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孫家鋪子

第4章 孫家鋪子

這一條街面都是做小吃點心的鋪子,到了四更天,左右前後都開始有響動,劉娥頓時就醒了,忙起來疊好被子收好床鋪,開始掃地燒火。

也沒過多久,孫大娘也來了,一打開門,見地也掃了,桌子案板都擦了,灶上的熱水也有了,不由怔了一怔,誇道:「好孩子,我真沒有白收留你。」

劉娥頭一天來,生怕做得不好會被趕走,雖然滿心是對龔美安全的擔憂,卻不敢說出口,只特別勤快地跟着孫大娘打下手,一直到早上的一批糕賣完了,四丫也過來了。孫大娘口中雖不言,卻觀察著劉娥動靜,見她雖然滿臉是欲言又止的膽怯,但事情卻是做得極為乾脆利落,也極會看人眼色,心中滿意,到了此時才道:「行了,你去看看你哥吧,四丫,你帶你小娥姐過去。」

劉娥見四丫滿臉不情不願,忙道:「四丫妹妹也累了,不如你告訴我怎麼走,我自己找著過去。」

孫大娘見她善解人意,雖然有對四丫懶怠的不滿,但卻更欣賞她了,點頭道:「那你便去吧,只是要走大路,莫要貪便宜走小巷,小心遇上拍花子的,往那橋底下洞裏一鑽就找不着了。」又將那拍花子的可怕說了一番,汴京城每天都有丟失的小女孩,叫她一定要小心聽話才是。

劉娥依了她的指點,就一路往州橋方向去。這汴河穿越大半個汴京城,只消沿着大路往河邊走,一路走到底,再往左右方向尋那橋就是。劉娥畢竟年紀小,雖然滿腹擔憂,腳下不停,但也不禁被這汴河風光所吸引。皆因漕運要比陸路便宜,所以這天底下所有的貨物儘是在這汴河上。於是河邊沿岸建起了碼頭、貨棧、官倉,更有各種腳店、茶鋪、酒肆、客棧乃至於賭場青樓,供人卸貨休息飲食花銷之用。

劉娥一路過來,眼睛都不夠看了。只是她到底心裏有事,也不敢延誤,再新奇也只是匆匆而過,待尋到州橋邊,就見着這橋上聚滿了人,俱都擠在護欄邊探出頭來,挨挨擠擠的,有叫的有笑的,十分熱鬧。這橋上原來還有許多小販擺着攤子,此時一半人護著攤子,另一半人倒丟了攤子看熱鬧去了。

汴京真是很神奇的地方,哪怕她是個剛來的外地人,這一路走來,都可以一眼就看出來,哪些是汴京人,哪些是外鄉來的。

汴京人走路儘是悠閑自在,哪有熱鬧眼睛就瞧哪去。而似劉娥這種新來的,眼睛都是發直的,走路都是捏著拳頭的。若有一比,汴京人如同那大富人家嬌養的吃飽了的狸貓,毛皮油亮眼神慵懶,又帶着一股子看什麼都往下睥睨的神氣。而外路人便如那野外餓瘦了的狼,禿毛戳骨的,看東西都是直愣愣地想咬下什麼來。

便是這州橋上人,那看熱鬧的和不看熱鬧的,也是完全不一樣。

劉娥見着人多,也擠不出去,也不敢擠,只瞄了一眼,聽人群議論,似是有大船要過州橋時撞上了,船老大正在壓艙過橋。州橋上下一堆人在起鬨叫好出主意呢。

雖然人都擠在那裏看熱鬧,劉娥卻不敢留步,一則怕擠不過那些成年人,二則也怕拍花子,三則怕時間耽誤了惹孫大娘不快,雖然聽着一片叫鬧聲心裏也是極想看的,卻只能忍着往前走。

匆匆過了州橋,就見着一個碼頭,上面掛了個牌子,寫了大大小小几個字,劉娥也不認得,只看到上面畫着一隻馬頭,劉娥便知這就是孫大娘說的地兒了。卻見碼頭上儘是粗壯漢子,有些還能穿件褂兒,有些是精赤著上身,來來往往從船上扛包下來,扛進一處倉庫去,那倉庫門口站個管事的,但凡出來的人就給只竹籤子,那扛包的就把那竹籤子往腰中一插,有些已經插了好多支了。

