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識破

第三百七十七章 識破

第378章識破

洪澤湖,甘寧水軍營寨。

「啟稟將軍,袁軍已在洪澤湖北面立下水寨!」

甘寧正在操練水軍,忽有斥候前來稟報,不由引得甘寧眉頭大皺。

「具體是在什麼位置?」

雖說諸葛亮早就料到,袁軍必然會在洪澤湖與楚國水軍大戰,卻沒想到這一天來得如此迅速。

斥候答道:「袁軍水寨具體位置,位於成子湖與洪澤湖交匯之所,距離睢陵不過二十餘里!」

甘寧急忙拿來地圖,很快就找到了袁軍水寨的位置,繼而臉色微沉。

成子湖位於洪澤湖的東北部,也算得上是正北,面積不小,與洪澤湖相連,泗水剛好流入洪澤湖與成子湖的交匯之所。

這個時代的洪澤湖,面積遠遠比不上後世。

宋朝時期,黃河決陽武,至梁山泊分南北二支,南支與泗水合,南流入淮,此為黃河改道之始。由於黃河居高臨下,倒灌入淮,黃淮合流,流量增加,水位抬高,將附近的大小湖沼、窪地連成一片,匯聚成後世規模龐大的洪澤湖。

甘寧搖頭道:「睢陵的徐州軍沒有任何動作,坐視袁紹麾下水師進入洪澤湖,這些消息乃是吾麾下斥候探聽而來。」

周瑾面沉如水,道:「茲事體大,不可妄加揣測,卻也不可不防。興霸且廣派斥候,一面監視袁軍水寨,一面也要防備一下睢陵的徐州軍。」

按理來講,袁紹麾下水軍戰船想要進入成子湖,就必須先通過泗水進入洪澤湖,在這個過程中必然要從睢陵旁邊過去。

徐州軍屯於睢陵,就算擋不住袁紹麾下水軍,消息肯定也會很快就傳過來。

可是現在,這個消息卻是甘寧麾下斥候自己探聽而來,那麼事情可就有些非比尋常了。

甘寧沉默半晌,口中吐出了兩字:「再探!」

甘寧也是說道:「這也正是我擔心的地方!」

袁軍水寨位於成子湖北面,既能保證與楚軍水寨之間擁有足夠的緩衝地帶,又橫亘於睢陵與縣之間,能夠在監視徐州軍的同時,很好的保護位於縣的袁軍糧草。

斥候搖頭道:「未曾探聽到徐州軍有什麼動作!」

雖說周瑾的官職比不上甘寧,卻是最早跟隨周琦起家之人,而且還與已故戲志才有着親戚關係,也算得上是半個廬江周氏之人,始終手握重兵,統領着淮河水師。

最重要的是,此地距離縣與淮陰都很近,乃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

周瑾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皺眉道:「莫非劉玄德有二心?」

聽着甘寧的話,周瑾也是大吃一驚,急忙問道:「可是睢陵方向傳來的消息?」

「將軍可知,袁紹麾下水師已經在成子湖北部安營紮寨?」

「將軍不好了,某麾下斥候探聽到消息,趙國水軍與睢陵的徐州軍來往甚密,袁軍甚至還給城中的徐州軍運輸糧草,恐怕徐州軍已經投靠了袁紹。」

甘寧看向斥候,繼續問道:「袁軍水師南下過程中,徐州軍有沒有前去阻攔?」

目送斥候離開以後,甘寧不敢怠慢,急忙前去面見周瑾。

甘寧之所以臉色沉凝,乃是因為覺察到事情有些不太對勁。

甘寧雖然心高氣傲,卻也知道周瑾在楚國的地位不可撼動,因此前來拜見周瑾的時候,態度倒也頗為恭敬。

由於洪澤湖面積的擴張,那個時候的成子湖,已經位於洪澤湖西北方向。

而且袁軍水寨靠近北方,袁軍那龐大的陸軍隨時都能前去支援水寨,如此也能對楚國水軍保持強大的威懾,令甘寧不敢妄動。

就在此時,甘寧麾下將領蘇飛卻是急匆匆而來,帶來的消息也讓甘寧、周瑾二人盡皆變色。

「將軍,末將訓練水師的時候偶然探聽到了消息,袁本初已經率軍從睢陵撤退,臨走之前曾經邀請劉玄德出城一敘,二人之間談論了什麼,無從得知!」

蘇飛剛剛稟報完消息,丁奉也是急匆匆而來。

周瑾急忙問道:「可知袁本初撤離睢陵以後,去了何處?」

丁奉道:「末將知曉事情重大,因此在得知袁本初因病撤退以後,就急忙派人前去探查,發現袁軍是朝着淮陰方向而去!」

甘寧臉色難看,道:「看來,劉玄德恐怕真的已經投靠了袁本初,否則袁本初為何無故從睢陵撤兵?」

