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0918【土包子進城】

第923章 0918【土包子進城】

第923章0918【土包子進城】

三佛齊的國相和王子謀反,遭到老國王快速鎮壓。

國相被處死,王子逃到外公那裏——位於爪哇島的闍婆國,此國在蘇門答臘島也有部分領土。

老國王對大明極為恭敬,這搞得使臣們不好動手,否則外交影響太惡劣了。

畢竟,諸國使者看在眼裏呢。

出兵錫蘭島是為了給王子復國,順便向諸國使者炫耀武力。而無理由攻打沒犯錯的屬國,只會讓諸國使者感到警惕,從此對大明抱有極大的戒心。

於是雙方進行友好的交流,程瑀表彰三佛齊的恭敬,三佛齊則派使者隨團朝貢。

船隊在廣州外港停下。

願意賣貨的就去交易,受損船隻拖去修補,馬兒也下船治療休養。

修補船隻期間,程瑀帶着諸國使者,前往廣州城見見世面。

結果還沒到地方,就看到一片大工地。

負責引他們去廣州城的市舶司官員,指著工地介紹說:「那裏要築新城。廣州城在前宋就多次增築,但人口增漲實在太快了,大明開國之後又鼓勵海貿,很多周邊農民都被吸引過來。」

畸形的城市化。

廣東的很多府縣人煙極少,但廣州城卻人口稠密,大量農民跑來這裏討生活。

地方官雖然輕徭薄賦、鼓勵墾荒,可還是有農民不願在山區開荒,鐵了心要跑來廣州城打工。

程瑀站在內河船隻的船頭,仔細觀察問:「打算增築多大?」

市舶司官員說:「往東邊和北邊擴建,大概會增築六分之一面積。」

「築成之後,廣州更加繁華。」虞允文感慨道。

此時的廣州有三城。

子城位於後世的市政府一帶,北宋中期擴建而成。如今的廣東省三司衙門、市舶司衙門、廣州府衙等官方機構,全都設置在子城當中。

子城的西邊是西城,也是歷史悠久的老城,南海縣衙設在其中,面積最大。

子城的東邊是東城,是北宋後期擴建而成,番禺縣衙設在其中,面積最小。

三城各有城牆,中間有城門連通。

如果把使節團的雜役也算上,諸國使節人數有好幾百個。

他們坐船來到廣州東城碼頭,小國使者已經被巍峨的城樓給震驚,而大國使者只是在讚歎這裏的繁華。

尤其是來自波斯、埃及、印度地區的使者,他們屬於見過世面的。

安瓦里問道:「這裏是大明國的某位總督駐地嗎?」

程瑀說道:「可以這麼比喻。大明把全國劃為多個行省,每個行省下面又有多個府、州、縣。這座城叫做廣州,是廣東行省的首府。塞爾柱最雄偉的城牆在哪裏?」

「巴格達團城,哈里發就住在裏面。」安瓦里說。

程瑀又問:「巴格達的城牆有多高?」

安瓦里說:「大概是廣州城牆的兩倍高。」

「哈里發居住的果然是巨城。」程瑀忍不住感嘆。

巴格達團城是一座圓形城市,外城牆的高度約有24米,而且通體由磚石砌成。

城內也有民居和店鋪,但更多百姓卻是住在城外。因為城中心隔出了一個圓形圍場,直徑足有四里地,並且禁止平民涉足,哈里發的宮殿就建在圍場中心。

這導致巴格達有一半的城市空間,對平民而言都屬於禁地。

安瓦里跟隨眾人走進東城,心中的感慨變得愈發強烈。

廣州城雖然不如巴格達團城雄偉壯闊,但大部分百姓是住在城裏的,可以獲得城牆的保護。

而巴格達團城,卻把許多百姓排除在外,絕大多數平民只能繞城而居。

「絲綢,真的有好多人穿絲綢!」突然有一個使者驚呼。

不用他喊,諸國使者早就眼花繚亂了。

從宋代到清朝,廣州城一直是這個格局。西城屬於居住區,中城(子城)屬於行政區,東城屬於商業區——各城都有民居,這裏只談其主要功能。

此刻眾人就是在東城遊覽,這是廣州最繁華的地帶,雲集了國內國外來自全世界的商賈。

安瓦里甚至看到好幾個穿長袍戴頭巾的,他上前詢問其中一人:「我來自塞爾柱,請問閣下是哪國人?」

「我來自馬斯喀特(阿曼港口)。」這個商賈並不熱情,因為彼此屬於不同的國家和教派。

安瓦里又問:「你在這裏定居嗎?」

商賈說道:「三佛齊截斷東西方商船,我不願再冒險,已經定居廣州二十年了。東城有我的商鋪,但我平時住在西城,那裏能買到更大的房子。」

「那你現在算是大明國人嗎?」安瓦里問道。

商賈笑着說:「當然,我早就落籍了,我的漢名是李萬里。我叫阿里,所以姓李。萬里代表着我從遙遠的地方而來。這裏更加和平,沒有戰亂,而且來自貴族的剝削也不重。」

兩人交談許久,叫李萬里的商賈告辭離開。

他的家鄉以前也屬於塞爾柱國土,後來趁著內亂就獨立了,現在由亞赫馬德部落掌控。

