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各退一步

第389章 各退一步

第389章各退一步

三到五萬方,也就一個大型游泳池,或者中等規模的池塘的樣子。

如果將足球公園球場封閉起來,往裡面灌幾米深的水,就超過十萬立方了。

看似很多,可真要用起來,對超大規模城市來說,也是遠遠不夠的。

似乎早料到金尚的態度,洪仁全十分瞭然地一笑,慢條斯理地解釋道:

「偌大的京城,去年常住人口將近一千三百萬,金總知道日均用水是多少嗎?」

「嗯?」

「一百二十萬方出頭!」

「怎麼可能?算人均用水……就那麼點,更何況本地工業實力並不弱……」

「您的理解和猜測,和現實有巨大的差距。一般而言,南方水資源豐富的地方,工業用水佔比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三十五,基本都是這個水準,大差不差。當然,個別小地方,產業比較單一的小縣城,工業用水佔比百分之八十的都有,只是這些個例沒有代表性。北方缺水的地方就不一樣了,管控比較嚴格,工業用水佔比百分之二十五以下的比比皆是,且再生水的比重已經超過百分之二十了……」

「這麼誇張?」

含蓄地點點頭,洪仁全笑著回應道:「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以及國內經濟的發展,京城工業用水的佔比估計會達到百分之三十,而再生水的比重會逐步提升到百分之四十……」

也就是說,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的回收再利用率有較大概率超過百分之三十,甚至往百分之五十發展。

按照洪仁全的說法,這是地方發展規劃中提到,業內專業也大力吹捧的。

「別看國外口口聲聲說低碳環保,真正著手實施的,沒幾個,大多也就做做樣子,而我們從十幾年前就開始準備。金總是京城本地土著,應該能體會到,一年數次的沙塵暴,現在變少了,周圍光禿禿的荒山也變綠了許多。為了恢復綠水青山,是付出了不少代價的……」

「這倒也是!」

回憶了一下,金尚十分誠懇地認同了對方的判斷,「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能搞破壞性的開發。這幾年,本地的環保,水土資源,能源以及植被濕地的保護,卡得越來越嚴格了。」

張雲鷹搞的媽媽牧場,著眼點在於綜合三產,並非傳統的消耗和污染比較重的農牧和重工,即便如此,也跑了好久才最終獲批。

今夕文化旗下的數據中心就不一樣了,耗水相對較少,但對電能的消耗大得驚人。

現在還算好的,待以後人工智慧,大數據之類的產業蓬勃發展,對算力的需求越發高漲,與之相應,能源消耗也水漲船高。

說句不客氣的話,信息時代發展到極致,體量不足的國家,連入門都做不到,如果要建立數據中心、雲伺服器,邊緣計算,人工智慧等應用場景,需要總量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甚至是更多電力能源支持,這是不可承受的重擔。

大量廉價的電能,是信息化時代的基礎。

今夕文化計劃在京城建造的數據中心一期工程,竣工后投產,每年運營費用就超過三個億,其中百分之八十要交水電費。

猜猜去年京城名義GDP多少?

對外公布總量約兩千億上下!

現在一家民企計劃造一個電費一年就要交兩億多的數據中心,這是要逆天啊?這已經不是驚不驚動地方管理部門的問題了,更高的監管單位也頻頻問詢,尤其是需要多方協調的,比如鋪設專用光纜的事,不知道牽動多少人的心,郝齊聯這種級別……已經有些兜不住了,得向上彙報請求批准。

