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第一百七十一章 余川入禮部,沈淳入工……

171 第一百七十一章 余川入禮部,沈淳入工……

沈淳和余川又何嘗不是,很難想像,此時殿試的雙方,曾在同一考場科舉過。

而今天,池雲亭是他們殿試的主考官。

殿試的題,池雲亭出的方向和海禁有關。

如今海禁已經解除一兩年,國庫收上來的稅收一年超過一年,這是國家大事,但凡有點心的考生,不會不知道這個消息。

殿試這題,考的就是考生們對海禁一事的看法。

沈淳和余川比大部分考生知道的更多,知道海禁一事雖然是戶部侍郎陸泉提議的,可是暗中卻得到帝王的大力支持,要不然就算陸泉想,也不可能成功。

用現在的眼光來看,解除海禁當然是一件好事,可是海禁剛解除的時候,陸泉所承受的壓力可不小。

可是解除海禁,又會給內陸,甚至他們的王朝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解除海禁的確增加了朝堂稅收,可同時它也助長了民間經商的風氣,長此以往,百姓們都去做買賣,再沒人種地怎麼辦?

凡事有利就有弊,而這些利弊,將左右著考生們的答題方向。

相比起其他考生的猶豫不決和難以取捨來,沈淳和余川兩個就淡定的多。

畢竟比起其他人,第一次見到帝王會緊張外,他們除了剛開始心頭微緊外,現在已經全都放鬆下來。

其他考生見到沈淳和余川提筆,有的不再猶豫,也開始磨墨在草稿紙上書寫。

一時間大殿上只剩下筆墨接觸紙面發出來的輕刷聲。

除了池雲亭這個帝王外,殿試上還有其他官員。

比如吏部尚書白承耀,就被池雲亭欽點為此次的閱卷官員之一。

考生們的文章,會經過閱卷官們的篩選,只有最優秀的部分文章,才會被池雲亭這個帝王親自過目。

等沈淳和余川兩人寫好,準備交卷,看到負責給他們批卷官員之一的白承耀,心裏別提多複雜。

其實按照官員的正常升遷速度,白承耀就算晉陞,也不可能晉陞的那麼快,只用六年時間,白承耀就從朝堂新晉變成吏部尚書,這速度也是離譜。

那他們呢?入朝堂后,又需要幾年,才能成為陛下的助力?

