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回到鎮里(快完結了)

第339章 回到鎮里(快完結了)

第338章回到鎮里(快完結了)

在義安城,羅成一家又停留了五天。

這期間,羅成主動去找了一下王四海王書記,王書記不出面的話,弟弟妹妹的工作交接流程會很慢,有王書記打招呼,那最多就是多跑幾個部門的事情,但基本去了就可以直接辦理了。

這幾天,答應給王書記的海鮮和糧食也被他安排車輛從深城港口那邊拉了回來。然後大米和麥子聯繫了麵粉廠去加工成米粉和麵粉,海鮮直接冷藏了。光就這幾樣,今年職工的福利就已經不算差了。而且工業區有自身的養殖基地,再聯繫肉聯廠補充一些,福利再發點肉下去,綜合一下,今年就不算差了。

羅成也乘這幾天去找了一些張林,也就是以前的後勤主任。張主任已經退休了,退休的日子清閑下來一開始不適應,後來找了點打發時間的活動,也就過上了悠閑的生活了。

比如釣魚,哪怕現在大冷天,他也去釣魚,沒去工業區那邊釣。而是沒事就去家禽場那邊的青河裏釣,因為天冷,不去那邊釣,小河或者池塘啥地方的,魚不怎麼上鈎了。天氣不好的時候,就跟附近的鄰居下棋。

羅成跟張主任見面敘舊,他倒是不羨慕羅成的財富,而是羨慕羅成才四十不到,自己卻沒當年的幹勁了。人老了,有不少事情都看的開。而他還算好的,畢竟是當領導的,不像一些一線工人,特別是當年那批修車工人。

按照年齡,最早還是修理廠的時候,那批修車老師傅其實也就四十歲左右。按理說到現在也不過五六十歲,但張主任告訴羅成,不少當年的師傅走了不少了。維修設備落後,很多維修手段很費力氣,身上有病根的是常態。

也不知道為什麼,不退休嘛,在廠里天天喊著身體這毛病那毛病的,但起碼一直撐住了。可一退休,清閑下來了,反而很多老夥計撐不住。才六十不到,走了不少人了。

聽了張主任的話,羅成內心也是感嘆,國內的男人苦呀。現在是五十五歲退休,可現在國內人均壽命也不長呀,特別是那些一線工人,職業病的多,沒領幾年養老金人就沒了。

後世,大家是活的長了,但退休養老金卡到了六十五歲,男人壽命比女人短。好像依然是很多男性養老金沒領幾年就沒了。

除了張主任,羅成還見了杜永康一面。他是得知羅成回義安城的消息后,主動從省區回來見羅成的。哪怕羅成年齡比他小,對於他來說羅成對他就是有知遇之恩,當年工廠搬遷升級為工業區。羅成想要卡他,他連當時成為工業區的主任都是不夠格的。哪怕是一個工業區主任,對於一個副廠長的杜永康來說,都算連跳三級。

而跳完三級后,怎麼也應該再混好幾年熬資歷了。後來羅成要去香江發展,讓出區長的位置,在省區給他提名副區長的職位,然後他在三級跳后又算『破格』成為副區長。

可以說,羅成在工業區的那些年,其實跟杜永康沒多少私交,一直是工作上的交流。羅成能做到對他這樣,他是真的很感覺。

也正是因為羅成的幫助,他又算運氣好,趕上了幹部年輕化的路子。所以在工業區這邊熬了一些年後,被調到省區了。

杜永康本以為以如今自己的地位,再見到羅成,可以照應一下羅成。畢竟消失這樣多年,突然回來了,如果在國內發展,沒人照應是很難的。工業區的區長當不了了,他可以安排去省區那邊,先弄個閑職乾乾。

但得知現在羅成的情況后,要是深城那邊的招商政策真的國內各地都推廣開。羅成在香江那邊的資產肯定不需要他再照顧什麼,但羅成想來國內投資,他肯定還要求老領導羅成照顧呢。

去省區里當領導又能如何,只要留心深城那邊的動向的,都可以保證羅成要是親自去深城那邊。那邊的省區一把手都會主動去求見羅成。

杜永康現在也五十了,但到了省區了,這年齡有些尷尬。熬資歷的話,退休的時候能給他調高一級。但現在要是沒有突出成績,或者上頭有人看重他,其實基本也就這樣了。能小升一下就算不錯。

可現在羅成的身份,杜永康覺得他依然會是自己的貴人。當然了,得深城那邊的開放政策國內全部跟着開放起來,那樣的話,羅成一家子,就是移動的政績。誰先截到誰就能獲得大大的政績。

