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王尚炯出發大寧

第八十五章王尚炯出發大寧

就在所有朝臣議論紛紛的時候,劉健,上朝了,正式辭官。

「陛下,老臣自天順年入仕,至正德元年已有數十歲月,得先皇看重抬舉,入內閣理政也有十多年了,歷四帝。」劉健說到這裏,唏噓不已。

百官聞言俱都感慨,劉公理政的時代要落幕了,他們不由地看向一旁那位炙手可熱的楊廷和,他要接替劉公嗎?

朱厚照欲言又止,數次想要說些什麼,前些日子,他再次出宮,沒有大張旗鼓,而是便服出宮,去了劉健府上,該說的話,都已經說了。

可真到了今日,見到這白髮蒼蒼,雞皮鶴髮的劉師傅的時候,他還是心理難受的緊,實際上,朱厚照是真的心憂劉健的身體,怕他扛不住。

他的一些舉措,確實讓人已經如此年歲的劉健承受不了,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人,他不想這樣一位老人家因為他的舉措,死在任上,那也太過自私了些。

「皇上,今臣已老邁,經感力不從心,是時候奏請另選賢能,臣,乞恩旨,望請皇上賜臣卸任職權,榮歸故里,吾皇萬歲。」劉健跪地高呼道。

嘩。

雖有心理準備,可這一天真的到來,朝中還是沸騰了。

李東陽默不作聲,謝遷也沒有動靜,二人心情沉重,雖早已見過劉健,也私下裏被陛下拉去談心,也一時間感覺難以接受。

劉健當殿請辭,百官都能看得出,這是劉公真心實意的話,沒有半點做作之舉,劉公拜伏在地,山呼萬歲,而後抬首,望向皇帝,眼中有欣慰和不舍,還有輕鬆,不一而足的情緒,說不清此刻的心緒。

朱厚照望着這個老人,起身幾步來到御階之下,彎腰親自攙扶著劉健起身,緊握劉健的手,眼眶都紅潤了,他還是忍不住難過了。

「劉師傅,朝廷還需要你,朕,也還需要你,你好好安心修養,辭官一事不可再提。」朱厚照心中難受地道。

劉健卻慢慢抽回手中,退後一步道:「皇上,臣老了,放臣回去養老吧。」

百官頓時齊聲挽留,這是百官對內閣首輔大臣的認可。

劉健看看百官,還有相識幾十年的李東陽,謝遷,雖有不舍,卻也滿足了,他總領內閣多年,做事公允,能有此殊榮,也是他該得的。

「你們也不必再言,老夫去意已決,朝中,就託付諸公啦。」劉健緩緩對着百官回禮。

朱厚照道望了一眼劉健,心中默默地道,劉師傅,我雖愧了你,但我定不負你的期待,你一定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大明盛世,一定。

劉健彷彿看懂了朱厚照的眼神里,想要告訴他的話語,欣慰地在心中自語。

皇上,你打小就聰慧,老臣願意相信你,一定能帶領我大明再次強盛,老臣會在往後的日子裏,看着在你的帶領下,再造盛世大明。

朱厚照道回到龍椅上,劉健回班,今天將是他在大明朝堂的最後一次站在群臣首位。

「劉師傅辭官之事再議,回去好生修養。」朱厚照平靜地道。

群臣看得明白,劉健終是要走的,現在就是走個過場了,皇上給予最大的挽留,三辭三請之後,榮歸故里。

「老臣謝陛下恩典。」劉健拱手稱謝聖恩。

「有本啟奏,無事退朝。」劉瑾這才站出來,高呼。

王尚炯站出來了,他被特旨交代參與新平王外遷的事宜,這些日子,總算有了完整的舉措腹案了。

「陛下,臣有本奏。」王尚炯道。

朱厚照道望了過去,見是他,笑着道:「愛卿有本可奏來朕知。」

王尚炯出班,舉著一本奏摺道:「陛下,臣擬定新平王外遷之策,現已完善,月前就已呈交內閣審議,因劉公病重,故此拖延至今,實在慚愧,今臣請奏陛下,讓臣隨新平王同去大寧述職。」

嘩。

王尚炯的話,再次引起百官驚呼。

大寧那可是關外啊,這位被陛下看重的傢伙,莫不是腦袋被門板給擠了,竟然自請去關外述職。

朱厚照道一愣,他也沒有想到王尚炯很有此要求,可他想到另外一個傢伙后,也就釋懷了,有能力的人,從來不在乎自己身在什麼位置,無論把他們放在哪裏,都能發光發亮。

「你想去大寧述職?」朱厚照道問道。、

王尚炯認真地道:「回皇上,臣已想好了,這份奏摺里有臣去大寧之後的詳細思路,藩王外遷乃是大事,臣雖官小位卑,但提議是臣的提議,要執行,還是只有親力親為,請皇上恩准。」

