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借四國的刀

110.借四國的刀

新鄭周圍,旌旗林立。

田懷安看見王容以後,瞬間就明白趙括為何知道自己的身份了。

王容和田懷安是老對手了,兩人多次交戰,知已知彼。

十多年前,魏國聯趙伐韓,兩人分別跟隨自己的統帥在華陽那裏對峙,交戰多次,不分勝負,當時王容就想策反身為鄭國遺老的田懷安。

可惜王容是無法做主的人,無法許諾戰後將新鄭划給這些鄭國遺老,策反這件事不了了之。

而後,隨着韓國使臣陳筮出使秦國勸說魏冉成功,白起千里奔襲,趙魏聯軍差點全軍覆沒。

趙國降兵被逼入河水中溺死。

王容也是仗着水性好,才逃回一條命,後面被趙奢收留,效力至今。

但是今天,趙括承諾田懷安,攻下新鄭以後,這個大城,屬於鄭國遺老。

這是一個非常誘惑的條件。

新鄭有獨特的地理優勢,獨錐之東土,河、濟之南可居以詐取貌、檜之地。其地當中原要害。

交通便利,經濟發達。

得到這裏,再配合目前手頭的七拼八湊近十萬軍隊,基本就可以宣佈鄭國復國了。

而剛好趁著現在秦國無暇他顧,其餘國家正在準備瓜分趙國的關鍵時候,藉著趙括的軍勢,反推韓國,實現一百多年來無數個家族的復國夢。

「只是這樣,是否對我們太過於有利,對您太不公平了。」田懷安小心翼翼的詢問趙括。

如果做這個承諾的人不是趙括,而是其他人,甚至是秦王,田懷安他們都是不會相信的。

可趙括,說不殺降,就真的放過了坑殺自己二十多萬袍澤的秦軍,雖然這些秦軍在回去得路上受盡折磨,死傷慘重。

但是他確實沒有殺降,這讓他不僅在面對敵人殘軍的時候勸降成功率大幅度飆升,也讓他的承諾可信度很高。

「你覺得我要什麼?」趙括說道。

「事成以後,願尊您為新鄭君。」

「哼。」趙括冷笑一下,開口說道:「新鄭算什麼!此時天下大亂,正是好男兒建功立業的時候。一個新鄭,不在我眼裏。拿下新鄭,作為後方,給我提供糧草。等我西進魏國之後,新鄭就是你們的了。

拿下新鄭以後,我要立即兵發大梁,殺光魏狗!到時候,形勢就會從瓜分趙國,變成瓜分魏國。」

他割發代首以後,頭髮散亂,乾脆就讓萬能的司馬越給自己剃了個平頭。

這是以前奴隸才留的髮型,可是行軍途中,一頭平頭,神清氣爽。

他又不在意所謂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天天頂着一個平頭跑來跑去,那些士兵看到了,心裏全然不是滋味。

田懷安聽完趙括的回答,瞬間豁然開朗,原來趙括想要效仿孫臏,來一個圍魏救趙啊。

重現百年經典。

但是田懷安記得一位謀士告訴自己,趙括的真正目的,是借刀殺人。

借四國的刀,殺了趙王。

然後趙括再回去復國,他是宗室,手裏軍隊強悍,一呼百應之下,光復趙國,輕而易舉。

只要趙王死了,趙括就可以名正言順稱王了。

趙王一死,趙括就會立刻揮師北上。

韓國根本不是趙括的目標。

這下他開始有些放心下來,甚至有些感謝趙括那天奇襲他大營時候的仁慈。

「上將軍麾下騎兵十分精銳,想必早就探知到我軍行軍路線了吧。」

趙括笑了笑,開口說道:「貴軍行軍雖然謹慎,但是以你的個性,肯定是只走大路。所以我一早就派出大量輕騎兵在各條大路上恭候。趙韓之間交戰多次,彼此的交通都算熟悉,你的行軍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田懷安神色更加恭謹:「這樣說起來,還是十分感謝上將軍。貴軍騎兵無比精銳,如果在我軍行軍途中突然襲擊,我軍應該會直接潰散,死傷更加慘重。」

