似乎明白了什麼。

蔡希德的謹慎,已經是一種下意識的習慣,連行軍安排都是確保自己本部人馬可以先跑路。

「將軍,壽陽、石艾兩縣,我們這就拱手讓人了?」

張孝忠一臉不可思議看着蔡希德詢問道。

「拳怕少壯,方重勇這是置之死地而後生,豁出性命的打法。只要他們擊潰高如震部,便會如倒卷珠簾一般,裹挾潰兵,沿着穀道,衝擊一字長蛇陣!

在這狹窄的山道上,我們哪怕有十萬人也施展不開。

要是去壽縣,內無糧秣外無援兵,等死而已。石艾等縣亦是如此。

唯有守住井陘二關,方可等來河北援兵與糧秣。那裏地勢險要,非等閑可破。

別猶豫了,此戰不可為,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蔡希德一邊吩咐親兵悄悄上馬,通知本部人馬騎上戰馬立刻跑路,一邊耐心的跟張孝忠解釋。

畢竟,後者到達井陘后,要獨守一關,得把必要事項給他交代清楚了。

至於反擊,反擊尼瑪呢!

已經失了先手,後面再怎麼反擊也沒辦法了,連敵軍有多少人都不知道。最後的結果,無非是多殺點敵軍而已。

又有什麼意義呢?

蔡希德看得很明白,仗沒法打,那就壁虎斷尾,跑路為上。反正,高如震部也不是自己人!

「得令,末將這便去安排,蔡將軍請先走,末將殿後!」

張孝忠是實誠人,連忙對蔡希德抱拳行禮,以示忠誠。

「不要戀戰,帶兵迴轉土門關就算贏了。若是河東軍一鼓作氣打到井陘關,官軍會源源不斷從這裏突入到河北腹地!

待將來重整兵馬,我們兵臨太原易如反掌!」

蔡希德急急忙忙交代了一句,便翻身上馬,帶着親信向著東面而去。

張孝忠也不含糊,很快便召集到本部人馬的骨幹軍官,吩咐他們快快跑路。遠處的喊殺聲,已經越來越近,張孝忠身邊士卒,臉上都露出驚恐的表情。

雖然一字長蛇陣,信息從最後面傳到最前面需要一些時間。但隱約傳來的動靜,還是讓所有人心中都充滿了陰霾。

「走!去土門關!」

隨着蔡希德帶着親信部曲悄悄跑路,一字長蛇陣的「蛇頭」快速與蛇身脫離,密集的馬蹄聲,漸行漸遠。

……

「你是誰?蔡希德呢?」

方重勇將疾風幻影刀,撂在一個渾身是血的河北叛軍將領肩膀上詢問道。

何昌期等人正在帶着人清點戰場,收拾敵軍潰兵。此時天空已經吐出魚肚白,空氣中瀰漫着刺鼻的血腥氣,山道兩旁隨處可見叛軍的屍體。

「我是高如震,平盧軍偏將。蔡希德這孫子讓某殿後,他自己帶着親信跑了。」

高如震有氣無力的說道,因為傷口大量失血,而感覺頭暈目眩。

「給他包紮一下。」

方重勇吩咐親兵說道,長出了一口氣。

他看着天邊正在升起的一輪朝陽,失望的搖了搖頭。

戰局跟他預測的一樣,騎兵衝破高如震部的防禦之後,潰兵四散逃亡,隨即衝擊山道上佈防的敵軍步卒,急眼了為了跑路而互相廝殺,並傳染著崩潰的氣息。

隨後何昌期打頭的騎兵呼嘯而至,如同滾雪球一般,蔡希德手下的兵馬漸漸無心抵抗,潰兵越來越多,人馬互相踐踏最後兵敗如山倒!

而方重勇只是在沖高如震部,也就是隊伍最後面殿後那部分人的時候,折損了一點兵馬,其他時候都如同大人打孩童一樣,戰局完全一邊倒!

「節帥,據許多俘虜交代,蔡希德與其心腹張孝忠,帶着本部人馬數千,朝着井陘故關與土門關去了。兩關互為犄角,可以互相支援。我們現在動身,只怕已經來不及追趕了。」

王難得上前對方重勇稟告道。

這個蔡希德,跑得比兔子還快。

他們這幫丘八本來還準備讓這位河北叛軍將領,換上女人衣服,當着方重勇的面跳胡旋舞呢!

「蔡希德不好對付,知道事不可為提前溜了。而且走的都是他麾下最精銳的部曲。

窮寇莫追,你帶着五百人去接管壽陽縣,我讓管崇嗣帶人接管石艾縣。

這一戰就這樣吧。」

方重勇輕輕擺手,意興闌珊的說道,一副興趣缺缺的模樣。

梭哈一把打了勝仗,卻未竟全功,還讓敵軍精銳跑路。

方重勇也不好說這一戰到底是打贏了,還是打平了。

方重勇在山路上隨意晃蕩著,看到有河北兵因為受傷躺在地上呻吟。被自己麾下的丘八發現后,都是上前直接一刀了結。然後拿出鐵鋸子,不緊不慢的割首級。

草地上到處都是血沫子,看上去很可怖。

不管是銀槍孝節軍也好,還是河東軍各部也好,此刻都在做類似的事情,就如同吃飯喝水一般,動作流暢看不出任何猶豫,顯然是不覺得這麼做有什麼問題。

底層的士卒,很少去考慮戰爭的意義,他們多半都是把這當成一種職業。當兵吃糧,立功領賞,如是而已。

上面要殺誰那就殺誰!