無論是袁紹的突然撤兵,還是袁紹與劉備私會,亦或是徐州軍坐視袁軍水師安然進入洪澤湖,甚至於袁軍水師贈送給徐州軍糧草輜重。

以上種種,無不預示著劉備已經投靠了袁紹。

若果真如此,那麼廣陵郡的局勢可就有些危險了。

要知道,此時史渙、賀齊率領的援軍尚未抵達睢陵,廣陵郡雖有兵馬兩萬餘,卻要分兵駐守淮陰、洪澤湖水寨,以及吁台三處。

如此一來,兵力本就捉襟見肘的廣陵郡守軍,防禦力必然會大大降低。

反觀袁軍,本就人多勢眾,如果徐州軍真的投靠了袁紹,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砰!」

甘寧拍案而起,厲聲喝道:「劉備那廝也太過下作,某這就斷了他們的糧草補給!」

自從劉備率軍入駐睢陵以來,糧草補給都將要依仗楚軍,不過諸葛亮並沒有一次性給劉備太多糧草,而是每日讓甘寧運糧入睢陵,只保證城中有兩三日可用之糧即可。

倒也並不是諸葛亮防著劉備。

而是諸葛亮認為,睢陵並非久守之地,一旦袁紹下定決心攻克睢陵,那麼這座城池肯定守不住。

與其城破以後糧草被袁軍繳獲,倒不如直接在城中少囤積一些糧草。

由於睢陵背靠洪澤湖,在楚國水軍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倒也不擔心睢陵的糧道被袁軍斷掉。

丁奉也認為劉備大概率已經投靠了袁紹,進言道:「劉備此前就有背盟之舉,此時見袁紹勢大,諸葛先生又不讓他們渡過淮河,必然懷恨在心,恐怕已經投靠袁紹。」

「劉備麾下尚有兵馬數萬,還佔據睢陵此等要地,不可不防!」

蘇飛亦是說道:「想必是袁紹私會劉備之事,開出了足以打動對方的條件!」

聽着諸將的言論,周瑾心中也如此想着。

只不過,在沒有確定事情真偽以前,周瑾仍舊保持着謹慎的態度,當即對着甘寧說道:「興霸先莫要與徐州軍撕破臉皮,糧草也暫時停運。若劉備派人來問,就說袁軍水師在旁邊虎視眈眈,需要分兵防備,先暫停運糧兩日。」

「以睢陵城中存糧,堅持兩三日不在話下。」

「我這就親自前往盱台城中,向諸葛先生稟明此事!」

周瑾雖說才能未必比得上甘寧,可是跟隨周琦這麼多年,對於自家主公的識人之明卻是無比信任。

周琦既然能夠破格提拔諸葛亮,而且對其如此重視,那麼在周瑾眼中,諸葛亮必然有真才實學。

坐到了周瑾如今的位置,其實也不需要有多麼驚艷的才能,只要沉着穩重,能夠聽從調遣,其實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面對此等大事,周瑾雖然也認定劉備暗中投靠了袁紹,卻也不敢私自做主,而是打算先向諸葛亮稟明此事。

也正是因為周瑾這種沉穩的性格,周琦才放心將淮河水師一直交給對方統領。

現如今,他麾下還有蔣欽、丁奉這兩員副將,蔣欽現在已經能夠獨擋一面,綜合能力不在周瑾之下。

丁奉雖然年少,卻也開始嶄露頭角,等到成長起來以後,也會成為周瑾的左膀右臂。

有了周瑾、蔣欽、丁奉這個鐵三角,周琦對於淮河水師還是非常放心的。

甘寧看到周瑾如此謹慎的態度,雖然認為對方有些缺乏決斷,終究還是沒有再多說什麼,而是依令行事。

就在甘寧中斷給睢陵運糧的以後,太史慈就前來稟報劉備,將沒有收到楚軍糧草之事悉數告知。

劉備正疑惑間,陳宮卻是恍然大悟,而後失聲道:「明公,吾等恐怕中了袁本初的離間之計!」

劉備急忙問道:「先生此言何意?」

陳宮當即說道:「明公難道不覺得,袁軍近日不斷向吾等示好的舉動有些奇怪嗎?」

張飛滿不在乎的說道:「他們為了拉攏兄長,示好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陳宮道:「這件事對明公與袁軍而言,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過若傳到楚軍那裏,對方或許就會認為明公已經暗中投靠了袁本初。」

