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汨水東來 第二章 蠻夷

第一卷 汨水東來 第二章 蠻夷

區星很懵。

上一秒,他還是縣令董義的座上之賓。下一秒,他卻成了羅縣監牢裏的階下之囚。

新來的羅縣縣令,翻臉比翻書還快。

要說區星有謀反之念,倒也不算冤枉。

一個後世的靈魂,一個不曾被歲月蹉跎、沒有經歷過生活毒打的後世大學生的靈魂,穿越到東漢末年這樣一個群賢薈萃、豪傑輩出的年代——風雲際會,區星也不甘寂寞——他也有與史冊上的英雄逐鹿中原、並驅天下的凌雲壯志!

可是,論跡不論心。截止目前,區星可都還是大漢帝國長沙郡的良民——什麼違法亂紀的勾當都沒幹過。

勾結武陵蠻、零陵蠻?三方語言都不通呢,分明是一派胡言、子虛烏有之事嘛。

汨水倒流示警?汨水倒流又與他何干?汨水每年端午都倒流,難不成長沙郡每年都有蠻子造反?

相反的,他為帝國立過功,他為天子流過血!

可以這麼說,董義之所以是秩千石的新任羅縣縣令,而非秩三、四百石的新任羅縣縣長,區星爺孫三代功莫大焉。

漢制,縣的長官有縣令、縣長兩種,秩次不同。

按《漢書·百官公卿表》所載:「萬戶以上為令,萬戶以下為長」。大縣縣令秩千石,小縣縣長秩四百石,更小的縣縣長秩三百石。

光武中興以來,荊南人口急劇增長。前漢時南蠻自治的粗放政策逐漸變得落後。

後漢立國以後,大漢朝廷開始推動荊南四郡「改土歸流」,想要徹底消化南蠻部族,獲取寶貴的土地和人口。於是,官府和南蠻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

據《漢書?地理下》記載,前漢平帝時,長沙地區「戶四萬三千四百七十,口二十三萬五千八百二十五」。

而到後漢順帝時,《續漢書?郡國四》所載,長沙地區已有「戶二十五萬五千八百五十四,口百五萬九千三百七十二」。

不到一百五十年,長沙地區的戶數幾乎翻了六倍,口數幾乎翻了五倍。

數字背後,有很多故事。

三十年前,即永壽三年(公元157年)十一月,積怨已久的長沙蠻在大精夫(渠帥)、區星祖父區霸的率領下暴動起事。

此後,蠻兵攻益陽,殺其縣令。抄掠羅縣、臨湘,荊州是震。

延熹三年(公元160年)七月,剛以右校令之職升任荊州刺史的度尚調集重兵,步騎協同,水陸並進,終於在湘水之濱堵住了長沙蠻叛軍的主力。

胳膊終究拗不過大腿。在度尚指湘水起誓,允諾編戶齊民,既往不咎后,區霸從心而動,率部投降。歷時四年的長沙蠻叛亂至此平息。

蠻亂平息后,長沙蠻的部族被拆分打散,遷徙到羅縣、臨湘、益陽、安成、湘南、醴陵等地分散安置,編戶齊民后,成為了帝國治下忠誠的子民。

區震所在的部分區氏一族成員,就被遷徙到了鵝形山腳下的玉華地區。

整個羅縣區域,因此新增了五千餘戶兩萬餘口。次年,羅縣行政長官由長升令,由三百石直升千石。

值得一提的是,區震的好大兒,區星的便宜老爹區天,於延熹三年蠻兵圍攻臨湘縣城的戰鬥中身被重創,由此落下了病根。

建寧三年(公元170年),傷病纏身的區天溘然長逝。同年秋天,區天的遺腹子區星誕生。

然而,誰都不知道,區星才剛剛誕生,就被一個同名同姓的後世靈魂奪舍佔據——從第一聲啼哭開始,區星就成了區星。

此後數年,隨着兩個靈魂的逐漸融合,區星開始逐漸展露出他早慧的一面。

這讓老反骨區震大喜過望。

編戶齊民后,子孫後代就可以去讀書,其中優秀的可以去京師的太學深造,入選太學后就可補官,前途一片光明吶——這是當日度尚勸降時的說辭,區震記得很清楚。

眼瞅著自己的乖孫子可能是個讀書種子,區氏一族振興有望,老反骨區震老淚縱橫。

如果有另外的路可走,如果不是實在活不下去了,誰又會願意起來造反呢?

可區震的消息並不靈通,他不知道的是,剛剛發生的黨錮之禍,讓太學生也成為了宦官打擊的對象。

他所設想的道路大概率是走不通的。

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區震經過多方奔走,終於勉強將區星塞進了羅侯寇氏一族的私學。

至此,和其他帝國少年一般,區星從「八歲入小學」開始了求學。

然而,不等他「十五入大學」,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打斷了區星的求學深造之旅。

出於安全考量,區震將區星接回了區家沖,那裏有竹筋土牆的塢壁和團結一心的族人。

也就是那一年,區星在區家沖開設了區氏一族自己的蒙學,半瓶水晃蕩的他開始為族人傳道授業。

從那一年起,區星開始調整自己的個人戰略規劃。一顆新星,在漢末冉冉升起。

「永壽三年十一月,長沙蠻反叛,屯益陽。至延熹三年秋,遂抄掠郡界,眾至萬餘人,殺傷長吏」——《後漢書·南蠻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末區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漢末區星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卷 汨水東來 第二章 蠻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