沈淳和余川兩人有些恍惚的交了卷,白承耀沖他們笑着點頭,心裏很是期待沈淳和余川也入朝堂。

現在陛下在朝堂的勢力,到底還是太單薄了。

別看皇室宗親們地位尊崇,之前又被池雲亭收拾的乾脆利落,可實際上,比起朝堂的官員們來,皇室宗親們只能算小蝦米,朝堂的文武百官們,才是真正難以撼動的大樹。

沈淳和余川兩個能在會試得到第一和第三,其本身的實力不用說。

而會試第二名的考生也不是吃素的,殿試的考題同樣回答的出彩。

還有很多答卷沒送到池雲亭跟前,這些考生,是這本朝最聰明的一撥人啊。

而現在,他們全都屬於他了。

此時此刻,池雲亭終於享受到帝王的獨佔欲,心裏忍不住微微歡愉。

殿試最後的排名,自然是延續會試,沒有變動。

也就是說,余川得了殿試第一名的狀元,其答卷上被池雲亭用硃筆當場寫上:第一甲第一名。

寫完后池雲亭蓋印。

沈淳還是第三名,探花郎。

一甲裏面沈淳最年輕,再搭配他年輕俊美的容顏,探花郎人如其名。

成功保住第二名的榜眼則悄然鬆口氣。

等到殿試排名出來,按照慣例,帝王應給這屆的新科進士們分配職位,排名越靠前的進士,所分到的職位越高。

這就是考生們為什麼要爭排名的原因,如果說前面的吃肉,中間的喝湯,等到最後,可能連口渣都不剩。

哪怕是同一場進士,三甲的考生努力一輩子,才得到一甲進士的起點,也是常有的事。

想到這裏,後排的進士們看着最前排的沈淳和余川,心裏別提多羨慕。

別說,要是沈淳和余川兩人的排名給他們,以他們和陛下之間的關係,哪怕在三甲也不可能被埋沒。

可惜世上沒有如果,沈淳和余川兩人不僅跟池雲亭這個帝王有舊,成績考的還好。

就在這時,池雲亭對他們未來的去向已經安排下來。

「余川,禮部……沈淳,工部……」

剛入朝堂的新人,哪怕是狀元,也不可能直接分配到重要職位,一般都是先去清貴的翰林院坐坐冷板凳,要麼靠資歷熬上去,要麼選擇外放攢升遷的政績。

現在第一甲的第一名和第三名一個禮部,一個工部,無疑不合往常慣例。

好在池雲亭沒給沈淳和余川太高的職位,沒讓他們剛入朝堂就把他們架起來,他們被分配到的職位,很符合自己的成績,池雲亭並沒有徇私。

說實話,哪怕池雲亭看在往日情分上,稍微對沈淳和余川另眼相待點,官員們也能表示理解,可是池雲亭什麼都沒做,就讓他們感到意外了。

不僅如此,帝王還把有交情的故人安排到禮部和工部。

這,說句難聽的,就算帝王想安插人,也得是像吏部和戶部這樣的重要職位啊。

別的不說,戶部的戶部侍郎陸泉雖是帝王的人,可因為沒參加過科舉,很不受戶部同僚待見,儘管海禁的稅收助長了陸泉的聲望和在戶部的地位,陸泉依舊融入不進去戶部。

倒是余川這個新科狀元,在戶部官員們看來就挺合適的,哪怕對方真是帝王的人,他們也不介意與之結交和共事。

可誰知余川居然被安排到了禮部。

禮部負責和禮儀相關的事宜,哪怕負責主持科舉,依舊改變不了禮部在朝堂話語權不重的處境。

陛下怕不是和余川這個新科狀元,曾經的故人有過不為人知的齟齬,現在趁機且光明正大的把人「打入冷宮」。

相比之下,戶部都算的上火.熱,畢竟戶部現在有陛下拍板,每年戶部都會一大筆固定進賬,用來修路,但凡工部官員有心,那可就是肥差。

不管外人心裏怎麼想,沈淳和余川是歡歡喜喜的接了差事。

就像禮部在六部中分量不重,加上余川是狀元,所分配到的職位,比分配到工部的沈淳高一點。

至於其他考生,池雲亭也沒讓他們去什麼翰林院蹉跎時間,而是問他們,想進六部的哪一部,部門可以任選。

當然職位就不可能高了。

饒是如此,依舊讓這屆進士們高興不已。

相比之下,朝臣們的心情就不那麼愉悅了。

翰林院名聲清貴,職位也清閑,實權職位比例低,可是六部不同,六部中,再小的職位,手中也握有一定的權利。

這群官場菜鳥,要是不去翰林院好好磨磨脾氣,以後野性難馴怎麼辦。

想到此,有朝臣面色為難道:「陛下,我等六部沒那麼多空閑職位啊。」

朝堂位置,尤其是實權職位,幾乎一個蘿蔔一個坑,別說還在坑上站着的,就說旁人,也虎視眈眈許久。

所以這屆新科進士前往六部,就是占別人的.道。

當然他們所謂的.道,都是官員們私底下利益置換,多方權衡利弊得來的結果,他們能拿到明面上跟池雲亭說嗎?

他們既然不可能說,那池雲亭也就當不知道,「先統計一下,看六部哪些職位空閑吧,先把人安排上,至於沒安排上的,也不用急。」

「諾,陛下。」進士們應聲道,心情卻不如一開始的歡呼雀躍。

帝王都答應他們了,可是六部卻推三阻四起來。

雖然他們也知道官場不好混,可是誰能這麼快就遭到隱形的下馬威。

但好在不是六部都反對。

兵部尚書看了他們一眼道:「我兵部的確有職位,但卻是給武進士們留的,想必諸位都能理解吧。」

這個文進士們倒是理解,六部里,兵部和武進士們關係最緊密,向來排斥他們這些文進士,畢竟,兵部只有如此死守,才能保證不被文官們攻破,要不然朝堂會被文官一家獨大。

別說兵部尚書已經明說了,就是兵部尚書不說,也沒多少文進士會對兵部感興趣,兵部排斥他們,他們還覺得兵部不自在呢。

文進士們理想中的部門,首選的是吏部,其次是戶部。

吏部尚書白承耀還沒說什麼,其他吏部官員就皺眉反對起來,所拿出來的職位比文進士們想像中的低。

戶部那邊也差不多。

這樣一來,就只剩下禮部、工部和刑部。

工部需要學木活,他們從小到大做最多,也最會的就是翻書,很少有動手能力強的。

對於工部,不少文進士心裏都有些怵。

如果說工部是因為不熟悉,那麼刑部就是明顯的排斥了。

畢竟動用刑罰什麼的,和他們斯文人的形象太不匹配。

這樣一來,就只剩下禮部了。

禮部有不少清閑職位,一些文進士當即做下了決定,禮部就禮部,狀元公也在禮部呢,

還有少數人選擇去工部,這就是真的感興趣了。

最後大部分進士都加入了禮部,少數加入工部。

等到所有進士都有了去處,也寓意著此次殿試落下帷幕。

文進士們的事算是告一段落,接下來是武舉殿試。

不同於文進士是在室內,武進士們的考核在室外。

如果說文進士們看的是文章排名,那武進士就是比勝負,實打實的腿腳功.夫。

殿試當天如果精神狀態好,武進士排名逆襲也不是不可能的。

「虎子,加油。」

虎子武舉會試得了第一,兵部尚書對虎子的期望很大。

文進士那邊有餘川和沈淳,他們武進士這邊也有虎子,真論起來,他們武將在陛下心裏的地位未必會輸。

「尚書大人放心,我一定儘力而為。」虎子道。

「好,虎子,你只要能成為武狀元,我一定不會讓你升遷的速度比文狀元余川慢!」

此時的兵部尚書還不知道自己許下了什麼諾言。

畢竟在他看來,余川被分配到禮部,能玩出什麼花樣來,虎子比過余川,還不是妥妥的事。

虎子聞言笑而不語。

在余川來京之前,禮部不顯是真的,可是余川來京了,禮部要是還想維持原樣,那是不可能的。

很快武舉殿試到來,不過除了兵部的官員們,其他官員對於武舉殿試都興緻缺缺,「不過是一群只會蠻幹的武夫罷了,有什麼看頭。」

對於喜歡動腦的他們,實在很難看的起大都一根筋的武將們。

自然的,武舉殿試的氛圍,和文舉殿試沒法比。

武舉殿試,池雲亭這個帝王依舊是主考官。

只是不同的是,今天虎妞也來了,為虎子加油打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炮灰真世子科舉逆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炮灰真世子科舉逆襲
上一章下一章

171 第一百七十一章 余川入禮部,沈淳入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