好個年輕氣盛的王尚炯,好個未來的氣學大宗師,這份態度,就已經獲得的朱厚照道的認可。

「好,勇於任事,敢為人先,王尚炯,朕,准了你的請求。」朱厚照道誇讚了幾句,准他去大寧。

「謝皇上,吾皇萬歲。」王尚炯喜不自勝地拜下道。

看到他高興的樣子,百官更是一臉的無言以對,不知道說什麼好,你這傢伙,到底明不明白自己要去的是什麼地方,還如此沾沾自喜。

朱厚照微笑着揮手打斷他的話,接着又貌似威嚴地道:「先別高興太早,聽朕把話講完,朕只給你三年時間,三年之後,朕要看到你的成績,拿出一份好答卷,交給百官群臣看看,王尚炯,你不可叫朕失望啊。」

王尚炯認認真真地起身,鄭重其事地道:「臣,記下了,臣定不負皇上期許。」

看過他的奏摺,朱厚照憑藉八世的眼光,其中有什麼問題,還是能看得出來的,這份奏摺裏面詳細敘述了他述職大寧的施政手段,還有政治目的,如何治理地方,從這裏面的字裏行間,可知,王尚炯確實是個大才。

很快,朝廷再發聖旨,王尚炯擢升四品都察院左僉都御史,領宣慰大寧正使,有便宜行事,查察大寧軍政之權,建言可直奏天聽。

轟。

這陞官的速度,大明百年的歷史上,也無人可及啊,不,有一個,就是楊廷和之子,楊慎。

尤其是最後一個建言可直奏天聽,那更是讓人眼紅的權利啊。

一些以前不看好主動的朝臣們,現在也是一個個摩拳擦掌,看着王尚炯,王廷相,王守仁,戚景通,楊慎,那些新晉年輕人。

他們這些翰林御史們,真要羞愧死了,我們也要任事,我們也要陞官,皇上,我們也敢為人先啊。

可惜,他們的呼喚,朱厚照是聽不到,也看不到,一心泡在皇家製造局裏,研究如何發展他的電力大業了。

范亭進宮了,只是他身後,還帶着兩個金髮碧眼的外族人,引得人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

「皇上可見宮中,奴婢范亭請覲皇上。」范亭對着一個小黃門道。

那小黃門搖頭,有些緊張地對着范亭回道:「回督公的話,皇上不在宮中,今早就去了西山,至今未回。」

范亭聞言,和顏悅色地笑了笑,道:「你很怕我?咱家又不吃人。」他這不笑還好,一笑,小黃門更怕了。

小黃門一看就是新來的,不是曾經的那些人,宮中,尤其是陛下的門口侍候之人,經常更換,那是常事。

」奴婢不敢,督公,小的,小的只有有些緊張,緊張,呵呵。「小黃門很有意思。

范亭也不再打趣,一個小太監而已,還不值得他關注,不過還是言語勉勵了幾句。

「用心伺候皇上,好好辦事,將來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你叫什麼名字。」范亭問道。

小黃門看着緊張又靦腆,道:「回督公的話,奴婢黃錦。」

卻不知道,這個小黃門,就是歷史上那有名的大太監黃錦,此時的他,因為歷史的改變,沒有被派去朱厚熜身邊,卻來侍候朱厚照了。

被劉瑾看重他機靈懂事,派來小黃門值守。

范亭要是知道,這位就是將來接替東廠的督主,不知道會不會先下手為強。

「黃錦?」

范亭沒有見到皇上,就出宮了,下次再說吧,兩個鬼佬終是難逃被騸的命運,成為了大明的外族太監。

呵呵。

幾百年後的歷史,誰也不知道,但是想必這一幕一定會很有趣。

朱厚照帶着楊慎,又投入了製造大業中,在朝中,二人是君,是臣,可一下了朝,就鬼混在一起。

不過,這份榮寵,在大明,也就楊慎這獨一份了,誰叫你家沒有一個如此出眾的兒子了,還有一位即將入閣的老子呢。

劉健徹底放下擔子后,反而輕鬆了,都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可老大人這越來越精神的勁頭,是個啥情況?

據說老大人在家中能日食一雞,一條肥魚,米一升,酒一壺,我的天,連軍中悍卒,怕也劉公的好胃口吧,這是辭官后,多好的心情,才能吃這麼多。

連朱厚照得到消息,都一陣無語,不過見到這樣的劉師傅,他還是很開心的,聖旨照例,下了三次。

分九日送到劉公手中,劉健三辭,正式辭官。

大明,正德元年,九月初十,歷經四朝的大臣,當朝首輔劉健,辭官榮歸,百官恭送十里,皇帝亦為劉公含淚不舍,深情勸留,劉公笑而婉拒,從容歸鄉,眾朝臣,皆高呼,劉公,一路保重。

正德元年,九月半,安化王到京,接受改封新平王,同王尚炯赴大寧封地。

十月,安南黎氏叛逆,發照會於天下,正式立國,王守仁三路大軍合兵一處,十五萬兵鋒直指安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聖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聖皇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王尚炯出發大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