劉娥看了看,那些人扛着包,都是低着頭的,一時也認不出來,唯有從倉庫中出來領簽子時是抬着頭的。於是就站在離倉庫門不遠處瞧著,過得不久就見着龔美跟着人出來,也領了簽子,正準備再往那船上走,劉娥就叫他:「哥——」

龔美聞聲抬頭,一時竟是一臉茫然,見着一人站在柵欄外頭朝他揮手,仔細地認了認,才知確是劉娥,忙同那管事說了一聲,就跑到柵欄邊,拿褂子擦著臉上的汗道:「小娥,你來了——」又看看她,裂開嘴笑道:「你這一身,穿得跟汴京城裏的小娘子一樣,我都認不得了。」

劉娥得意地拉着裙子轉了一圈給龔美看,問他:「這是大娘給的,好看嗎?」

龔美眼睛都看直了,不住點頭:「小娥,你這一身太好看了。」

劉娥笑道:「大娘待我可好了,還燒了熱水給我洗澡,還給我衣服穿,還說我以後都可以吃飽飯。阿哥,婆婆說得沒錯,汴京城真是天堂,真是誰都能夠在這裏吃上飯,穿上衣。」她不住向著龔美炫耀衣服:「你看,這衣服可多好看,看這領口、這裙擺、這繡花……」

其實這衣服只是底層平民穿的,料子又劣,染色又不均,針腳又粗糙,但於此時的劉娥來說,穿上這衣服已經覺得美得不得了。

龔美也說得自己昨日來被老王頭收下,雖然工錢比旁人要低,但可以包吃包住,更重要的竟然真的還能有工錢。昨天他就已經飽飽地吃了一頓晚飯,只是這裏都是一堆粗漢子睡棚屋,也擔心了劉娥一夜。如今聽着她諸事皆好,就也放心了。只不住叮囑:「大娘待你好,你可要好好做事。」

劉娥笑靨如花:「我知道的,我一定會好好做事。」

她還想再說什麼,卻聽得裏頭有人喝道:「阿美,不做事了?趕緊過來!」

龔美忙應了,只匆匆道:「我收工後去看你。」

雖然兩人只說得這幾句就匆匆分開,然而彼此安好,這汴京城裏,終於有了他們的一席之地容身,實在是要感謝上蒼的庇佑。

劉娥相信,他們將來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的。

劉娥到了孫家果子鋪才三天,就成了孫大娘口中誇讚不停的對象,這就頓時把原來的幫工四丫比了下去。

四丫是本地人,她的生母連生了四個女兒,產褥熱死了。她父親又再娶,後娘生了個弟弟,前頭的四個女兒就遭難了。小時候四姐妹一直不停地幹活,四丫年紀小,又有點憨,三個姐姐照應着,還算沒受多少罪。只是家裏本來就窮,小小的屋子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後娘嫌她們礙眼,長到十二三歲就一個個把她們嫁了出去。說是嫁,其實就是圖哪家彩禮出得多,就嫁哪家,形同賣女。后屋裏只剩三丫四丫,被後娘朝打暮罵的,已經嫁了的兩個姐姐見勢不對,心疼妹妹被後娘搓磨得狠了,剛好大丫嫁在孫大娘家附近,見孫大娘寡婦守業,開着一個小小的鋪子,忙得腳不沾地,卻捨不得僱人幫忙,於是就勸孫大娘雇了四丫。

四丫因年紀小不懂事,常被後娘打罵,但孫大娘只要個基本搭把手的幫工就行。且也圖個便宜,雖用着不稱手,但也勉強忍了。如今劉娥一來,便將四丫處處比了下去。

她不但掃地擦洗吆喝捶肩極為勤快,更是天天圍着孫大娘甜言蜜語地要學習做糕餅果子的手藝。相比之下,孫大娘看四丫,就更顯得憊懶愚笨不堪教導。四丫本性也是老實膽小的,只是有些「眼裏沒活」,撥一撥動一動,不撥不動,且人笨嘴拙,凡事又喜歡縮在一邊,巴不得讓人看不到便不叫到她。在孫大娘眼中,自然就是「躲懶」,要沒人比著,也就勉強忍下了,被劉娥這一比,自然就襯出所有的缺點來。