他們當中很少有人仔細思考,其實在一年以前,這些河北邊軍,也是大唐的兵馬。

在兵部有番號,花名冊上也有記錄河北各軍士卒軍籍,他們都是受大唐中樞節制的精兵。

然而才過了一年,待遇就變得跟邊鎮胡人一個下場了。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方重勇相信,自己這邊的兵馬若是被河北兵打敗,對方補刀割首級也不會手軟的。

這便是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的道理。一旦立場敵對,也就不必在乎對手的體面了。

「傳令下去,割右邊耳朵就行了,不必割首級,太不體面了。」

方重勇找來何昌期,對其吩咐道。

「呃,節帥,那戰功的事情……」

他有些猶豫的問道。

「一如既往。」

方重勇惜言如金,說出四個字。

何昌期大喜,連忙打保票道:「割耳朵就割耳朵,不打緊,不打緊。」

「打掃戰場的事情你看着辦吧,本節帥先回太原城了。」

方重勇對何昌期交代了一句,轉身便走,懶得看那些丘八蹲在地上,揮舞着手中的鋸子割首級了。

搞得跟踏馬獸人似的。

方重勇在心中暗罵了一句。

此刻山谷內已經鋪滿金色的陽光,天邊朝陽如血。

……

天寶十二年春,正當河北叛軍在河北、河東攻城略地的時候,朝廷冊封的朔方、河東、幽州、平盧四鎮節度使方重勇,出城與押解百姓回河北的叛軍蔡希德部交戰。

然而官軍初戰不利,叛軍放百姓沖陣,天兵軍死傷慘重,百姓折損十之五六。

但入夜後,得知蔡希德部着急回壽陽縣,方重勇當機立斷,甄選軍中精銳三千,騎馬快速追擊叛軍,殺出一記精彩絕倫的回馬槍。

蔡希德猝不及防之下,大敗虧輸。

蔡希德與親信張孝忠,帶着本部人馬,分別逃亡井陘一帶的土門關與井陘故關駐紮,其餘各部皆為方重勇所破,全軍覆沒。

此戰極大提振了河東官軍的信心。

此前河北叛軍所到之處,官軍都是因為兵力不足,又或者將領貪生怕死,一觸即潰。哪怕勉強守住城池,也是死傷慘重。

完勝叛軍的,一次也沒有。

由此導致河北叛軍氣焰囂張,數百人就敢攻打縣城,數十騎就敢過黃河偵查。各地守軍不敢出城迎戰。

然而,前方傳來的好消息,並不能抵消後方壞消息的影響。

方重勇回到太原還沒兩天,給李光弼送信的車光倩,就從涼州帶回了壞消息。

「李光弼不願意派兵去朔方么?

難道是我在信中說得還不夠明白?

這有點不合常理啊。」

方重勇聽到車光倩的描述后,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都把道理說得那麼明白了,完全是站在李光弼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

對方為什麼還要拒絕呢?

「節帥,李光弼是願意去朔方的,但是赤水軍將校不願意去。他們要等您岳父回到涼州后再說。」

車光倩一臉無奈答道。

「就是涼州安氏的安重璋,涼州張氏,還有論弓仁他們家那些人么?」

方重勇臉上的喜色消失不見,沉聲問道。

「是啊,他們不動,李光弼就是個空架子,指揮不動涼州各軍。

如今邊鎮對於到底是聽長安的,還是聽洛陽的,都是心存憂慮,誰也不想莫名其妙當了叛軍。」

車光倩把他聽到的一些事告知了方重勇。

簡單說就是,邊鎮各軍,現在也有自己的想法了。畢竟基哥老了,保不了他們多少年。選擇哪個皇子「從龍」才是要緊事。

只要押寶押對了,那就是數不盡的榮華富貴。

聽基哥的調令參戰,就算打贏了又能如何?

基哥萬一什麼時候駕崩,誰來兌現戰功?誰來給他們發賞賜?

其實也不能怪邊軍上下都有疑心,而是他們心中的顧慮都非常現實。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天經地義。

所謂「四王之亂」,身後站着的就是河北邊軍。皇甫惟明贏了,李琬上位稱帝了,河北邊軍將校就要陞官發財。

這種狀況對於其他邊軍也是適用的。

立場雖然不同,但是道理一樣。

讓河西隴右二鎮無條件保基哥,無條件跟河北叛軍打生打死,憑什麼呀?

所以基哥的話不管用,方重勇的話就更不管用了!

李光弼處於一種立場不堅定的搖擺狀態,而他麾下各軍則是堅決不想匆匆忙忙,就入關中入河東平叛。

如今這結果,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節帥,朔方的經略軍不能動,否則靈州不保,鐵勒人要反。

不如調阿布思部入太原,調李良臣部入汾州,可得胡兵兩萬人。」

車光倩對方重勇建議道。

「如此也好吧。」

方重勇微微點頭,長嘆一聲,真可謂是「兵到用時方恨少」。

「節帥,末將在河西,打聽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車光倩有些猶疑,吞吞吐吐不敢說。

「說吧,你是我的心腹,可以暢所欲言。」

方重勇拍了拍車光倩的肩膀說道。

「節帥,河西不少人都在議論,說節帥必反,要帶兵去洛陽支持太子。

河西邊軍不願意蹚渾水,也有這方面的考慮,甚至是主要原因。

他們在等您的岳父王忠嗣,帶着安西北庭兵馬到河西。

王將軍若是站太子,他們就跟着站太子。王將軍要是站聖人,那他們也跟着站聖人。

至於節帥如何,他們不想猜了。

王將軍要是跑太子那邊,您父親和岳父都在那邊,想來節帥不去也不行了。」

車光倩有些着急的解釋了一番,直接把方重勇給干沉默了。

(本卷完)

下一卷: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盛唐輓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盛唐輓歌
上一章下一章

第467章 亂世的序曲(本卷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