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百利

第一百一十二章百利

說實話,閔沃自打跟着叔孫豹去晉國接手了一些叔孫氏的人脈之後,見識過了歷史書上的大人物之後,確實是想在中原大展拳腳。

可理智告訴他就中原那塊地盤,當世最強的晉國、楚國、齊國都盯着在,這會功夫魯國去強佔領土,就是把自己這虛胖的兩千乘體量放在火堆上烤。

有這個功夫還不如是安心發展,向東向南開疆拓土難道不香嗎?

將這些理由寫進回信之中送去曲阜,閔沃吹着鹹鹹的海風,心中卻是知道不打算摻和中原這個事情裏面有着自己的私心,

首先就是綠帽子問題,儘管仲己目前看起來挺守規矩的,但是一想到僅僅是沾了點東夷風俗就彪炳《列女傳》反面教材中的一系列齊國公主,閔沃覺得眼下還是先在領地裏面看緊老婆重要。

另外一方面閔沃也是有着自己的打算,他準備嘗試着在領地之中開始自己的新計劃。

之所以在粗製鹽泥的產業如火如荼的時候嘗試原因很簡單——人太多的同時人又不夠。

閔沃瞄準製鹽這個產業,而且選擇的是是粗製鹽業,本來是想着勾結上下游產業鏈,拉上更多的勢力入伙。

至於說利益嘛,並不是第一的考量對象。

可是閔沃實在是低估了食鹽的暴利,講道理來說,閔沃這邊粗製的鹽泥除了消耗農業社會本就多餘的勞動成本之外,並不需要多少的成本。

所以隨着閔沃大夫領地官方組織的集體粗製鹽之外,有着不少的東夷平民拉着殷商後裔甚至是姬周貴族下水,私底下整了不少的小型的私鹽池。

對於這種牽連甚廣的事情閔沃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過在心中還是有些高興:

不管是啥人種民族的,在利益面前不都是同流合污了?這不三家不同的民族就在利益面前達成了一致?

但這大量人員進入粗製鹽業卻導致閔沃的領地內部農業人員不足,這亂世首重糧食,只顧生產粗鹽製品鹽泥是要吃大虧的。

這就是閔沃所憂愁的「人不夠」!

現在讓領民嘗過賺錢的甜頭再把他們趕回去種地本身就是強人所難,閔沃眼下能做的只能是另闢蹊徑。

在經過詳細的調查之後,閔沃發現粗製鹽業主要消耗勞動的地方是裝卸鹽泥方面,日常的引入海水入鹽田晾曬並不需要消耗太多的勞動力。

但是因為隨時要將大量帶着泥土的粗鹽送上牛車運回魯國泰山內的領土中,閔沃新建的面積不算大的新介根邑中聚集了數量上前的勞動力。

這些人算是閔沃創造出來的第一批「農民工」,只是就連閔沃自己都吃不準有多少人是私底下去開闢私鹽池了。

反正閔沃看着新介根邑外這些平時無所事事等著閔沃下屬的貴族甲士安排活的農民工心裏就有些慌——之前光想着勾連勢力,卻是忘了這上千青壯年在一起,但凡是有心人策劃個啥暴動的,指望那些甲士封建主鎮壓那是想屁吃呢!

這就是閔沃覺得「人太多」的根本原因!

閔沃從中原回來的時候正好是寒冬臘月,陽光不烈鹽田產量不足的時候,閔沃倒現在還記得當時看着新介根邑外上千青壯的時候心有餘悸的感覺。

所以閔沃在婚禮的時候就在心中想着怎麼把這些青壯年分流開,反正不能讓他們聚集起來鬧事。

也就是那一段時間,閔沃接待來賀喜的臧氏大夫臧為的時候,從他的嘴中知道了媒人臧賈竟然真的是從膠東半島跑到了遼東半島,開始在遼東半島上開疆拓土了!

閔沃心中自然是為這個關係還算是親善的老大爺高興,同時在心中也是開始納悶起臧賈竟然真的在這個年代航海了這麼遠?

有了這個疑惑的閔沃有心搜集了一下這年頭的船隻信息。

很快就是發現了一個華點:他並不需要遠航的船隻啊!

與其說讓那上前壯勞力在新介根邑附近轉運鹽泥,完全可以平時把這些人趕去捕魚,反正是靠海的本地人,完全不需要培訓。

這樣的話,鹽泥可以集中召集勞動力運輸,減少私鹽的販賣;

打漁收穫的魚肉就是干製品也比糧食貴重不是;

更別說最重要的是讓壯勞力不要攪合在一起!

三贏啊!

這個想法一在閔沃的腦子中形成就貫穿了他的整個婚禮時期,反正是做傀儡用不着腦子,閔沃在這一段時間好好琢磨了一番,發現以上幾點是其次,最重要的兩點點卻是一直沒有想到:

一點是產業鏈,這是閔沃選擇粗製鹽業的原因,無論是粗鹽的晾曬、轉運、提純都是需要大量人手,大夥一起收益。

而漁船,哪怕是再不濟的近海漁船這漁網纜繩所需要的麻繩,風帆所需要的麻布,船隻所需要的木板、銅釘,這哪一樣不需要帶動周邊的大夫領就業?

而第二點嘛,就是閔沃自己領地里的錢可以流動到魯國在泰山內的舊有領地中。

儘管這粗製鹽泥不算是什麼暴利行業,但是閔沃創造這個行業以來怎麼着也快一年,大量的錢糧被送到了沿海附近的幾個魯國大夫領之中。

這些錢糧不算是爽文之中的暴利,但是對於這些剛剛成為大夫的新貴而言絕對算是不少。

隨着這個錢糧越來越多,底氣足了的沿海大夫肯定會倒逼勾兌這個勢力的閔沃帶頭和舊有的權貴競爭——這是閔沃不願意短時間見到,起碼在叔孫豹去世之前,閔沃沒有接受到他的政治遺產之前,閔沃還沒有打算出來做魯國政權鼎立三足中的一足。

那倒不如和沿海的幾個貴族商量一下,引進內陸領地的各種麻繩、麻布和木板、銅釘,多製造一些小船把壯勞力撒到近海上,真需要的時候再召喚回來就是。

算上之前的三利,這一共就有五個好處了!

閔沃是越想越對,手中寫起信件也是越來越快,離開領地大半年了,正是夯實實力的好機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襄公二十三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襄公二十三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百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