劉備略微思量,想到了這段時間袁紹的舉動,不由臉色微變。

若換做諸葛瑾前去面見諸葛亮以前,劉備也未嘗沒有投靠袁紹之心,就算長子在襄陽為人質,劉備也並不太過擔心。

並非劉備冷血不顧阿斗的生死,而是他知曉以周琦的性格,必然不會因為自己投靠袁紹就遷怒於阿斗。

雖說阿斗的日子可能會比較難過,有趙雲在那裏,至少性命無憂。

只不過,諸葛瑾帶回來的那番話,已經徹底打消了劉備投靠袁紹的心思。

袁紹就連讓出冀州的韓馥都不能相容,更何況是自己?

若楚軍真的誤會自己投靠了袁紹,那麼現在糧草都要依靠楚國供應的徐州軍,很快就會陷入危機之中。

至於袁紹派人送來的那點糧草,數量太少根本起不到太大作用。

劉備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急忙問道:「先生可有應對之策?」

陳宮皺眉道:「明公為了保全徐州將士,與袁本初暗中籤訂停戰協議,並且放袁軍水師進入洪澤湖,本就有些不佔理。」

「若楚軍真的認定明公已經投靠袁本初,這件事情可就真的很難辦了。」

「為今之計,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一面派人前去甘寧那裏催促糧草,詢問斷糧原因;一面再次派遣諸葛瑾前往盱台走上一遭。」

「只希望,諸葛孔明能夠識破袁本初的離間計!」

這件事情之所以不好辦,追根溯源還是劉備有自己的私心,為了保全徐州將士,非但答應袁紹不與袁軍為敵,甚至還私放袁軍水師進入洪澤湖。

不僅如此,劉備還接納了袁軍饋贈的錢糧。

僅僅這些舉動,如果楚國將領執意認定徐州軍已經投靠了袁紹,劉備也是百口莫辯。

此前劉備等人之所以沒有意識到這點,究其原因還是當局者迷。

他們本就對楚國不讓徐州軍南下淮河心生怨恨,又急於與袁軍停戰,這才做出了一系列看似不可思議的舉動。

事實上,若站在劉備等人的角度上,他們這麼做也無可厚非。

吁台。

當諸葛亮見到周瑾,得知了這兩日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以後,不由眉頭緊皺。

周瑾沉聲道:「若劉備果真投靠了袁紹,先生務必要早做打算!」

諸葛亮沒有接話,而是反問道:「將軍讓甘興霸斷了給徐州軍的糧草供應?」

周瑾點頭道:「若劉備果真投靠了袁紹,此時再向睢陵運輸糧草,無疑就是在資敵。」

「不過終究沒有得到先生命令,因此吾只是讓甘興霸找個借口暫時斷掉徐州軍糧草,並沒有真的與他們撕破臉皮。」

諸葛亮聽到這裏,才略微舒了口氣。

他對着周瑾說道:「若吾所料不差,劉玄德很快就會派人前來催糧,將軍當速速傳令甘興霸,命其繼續給睢陵運糧。」

周瑾滿臉驚愕的問道:「為何如此?」

諸葛亮輕搖羽扇,不急不緩的說道:「假如劉玄德真的有心投靠袁本初,必然不會做得如此露骨,反倒是會暫時隱藏自身想法,在關鍵是個背刺吾等,給予楚軍重創,才能獲取最大利益。」

周瑾反問道:「那麼袁軍給徐州軍運糧,以及劉備放任袁軍水師進入洪澤湖,又作何解釋?」

諸葛亮笑道:「徐州軍越是如此明目張膽的與袁軍接觸,越說明其不可能投靠袁本初,如此做應該是為了保全己身,順便給楚國造成壓力,逼迫吾等讓他們渡過淮河。」

「只是他們沒想到,袁本初會將計就計,直接施展離間之計。」

「若吾所料不差,甘興霸斷其糧草以後,徐州文武必然能夠迅速反應過來,要不了多久便會有徐州使者抵達盱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末:家祖鄉嗇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漢末:家祖鄉嗇夫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七章 識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