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國子

第七十章 國子

第二天,劉義符一早就溜了出去,昨天晚上張闕把劉義符訓了個狗血淋頭,當時劉大少就唯唯諾諾的看着看着自己老娘。

雞籠山,春秋戰國時期就得此名,後面雖然多有更名,最終還是雞籠山這個名字笑到了最後,你要說這山名字為啥要叫雞籠山?說來也簡單,原因就是這座山的山勢渾圓,就像一個雞籠,那你非要杠渾圓的為什麼不能叫鳥籠……說來這地方後面真改名叫過雞鳴山,山上的寺廟到不是雞鳴寺,而是稱之為棲玄寺,據說寺廟名來源於北面的棲玄塘。

不管怎麼樣,山上的寺廟香火鼎盛,山下則是有名的國子學,後世朱元璋時期設立的國子監也正在此處,歷朝歷代,國子學和太學作為國家的最高學府是只存其一,而東晉的最高學府就是要搞特殊,實施國子學和太學並立。

雞籠山下的國子學,太廟面前是太學。

前者在建康宮的北面,一個在南面。

當然,如果非要爭一口太學正統的氣,一般還是以雞籠山的國子學為首,東晉國子學也更加受到政府的重視。

為什麼說這裏是為首呢,建康太學是世界上第一所分科制的高等學府。這裏面的狠人非常多,舉個栗子,祖沖之就是在這裏研究機械製造的,並且也是在這裏的國子學推演出了圓周率。

可以說,雞籠山下國子學的學術氛圍非常濃厚,國家大力推廣的同時,免不了有很多高官子弟都會選擇到這裏來鍍金,這點,歷朝歷代都無法避免。

不過國子學就算鍍金也要考慮到學子學業,可能上面也是考慮到這點原因,並沒有將學校建立在鬧市裏,免得這幫公子哥被花花綠綠的建康城裏迷了眼,樂不思蜀。

加上山上就有寺廟,晨鐘暮鼓,令人「發聾振聵」;再者雞籠山山麓腳下風景優美,環境清靜,心靈可以受到雙重熏陶,更有利於激發自個兒的向學之心。

不修建在鬧市,國子學可謂是建築連綿,修得規模也是頗為宏大,文、史、陰陽等館閣修建得鱗次櫛比,若起了一點霧,那就真的是雲遮霧繞,宛若仙境。

不過今天天氣正好,看不到霧,而國子學里傳來陣陣讀書聲,雖然大多都是高官子弟,但裏面的祭酒、博士(校長、老師)很多身份也不簡單,大多都是侍中、常侍、黃門等高官領着老師崗位,誰要敢造次,都得掂量掂量,是以,這幫學生還算老實。

不過有幾個人是真心向學,幾個人是混過這兩年繼續花天酒地了那就不好受了。

不久,國子學下了課,一行人開始三三兩兩組成小團體,圍在一起互相交流吹噓。

有幾個圍攏在一起,其中一個瘦瘦高高的學子說道:

「汝等聽聞過『江山代有才人出』否?」

另一個胖子馬上搖頭晃腦的接出了下半句:「各領風騷數百年。」

眾人紛紛點頭,連贊「好詩」「好詩」。

高瘦的學子環顧四周后,緩緩問道:「不知道各位是否知曉做出這首詩的詩人是何者?」

「不知」「屬實不知。」

「兄台不妨告訴我等,是哪位同窗所做?」

「對啊,仰慕已久。」

幾個人倒是然後一愣,確實沒怎麼聽說過作者。

這句詩最近在建康傳唱頗廣,可以說是很多人都知曉,但是卻是極少部分的人才知曉這句詩是出自劉義符「之手」。

不知道,那就得虛心求教,於是有人向瘦子提問,問他是否知曉。

瘦子顯然是知情的,然後他才慢慢悠悠地說出這首詩句的來歷,並補充說明了這首詩僅有此一句,並不像全篇。

眾人聽聞是一個小娃娃所做,臉色各異,有的人面色難看,彷彿真的彼娘之非悅;有的人性質缺缺,事不關己;有的人則是面色興奮,似乎感嘆詩詞一道,聞此道,萬里可矣。

這首詩立意自然是極好的,但是若是在場的任意一個人做出來,眾人心裏雖然會有嫉妒之意,表面上則還是會友好相處。

但是這首詩卻是一個五歲小孩做出來的,不少人覺得自己沒法接受,而且你一個小孩子,誇什麼海口呢,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於是有些人還是抨擊起了劉義符的狂妄。

眾人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有的人就是這樣,你和他講道理他往往不會抨擊你的人格,這種時候如果是劉義符在場,大概率就掀桌子,不講道理是吧,那就講拳頭,砂鍋大的拳頭見過沒。

「諸位,靜一靜,靜一靜。」

瘦高個雙手平攤,舉起后壓低擺動,讓大家能靜下來,然後說道:「諸位可能要有所不服,但就從這兩句詩來講確實是做的極好……」

「做的極好也就只有和兩句詩。」有人不屑的反駁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酸的。

「諸位沒有聽過這位小郎君的另一句詩句么?」瘦高個有些奇怪地望着對方,這個安排,讓人感覺他就就是專門來吹劉義符的,不知道是為了讚揚,還是為了捧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南朝春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南朝春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章 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