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二章 推進

第八九二章 推進

正月初十,1場重要的會議在淮陰召開。參加人員皆為徐州軍政要員,地方郡縣主官。當然,除了行動不便以及路途遙遠的北徐州和青州主官,他們派出了年輕官員代表主官前來旁聽。

此次會議上,李徽對上上下下提出了今年迫在眉睫的幾件大事。

第1件事,便是東府軍全面擴軍,增強兵力之事。

東府軍如今兵馬在冊5萬3千人。之前,地方只有南徐州3郡之地,所御人口不過百萬人,固然是綽綽有餘。

如今李徽所轄十1郡之地,人口近3百萬,地方南北跨越千里,靠著5萬多的東府軍是萬萬不足的。雖然說,地方郡兵和團練體系也有數萬准軍事兵力可用,但畢竟非正規兵馬,其訓練裝備的水平,待遇和積極性都不足,那是絕對不夠用的。

其實,李徽1直都有擴充兵馬的打算,但是遲遲未能大規模的行動起來,便是因為這件事本身需要1些斟酌。

倒不是李徽抱守兵貴精不貴多的原則,而是,擴軍養兵是1件靡費極大的事情。想當初東府軍只有兩萬兵馬,李徽都不得不4處想辦法籌糧籌款。養1支龐大的軍隊,那是巨大的消耗和負擔。

就拿北府軍而言,謝安可是動用資源,採取先軍政策,動用全大晉的資源力量才花了幾年時間從無到有打造出了北府軍這支精銳。當時建立之初,也不過8萬餘人。可見靡費之大,養兵之艱。

徐州如今實行的是職業軍隊的募兵制度,將士們是全職為兵,全靠供養。為了支撐募兵制度,又給予了待遇上地位上的提高,各種優惠的政策傾斜。所以,擴軍所需要的錢糧物資的消耗會更大。

但是即便如此,擴充東府軍兵馬已經是迫在眉睫不得不為之事。

如今天下大亂,特別是北徐州和青州4郡,面臨關東混戰的局面。所以東府軍的主力近4萬人不得不駐守於北方,以防有變。這是必須的,沒有任何疑問的。

但如此以來,南方的東府軍便只有1萬多人。徐州中心的淮陰,其實只有5千駐軍,剩下的分散到要衝之地,臨海郡的瓜州渡口,邗溝沿岸的重要碼頭和寨堡,會同地方郡兵和團練進行有限的協防。

若是以前,李徽自然不必太擔心南方兵力空虛的問題,因為敵人在北邊,危險在北邊,南方內6隻維持治安和基本防務便可。

現在不同了。朝廷局勢劇變,1切都變得不確定起來。謝安在朝中,起碼有1點是可以預見的,便是他不會用激烈的手段來對付自己。但司馬道子掌權,則1切充滿未知,不得不做好萬全的準備。

鑒於此,李徽決定將東府軍擴軍至8萬,以獲得更加充裕的兵力可用。這也是徐州目前能夠承受的兵力的極限。

私下裡,李徽和荀康等人做過測算,以徐州目前的財政錢糧的收支狀況和盈餘,自然可以多擴充1些兵馬。慢說8萬,十幾萬兵也是養得起的。但是,李徽知道,窮兵黷武是沒有好下場的,軍隊的作用是能夠保護徐州的發展為要,在防守態勢之下,確保徐州各項事務的推進,形成良性循環。

軍隊固然重要,但是民生、政務、社會面上的各項事務同樣重要。路橋水利、基本設施、教育福利、行政事務都需要同步推進。這樣的話,會在整體上形成合力,助力整個徐州各方面的發展。

8萬東府軍在目前看來,輔以不斷改進的火器兵器,自保當無問題。

第2件事,便是全面推進青州4郡和北徐州的開發和民生的恢復問題。

北徐州和青州已經歸於麾下近1年了。關東大亂之初,大量流民蜂擁南下,他們選擇最多的是南徐州之地。以至於目前淮陰郡臨海郡等地百姓人數劇增,經過幾年的開發,荒地山嶺已經大量被開墾開發,土地和人口比例已經趨近於飽和。而北徐州和青州之地的人口增加的卻不多。特別是青州4郡,偏僻遙遠,地廣人稀。東萊半島區域巨大,1郡之地堪比南方數郡,但人口卻只有不到3十萬。這顯然是暴殄天物之舉。

李徽在會上提出了移民開發的要求,具體便是以極為優惠的政策,吸引百姓前往北方各郡落戶開發,大面積的擴充耕地面積,增加糧食的生產。

具體的優惠政策在原有的基礎上需要加大,免土地賦稅徭役,提供耕牛農具,協助修繕農田水利等等,都需要進行研究。李徽要求相關衙署拿出具體方案來,開春之前便要做好移民宣傳工作,起碼要在北方農時來到之前便要有有成效。