相比之下,環保,水資源和能源雖然不太好過關,其實是有辦法解決的。

兩人邊商量邊想辦法,努力把眼前這一關過了再說。

心中暗自琢磨的金尚,從腦海中搜刮著前世的記憶,前世的首都,在二十多年後,人口接近兩千二百萬,差不多到了承載的極限,日均用水的巔峰記錄是三百六十多萬方左右。

正是因為意識到這一點,金尚才覺得這輩子的數據似乎有些偏低了。

不過,考慮到現實情況,似乎有點脈絡可循。

如今的京城,由於沒有戰亂打斷城市化進程,使得其越發往服務型大都市發展了。

旅遊文化,美食服務,經濟商貿等佔比是偏高的,重工業則往周邊地區疏散的趨勢比較明顯,華北,松嫩,膠東,淮北等地經濟發展更加均衡,甚至有很多工礦,煤炭,鋼鐵,石油,化工等產業,在資源條件更加優越的北海,川陝,西北等地重點布局。

這樣一來,使得京城能源和淡水消耗降低,緩解壓力,也有極大的貢獻。

毋庸置疑,放眼整個祖國,還存在比較窮困的地方,區域差距大的情況依然存在,但在部分傳統發達城市,已經有了產能轉移,更新升級的趨勢了。

隨著工業實力進一步提升,環渤海經濟帶向北,向西遷移蔓延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上輩子,是在十幾年後,首次提出了西部大開發的概念,可在這個世界,這種情況一直存在,只是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進行得極為緩慢罷了。

「總之,日產五萬立方還是太少了,我覺得要做就做大,六十萬立方,行不行?」

「您可真敢想,京城一半的用水……這也太誇張了!」

聽了金尚的想法,以洪仁全的大膽,也不由得嚇了一跳。

「這個規模,如果不考慮工業用水,省著點用,已經可以滿足數百萬,將近千萬人的生活用水了。」

如果在中東或者北非那些沙漠地區的國家能有這麼多淡水供應,肯定是求之不得。

「現在是一半,以後哪有這麼多?而且……」

頓了頓后,金尚悠悠地說道,

「也不全是供應本地,畢竟,京城不直接臨海,我打算將發電廠和海水淡化的重心放在東南面……」津沽BHX區,平洲唐海(曹妃甸)是京城東面和東南靠海門戶,不僅是京畿地區重要的工業支柱,也是本地重要的農牧生產基地。

就這麼說吧,這幾個地方的鋼鐵產量,佔比超全世界百分之二十,未來有可能是全球鋼鐵生產的半壁江山。

不僅如此,這裡還是國內最大的鋁錠生產基地,各類合金,工礦冶金等副產物,為全國工業發展提供動力。

理所當然,這兩個地方也是京畿能耗最大的區域,在整個環渤海經濟帶也是赫赫有名的。

「濱海新城和唐海啊,確實,那裡有需求,如果真有日產幾十萬方的海水淡化廠,猶如雪中送炭。」

依然不太贊同的洪仁全勸說道:「這麼說吧,金總,發電站的耗水量,一般在七百到一千五升每千瓦時之間,環境,水質,燃煤,設備等都會影響效率,您想想,一個日產六十萬方的海水淡化廠,或者說……消耗這麼大的發電站,生產這麼多的電能,用的掉嗎?」

好吧,以目前的狀況,洪仁全的擔憂不無道理。

可金尚站在更超前的地位來看,自然會知道,再多的電,也有不夠用的一天。

不止是老洪,整個國內,甚至全世界都低估了國內經濟發展的速度,以及未來信息時代,數據存儲和算力對能源的恐怖消耗。

六十萬方?

別傻了,零頭都不夠好吧!就跟三峽竣工之前,宣傳的口徑是一旦落成,全國電荒將一去不復返,夏天高峰期動不動就拉閘限電的時代將會過去。

結果呢,別說全國,也就滿足了三四個省的消耗。

不怪當下的人們眼光短淺,實在是大家低估了國人的韌性,低估了祖國的潛力,更低估了世界貿易組織主導的全球化市場對這片大陸的影響。

這個時代的祖國疆域更加遼闊,資源更加豐富,基礎更加牢固,只要穩紮穩打,將會發揮出更加恐怖的力量。

不說別的,全據整個東北黑土地,獨霸西北太平洋,還坐擁北海、夷播海以及勒拿河、葉尼塞河中上游等戰略要地,石油天然氣受限於惡劣的環境,開採困難,可隨著技術的進步,成本會不斷降低。