孫大娘心腸是好的,性子卻也是急的,嘴巴也是利害的,自從劉娥來以後,整個鋪子響起的就是孫大娘的訓斥聲:「四丫,你怎麼不學學小娥……」「你看人家小娥多勤快多俐落,你這個笨丫頭簡直要氣死我……」

四丫是本地人,本就看不上劉娥這種逃難來的鄉下丫頭,如今她一來就壓自己一頭,不過是個十餘歲的小丫頭,心裏有氣自然就顯露出來。

四丫平生眼界也就從自家屋子到了孫家鋪子,孫大娘的訓斥她倒不在乎,畢竟孫大娘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她後娘打罵她比這厲害多了。只是她不服氣劉娥這個鄉下丫頭,自從她來了以後,先佔了自己半張床,與自己擠在一起,劉娥睡得好,她就睡得不舒服了。再則孫大娘原先是將自己女兒的舊衣服都留給她,如今因着劉娥身量比她略高,幾件她看好的衣服,都先教劉娥分了去。更氣人的是,孫大娘原本有一次掙了錢一高興就允諾她,將來生意好了每個月給她三百錢當月錢,如今因為劉娥來了,她不要月錢還做得比她好,孫大娘就不提這事了。

四丫是個沒心眼的,當日孫大娘只略一提,她一開心就把這件事告訴家裏了,她後娘是個厲害的,原覺得她在外頭做活,雖然免了在自己眼前礙眼也省了開銷,但聽說那筆傳說中的月錢沒了,頓時就不樂意了,威脅她說,若是她沒有月錢拿回來,就不讓她在外頭替別人幫忙,要她回家幹活。

四丫想起後娘那藤條打在腿上的情景,就有些膽寒。再看劉娥越來越不順眼,但又沒辦法,只能每天暗地裏刺她幾句,趁孫大娘不在的時候摔摔打打着響些。

但對於經歷過生死的劉娥來說,四丫這點小舉動,根本不算什麼。她現在最大的人生目標,就是能夠把孫大娘的手藝都學到手,在自個兒到了孫大娘這年紀時,能夠開一家屬於自己的糕餅鋪子,這樣就可以一輩子永遠不愁飢餓了。為此她一力地討好孫大娘,至於四丫,根本不放在眼中。

劉娥從一開始的灶下燒火,到後來跟着孫大娘挑食材,磨粉,配料,遞料,打下手,終於在一個月以後,得孫大娘同意,試着做最簡單的白玉糕。

這白玉糕就是把糯米和糖霜分別磨成粉,再按一定配比調和好,再放進一個做好形狀的容器中,往灶上一蒸便得,待出籠時,在上面撒上一些桂花以及切成絲的糖瓜以作花樣,再切成小方塊。

這方法雖然簡單,但吃力在要把糯米粉和糖霜磨得極細,不能有半點雜質,且這白玉糕最重要的就是要糯米粉與糖霜完全混合,不能一口甜一口淡的,而且即令混合得完全了,這糖的配比也需把握好個度,略少一點,就是甜度不夠,略多一點,就又顯得甜膩了。最講究的頂好是越嚼越香,讓舌根里感到甜來,但又不能讓舌尖覺得明顯的糖分存在。

劉娥跟着做了幾次,這一日終於做到讓孫大娘滿意,點頭道:「明天這白玉糕就讓你獨自來做。」

劉娥聽了這話,不由大喜,傍晚收了鋪子以後,就跑到汴河邊告訴龔美這件事,又道:「大娘說,若是我做得好,就收我為徒,正式幫她做糕點,一年後她就能給我算工錢。哥,我算過了,我現在每個月都住在鋪子裏又沒有花銷,若是照大娘說的,我出師后每個月工錢可以有三百錢,攢十年,就能夠攢三十幾吊錢,到時候再加上你的,就可以租一個像大娘這樣的鋪子了,到時候,我們就有好日子過了。」