趙括卻沒有接茬,他的騎兵現在是他的心頭肉,只剩一萬左右了,哪裏敢這麼用。韓國不產馬,騎兵弱小,也沒有多少馬匹。

而且,田懷安的軍隊,在後續計劃里,很重要,不能損失太大。

趙括這些部隊在韓國,只有補充了弩箭和兵器,還有一多半部隊完成了換裝,甲胄得到了升級。

他看着新鄭,開口說道:「新鄭乃是有名的大城,而且也是現在韓國的都城,兵精糧足,強攻的話必定傷亡慘重。我是不會讓我的部下去做這些事的。如果你能想辦法把韓軍誘出城野戰,我會出兵,否則的話,在時機成熟后我就會離開。因此,戰鬥的時機,你們需要自己把握。」

田懷安心裏明白趙括說的正是實話。

新鄭最早就是鄭國的都城,後面鄭國被韓國滅亡以後,韓國不僅遷都來這裏,更是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造和加固。

加上新鄭城牆上數不勝數的弩車,想要強攻破城,雖然不是不可能,但是其中需要消耗的士卒生命,絕不會少。

田懷安原本還有四萬多人,此時不斷有些鄭國遺民和外姓將領前來投靠,加起來也有將近十萬人。

只是這十萬人當中,良莠不齊。

一百年了,許多鄭國後裔早就被同化成韓人了。

他們中的許多人只是對現狀不滿,對現在的韓王不滿,或者是對自己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不滿。所以聚集在這裏,但是讓他們拚命攻城,這是絕無可能的。

都想佔便宜。

而且,這裏面說不定也有韓國宗室派出來的卧底,隨時準備反戈一擊。

趙括連軍營都扎得離他們很遠。就怕萬一亂起來,衝擊自己的營帳。

趙軍的軍營有兩層木柵欄,扎得很深,第二層在第一層外面一里左右。

凡是有外人越過第二層木柵欄,當場射殺。

柵欄上掛着的屍體還在發臭呢。

「可惜我們包圍新鄭太過迅速,沒有來得及讓我手下幾個精英混進入,不然打開城門,藉機奪城,也是有機會的。」田懷安搓了搓手,見趙括沒有迴音,繼續說道:

「之前我鄭國後裔裏面出了一個天才,對水利方面很有研究,號稱天下第一的水工。舉國聞名。韓王親自接見了好幾次。後面韓王竟然要讓他前往秦國。」

「所為何事。」趙括聽到這裏,來了興趣,開口問道。

「韓王在上黨驅虎吞狼引起秦趙兩國開戰以後,竟然對於疲國之計,有些上癮,吩咐這位水工做最好準備,好好研究以下秦國的水流情況。

然後出使秦國,勸說秦王引涇水東注北洛水為渠,倡言鑿渠溉田,圖謀削弱秦國國力,使其無力征伐。」

「韓王真的是。」趙括苦笑,開口說道:「有這樣的賢才,不趕緊奉為上賓,全力支持他在自己國家開闢河渠,為農田提供灌溉。還送給秦國!這相當於送給秦國一百座城池。」

田懷安說道:「吾也是如此覺得。這位水工其實是一個記掛百姓的人,怕萬一水利修建不成,自己身死是小,害了河水旁邊的百姓是大。因此對於這件事有些猶豫。我覺得還不如把他舉薦給將軍。以將軍的能力,想必以後一定能夠給他提供發揮能力的平台。」

田懷安其實也是按照謀士的意思進行試探,看看趙括心裏,到底是不是像謀士說的,有準備稱王的打算。

如果沒有,或者是心機深沉之人,當然會說回去后把這個人舉薦給趙王了。

如果真的準備稱王,那麼對於這樣可以改善國力的水利大師,肯定會十分歡迎。

沒想到趙括直接笑道:「這是何等大才快帶我去見見。」

堂堂一軍主帥,竟然要親自去見一個水工。

這下田懷安終於確定,趙括是個心懷大志的人了。這是可以利用的一點。

他立刻躬身說道:「此人心懷先祖,給自己取的名字就叫做鄭國,現在人就在後面等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戰國,開局直面白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穿越戰國,開局直面白起
上一章下一章

110.借四國的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