北方不再是京城一家獨大、勉力支撐的窘境,而是有數個值得開發的副中心,這就能很好地緩解「南重北輕」的不平衡局面。

雖然具體的數據不太了解,但金尚腦海中還是有點模糊的印象,前世的「南水北調」工程中線一期完工,輸往首都的淡水,日均峰值也沒有超過三百萬方。

這對緩解整個華北大地荒鹼化,補充被超採的地下水,恢復生態平衡是不夠的。

一句話,對京畿,乃至於整個嗷嗷待哺的北方大地來說,這個量級的淡水,有多少來多少,怎麼都不夠用。

與其讓寶貴的水資源白白流向大海,不如更加合理利用起來,也是理所當然。

見金尚頑固地堅持,洪仁全也有些無奈地嘆息著,最後退了一步道:

「日產六十萬方的影響還是太大了,單個地方日抽這麼多水,哪怕用污水廢水處理補足,也是很難的,我建議還是先以三十萬方以下,二十五萬方的標準先做起來再說。」

琢磨了一下,金尚也覺得不能逼得太緊,一下子跨越太遠,也容易出事,甚至節外生枝。

「那……先以這個規模做計劃和預算。只不過,牛皮要先吹起來,投資額不能少,和地方談判的時候也好掌握主動權。一期二期三期……一步步來,總要做的。」

「好!」

如果是這麼乾的話,還是可以的,洪仁全也不是膽小保守的人,以前的發電站和水廠主要偏向自用,規模小點,也很正常,如果要更大規模的聯合工廠,肯定不能那麼小家子氣,「下面說說具體的路線選擇,發電站目前主流是火電站,也就是燒煤的,燃氣發電廠,也就是燒天然氣的。火電站成本低,但是比較麻煩,煤炭需要大量外購,且污染和碳排放等需要處理;相對而言,燃氣電站的優勢就比較多了,廠區規模只有同體量火電站的一半,且容易實現自動化,維護僱工只有火電站的幾十分之一……」

「前者燃料便宜,後者省事省人工,且佔地小?」

「對!這就要看金總的權衡了,到底選哪個。兩者各有優劣,都挺好,就是副產物不一樣。對水資源的消耗嘛,主要是鍋爐,其次是冷卻,後者大概是前者的三分之一到一半,看設備狀況和具體條件了,各有側重。」

如果要建熱電站,也就是要供暖的話,雖然綜合效率更高,鍋爐對淡水的消耗就更高了。

這些不同,都和未來的大方向息息相關,需要金尚來決斷。

「一時半會,我也做不了決定,需要和各方初步接觸后,收集更多信息再說。我個人其實比較傾向於火電站,燃氣電站的話,還是更北方比較合適……」

便宜量大,不容易受制於人。

煤炭資源,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比較豐富的能源礦物,價格波動相對較小,國內儲量也很豐富,華北區域的地下就有很多,就看運力和質量了。

其優點是皮實耐造,技術成熟,燃氣電站嘛……

寶貴的天然氣直接燒掉,金尚覺得還是蠻可惜的,這玩意是珍貴的化工原材料,很多地方都需要,尤其是生產化肥等農業必需品。

當然了,做決定還早,先把這個計劃拋出去,然後儘快讓數據中心的批複下來,一步步達成目標。

發電站,海水淡化廠以及各類綜合化工聯運,需要專業的工程師來統籌設計安排,這玩意金尚不專業,得找專家來做。

至於細節,金尚就不具體指揮了,相信洪仁全的水平,以及其麾下經驗豐富的團隊能夠做好。

「對了,金總,我把這件事安排妥當后,是不是可以準備退休了?」

「啊?」

自洪仁全計劃退休,被金尚強留了近兩年,也差不多了,確實該做好交接班的準備了。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這個男人不太冷靜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這個男人不太冷靜
上一章下一章

第389章 各退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