龔美看着劉娥,這萬里千山逃難而來,他一直保護着她,從一開始的扶弱憐小,到一路同行的患難共度,兩人從陌生人變得骨肉相連,命運緊緊綁在一起,再不能分開。或者在外人看來,是他保護着她,可是他自己知道,在很多時候,是她在拿主意。是她叫他跟着那批人一起去搶船,也是她一路上果斷讓他帶着一起跳船逃走,甚至進入汴京之後,如果沒有她的話,他自己面對這一片不可觸及的繁華都不知道如何是好。是她機智找到了工作,又幫助他找到了工作。當他還每天跟着眾人扛包維生的時候,她已經在計劃着什麼時候脫離為人幫傭自做主人了。

他默默地聽了,點點頭,道:「小娥,我都聽你的。」想了想,又珍而重之地取出藏着的一個錢袋子遞給劉娥:「我的月錢拿到啦,如今也放在你這裏,你畢竟是住在鋪子裏,比我草棚安全。」他雖然已經初初長成人,力氣也不小,但他住的草棚中,多是成年漢子,萬一有個閃失,他也害怕。

劉娥大喜,打開錢袋看了一下就只覺眼暈,忙把錢袋收了,捧在心口,只覺得是捧住了幸福。孫大娘的鋪子雖然每天有現錢進出,但那不是她的,而這個袋子裏的錢,是龔美的,也是她的。她這一輩子,還沒見過這麼多屬於「她的錢」。在她如今的人生計劃中,她的和龔美的,自然就是一起的。

她緊緊地捧著錢袋,回了鋪子,就直言告訴了孫大娘,並向孫大娘借一個錢匣子來裝這些錢。孫大娘見她如同松鼠藏食一般小心地把僅僅只幾百的大錢裝好,不由好笑:「放心吧,誰要你這點子錢。」

劉娥捧著錢匣子,歡樂得像只小雲雀,圍着孫大娘嘰嘰喳喳半天,吵得孫大娘頭都暈了,笑罵:「還不快去做活,你若做得好,將來每月也能掙這麼多錢的。」

可是才過了幾天,劉娥的錢匣子就不見了!眼見得怎麼找也找不到,孫大娘也急了,幫忙找,卻仍是沒找到。正焦急中,四丫忽然悄悄地拉了孫大娘到前頭,低聲說:「大娘,你看看你的錢有沒有少了?」

孫大娘一怔,忙去看前面的錢匣子。她這裏人來人往,賣東西找錢都在這裏,錢匣子白天自然也不必上鎖,到了晚上她關了鋪子,把錢數了賬對了,就把錢匣子抱回家去。因此這錢匣子是有數的,今天到現在賣了幾籠果子糕餅,把錢一數就對上了。她這一數,果然是少了錢的,當下臉色就變了。

就聽得四丫低聲道:「我剛才看到小娥姐拿着錢匣子到後頭,悄悄地給她哥哥了。」

孫大娘大怒,當下把錢匣子抱起,就到了後頭罵道:「好你個賊喊捉賊,你自己把錢偷偷拿走了,卻說錢沒了,我好心收留你,不曾想到收留出個賊來!」

劉娥正找不見錢急得快哭出來了,卻聽得孫大娘這一說,眼淚頓時就下來了:「大娘,您好心收留我,我若是做了這種事,天打雷劈!」

孫大娘怒道:「是四丫親眼看到的,你還敢狡辯?」

「四丫?」劉娥怔了一怔,忽然就明白了,當下站起來,道:「大娘您別急,先把鋪子關了,我知道錢在哪兒了,您的錢,我的錢,都跑不了。」

孫大娘一怔,似有所悟:「你是說……四丫?」只是她看了劉娥一眼,頗有些猶豫:「可四丫說是你拿的!」現在兩個人互相指證,倒教她一時決斷不下。

劉娥卻是頗為鎮定:「大娘,鋪子裏只有我們三個人,錢若是少了,自然不是我就是四丫!」

孫大娘狐疑地問她:「你可是要去四丫對質?」

劉娥卻道:「對質有什麼用,她吵她的,我吵我的,大娘您也委決不下。只是錢從鋪子裏出去,自然不可能是自己飛走的,必得有人拿着走在路上的。我若是拿了錢,自然是給我哥了,她若是拿了錢,自然不是給了她爹娘,就是給了她姐姐。錢是今天才不見的,大娘只要問問後頭巷子裏,今天有誰經過便知道了。」