旁邊的阿茲德部落,長期跟亞赫馬德部落開戰。那裏的商稅也越收越重,李萬里並不喜歡在老家經商和生活。

雖然,大明有些政策他也不喜歡。

比如消減廣州廟觀的時候,把他能做禮拜的寺廟全拆了。

又比如頒佈異族通婚法令,他們這些海外來的居民,必須跟大明的漢族通婚。如若違反,立即抄家驅逐。

有幾個異族商賈不信邪,被人舉報之後,家產全部充公,全家被趕到外港自己想辦法離開。

李萬里的小兒子,就娶了一個落魄漢家女。

富裕人家是不會把女兒嫁給異族的,他只能花錢請媒婆幫忙,好歹討到一個讀過書的兒媳。

他的長孫女也嫁人了,嫁給自傢伙計的兒子,並付出了不菲的嫁妝。

孫女婿雖然出身很低,但勝在聰明伶俐,李萬里打算好生培養。

他懂皇帝是什麼意思。

無非讓他們這些異族融入大明,放棄原有的姓氏和信仰,通婚幾代之後徹底變成漢人。

李萬里即便心中極為不滿,但他還是選擇留下來。

不然能咋辦?

回老家繼續受部落統治和剝削嗎?

他已經習慣了廣州的繁華,回去是萬萬生活不習慣的。

另外,他們這一派,比較溫和開放。其標誌並非綠色,而是屬於淺藍色。

大明這邊的律法及風俗,反而比波斯和埃及更適合他們!

……

諸國使者在廣州逗留了二十多天,一直等到船舶修補完畢才啟程。

安瓦里走遍了廣州三城,他居然真沒有看到乞丐。

城裏每天都有巡捕兵四處溜達,看到身體健全的乞丐,直接就往濟養院裏送,等養好身體便扔去廣西充實人口。

如果發現身體殘缺的乞丐,巡捕兵們就更加興奮,會反覆審問是否存在採生折割。破獲大案可以立功啊!

安瓦里當然不清楚這些,他跟各國使者交流之後,又去參觀了濟養院、慈幼院等福利機構。

最終,大家一致認同:大明非常富庶,可以養活所有國民,並且弱者能得到妥善照料。

藉著季風和洋流,船隊順風順水抵達上海。

長江北岸的海門,做為港口終究底子太薄,沒有足夠的貨源地為後盾。

而上海呢?

在北宋時期就設立了上海務(地址位於淞江口),如今愈發興盛起來,再過十年估計能升級為上海司。

這裏相對比較簡陋,碼頭也是三年前擴建的,目前還只是一個商貿小鎮。

房屋建築亂七八糟,根本就沒有任何規劃,甚至摻雜着大量窩棚。

各國使者們終於鬆了口氣,大明也不是哪裏都像廣州那麼繁華。

眾人等待數日,換乘內河船隻。

各國如果有派船來中國,海船暫時交給上海的市舶務代管。

過江陰,至潤州(鎮江)。

潤州的繁華富庶已勝過廣州,繼續往北到揚州的時候,就連見過大世面的使者,都被震驚得徹底說不出話。

多麼巨大的城市,數不清的人口,琳琅滿目的商品。

「梵天在上!」

索蘭奇(印度古吉拉特)使者雙手合十,直接在揚州城中心跪下。

法蒂瑪(埃及)使者誤入了瓷器行,整整一條街全是賣瓷器的。他看着那些各式各樣的瓷器,只覺雙腿灌鉛走不動路,喃喃自語道:「把這些瓷器運到開羅,恐怕能換來一座城市!」

塞爾柱使者安瓦里,逛了一整天,都沒把揚州城逛完。

他回到船上問程瑀:「像這樣的城市,大明國有多少座?」

程瑀瞎雞兒胡扯:「不到二十座。」

「那就是十多座……」安瓦里感覺匪夷所思,又問道,「揚州城有多少居民?」

程瑀說道:「幾十萬。」

安瓦里不再言語。

塞爾柱也有巨城,比如巴格達,城內城外加起來約三十萬人。但大部分生活在城外,而且非常窮困。

哪裏能跟揚州比?

這些傢伙坐船一路北上,帶着他們遊覽開封時,所有人都震驚到麻木了。

開封雖然不再是首都,還依舊保留副都的地位,而且還是全國物資運往洛陽的中轉站。

經歷過遷都時的房價下跌,如今開封房價又恢復了一些。

而且,越來越多外地商賈,選擇搬到開封定居。這裏商業氣息濃厚,距離洛陽也近,而且管得沒有洛陽嚴格。

相比遷都之前,開封人口並未大減。

「這就是大明國的都城嗎?果然非常巨大。」安瓦里彷彿在夢中。

程瑀笑道:「是副都,是東京。大明的首都在洛陽,幾年前遷都過去的。」

諸國使者很難理解,好端端一座巨城,為啥要遷都呢?

對他們來說,這座城已經是天堂。

尤其是夜幕降臨之後,城內城外燈火通明,似乎夜色也不能阻止百姓出行。

安瓦里難以想像,一個夜晚的照明費用是多少!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宋穿越指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北宋穿越指南
上一章下一章

第923章 0918【土包子進城】

%