前往龍津鎮的車,又多了一輛,一輛加長版的商務車,防彈的。裏面有用箱子裝的現金和各種票據,當然了,還有一大堆糕點零食什麼的。

現在國內依然最大面值的現金是十元,一萬塊得一大捆。回到鎮里老家,哪怕在城裏的時候就電話跟家裏人說了,他們回來了,在城裏處理點事情就回去。可真正回到鎮里家裏的時候,父母和奶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界。

大兒子兒媳回來了,說實話,要是羅成他們再沒音訊,他們都要把羅兵當成給他們養老的對象了。或者說已經有這趨勢了,羅兵的兒子沒工作,羅文沒少私下給他們零花錢。也就羅成的奶奶,一直念叨著羅成。覺得大孫子不會出事,沒有音訊只是不敢回來。

羅成走的時候,不也說過嘛,他在香江做生意了。只是沒說做多大,那時候把存的幾千塊工作都給了他們。只是沒想到的是,人走了,連音訊都會沒有。

不過羅成的奶奶身體還不錯,就是牙掉了不少。小毛病有些,大毛病沒有。而奶奶的哥哥,也就是當年飢荒的時候,在他們家住了一陣子的舅姥爺,卻是早早的就過了。

看見羅成和茜茜回來了,更驚喜的還帶回來三個崽。當年一家人最愁的就是羅成跟茜茜在一起幾年了,都懷不上。現在好了,不但懷上了,還有三個。可惜的是在羅成奶奶的眼裏,羅成卻只有一個男娃,不過有就行。起碼大孫子這邊不會斷後,沒辦法,在奶奶這年代的人眼裏,只生女娃的話,跟斷後沒區別。

而思韻和思燕,長的是真俏。羅兵家的兩女兒跟她們比,模樣上差不少。就算重男輕女,看見這樣的精緻的女娃,也是會惹人疼愛。哪怕羅天俊被爺爺奶奶還有太奶偏愛,羅成的兩個女兒他們也是一樣喜愛的。

羅成的子女嘴也甜,都說帶爺爺奶奶還有太奶去香江吃這個那個,坐船去海里看大魚。反正空頭支票隨便開,哄的他們天天樂呵。

特別是家裏養了雞和鵝,思燕年齡小,去挑釁大鵝,本來動一下大鵝也沒什麼。她去偷偷拔大鵝的毛,然後大鵝怒了,啄了思燕一下,思燕被弄哭,再然後當天晚上大家就吃上了燉大鵝。

羅成回鎮里,三輛車回來的,自然會引起鎮里的領導注意。而羅成是回到羅文家,所以他的一些背景資料很快就能查到。

來鎮里的並不是什麼大領導,而是羅文的大兒子羅成。但能查到的是十幾年輕,這羅成可了不得,別說一個龍津鎮了,就算是在義安城裏,都是呼風喚雨的人物。鎮里的經濟合作社,最早就是羅成弄出來的,現在很多地方都有經濟合作社了,但來這邊取經學習的不少。

這十多年羅成消失去哪裏了,自然是查不到,但能開幾輛車來鎮里。對於鎮里的領導來說,感覺這羅成能量應該不小,不知道是不是要上門拜訪一下。但以什麼樣的形式去拜訪,卻是個難題。

不過沒幾天,就不用鎮里的領導頭疼了。鎮里又來了幾輛車,外省牌照的,而且車牌號也很牛,不但是首都的,號碼還很靠前。

鎮里的某人上前去打探,人家隨便亮一個證件,讓他們少打探。就嚇的鎮里的領導不敢再關注這邊了,內心卻是盤算好了,等後面來的幾輛車立刻后,管羅成現在是什麼身份。直接擺好姿態去拜訪就得了。

羅成也沒想到自己現在只是回趟國內,主要目的就是探親,這都能被上面盯上。最主要的是把他在香江的羅氏集團業務都打探的七七八八了,不過羅成在香江之外的業務,一些掛靠在集團名下的,倒是沒打探到。

整體來說,打探到的資產量,對於來的這些人而言,已經很驚人了。但其實因為香江的原材料限制,不光香江,台島和新加坡都是如此。地理優勢很不錯,就是都是地方太小,經濟都依賴進出口。

糧食和礦產加工廠,都在更遠的地方。能到新加坡和南非這邊的,其實都不算最原始的材料。而到香江這邊的,哪怕是金屬材料,都可能是通過幾個加工廠深加工的。

光查羅氏集團的資產和業務,最多只能查到明面上的一些。內部情況是不可能這樣輕易的查出來的,別是外人來查了,就算羅成自己,不安排團隊去統計,他都不清楚自己有多少資產。很多自己投的公司因為發展大了,開設分公司,業務擴張到其他地方去,羅成有股份,可能自己都不清楚。