孫大娘還呆在那裏思想,卻說那四丫本躲在後頭悄悄觀察情況發展,她只道劉娥也會跳起來哭罵,卻沒想到她這般冷靜,便急得上前來指着她道:「你們是從外鄉來的,偷了錢說走就走,你們才會偷錢的。」

孫大娘只怔了片刻就有了決斷,立刻扭頭把鋪子的前後門都關了,四丫心頭惴惴,還想辨解,哪曉得孫大娘忽然一把抓起四丫,一手拿起擀麵杖,朝着四丫腿部就抽過了過去。

四丫痛得雞貓子亂叫起來,一邊哭一邊求饒,就聽得孫大娘厲聲道:「你把錢偷哪兒去了,你說不說,不說我打死你!」

四丫挨不過打,只打了七八下,就哭着承認了:「大娘,你別打了,我說,我說……」

劉娥坐在一團亂的床鋪上,看着孫大娘如此粗暴簡單地就把問題解決了,不由一臉驚詫,她還以為,孫大娘總得要去後街問上一圈才能夠有決斷呢。

而事實上,在劉娥說出讓孫大娘去後頭巷子問的時候,孫大娘心中已經信了七八分。既然心中有了決斷,自不如先抓起四丫拷問來得更快。

四丫膽小人笨,只要稍加威脅,一定嚇出實話來,若是四丫這一頓打之下只會哭,而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那她就是判斷失誤,正如劉娥說的,在鋪子裏失竊,只有四丫和劉娥兩人。四丫若不是小偷,那她就轉頭再打劉娥一頓,如果這兩個都打不出來,她才會去後頭巷子裏去查問。

果然見四丫就認了,她氣不打一處來,指著哭坐在地上的四丫怒罵:「我到底是哪裏對你不好,你居然敢偷錢,還敢撒謊,你倒說說看!」

四丫一邊哭,一邊就把原委說了。原來四丫每個月要回去一趟,她雖然沒有正式工錢,但孫大娘總會給她捎上些糕點回去給後娘生的弟弟,免她受打罵。後娘每每都要盤問她,又咒孫大娘小氣,四丫是個傻的,後娘罵幾句,她居然心有認同,之前就說過來了個新人佔了自己的床和衣服,後娘就教唆她去打罵劉娥,只是四丫第一次動手,就被劉娥握住了手腕,她這千山萬水逃難過來的力氣,哪是四丫能比。

四丫之後再沒膽子挑釁劉娥,只敢背後摔打咒罵。這次回家去,又被後娘問出劉娥可以親手製作糕點了,還會有工錢。後娘就叫她悄悄把兩人的錢偷了回家,再推到劉娥身上,教孫大娘趕走劉娥,讓四丫去當孫大娘的徒弟,也好掙錢養家。

孫大娘聽了,氣了個倒仰,當下就拉起四丫與劉娥,一路上又叫了幾個見過四丫抱錢匣子回家的街坊,跑到四丫家裏,當下先噹噹當砸了幾件東西,又把她後娘罵了個狗血淋頭,便拿回了被偷走的錢。

劉娥一直到拿回錢匣子,還有些不能置信這粗暴而快速的處事手段,不由敬佩地看着孫大娘:「大娘,你真厲害。」但同時又疑問,「我就是不明白,四丫是不喜歡我,但大娘對她這麼好,她後娘對她這麼壞,為什麼她要聽後娘的話,來偷大娘的錢呢?」

孫大娘收了笑容,嘆道:「小娥,你要記往,這世間卻有一等蠢人,人只道她們常常受欺,卻不曉得這等人只會踐踏善待她們的人,卻去討好惡待她們的人。人受苦是運不好,卻不該認命不好。那些認了自己賤命苦命的人,幫她們再多,也是把好心扔進陰溝裏頭去。」