第3件事,便是紮實推進幾項大工程的建設。

第1項工程便是位於淮陰北的淮河大碼頭的建造工作。已經進行了半年多的碼頭的建設必須加速推進,儘快完成南北交通通暢,物資人力通行無滯的目標。南北若不能相通,則物資人力的流轉阻滯,會極大的影響1體化的發展。李徽要求,相關衙署必須於1年期限內完成大碼頭的初步運行。

第2項重大工程,便是推進全域通路的工程和南方河網水利的大基建工程。

李徽已經充分的意識到了交通不便所帶來的消息的鼻塞和地方發展上的遲滯,更重要的是,運輸不通暢帶來的幾大的生產效率上的低下。依託舊有的河網系統,進行水路的疏通,以及從現在開始,布局南北東西縱橫官道的貫通,將對於貨物人力的流通流轉,對生產運輸效力產生巨大的促進。

同時,這也將有利於改善整個徐州的基礎設施的建設,進1步的融合區域,貫通發展。

第3項重大的工程,便是於湖6建造大型採礦廠之事。

葛元在湖6找到了1處大型的鐵礦礦脈,初步冶鍊之後,發現純度高,質量上乘。這無異於是1個重大的有價值的發現。

徐州礦產貧瘠,銅鐵等金屬冶鍊物都需要採買或從南方取得。如今發現了礦脈,意義非同凡響。如果能夠大量的開採冶鍊,這意味著巨大的飛躍。不但可以滿足火器盔甲兵刃以及民生需求,還為李徽剩下大筆的錢。

有了充足的鐵,對於研發冶鍊精鐵精鋼而言也意義重大,因為有足夠的原料讓葛元和工匠們去試驗。

第4項重大工程,便是在北海郡鑄造新城之事。

關於這件事,其實早在青州4郡到手的時候便已經有人提及。青州4郡目前以北海郡為屏障,其餘3郡皆在北海郡以東的半島上。所以北海郡的位置便極為重要了。

周澈率領的兵馬如今北邊駐紮在北海郡所轄的平壽和都昌兩城。

但這兩城1南1北,相聚百餘里。且城池破舊矮小,根本不具備防禦的價值,兵馬的駐紮都捉襟見肘。

周澈考察的地形,認為在東側要衝之地築1座新城,可以完美的扼守往東的通道,並可以成為青州4郡物資兵力人員的集散點。成為青州4郡治理和防衛的中心位置。

這個計劃提出來的時候,李徽當時並沒有表態。但現在,配合青州4郡大開發的進度,以及眼下和慕容垂已然交惡的現實,這件事似乎已經成了必為之事。

作為軍事上的保護青州4郡的屏障,作為開發青州4郡的1次實際上的啟動。無論是從軍事用途還是民生髮展的角度來看,缺少堅城和集散中心的青州4郡都需要1座大城池來解決兵馬駐紮防禦和百姓集聚的問題。

除此之外,會議還討論評估了正在大力推動的儒學學堂的建設,以及李徽不久前提出的興佛運動。

興佛這件事本不在李徽的考慮之中,李徽本人也不信佛道這等事情。但是鑒於徐州境內已經有大量的胡族百姓湧入安居,地方上已經出現了胡人和漢人的1些理念和習俗等各方面的矛盾。李徽思慮之後,決定找到1個切入點,對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進行融合。

最好的切入點,便是佛教了。胡人信佛,漢人信佛,這個共同點便是切入點。其他的方面,諸如文字習俗生活習慣以及其他方面的差異都可以慢慢來,只要能找到和平相處的共同信仰,便對緩解胡漢矛盾有益。

共同去拜佛燒香,拜同1個菩薩,擁有同1種信仰,往往比說再多的什麼和睦共處的話要有用的多。

不過這件事需要1個契機,李徽希望能夠請來得道高僧來徐州,供奉起來,以佛法作為融合民族矛盾的1種手段,當是能有效果的。

當然這只是辦法之1。眼下確實還沒有到迫切需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畢竟徐州的胡族百姓數量比例還很小。

會議進行了3天,基本上關於軍政民生建設各方面的大事都有所涉及,形成了大量的共識。此次也是李徽到徐州之後的1次系統性的梳理和政策的規劃,具有里程碑般的意義。參加的眾人也第1次意識到,李徽對於徐州的諸般事務是有著1個系統性的規劃的。這凝聚了共識,也加強了信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代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代晉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九二章 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