來找羅成的人意圖很簡單,現在羅成在香江肯定屬於香江人。很多當年甚至最近去香江定居獲得身份證的,哪怕祖籍在國內,但人家要說自己是香江人,那國內就沒辦法。

面對羅成,來的人都很客氣,就是希望羅成去深城那邊牽個頭。搞一個大點的規模,直接徹底帶動深城那邊政策的實施。現在在深城那邊投資的,是有很多海外人士。不光是華僑,外國人也有不少。畢竟國內工人工資便宜,就是目前國內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差了點,但低端產業依靠人力就能解決的,還是能吸引一些人來開廠投資的。

可高端產業,那些高利潤的,很難引進。當然這也跟現在國內的工人文化低,沒什麼技術也有關係。

拉投資的,羅成也是有些錯愣,這不是才實行開放嘛。好像招商引資是在幾年後才開始激烈拉人。一開始是各地跟着開放而已,到後面都在提倡經濟發展了,各地才出台各種政策,吸引商人。

現在羅成沒有想到自己因為在香江是生產車輛,電視,還有各自有技術產品的。因為利潤高被盯上了,但羅成其實已經不想怎麼在掙錢上面花精力了。

就他的資金光囤地只在大城市開發一些產業,什麼都不幹,混個幾十年,他的資產就能比某大的負債數額還多。香江有羅成在,李首富都要被壓下去。掙啥錢呀,享受生活多好。

羅成告訴來的人,其實他旗下也有投資的玩具廠和一些工廠在那邊開廠了。而且明年也會在那邊搞電影院和商城,根本不需要他們過來談什麼投資的事情。

但來的人聽到羅成投資的產業,有些不太滿意,當然了,對羅成的態度一直是很客氣的。電影院,服務性質的好不好。商城,也就是更大規模的百貨大樓,對於民生髮展是不錯,可意義不大。

最後還是直接說了,希望羅成弄一些高技術產業過來,帶動經濟的同時,也帶動國內產品科技升級。甚至羅成如果願意合資的話,提供技術,有些市場他們也願意開放。

比如一些地方單位才能經營的項目,公交車經營,還有車輛市場。要知道現在的車輛市場出售對象都是國家單位,等於就是用市場換技術。

羅成沒有想到後世用市場引進技術的辦法,現在竟然就有人想到了。後世國內很多項目缺技術,就是弄幾個競爭者過來,你們想吃國內市場的蛋糕,就得技術共享。不過羅成可能是不了解這個年代,或許是目前國內還沒形成內銷市場,可能國內很早就有人有這想法,但因為自身沒消費市場,別人看不上才在初期沒有多少技術換市場的案例。

不過對於這提議,羅成依然沒什麼心動,不是他想保留技術什麼的。而是真的對掙錢什麼的,沒心思了。

但羅成也沒讓人家白跑,不就是想他投資,並且是有技術的行業進來嘛。別跟他談什麼深城,就龍津鎮到義安城這中間的郊區區域,給他劃一塊大地盤出來,比汽車工業區那邊還大的地方。

羅成保證電視,收音機,電子產品,玩具廠,服裝,車輛,全部都開過來。深城不是在搞經濟特區嘛,你們要是有誠意,就在義安城羅成說的郊區這邊,搞一個小的經濟區。預計初期光建設投入不低於一個億。

鷹醬幣,不是一個億人民幣。而且要明白一點,既然是在國內投入這樣多,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鷹醬幣轉換成人民幣,所以只要他們答應,立刻就會有一個億的外匯進賬。而且羅成說的還只是初期建設費用,不包含裝修,水電各自設施的中後期建設。

要知道十幾年輕的工業區建設就花費了幾千萬了,當然了,那時候包含道路修建在一起。而羅成說的規模可是比工業區還大,可這提議雖然讓來的人很心動,但經濟特區是上面指定的,很多地方還在觀望了。羅成說的這個,哪怕來的人級別很高,也不敢做主答應羅成,得向上面彙報。

(不會再寫後面的發展,也跟編輯申報了,還有幾張就完結。最後一章也會有一個梗,大家猜猜海外投資會遇到一個什麼局面,就現在依然是當今社會熱門梗點。)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年代:開局退伍回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年代:開局退伍回家
上一章下一章

第339章 回到鎮里(快完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