劉娥怔怔地說:「大娘,四丫也是這樣的人嗎?」

孫大娘無奈搖頭:「為什麼你剛來,我就可以許諾將來會給你工錢,她來了這麼久,我就是讓她打雜?當日她剛來的時候,我也想好好教她,帶一個徒弟出來我也輕省些,可是她眼裏沒活,不肯用心,我再有心也是沒辦法,又不好退了她……」說到這裏,便有些悻悻然。

劉娥也有些無語,四丫這離間栽贓的手段,實在是太過愚蠢。這店鋪中只有三個人,事情簡單到一查便知,大娘又不是個糊塗的,怎麼就會膽子大到這般地步呢?

卻不知四丫固然年幼無知,她後娘亦不是個聰明的,若是個聰明的,怎麼會虐待前頭女兒到人盡皆知的地步?這種市井婦人越是在一個家庭一個大院裏橫行慣了,越認為自己厲害能幹。豈不知孫大娘再是和善的人,也是獨立門戶當街開鋪的人,三教九流能應付得來,便不是四丫那後娘能比的。這點小陰謀,自然一戳就破。

當下在劉娥的討好中,孫大娘不免好為人師起來,就把自己開鋪子所見所聞的一些家長里短、街巷新聞告訴她。她既然有心要把劉娥當成徒弟來教,自然也希望她靈醒些,不要出了事都要自己來收拾。

劉娥認真地聽了,自覺大為受益,不由更加佩服起來。

且說劉娥自初初歷了這些事情,不免心驚,又聽孫大娘講了許多人情世故、市井故事,自覺學到了許多知識,於是一邊刨著孫大娘問,一邊就把主意打到右鄰右捨去了。

就此之後,劉娥每日裏略有些閑空,就到左鄰右捨去串門,她嘴頭甜,伯伯嬸嬸地一通叫,因這條街卻是離大相國寺不遠,都是小吃鋪子,每日裏起早做活,下午到晚上就擺攤賣吃食,若不是熱鬧的日子,守着鋪子也是無聊。且都是一條街的人,看這小姑娘起得早,幹活賣力,還一點就通,比原來的四丫強多了。於是高興起來也有給她說故事的,也有吹牛的,也有炫耀自己手藝的,一來二去,劉娥把整條街都混了個滾熟,甚至一些人家的點心手藝也偷學了些。她心裏是有計劃的,將來要學孫大娘那樣開間果子鋪子,光學了孫大娘的還不夠,藝多不壓身的道理,她也是聽過的。

汴京城的一天,是從四更開始,那時候趕着上早朝的官員開始摸早出門,於是連同官員帶差役都會在路上買些小吃。官員既動了,連帶着衙門、市集等都一起開始了。

一般的人家,卻是稍遲起來,若是有人出門匆忙,還可以有供應洗麵湯水的店鋪里洗面梳頭,再換個鋪子喝些煎湯茶葯,吃個早點。再遲些等天大亮的時候,則是各處餐飲都上來了,大的酒店不但供應酒菜宴席,還提供送餐,路上就經常見到提着食盒往各處送餐的。若有些大戶人家設宴,酒樓不但提供大廚帶着夥計上門,還包全套銀制的餐具。若是要辦理更齊全些,更會叫上幾家出名的小吃店上門分灶供應。孫大娘就去過好幾次這樣的灶上。

到了晚間,逛個瓦肆勾欄,然後就是州橋夜市,這夜市能夠一直開到三更天,還沒醒過神來呢,就又是一天了。

劉娥自入汴京,到了孫大娘果子鋪,初時就一直埋頭做活計,除了偶爾到州橋邊找找龔美外,沒敢看別的。但自從她往左鄰右舍串門之後,乘着有時候生意淡了,得了孫大娘允准,就每日裏在汴京城東逛西逛,只覺得大開眼界。

如此約莫過了一個多月,忽一日才下了門板,就聽得外頭有人把門敲得震天響,孫大娘去開了門來,就見着大丫扶著一身是血的四丫,跪在門前不停磕頭。卻原來四丫的後娘被孫大娘上門來一鬧,失了面子,出門常被鄰居指指點點,她這等人自然不會反省自己的錯誤,便把怒氣發泄在四丫身上,朝打暮罵地虐待。

