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奪佔得漢

第四百四十一章 奪佔得漢

執行奔襲得漢城任務的偵察營營長阿瑟,本是羅羅斯地區的一名夷人獵戶,因被仇家追殺,從大山深處的家鄉逃到了黎州。身無分文加上語言不通,讓流浪的日子實在不好過。一個大雪紛紛的日子,實在餓得受不了的阿瑟,動手搶了幾名路人手中的炊餅。就在他三口兩口吞下,準備迎接拳打腳踢之時,那幾人卻並沒有動手,其中一人反而面帶笑容,還遞過來了水囊。

這幾人是霹靂軍商隊成員,遞給阿瑟水囊的正是錢保。商隊之人常年行走夷蕃地區,自然懂得夷語,當下便問阿瑟是否願加入商隊。阿瑟過着朝不保夕的日子,隨時可能凍餓倒斃,那裏會不願意?當下便磕頭如搗蒜。錢保扶起阿瑟,又遞給了他一件披風,以遮住他身上已如漁網的爛衣。

阿瑟對吃飽穿暖的生活心懷感恩,幹活極為賣力,加之為人機警聰明,慢慢從一名打雜人員成了商隊護衛。自幼的打獵生活讓他很快在護衛中展露頭角。錢保見他頗有軍事天賦又忠心耿耿,先是提拔其當了護衛排長、連長,又推薦其進入軍校學習。軍校畢業后,他進入了正規軍從排長做起,並因戰功升遷為偵察營長。

霹靂軍第一次擴軍之時,阿瑟受命回老家招募士兵。其時仇家已病死,他便帶了家人和招募的二十餘名士兵回到了川西。祖輩生活在高寒山地的夷人部族,極善在險峻的山地活動。由於生存環境極為惡劣,夷人極其吃苦耐勞,相互之間又內鬥不息,故民風剽悍極為善戰。招募來的夷人士兵,經過規範訓練和嚴格軍紀管束,便是一等一的強兵。

偵察兵是軍隊的尖兵,自然更為精銳。阿瑟的偵察營共五百人,夷蕃羌三族戰士便有二百餘人。他們在從軍前多是獵人、採藥人、樵夫,對攀爬懸崖和負重翻山越嶺並不當回事,正適合承擔經險峻小道偷襲的任務。帶頭攀爬得漢城懸崖的,是祖祖輩輩以采岩蜂蜜為生的幾名夷人士兵,他們自幼學習攀岩,以採集數十丈高懸崖上的蜂蜜。在專業工具的幫助下,爬上得漢城十餘丈高的懸崖對他們來說並不是難事。

前往得漢城的路途有險無驚。所謂險是指小道艱險,而並沒有驚動蒙軍。蒙軍佔領得漢城之後,也擔心被宋軍重新奪回。他們在得漢城外三十里便安置了警戒哨點,主要是面向渠江水道。在蒙軍看來,宋軍所長不過水軍而已,即便是霹靂軍來攻,也要通過船隻運送沉重的火炮。

除了對水道周邊重點監控,蒙軍也在其他方向放了游哨。只不過這些零星的游哨只在熟路上活動,根本不知道也沒有精力監控山中的無數條荒野小徑。偵察營中也有不少巴州人士,甚至還有兩個原得漢城的宋軍士兵。他們熟悉當地的山川地形,遠遠便避開了蒙軍斥侯。實在避不開的便派了人上去將其襲殺。偷襲、暗殺、捕俘這些都是偵察兵的必備技能。

阿瑟用望遠鏡觀察著五里之外的得漢城。此刻陽光正烈,偵察營士兵都隱藏着密林之中休息,他們都在靜靜等待夜幕的降臨。承擔突擊任務的軍官和士兵們則在一遍遍檢查裝備,——虎爪、繩索、手雷、黑色緊身衣.......阿瑟已經下令,四更天時,他們將攀爬上懸崖突襲城門,並堅持到大部隊的到來。

