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陰狠

第三十一章 陰狠

這一次的陸康表現出來的態度與曾經截然相反,他坐在公府堂內上位,那雙充滿著滄桑的眼睛此刻散發出格外深邃的目光。在場的官吏們都是受到陸康【恩惠】的人,他們站在左右,臉上的表情幾乎是與陸康形成了一致,陰沉而又嚴肅。

郡丞董度果然沒在這裏,何旻和趙至也失去了蹤影,在場的這些人都清楚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而且有些人還參與了這件事情。

郡主簿楊康此刻也表現出一種冷淡的態度,對於這件事情,他也是首要人物之一,而且還充當推手的作用。何旻與楊康素來友好,當那天召見孫策之後,楊康拜會了何旻,從楊康離開何旻府邸之後,何旻就足不出戶,直到七天後,府邸才將何旻暴斃之事透露出來。

這時,坐在上位的陸康忽然開口道:「城外之事,實屬無奈,這支隊伍本就不是我大漢軍隊,不過是由民間組建起來的私軍,老夫想着剿滅朱光一戰,此軍勞苦功高,當犒賞一番…卻不曾想,唉!」

郡吏朱光看着上位的陸康,他的心裏總覺得有些怪怪的。不過他說的這些話,卻是耐人尋味,有些官吏主張,應該剿滅這支隊伍,為那兩個被殺的官吏報仇雪恨。

漸漸地,這種主張逐漸達成了共識,所有人都一致認為,這支隊伍,該除。

不過主簿楊康說道:「府君,若是只剿滅這支隊伍,而不懲其首,是不是有些不太妥當?那兩位官吏的家屬如今已經鬧到公府上來,說要抓住統領這支隊伍的人,並將此人就地正法……不知您意下如何?」

「……隊伍不在了,他們只不過就是一群散兵游勇,逐個擊破,足矣。」陸康輕蔑地回答道。

他們討論的話題沒有提及孫策和周瑜,但卻處處提到了他們的事情。陸康還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態度,並說他對待這兩人如何如何,到頭來卻是這麼報答他的恩情。

他那沙啞的嗓音繼續說道:「唉,虧我如此器重他,這周瑜乃名門子弟,居然同孫策這等鄉野村夫出身的人廝混一起,若是抓到周瑜,定要將他帶到我的面前,老夫要好好勸說他,如此大才,死了…老夫沒法向廬江百姓交代,也沒辦法向身陷囹圄的周令君交代!至於孫策…一切禍患皆因他而起,殺了他,老夫表他為舒城令。」

「府君,那趙至……」楊康提醒道。

陸康那深邃的眼神忽然閃過一絲殺意,他說道:「趙至助紂為虐,又與何旻共舉孫策,其當首罪之一,至於何旻已暴斃而亡,老夫已上表朝廷,除其官,按平民身份下葬。倘若捉到其人,不要帶他見我了,此人乃我一手提拔,如今卻盡失大漢忠義…留他個全屍罷了!」

「府君英明。」眾人齊道。

在陸康的眼裏,何旻雖然死了,但趙至還在,他知道自己一些事情,如果讓他繼續留在這個世上,那在這地界上,百姓聚眾鬧事,一切的事情全都會被公開,那他在晚年之中定然是不好過的。倘若趙至是個死人,所有知道自己事情的人全都死去,至少在老百姓面前,他是個中規中矩的太守,並且以他的名義,准許孫策剿滅盤踞廬江三年的匪患,雖然自己識人不明差點兒鑄成大錯,但他的名聲還不至於把那些事情公開那樣差。

世家的家主,在乎的是名聲,哪怕是在唐初也是如此,家族的名聲和利益,最先的是名聲,只要把名聲穩定住,利益那都是次要的。名聲帶來的利益,完全是正比,甚至要更多的,

所以陸康會堅守住他的名聲,他不像後來的那位曹操,什麼名聲,只要我能把這個天下打下來,名聲算個屁!只要我統一了天下,那使諸侯割據局面被打破,使天下再度進入大一統階段的人,天下人只會記着他的好,是他讓百姓重新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他們會歌頌這個人的功績,甚至在他死後還會緬懷他的事迹,名聲的作用就是這麼大。

陸康是個老朽,他沒有曹操這個人的雄才大略,他只想穩固住自己的名聲和利益,倘若這一切都被孫策這個小兒毀了,那他們陸氏在吳郡就將會失去話語權,同郡世家顧氏和朱氏就會一躍而起。不僅如此,倘若孫策勝了,陸氏的名聲不光會一落千丈,孫氏會再度崛起,並且把陸氏徹底踩在腳下,這種連鎖反應是他不想看到的,也根本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

所以,他只能先下手為強,因為自己的過錯看重孫策,使他的雄心壯志變得越發明顯,以至於廬江的英雄豪傑都在稱讚孫策的事迹,利益已經開始向孫策那邊傾斜……再不做什麼事情,陸氏的話語權和地位,就會因為孫策的繼續發展而變得極度惡化。

他站起身來走到門口,看着頭頂即將落下的烈日,他喃喃道:「落日餘暉,斯人將逝也。」

陸康還在暢想着董度很快就能把孫策的根基全部剔除,只要把這五百人的隊伍全都滅掉,他再有意誤導百姓,聲稱這夥人殺了前去慰問的官吏,意圖謀反,老百姓的目光自然會被引到孫策的身上。在他的固態思想當中,名聲永遠大於實力,可就是因為這種思維,在這個即將開始的亂世當中漸漸地淘汰下去,孫策不在乎名聲,他在乎的是志同道合的人才,這個天下,名聲已經不重要了,實力大於一切,只要帶領他們的人能夠像劉邦那樣唯才是用,能夠慧眼識人,這就足夠了。

楊康站在陸康的背後,他問道:「府君,現在去周府嗎?」

「……再等等,等董度回來。」陸康沒有着急,他要等董度把城外的好消息帶給他,只有這五百人被徹底消滅,才能誅了孫策和周瑜的心,也只有這樣,陸康才能重新坐穩他在廬江的地位。

此時,孫策帶着人走出了密道,這裏恰好毗鄰一座村莊,他讓潘璋帶着三個女人和弟弟孫權以及周瑜等人去村莊躲避,自己則是帶着剩下的人前往大營督陣。

周泰此刻提着刀立於營門之後,周圍的將士早已經嚴陣以待,但當董度的兵馬飛奔至此後,周泰有些吃驚。

廬江的兵力不是攏共加在一塊也不過三千多人嗎?這怎麼來了這麼多人!光他們看到的,就足足有千八百人,還有一支騎兵隊,人數也不少,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廬江的兵力難道說…被陸康藏匿了一部分?

董度在營外囂張地高呼道:「你們殺了郡中前去慰問的官吏,還想抵賴嗎?!還不速速放下兵器,出營投降!!!」

「逆賊董度,拿命來!!!」

這時,大營的另一側忽然傳來了大喇叭帶來的吼叫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了北邊遠處,只見孫策不知道哪裏弄來了幾匹馬,所有人都騎着馬疾馳而來。

這下,該輪到董度驚呆了。

他們是怎麼出來的!?

ps:求票票,追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孫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孫策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陰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