四丫挨打不過,哭着跑去找大丫二丫求助,只是這兩個姐姐原也是嫁得不好,自己也過得苦如黃連,哪裏能救她來。只今日打得太慘,大丫怕再這樣下去,四丫會被後娘害死,無奈之下思來想去唯一能求助的便是孫大娘,只得再厚著臉皮上門。

孫大娘開了門,見狀也是不忍,只得把兩人扶進來,又叫劉娥去打水給她洗臉,又去尋藥鋪拿葯。好不容易安排停當了,又見着四丫涕泗橫流地道歉哀求,心中又氣又憐,猶豫片刻,還是轉向劉娥問道:「你說,要不要把四丫留下來?」

劉娥看到四丫身上一道道的血痕,已經是駭得不行,見了孫大娘問她,忙道:「大娘,如果我們不留四丫,她後娘就要把她打死了。」

孫大娘反問:「你不怕留她下來,她將來又聽了別人的挑撥,再來為難你嗎?」這等小丫頭的伎倆,於她來說不痛不癢,但她自己店裏兩人幫工若是時常打起官司來,卻是煩人。

劉娥怔了一怔,想了想,還是道:「大娘,可是我們也不能看着四丫被她後娘打死啊。」這時候她也想不到別的什麼,只是想,沒有什麼比一條人命更重要了。

大丫聽了,哭着向劉娥道歉:「好妹妹,是我們四丫年紀小不懂事,如今她也吃夠了教訓,再不會有這種事了,若是再有什麼,你只管打上我家來。」

四丫疼得暈暈乎乎,再三哭着賠禮,劉娥見了如此慘狀,不由得也哭了起來,對孫大娘道:「大娘,咱們救救她吧。」

孫大娘嘆了口氣,也只有在孩子的世界裏,才會有這麼輕而易舉的原諒。

四丫的糊塗作為,曾經讓孫大娘心冷過。當初也曾問過她,既然後娘待她不好,為什麼又要偷錢回家,她居然說,她弟弟才是她們家的根本,她拿錢給後娘是為了養弟弟。這樣沒心沒肺,不記恩不記痛的人,真是讓人既覺得她可憐,又覺得她糊塗。然而畢竟是在自己身邊待過一段時間的孩子,孫大娘最終還是起了不忍之心,只對大丫道:「既然是真的過不下去了,我收留她可以,只是前頭的事情,卻得處理好了。」

大丫磕頭:「只要您老人家肯收留,一切依您老人家的。」

孫大娘畢竟是個獨立撐起門戶的女人,她便找了四丫的父親,寫了一份身契,內容為雇傭四丫十年,十年內四丫不得回家,不得與家中有往來等字樣,畫了押叫了證人作保,這才收下了四丫。

劉娥問孫大娘:「大娘,四丫不也是她爹的孩子嗎?為什麼就這麼任由她後娘欺負?」

孫大娘嘆息了一聲,摸摸她的頭道:「因為她後娘生了個兒子啊。只有兒子才能夠傳家業,女兒就不能了!」

劉娥問:「為什麼女兒不行?」

孫大娘道:「因為女兒守不了家業啊。」她就同劉娥說,若是家裏只有女兒,便要招贅個女婿上門。否則的話,家裏沒了男丁,家裏的產業,宗族就會來爭奪。

劉娥不解地問:「我掙的錢,就是我的,憑什麼要給別人?」

孫大娘嘆道:「婦人哪能立門戶呢,總得要個男人才行啊。便是王法上也沒處說理去。」

劉娥憤然道:「王法沒處說理,那還叫王法嗎?」

孫大娘倒笑了:「你倒說說,那能怎麼辦?」

劉娥道:「那不能改改嗎?」

孫大娘笑出聲來:「王法哪裏能改?」

劉娥道:「天子都能換,王法如何不能改了?」

孫大娘忙捂住她的嘴,笑罵道:「你倒是渾大膽,這話如何能說得?休教別人聽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聖令(壹)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天聖令(壹)
上一章下一章

第4章 孫家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