得漢城蒙軍在爆炸聲中驚醒之時,個個一臉懵圈。他們先是以為自己人擦槍走火引燃了火藥。得漢城也有數門火炮,還有不少仿製的手雷,這也是蒙軍自持三百人能守住城池原因。話說蒙軍根本就沒有想到會遭到攻擊。畢竟此地深居蒙軍控制區腹地,離釣魚城和夔州都有近千里,大部隊要越過大良、璠龍等城的阻隔來攻擊,實在不可能。

隨着爆炸聲連續響起,還間隔着喊殺聲和哭嚎聲,蒙軍守將才確信確實受到了攻擊。當下他便召集人馬,往城門方向而去,爆炸聲、喊殺聲正是來自那裏。當蒙軍守將帶着人馬趕到之時,只見城門大開,二十餘名守軍正在往後敗退。他當即喝住了敗兵,帶着人徑直往城門撲去。藉著明滅火光他看得清楚,對方不過四五十人,而已方可是三百人。

通過懸崖攀爬上城的偵察營士兵只有五十人,為了行動方便,他們只帶了短火槍和短刀,手雷也不多,並未帶着盾牌也未著甲。他們剛才以突然襲擊衝散了城門守衛,並順利打開了城門,但要頂住接下來敵人的猛撲也不容易。守軍數量不僅是已方的數倍,更主要是的武器甲胄還佔據着優勢。如果子彈和手雷耗光,任憑武藝高強,光憑短刀實在難以對付裝備長矛大盾的敵人。

情急之下,帶隊的軍官下令拖了雜物堵在城門洞中,以延緩蒙軍重新關閉城門的時間。正在堵門之時,他眼見蒙軍士兵端著長矛沖近,便率眾退到了城門樓上據守。蒙軍要衝入城門洞清理雜物關閉城門,會遭到擲入手雷的殺傷。如果衝上門樓,又將遭到居高臨下的阻擊。這城門樓高四米,雖然可以拾階而上,但仰攻肯定會付出慘重的傷亡。畢竟短火槍在近距離齊射,不僅命中率高,威力也極大,鐵甲也難以抵擋。

城門失守便意味着城池的陷落。蒙軍指揮官也顧不得陣形,急令一部分士兵前去關城門,一部分則攻打城門樓。一窩蜂沖入城門洞的蒙軍士兵不出意料遭到了手雷的轟擊。狹窄的空間內,手雷爆炸的殺傷增大了不少,湧入城門洞的二十餘名蒙軍士兵全部仆倒在地。硝煙過後,又一批蒙軍衝進了城門洞。不出所料,他們又都在手雷爆炸之下仆倒在地,這讓後面的蒙軍士兵開始畏縮起來。

攻打城門樓的蒙軍士兵也進展不順。通往城牆的階梯只有二米多寬,一排只能容納三四名士兵。蒙軍士兵手持長兵佔盡優勢,但同時進攻的人數少會被群攻,同時進攻的人數多則會被短火槍攢射。幾輪槍響過後,沖在前面的蒙軍士兵紛紛倒在血泊之中,而霹霹靂士兵則趁機奪走長矛,這使得蒙軍的進攻更加艱難。

蒙軍指揮官見狀不妙,急令士兵後退。城中本就只是三百守軍,剛才一番戰鬥死傷已超過了六十人。再這樣下去,即便能奪回城門,也會傷亡過半,以後怎麼守城。眼下蒙軍的弓弩都已上弦,他要用箭雨來擊潰霹靂軍的抵抗。弓弩作為精密的武器,為防張力損害弓體,平日並不上弦,而只有在使用時上弦。夜色昏暗加之慌亂,使蒙軍士兵花了不少時間才上好弓弦。

雖有城門樓和碟石遮擋,但箭雨過後,城門上的霹靂軍仍紛紛中箭倒下。幾輪箭雨過後,能夠繼續作戰的不過二十人。只不過,這些英勇倒下的霹靂軍士兵沒有白白犧牲。正是他們爭取到了寶貴的一刻鐘,讓潛伏在城下三里地的戰友有了趕來的時間。

隨着偵察營士兵不斷湧入,蒙軍守將長嘆一聲,率眾投降了。在他看來「識事務者為俊傑」,而他便是俊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南宋之霹靂風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南宋之霹靂風雲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一章 奪佔得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